若确实是关先生所为,又万一能从中找到些山河社稷图的线索,那自是再好不过了。
朱聿恒抬头看看日头,转身向殿内走去:“我先去看看太子妃殿下是否已整肃完毕。这里既有意外,还是及早离开为好。”
阿南想起绮霞和方碧眠,也快步向殿后走去,看是否能过去帮一把。结果刚绕过两棵树,差点和对面的绮霞撞个满怀。
阿南一把扶住绮霞,见她正捂着眼睛,便问:“怎么了?”
“没什么。我刚在殿内找你半天,可能里面太暗了,一出来这日光正照在瀑布上,尤其一道白光猛刺过来,让我眼睛都要瞎了。”绮霞抬手将涌出的眼泪擦掉,抓着她的手说道:“阿南,碧眠撑不住晕倒了,现在殿后躺着呢。她的伤口一动就冒血,教坊司也不敢带她下山。要不……你向太子妃求个情,让她至少能进殿内躺一躺?虽然我们教坊的女子低贱,可殿后全是瀑布水风,她又受那么重的伤,怎么顶得住呀!”
阿南点头道:“行,我去找太子妃求求情,她仁慈宽厚,应该……”
话音未落,忽听得对面瀑布的嘈杂声中,似乎夹杂了一声惊呼。
阿南和绮霞下意识转头,一起看向对面。
只见一条女子身影从后方的楼阁中冲出,顺着桥直奔高台,向着流泻的瀑布冲去。
正午日光猛烈,周围又全是水色晕光,阿南看不清对方低埋的脸。但那艳丽的绿底红花服饰让她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个快步奔向瀑布的女子,正是刚才陪伴在太子身边的美人。
只是她如今步伐惊乱,已全然失去了之前如牡丹般华贵雍容的姿态,只顾着向瀑布奔去。
但在奔到高台上时,她忽然顿住了脚步,那冲向台外瀑布的步伐硬生生停下了,口中的惊呼也陡然停住,像是卡在了喉咙之中,瞬间停顿。
阿南知道那边肯定出了什么事,但八角高台虽然四面无墙,那美人所处的角度却十分不凑巧,刚好就在一根柱子之后,后方的情景被彻底挡住。
阿南忙奔到栏杆旁,与绮霞一起探头去看柱子后发生了什么。
柱子的旁边,就是那个高大的水晶缸。透过明净的水晶缸壁,阿南一眼便看见了,柱子后方隐藏着一个灰绿人影。
那人背对着她们,手持利刃,一刀扎进了美人的胸口。
但在这一瞬间,美人也终于发出了最后绝望而凄厉的尖叫声:“救……救命!”
右侧山峰搜检无异后,太子身边的侍卫们大都调到这边来了,如今离事发处最近的便是把守在拱桥上的侍卫们,他们听到夹杂在瀑布水声中的尖叫后,立即向着左右张望,寻找声音来源。
阿南指着那根琉璃柱大呼:“在高台上,有刺客!”
那两名侍卫立即转身,向着被瀑布笼罩的高台疾奔。
然而未等他们跑出几步,只听到一声凄厉惨叫,那条衫裙鲜艳的身影已从柱子后被推了下去,随着长流不息的瀑布水流坠入了下方池子之中,清澈的池水迅速被狂涌的鲜血染成一片猩红。
绮霞早已不敢看了,瑟瑟发抖地捂着脸,别开头尖叫。
殿内正在收拾残局的人被惊动,放下手头东西一拥而出,就连太子妃与朱聿恒也循声出来了。
那几个侍卫已经追到了高台之上,却在八角的琉璃顶下面面相觑四下张望,一看便知他们在台上并未寻到任何外人踪迹。
阿南对着那边大吼:“刺客还在亭子内!”
可瀑布水声急促,入耳嘈杂,对面侍卫正在最嘈杂的地方,显然听不见她在喊什么。但领头的已经发现了亭内血迹,他伸手在水晶缸壁上抹了一把,转头说了声什么,几个人立即长刀出鞘,在高台上搜寻起来。
阿南错愕不已,她明明看到凶手就在柱子后面,怎么这几步路的时间,就消失不见了?
