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能让他找到这儿?谢劭眉头一拧,快步走去门口。

  周邝已经在门口打了半天的转,一见人出来,立马上前连招呼都顾不上打了,哭丧着脸道,“谢兄,怎么办,西郊的兵器库被人闯了,管事的不见了踪影。”

  身为儿郎谁不喜欢舞刀弄枪,西郊的一处隐秘宅子,私自存了一些兵器,平日里没事,几人也会去操练一番。

  今日周邝过去,却见房门大敞开,兵器散落在地,唤管事的,半天都没人应。

  库房里的所有的兵器统共就百余件,不过是为了悠闲娱乐,成不了什么大事,但若是管事的落到了有心人手里,送去东都,事情就大了。

  私藏兵器乃杀头之罪,到时连靖王都脱不了干系。

  最一年来周边的几个藩王陆续被朝堂抓住把柄,眼下只剩下了中州的节度使靖王。

  确实是麻烦事,谢劭问,“王爷知道吗?”

  周邝更着急了,“庆州这几月都快被太阳烤焦了,流民乱窜,四处都在闹事,父王早上才出城……”

  “立马派人出城沿路去追,只要是马车,所有人一概下车受检。”谢劭转头看了一眼府门前停着的那辆马车,“去通知谢副使。”

第17章

  午饭设在了老夫人的正院。

  谢劭还是没能赶回头,派人同温老夫人打了一声招呼,“公子说抱歉,手头上实在有件急事先走一步,改日再登门拜访老夫人。”

  一旁谢老夫人先搭腔,“是个没这口福的,错过了老姐姐今儿准备的一桌好菜,少个人还少双筷子,咱多吃些……”

  起初底下的人还担心今日该怎么收场呢,谢老夫人转个园子里的功夫,再回来两人突然握手言欢,关系仿佛回到了从前。

  先前那一通吵了后,像是把俩老祖宗心头的郁结都吵散了,温老夫人招手把晴姑姑唤来,“待会儿回府,把这米糕给姑爷稍上。”

  “是。”

  今日温殊色出嫁后的头一回回门,午饭前,温家大爷把屋里的客人送走后,带着二房的人也来了老夫人院子待客。

  大公子、大娘子、三娘子都来了,唯独大夫人没来。

  府上二爷不在,温大爷便是家主,原本应该由他来招待上门的姑爷,不曾想今日不巧,撞上了裴大人上门做客,本想借午饭同他谢三公子喝两杯,人却先走了,加之那日自己又没能送成亲,心头有些愧疚,两位老夫人说着话,温大爷便转头和气地问温殊色,“缟仙,在谢家可还好?”

  自小伯父待她都是如此亲和,温殊色点头,“都挺好。”想起他带给自己的那副东都的画册,“伯父的画册我收到了,东都真热闹。”

  温大爷一笑,“既喜欢,下回寻个机会,到东都来亲眼瞧瞧。”

  温殊色道好,又问,“伯父什么时候走?”

  “明日。”

  温殊色一愣,“这么快?”

  “朝堂事务繁忙,我已耽搁了不少日子,该回去了。”转身看了一眼旁边的女眷,“你两位嫂子,还有你大姐姐和你三妹妹也一道走。”

  见她面色一惊,又道,“你伯母和姨娘先留在府上,照顾老祖宗,前些日子我派人同你父亲递了信,想必也快回来了。”

  难怪不见大夫人的踪影,去不了东都,估计得怄死。

  这一别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团聚,温大爷嘱咐她,“有什么需要伯父帮忙的地方,你尽管来信同我说。”

  温殊色点头,“好。”

  散了宴席,温大爷回了院子,温老夫人和谢老夫人关起门来说话,院子里便只剩下了几个小辈。

  温家的小辈有大公子、二公子,三公子,大娘子,二娘子温殊色和三娘子。

  二公子在东都拜到了一个老先生门下,先生门规严正脱不开身,没能回来,三公子正随二爷在福州捕鱼,今儿在场的只有四人。

  大公子把自己从东都带回来的礼物交给了温殊色,“二妹妹看喜不喜欢,兄长事先不知道二妹妹成亲,新婚贺礼,待下回我回凤城,或是二妹妹来了东都,兄长再给你补上。”

  原本是大娘子的婚宴,确实也没想到出嫁的人是她,温殊色接过,是一盒心字香。

  心字香乃素馨花和茉莉两种花香侵染的香片,如今只有东都才有,温殊色很是喜欢,欢喜地道了谢,“多谢兄长,有这就够了。”

  三娘子同二公子都乃姨娘薛氏所生,许是被大夫人常年压制,三娘子的性子天生怯弱,把自己绣好的一个荷包,递给了温殊色,红着脸道,“祝二姐姐同二姐夫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一句话说得如同诵书,紧张地不敢抬头,温殊色伸手接过来,冲她一笑,“多谢三妹妹。”

  一旁的大娘子迟迟没开口,见她似乎有话单独要同温殊色说,大公子和三娘子识趣,找了个借口回避开。

  虽说自己最终并没有抢了她的大公子,但也算抢了她的婚事,温殊色心头多少有些愧疚,主动开口,“大姐姐明日一路顺遂。”

  温素凝没吭声,看了她片刻,轻叹了一口气,“你这样,当真就幸福吗?”