她只能转向朱聿恒,指着柱子后急道:“有人落水了,快救人啊!”
朱聿恒低头见水中果然有衣角沉浮,立即命身旁一个侍卫脱了鞋帽卸了佩刀,跃下水向着鲜血弥散的地方游去。
他排开人群向着阿南大步走去,问:“怎么回事?”
阿南一指对面亭子,急道:“刚刚那里有人躲藏着,把人杀了又推下水去了!”
朱聿恒双眉一扬,立即转向对面,正要下令搜查,只听得头顶轰鸣声响,夹杂着旁边人的尖叫声,在他们耳畔瞬间爆发。
在巨大而尖锐的悠长响声中,头顶瀑布再度涌出巨大水流,万千白浪如雪崩般直击向下方水潭,浅潭之中怎么可能容得下这骤增的水势,大股波涛凶猛地倾泻奔腾,势不可挡地向着岸上人猛扑而来。
朱聿恒立即拉住站在栏杆边的阿南,而阿南则与绮霞一起抱紧栏杆,三人勉强在浪头之下维持住平衡。激浪之中,岸上其他人被水浪冲得摔了一地,狂浪冲入殿门,在里面回荡席卷,里面也是哀声一片。
等浪头过去,朱聿恒立即奔到母亲身边,将她搀扶起来。
围站在栏杆边的众人都是一脸惊慌失措的模样,只有太子妃神情冷峻,吩咐朱聿恒带侍卫们立即去对面保护太子,以免出事。
阿南抬起头,看见瀑布之下的高台已经空无一物,那里首当其冲,里面侍卫连同瓷桌椅、水晶缸都被激浪扫落,如今只剩了空荡荡的八角台。
身旁的绮霞尖叫一声,伸出颤抖的手揪住阿南衣袖,指着下方叫道:“她……她掉下去了!”
众人齐齐看向她所指的水面。
瀑布汇于水池,这些水又自拱桥之下流泻于山间,形成第二折 瀑布。那个被杀的美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激浪从水池中被冲出,身形冒出水面一瞬间,便立即向下方坠落。
后方的侍卫在激浪来的时候都下意识紧抱住栏杆稳定身体,此时立即下水向她追去,但终究无法赶上,众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她被暴涨的大水冲走,坠落于下方的水潭河流之中,怕是尸骨难寻。
阿南略一思忖,立即奔到池子后方,去查看那具龙骨水车。
在细微的“吱呀”声中,巨大的龙骨水车依旧不紧不慢地将潭水往上方输送,这暴涨的水位似丝毫未曾影响到它的运作。
日光大亮,瀑布又恢复如常,五彩虹光再度高挂于山间。
众人却只觉得身体发冷,面前仙境般的美景也显得诡异阴森起来。
朱聿恒吩咐侍卫们立即准备返程,又朝着阿南一点头,立即向着对面右峰奔去。
阿南会意,赶紧来到太子妃身边,警惕旁边的动静。
太子妃虽然全身湿透,那镇定自若站在女官和侍卫中的模样,却如坐在自己熟悉的高堂华殿之中,从容不迫。
她抬手示意阿南过来,开口问:“司南姑娘,本宫刚才看到,你与那个乐伎最早发现刺客踪迹?”
阿南招手让绮霞过来,见她惊慌失措,便开了口道:“是,我二人当时正在瀑布边闲聊,忽听见对面传来惊叫声,抬头一看,是那位……”
她不知死者身份,难免停顿了一下。
太子妃显然也看到了水中那翠衣红花的衣角,提示道:“袁才人。”
阿南才知道那是东宫之中仅次于太子妃的媵妾,便继续道:“我们看见袁才人一边惊呼着,一边向瀑布奔去,只是瀑布水声太大,将她声音遮盖过去了,因此除了我们之外,并无他人听见。”
阿南将当时情形一五一十述说了一遍。说到自己看见一个绿衣人在水晶鱼缸后杀人之时,太子妃终于开了口,问:“什么样的绿衣人?”
阿南仔细回想,道:“因为屋檐上全是瀑布往下流淌,就像隔了一层暴雨,再加上那人又躲在水晶缸之后,更加了一层障碍,因此看得并不分明。袁才人是一边低呼一边跑进亭子的,在柱子后声音忽然停止,我估计她应该是在当时被藏在柱子后的凶手刺中了胸口。而我与绮霞跑到栏杆边时,只看到凶手将刀子从她胸口拔出来的一刻了。那人身上穿着灰绿衣服,比袁才人高半个头左右,右手举着一柄利刃,刀子一拔出,袁才人的鲜血便喷涌到了他身上和水缸上,让场景更加模糊了。”
绮霞在旁边拼命点头,表示自己也看到了一模一样的场景:“我……我也看到鱼缸后那个刺客了,只是我眼睛痛,看得没有阿南这么仔细。”
太子妃神情凝重,问:“那刺客如此凶残,袁才人岂有生还之理?”
阿南点了一下头:“怕是凶多吉少。”
“那可真是咄咄怪事。”太子妃沉吟道,“你们二人都看到了刺客行凶,可侍卫们赶到的时候,却没有发现任何人……这刺客是逃到何处去了呢?”
阿南肯定道:“虽不知他如何逃脱,但据我推算,此人必定还藏身在附近,请殿下务必小心。”
“姑娘言之有理。”太子妃行事爽利,当即命女官整肃好回宫依仗,又令严密封锁消息,私下找寻袁才人,不得将此事泄露半分。
这边正在准备,那边朱聿恒已经护送太子走过拱桥。
太子气喘吁吁地搭着身边太监的手走过拱桥,肥胖的面容上满带惊怒。
显然朱聿恒已将袁才人的消息禀报给他。在走到桥头之时,太子手抚栏杆向着下方望去,见瀑布流泻悬空,下方足有百十丈高,顿时满目绝望。
第71章 水殿风来(3)
朱聿恒护送太子与太子妃下山,绮霞赶紧拉着阿南去殿后照看方碧眠。
到了后方一看,情况比阿南所想的还要凄凉——瀑布狂涌波及至此,四周廊下全是水,方碧眠全身湿透地躺在阴湿的青石板上,意识昏沉。
绮霞慌忙上前抱扶起方碧眠:“碧眠,你怎么了?快醒醒……”
方碧眠昏迷不醒,毫无反应。绮霞探探她额头,懊恼不已:“糟了!伤口见水发烧了!”
“别慌,我看看。”阿南将方碧眠臂上湿透的帕子解下来一看,果然帕子湿透,见了水的伤口早已泛白翻卷。
绮霞眼泪顿时就掉下来了:“这……她手会不会残了啊?都是为了我……”
“别急,伤口虽深,但好歹不大,好好养护会痊愈的。”阿南抚慰她,抬头看见旁边几个侍卫有点面熟,认出是之前随侍过阿言的,便厚着脸皮向他们讨了些金疮药和干净白布,将方碧眠的伤处拭干,妥善包扎好。
山路多台阶,方碧眠昏沉发热,阿南正在烦恼怎么把她弄下山去,见朱聿恒已带着紧急调集的人手再度上山,当下求他调了个缚辇,又找了两个士兵,帮绮霞将方碧眠抬回教坊司去。
“阿南,你先别走。”朱聿恒叫住了她。
阿南“咦”了一声,回头听他说道:“袁才人之死你亲眼目睹,当时情形需要你详加复述。”
阿南一想也有道理,便挥别了绮霞,抬头一看,最先赶到的是诸葛嘉和戴耘。
秦淮河上游正是神机营大营所在,因此他们带领增调的士兵最快赶到,迅速封锁现场进行搜查。
诸葛嘉与阿南向来不对付,一看见她脸上就露出“怎么又是你”的表情。
阿南还他一个“你以为姑奶奶想这样?”的白眼。
负责行宫守备的锦衣卫百户唐翀将工图与名册送来,几人在殿中一一对照,筛选出有作案可能的人。
第一张是所有女眷及其家人的名单。但事发之时,她们都已被护送下山,不可能有机会作案。
第二张是今日乐工的名单。
唐翀禀报道:“当时一众乐工都与女眷一起下山,留在行宫的只有两人,一个叫绮霞,一个叫方碧眠。”
“她们的嫌疑可以排除。事发之时,绮霞就在我身旁,我们是一起目睹袁才人被刺客杀害的。”阿南在旁边说道,“而方碧眠右手重伤,就算她可以瞒过所有人眼目潜入右峰,但我看到的刺客下手狠准、拔刀利落,那手绝不可能是受了重伤的。另外,刺客身穿灰绿衣服,方碧眠则穿着教坊统一的淡蓝衣衫,哪有换衣服的机会?”