  温殊色眸色一顿。

  “祖母年纪大了,你不想让她伤心能理解,可人一辈子的幸福,总不能将就过去。”

  温素凝自小脑子聪明伶俐,处事也冷静,像极了温大爷,温殊色也不意外她能看出来,问她,“那依大姐姐看,我当如何?”

  “大酆大小州府几十余座,凤城不过只占其中一席之地,二妹妹何不抬起头往前看,婚姻不如意和离的女郎并非罕见,也未必没有出路,何必要苦了自己?”大娘问她,“你可曾想过以后?”

  见温殊色没出声,温素凝又道,“父亲在东都任职,温家迟早都得迁过去,这回考虑到祖母的身子还没好利索,父亲把母亲和姨娘留在府上暂时看顾她,等祖母身子好些,便都要搬去东都。”

  温殊色眉头微拧,“祖母知道了吗,她想去吗?”

  “不想去又能如何?”温素凝道,“二叔和三哥哥常年在外奔波,顾不上家中之事,母亲和父亲总不能分开一辈子,永远留在凤城。”

  “再说,凤城怎能同东都相比,温家迁去东都,是在走上坡路,二叔的生意何处不是做?从福州到东都,路程更近,将来把凤城的家产变卖,去东都置办产业,不比在凤城强?”

  温殊色听出来了,“伯父想在东都置办家业?”

  “今日我所说皆是我个人的意见,与父亲母亲无关。”温素凝撇清楚了,又道,“我算过一笔账。”

  “父亲和两位兄长在京,方可住在店宅务,租赁尚且便宜,如今家眷一去,便再也不能同大伙儿一道挤了,按东都租赁的价格,一套能让我们容身的房子,一月得需六十到九十贯钱,而在东都买一套差点的房产,价格大概是一千五百贯,好点的五千贯,所以,按长远考虑,买下来更划算,即便将来哪套不住了,以东都寸土是金的市场,卖出去也能赚翻倍的价钱。”

  温殊色点头,“确实划算,你同伯父说说,让他买下来便好了。”

  温素凝神色一僵,“二妹妹怎能不清楚,以父亲的俸禄,哪里能买得起。”

  温殊色明白了,“你是想让我把凤城的铺子都倒卖了,去东都买房?”

  “何尝不可?”温素凝也不同她绕弯子了,“凤城的产业变卖后,二叔和三哥去东都发展,生意必然比凤城好,你也一道随我们去东都,到了东都谁还知道你的过去?要什么样的好儿郎没有,犯得着让你搭上自己一辈子,同一个纨绔子弟将就下去。”

  “那这宅子呢?”

  “凤城如今的宅邸还算值钱,等到朝廷开始削弱藩政,只会贬值,早卖早……”

  “温素凝!”温殊色气得发抖,脑袋嗡嗡一阵响,总算明白了曹姑姑适才那欲言又止的话。

  原来他们是在打这个主意。

  温殊色再也没了好脸色,看着大娘子咬牙道,“你要是敢动这宅子,我同你没完。”

  午饭用完,坐上片刻,谢家的人便该走了。

  温老夫人还有话要同温殊色交代,让曹姑姑出来寻人,曹姑姑寻了一圈,才在一处偏僻的院子里找到身影。

  “二娘子……”还没来得及传话,抱膝坐在石头上的温殊色回过头来,一张泪眼婆娑的脸,眼睛都肿了。

  曹姑姑吓了一跳,“哎哟,小祖宗这是怎么了。”

  温殊色知道是祖母在寻她,抬手慌忙抹干净了脸上的泪水,从石头上起身。

  曹姑姑赶紧迎上,责问她身后的晴姑姑,“谁欺负咱们二娘子了?”

  没等晴姑姑答,温殊色先问她,“姑姑,我问你,他们可是在打这宅子的主意?”

  曹姑姑一愣,这几日大夫人为了这事每日来心院堂好几回,适才本想告诉二娘子,被老夫人一打断,便也不好开口。

  曹姑姑脸色突然变了,他们莫不是找上二娘子了?