唐翀也肯定道:“教坊司的人进来时,除了乐器其余任何东西都不得携带。”
排除了外来者后,剩下的便只有驻守行宫的士兵。但朱聿恒安排严密,按照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规制,行宫之中所有守卫都在彼此可以互望的情况之中,没有任何人有机会从别人的眼皮底下潜至高台。
唐翀是事发时最早赶去现场的六人之一,他带领诸葛嘉与戴耘走到高台上,将当时情形又详细讲述了一番:“当时我一听到示警,知道这边出事,便立即率人从拱桥过来,转过山坳,上了连通高台的曲桥,直冲上高台。从听到呼救声到我们追上曲桥,不到十次呼吸,但就是这么短暂的时间,台上瞬间空空如也,刺客失去了任何踪迹。”
阿南也指着对面道:“而我们在对面,看着刺客在柱子后刺杀了袁才人,又将她从台上推落。那之后,刺客再也没有出现在高台上。”
“就那么凭空消失,简直见鬼了!”唐翀脱口而出,几乎忘了面前还有皇太孙在。
诸葛嘉和戴耘面面相觑,不敢置信:“难道……刺客就在周围所有人的注视和后方迫近的侍卫们之间,无声无息、凭空消失了?”
阿南点了一下头,朱聿恒则沉声道:“确实如此。”
连皇太孙都这样说,二人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信。
“按照常理来说,此事绝无可能,不过……”见所有的路都堵上了,诸葛嘉面带着迟疑表情,开口道,“属下倒是想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手法。”
朱聿恒示意他尽可开口。
“阿南姑娘,你刚刚说,当时在对面目击刺杀事件的,只有你和那个绮霞?”
“对。一开始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直到发现袁才人被刺杀,才叫喊示警,引得殿内的人的人出来查看。”
“那你有没有想过一个可能性,对面水雾迷蒙,你又隔着两层水晶缸壁,看到的情形都是扭曲——或许,你的眼睛可能会欺骗你?”
“你这是指,我当时看错了?”阿南冷笑一声,“诸葛提督,第一,我一个人可能看错,但我们两个人可能一起看错吗?第二,灰绿衣服、比袁才人高半个头、右手杀人行动利落,有细节有动作,我记得清清楚楚。第三,袁才人被推落,水中冒出大团血花,证明她确实被刺伤了。”
朱聿恒亦肯定道:“袁才人落水后的情形,确是重伤的模样。”
见皇太孙都这样说,诸葛嘉只能勉强道:“既然如此,那个绮霞也该多加审问,或许能有更多发现。”
戴耘一直在旁沉吟不语,此时忽然“咦”了一声,自言自语:“难道……”
朱聿恒看了他一眼,他自觉失言,只能讷讷道:“属下听了诸葛提督的话,也想到一个可能,只是亦是匪夷所思。”
朱聿恒示意他说来听听,他才迟疑道:“属下喜看坊间戏法,记得一个遁形之法名叫移花接木。”
阿南对这些神秘之事大感兴趣,立即竖起耳朵。
“其实说穿了也不难,就是艺人将一件特制的衣服缝在自己背后,以棉花碎布填充好,看起来便像是背着另一个人般。但妙就妙在艺人将自己身躯接了一个假人头,而自己真正的头做得仿佛在背后那个假人身上,半真半假的在模糊光线下乍一看,确实难辨真伪。”
阿南沉吟问:“你的意思是,当时亭内其实只有袁才人,只是她做了个局,故意让我们以为有刺客,所以她跳下水潭后,我们才找不到那个她假造出来的凶手?”
诸葛嘉赞同道:“所以,当时亭中确实只有一个人在,这样便既能解释袁才人为何突然跑到瀑布旁边,又能解释刺客失踪之谜了。”
阿南回想着当时的情形,忽然想起袁才人那件衣服是华丽大袖,或许真的能塞得下假人。她刚来了点兴致,想打听那个戏法去哪儿看,却听朱聿恒道:“一切都只是猜测,得等刑部与大理寺的人到来再详加推断。我们现今该做的,就是将行宫严密梳篦,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听他的口气,诸葛嘉和戴耘便都知道他对他们的提议不以为然,识趣地不再开口。
阿南对袁才人并不关心,见事情交代清楚了,便要甩手走人,但低头看见唐翀手中的工图,心里又痒痒的,问朱聿恒:“阿言,那图能借我看看吗?这楼阁瀑布如此精妙,我想借来研究下。”
如此简单的要求,她料想阿言应当不至于拒绝,谁知他却道:“恐怕不行,这是皇家行宫,外人不得妄窥布局。”
“小气鬼……”阿南嘟囔着,转身挥挥手就走,“那我走了,有事就去应天驿馆找我。”
在行宫内弄得全身湿透,阿南回驿站后便立即打水洗澡。
天青色冰绡衣在泥水里滚得皱巴巴的,阿南看看衣服又摸摸头发,对镜喃喃自语:“整天这么狼狈地在阿言面前跑来走去的,被那些漂漂亮亮的姑娘们比下去啦!”
虽然她不是去参选太子妃的,但一想到自己在阿言眼中的丑模样,不知怎么的就有点郁闷。
解头发时她才发觉,绮霞那支金钗还在自己头上。只是黄金柔软,折腾这一番,不知何时已经弯扁得不成样子了。
她取下来将钗子掰正,虽只是半两不到的素股金钗,但绮霞这样的姑娘能攒钱买一支真金的钗子,已实属不易。
阿南晾干头发,便去秦淮河畔教坊司找绮霞,及早将钗子还回去。
秦淮河是脂香粉腻之处,此时初初入夜,灯影映在河中,上下交辉,伴着姑娘们的歌声笑声,更显香艳。
绮霞正在方碧眠的屋内喂她喝粥。方碧眠虽已醒来,但她烧得迷迷糊糊毫无胃口,根本吃不下东西。
绮霞无奈只能将粥碗捧回,口中抱怨着那个吹笙的虹衣:“真是混账东西,把姐妹害成这样,跑得比谁都快!被我抓住非撕烂她的脸!”
“绮霞姑娘如此凶悍,那不是相好的都要跑光了?”阿南站在檐下笑道。
绮霞放下粥碗,作势要打她。阿南忙把金钗还给她,说道:“别恼别恼,我请你吃饭,你要吃什么?”
“盐水鸭!”绮霞毫不客气,立马就去换鞋子,“要箭子巷那家的,我三天不吃他家的鸭子就浑身难受!”
“我看你是三天看不见他家小二浑身难受吧?”
阿南和绮霞在店内叫了一只鸭子,见绮霞的眼睛一直滴溜溜在那个年轻爱笑的小二身上打转,便揶揄道。
绮霞笑着捶她一下,说道:“他笑起来确实好看嘛。不过像我这种身份,跟正经人哪有缘分啊?也就指望能遇到几个出手大方的恩客,搞点钱养老了。”
正说着,盐水鸭上来了。绮霞撕下一条腿吃着,情绪有点低落:“阿南,卓世子家怎么一夜间塌台了啊?失去这么一个大主顾,我这几天又不停被叫去问话无法赴局,这月脂粉钱我都要交不起了。苗永望那个王八蛋,死就死了,还给我惹一堆麻烦,刑部这两天传唤了我五次!五次啊,我根本没法开张!”
“别担心,到时候实在不行,我给你支点。”阿南知道教坊司的姑娘每月固定要上交钱额的,便给她倒酒劝慰道,“忍忍吧,查清就没事了……话说回来,为什么事发当时你一直呆在下面,不回去继续陪那个苗大人?”