  不用她回答,看她神色,温殊色也明白了。

  “放心,我父亲哥哥都在,我也活得好好的,老祖宗哪儿也不用去,我来照顾她,那宅子,那宅子……”声音突然哑了起来,没忍住呜呜哭了两声,“那是祖父当年的荣誉,是祖母的心头血,他们也敢……”

  “快别哭了。”曹姑姑见她哭心揪成一团,劝说道,“要是老祖宗瞧见了,还不得心疼。”

  这话倒管用,温殊色不敢再哭,微微仰头把那眼泪花儿倒回去,赶紧吩咐祥云,“快,快去拿快冰来,我敷敷。”

  温老夫人等了好一阵,才见到人,眼圈不红了,但还是有些肿,老夫人一眼就看出来了,皱眉问,“怎么了?”

  “孙女儿一吃完饭便犯困,适才去院子躺了一会儿,醒过来,这不,眼睛就肿了。”

  谢老夫人也在,笑了笑,“吃饱了就睡,眼睛最容易肿了。”忙起身让了地儿,同温殊色道,“我先去前院等你,不着急,慢慢同你祖母说。”

  该说的,适才温老夫人已同温殊色说了,临走前,不过有东西要交给她。

  “谢老夫人虽说脾气拧,但心肠不坏,是个爽快人,你在谢家的日子倒是比我想象得好。”知道谢老夫人在等着,温老夫人没打算多聊,直接让曹姑姑把备好的匣子拿了过来,交到温殊色手上,“先前我不给你,是怕你大手大脚习惯了,拿到手里全给败了,如今既然三公子都有那个胆量把家底交到你手上,我也没什么好怕的,且都是你父亲和你哥哥赚来的,你花也是该花。”

  匣子里是温家在凤城所有的店契,地契和田契。

  这一来,温家的财产算是都交给了温殊色,温老夫人倒觉得一身轻松,手上没了东西,也不会遭人惦记。

  成了亲,温殊色便是另一家人了,脸皮再厚,总也找不到谢家去。

  温殊色垂头盯着手里的匣子,半天也不说话,温老夫人察觉到,歪头去看她,“怎么了?”

  “祖母。”没等温老夫人反应,温殊色突然一把抱住她,“孙女儿就算这辈子当姑子,也不会让祖母一个人留在宅子里,待父亲回来,他要是不愿意留在凤城,我便回温家,回来陪祖母。”

  “糊涂。”温老夫人轻斥道,“这才刚成亲,说什么糊涂话?我正嫌府上这群碎嘴的,吵得耳聋呢,还用得着你回来陪。”

  日铺后,温殊色方才同谢老夫人离开了温家。

  见她面色不舍,谢老夫人安抚道,“横竖两家离得也近,等有空了,常回来便是。”

  谢劭此时正从城外赶回来,去往铺子里找崔哖。

  崔哖正在应付谢家的二娘子谢明缨。

  “我说了,今儿我没带银子出来,记在我三哥哥的账上不就行了?”娇滴滴的姑娘说起话来,无不惹人怜惜。

  可不巧的是,他崔哖眼里只有钱,“实在不好意思,谢二娘子是不知道,你三哥哥在我这根本就没有账本,咱们关系虽好,但亲兄弟明算账,你信不信,就算你三哥哥哪天破了产,吃不上饭,我也不会施舍他半分。”

  谢明缨一愣,斥责道,“你这还算哪门子兄弟,我要去同三哥哥说……”

  说人,人便到了。

  谢劭从马车上下来,一脚踩在铺子门槛上,没进屋,也没有多余地话,看了一眼崔哖,“出来。”

  崔哖立马换上一副恭敬样儿,手里的账本往边上一撂,赶紧跟上,“谢兄,等等我……”

  “三哥哥……”谢明缨回过神来,忙追出去。

  谢劭没空搭理她,把崔哖推上马车,直接撂下一句,“找你嫂子。”

第18章

  温殊色回到谢家,日头已经偏西,下了马车便被谢老夫人拉着去了一趟院子,日落回屋时,怀里又多了一个妆匣。

  夜里主仆三人挑灯把温老夫人今儿给的那匣子一并开了,入眼一片琳琅满目,两匣子堆积起来的金银财富灼人眼睛。

  祥云举着灯靠近,把那一堆金银照得闪闪发光,瞠目感叹,“娘子才不是什么败家娘子呢,分明是个招财娘子……”

  温殊色耸拉着头,并没觉得高兴,这一匣子东西,祖母是把温家的家产都给了她。

  温素凝说得没错,伯父在朝为官,温家大房迟早都得去东都,祖母如今把家产给了自己,就只剩下了那座宅子。

  大房明日便得走,今儿夜里还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心头不放心,问晴姑姑,“你给秋莺说好了没?”