绮霞微酡的面颊不自觉便浮上了一层阴霾,她的手下意识摸向了头上那根素股金钗,又仿佛烫手般缩了回来。
阿南打量她的神情,等待回答。
绮霞放下手,悻悻道:“这事……哎呀我不想说。万一官府的人知道我恶心苗永望,那我的麻烦岂不是更大了?”
阿南问:“你与他不是老熟人吗?”
“是啊,五六年了。”绮霞咬住下唇,脸色难看。最终,她还是转换了话题,问,“你那边呢?麻烦不比我小吧?”
“我倒还好,大概是阿言帮我说了话吧。”
“那个阿言什么身份啊,真是神通广大。”绮霞八卦兮兮地贴近她问,“我看对你挺关照的。”
“他?”阿南不觉笑了,转着手中酒杯道,“别乱想,我们没可能的。他快成亲了,而我也已有心上人了。”
绮霞笑嘻嘻望着她:“什么人啊,还能比那个阿言更俊?”
“这个不好比。但在我心里,我家公子就是最好的。”阿南托腮望着窗外,眼中倒映着那些迷幻灯影,表情也蒙上了一层虚妄的温柔甜蜜,就像沉在一场梦境中般迷离。
“是公子将我从绝境中救了出来,也是他送我去学了一身的本事,才造就了现在的我……要是没有公子啊,这世上也就没有阿南了。而且他不仅待我恩重如山,十几年来还对我关怀备至,爱护有加,你说在这天底下、在我心里,谁能比得上他?”
绮霞抿着酒打量她,若有所思。
阿南挑挑眉:“怎么了?”
“没什么,我只是忽然想到了一个姐妹……就是荷裳,你还记得吗?”
“记得啊,我还记得她相好是打钹的,一副鬼灵精模样,特别爱说笑,荷裳老是被逗得咯咯直笑……哎你说荷裳整天这么笑,以后是不是皱纹也会多一些?”
“不会。”绮霞夹一筷子菜吃着,说,“荷裳有次赴局时,不小心摔了个挺贵重的玉瓶,实在还不起怎么办呢?她只能去那家做了婢妾,以身还债,和打钹的饶二再也没有缘分了。”
“以身还债……”阿南捏着茶杯愣了片刻,然后忍不住轻掐了她一把,“你想哪儿去了?我和我家公子两情相悦、两心相许,跟欠不欠债的没有半点关系!”
“没有没有,我只是一瞬间脑中就闪过了荷裳,不知怎么搞的……”绮霞见她要生气,赶紧赔不是,“再说了,你怎么可能会是欠债呢?你是知恩图报、以身相许!”
“才不是!”阿南举杯坚决道,“等以后有机会我带你见见我家公子,你才明白什么叫神仙中人,我们有多情深义重!”
第72章 水殿风来(4)
一只鸭子还没吃完,旁边忽传来脚步声。两个公人走了进来,扫了屋内一眼:“谁是教坊司乐伎绮霞?”
“我是。”绮霞一看又是官府差役,无奈地站起身,“两位官爷,这黑天下雨的不会又要叫我去问话吧?早上不是问过了么……”
话音未落,官差一条锁链就挂在了她的脖颈上:“你的事儿犯了,衙门批了文书,即刻收押!”
绮霞吓得浑身一颤,手中筷子顿时掉落在地。
阿南忙按住锁链,打探问:“两位差爷,绮霞犯的什么事?”
官差不耐烦道:“登州知府的命案!”
“苗知府的命案,之前官府早已彻查过,已确定绮霞与此事无关了!”
铁链勒得脖子生疼,绮霞不得不抬手抓着点,勉强透气:“是啊,我当时真的不在,你们问过好几次了……”
“我们奉命行事,你有什么话,堂上审讯时会问清的!”官差说着,扯起绮霞就走,“走!”
眼见官差如狼似虎,绮霞只能拔下头上金钗,匆匆塞到阿南手中:“阿南,你先帮我保管着,要是我……你把它卖了,好歹替我料理一下身后事。”
“别胡说,你没事的!”阿南收好钥匙和金钗,眼看着绮霞在雨中被官差拉走。
抬头望着外间的雨,她站在店门口思忖许久,是否该去找阿言询问此事。
可这都入夜了,她要去何处找他呢?总不可能闯入东宫去找人吧?
正思索着,却听雨中传来哒哒的马蹄声,两匹高大墨骊拉着一辆金漆玉饰的马车在她面前停下。
车帘被打起些许,街边被风雨晕染的灯光照出朱聿恒的面容,让他一贯沉郁的面容,显出难得的温柔。
“怎么不带伞?”他隔窗问檐下的她。
“因为你会来接我的。”正愁去哪儿找他的阿南朝他一笑,一个箭步跃上了马车。
车内十分宽敞,她在他对面坐下,掸着身上的雨珠,问:“怎么回事,为什么绮霞又被抓走了?”
“是么?”朱聿恒显然不知此事,道,“我找人帮你询问一下。”
阿南挑挑眉:“咦,那你来找我是?”
“这是你之前想看的工图。”朱聿恒从身旁取出一本册子给她,“行宫重地,按律不得私自窥探工图,但……你若在我身边稍微看一下,不算违规。”
“真的?我就知道阿言最好了!”阿南欢喜地接过来,不管马车在雨夜颠簸,立即翻看里面的内容。
扉页之上,赫然便是“上辽行省平章关夺”的落款。
关先生曾席卷上都及辽阳,自然被任命为上辽平章。
“那座行宫,果然是关先生设计修建的!”阿南有点激动。
朱聿恒道:“这确实是他亲笔所绘图册,你看里面的字迹。”
借着车内晃动的琉璃灯盏,阿南迫不及待翻看里面的内容,发现字迹果然与蓟承明那张地图上的一样,一手行草笔走龙蛇,仿佛可以看到他写字时那飞快的速度。
阿南正看着,翻到某一页时忽然“咦”了一声,将册子竖起,转给朱聿恒看。
那是一簇灰黄的印记,三枚新月形状,合成一朵花的模样。虽已年深日久,但依旧可以看出那笔触不是用笔写成的,应当是用指尖抹成。
朱聿恒点了点头,说道:“与蓟承明那张地图上的旋涡一样,是六十年前以手指点胭脂绘下的。”
“而且,这印记的形状,与苗永望死时身边留下的印记一模一样啊!只不过那印记是用青色眉黛画下的。”阿南举着书上的记号看着,大感兴趣,“六十年前的关先生,和六十年后登州知府诡异的死,居然留下了相同的痕迹!”
朱聿恒缓缓道:“对,这其中,必有关联。”
阿南看着那印记,再一想又皱起眉头:“不过也不一定。毕竟,有些姑娘比较邋遢,画完了眉或者涂完胭脂后懒得洗手,随手就在墙壁上、书页上抹掉痕迹,也不是不可能……毕竟这三捺的痕迹,或许可以凑巧弄得出来。”
琉璃灯光华柔和朦胧,照出朱聿恒凝望她的双眼,里面含着幽微锋芒:“不,绝不是凑巧。”
阿南合上了书,认真地望着他:“有新的佐证出现?”
朱聿恒“嗯”了一声,却没有回答,只打起车帘。
雨丝笼罩着外面的世界,他们出了高大的城门,向着东南而去。
“去行宫?好啊,我倒要看看关……”阿南看着车外,敏锐地认出了方向。但话音未落,她又忽然闭了口,朝他眨了眨眼,把脸板了起来,“不行,你叫我去我就去吗?官府又没给我发俸禄,为什么我要替朝廷出力累死累活的呀?”
朱聿恒哪会不懂她的意思,淡淡道:“绮霞的案子,我会让他们好好审查的。若有需要,到时我亲自过问。”
“就知道阿言你最好了!”阿南心花怒放,赶紧翻开册子,“来我们再推敲一下,左右双峰之间究竟有没有可以潜渡的方法。”
他们凑在灯下仔细研究那本工图。暗夜山道,又有大雨,马车的颠簸摇晃中他们忽然碰了头。
阿南捂着额头吸着冷气抬头看朱聿恒,见他那一贯清冷的目光因这突如其来的碰触竟有些茫然,忍不住笑了出来:“碰多了就傻了,以后不能凑这么近了。”
朱聿恒抿唇默然,马车徐徐停下,已经抵达行宫。
山路之上撑伞难行,二人披上油绢衣,在防水行灯的光照下,顺着游廊向上而行。
大雨嘈杂地敲打着山峰水潭,石阶湿滑,阿南却毫无所惧,几步跨到了瀑布边,与朱聿恒并肩走过拱桥,来到右峰。
殿阁内依次点起宫灯,照亮这缥缈宫室。
绝壁上挑出来的一点地盘,建筑自然短窄,没有前后殿,只在左右用碧纱橱隔出卧榻,充作休寝之所。
朱聿恒带阿南踏进北边的碧纱橱。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设着床榻与小几,香炉内烟雾已灭,尚存依稀香气。旁边小门敞开着,出去就是曲桥,通往高台。
此处凉意最盛,太子肥胖怕热,自然安歇在此处。
朱聿恒对阿南道:“瀑布第一次出现异状时,我立即带人到这边查看,袁才人还在这里陪侍。不过太子殿下睡眠极浅,安歇后不喜人在周边走动,因此宫女们便都退出候在了檐下,是以无人知晓袁才人为何要独自从后方小门出殿,奔向后方瀑布。”
“不对,这于理不合。”阿南一听便摇头,指着后方瀑布道,“瀑布声音嘈杂,太子殿下既然睡眠浅,歇在这敞开的轩榭中如何安睡?何况袁才人当时边跑边喊,太子殿下怎么可能一无所知?”
“甚至,在袁才人出事后,太子殿下才刚被唤醒。”朱聿恒说着,走到香炉前,掀开盖子捻起一撮灰烬,递到她的面前。
阿南就着他的指尖闻了闻,双眉微扬:“羊踯躅,蒙汗药中最常用的东西。”
朱聿恒弹去指尖灰迹,声音微冷:“是。”
“这东西,显然是为睡眠警觉的太子殿下准备的。如果不是袁才人突然跑出去,刺客下手的目标就是……”
她没有说出口,但二人都心知肚明,这是针对太子殿下而设的局。
朱聿恒的嗓音低沉了下来:“确实,刺客冒这么大的风险刺杀东宫一个妃嫔,可能性并不大。我认为他潜入后不小心被袁才人撞上,才杀人灭口。”
毕竟,这里距离睡在殿中的太子殿下,已经只有几步距离。
圣上传的飞鸽书内容又一次浮现在朱聿恒脑中。
切勿近水。
圣上定是知道了什么,因此给他发了这讯息示警。从这复杂的布局看来,背后怕是早已预谋良久。
若不是袁才人的异常惊动了众人,太子殿下或许已遭不测。
而刺客一击不成,必有下一次,若不能及早揪出刺客,到时敌暗己明,怕是难以防范反击。
见他脸色难看,阿南安慰道:“怕什么,再狡猾的狐狸也躲不过老猎手的眼睛,如今对方已露形迹,只要我们尽快揪住狐狸尾巴,相信太子殿下应该无虞。”
朱聿恒默然地点了点头,抬手一指面前的高台,说:“走吧,我带你去看看凶手当时留下的记号。”
那记号做在琉璃柱上,背向瀑布,因此暴涨的瀑布水并未将它彻底冲刷掉,只显得浅淡。但他们依旧可以看出,那三枚新月痕迹簇成一朵半开的花,似莲如兰,姿态绰约。
朱聿恒指着那个印记道:“这三个月牙的弧度和下方微收的手法,与当日酒楼里那个标记,几乎一模一样,不作第二人想。”
“所以,这个刺客与当日酒楼中的凶手,必有关联——而且极有可能是同一个人。”阿南断言,又微皱眉头问他,“这么说,绮霞是因此而被带走的?”
朱聿恒摇头道:“应该不是。此事我尚未告知任何人,你是第一个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