  晴姑姑点头,“小妮子起初还不答应呢,奴婢说要把她卖了不让她跟着大娘子去东都,这才应下来,要是大娘子和大夫人真要打宅子的主意,她立马给二娘子报信。”见她还在忧心,晴姑姑劝道,“娘子就别想了,老夫人是什么人?老爷走后撑了几十年的家,想当年温家都快揭不开锅,二爷更是没钱进私塾,也没见老夫人抵了宅子,如今大房想要卖宅子去东都买房,她能答应?娘子放宽心,老夫人心里有数。”

  话是如此,但她见不得祖母受气。

  温殊色让晴姑姑把匣子收起来,想起温素凝今儿那模样,又忍不住来气,歪在安乐椅上抱怨,“这些年,个个都指望父亲和三哥哥在外面多赚点,补贴一屋子人的家用,名头倒是找得挺好,是为了振兴家族光宗耀祖。可瞧瞧,如今是个什么局面呢?外人眼里温家有出息的是大伯父,工部侍郎四品的官多威风,还有大哥哥和二哥哥,出入一身光鲜,前途无量。再提起父亲,谁不知道他是个捕鱼的?有其父必有其子,三哥哥就是被他把路子带偏了,书不读,非得同海里的螃蟹扛上。大娘子算盘倒是打得响亮,一家子去东都享福,要父亲和三哥哥过去当他们的钱袋子,这哪是兄弟,怕是比菩萨还好使。”

  在温家她一直憋着,生怕被祖母听到,这会子回到谢家跟前只有晴姑姑和祥云了,才竹篮倒豆子,“噼里啪啦”说了一通。

  外间的丫鬟仆妇,也察觉出了三奶奶这趟娘家回得似乎不太如意,听见里面在发火,个个绷紧了精神。

  温殊色痛恨至极,“这辈子我最讨厌的,便是问人讨要银钱之人……”

  “三嫂在吗?”

  抱怨声被门外一小娘子打断,温殊色闭了声。

  方嬷嬷没想放人进来,“二娘子,三奶奶已经歇下了。”

  “这么早,我可等了她一个下午,她怎么就歇下了。”

  “二娘子……”

  方嬷嬷没拦住,外面的脚步冲了进来,越来越近,帘子一掀开,还没等温殊色从安乐椅上起身,跟前的小娘子便往屋子里张望了一圈,最后把目光落在了温殊色身上,没有半丝商量的余地,开口便道,“三嫂,给我一百两银子吧,我看中了一只镯子,明儿去买。”

  这刀口上……

  晴姑姑和祥云齐齐捏了把汗。

  方嬷嬷知道温殊色心情不好,忙追上来劝说谢二娘子,“今儿晚了,三奶奶又刚回来,二娘子还是明日再来吧。”

  谢二娘子眉头一皱,“不成,镯子没买到,今儿夜里我都睡不着觉了,三嫂只需应一声,又不麻烦她,嬷嬷替我取来便是。”

  往日三哥哥一向都是如此。

  温殊色眼角突突直跳,合着她才是塑了金身的菩萨,走哪儿都逃不过被人搜刮的命。倒是沉住了气问她,“二娘子买什么镯子?”

  “崔家春季才到货的新……”

  “什么东西做的,得要一百两?”

  “一只镯子虽只要二十两,我买两只,余下的……”突然不往下说了,二娘子神色不耐烦,“我已经同三哥哥说了,他让我找你,你拿给我便是,问这么多作甚。”

  祥云气得瞪眼,就没见过这等要钱的人,比起温家大房,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欲发作,温殊色转过头吩咐她,“你去把我荷包拿来。”

  祥云转身气呼呼地去寻荷包,谢家二娘子立在屋里等着,温殊色也没看她,转头问晴姑姑,“刚才我说到哪儿了?”

  晴姑姑不动神色,“三奶奶正说银子呢。”

  “对,银钱。”温殊色继续道,“人言道,不受嗟来之食,伸手讨钱之人,还能如此理直气壮,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莫非不要脸了……”

  一时想了起来,忙看向跟前的二娘子,解释道,“二娘子别多心,我在说我温家的家事。”

  也没管二娘子是什么样的神色,温殊色又道,“又不是无父无母,讨钱也该去找自己的父母,就算无父无母,那不还有亲兄长吗,亲兄长靠不住,人总是个四肢健全的吧,自己没本事赚钱,合着别人的银子就是大风刮来的……”

  见祥云把荷包递了过来,温殊色拉开系带,把里面的东西底朝天全倒了出来,埋头用手指拨了拨,片刻后抬起头,一脸抱歉地看向二娘子,“真不巧,荷包里就只剩下这些铜子儿了,二娘子要是不嫌弃,都拿去?”

  当夜大房便炸开了锅。

  二娘子抱住大夫人直哭,“几十个铜板,她是打发叫花子呢,不对,她就是骂我叫花子,还质问我是不是没爹没娘……”

  大夫人气得眼前阵阵发黑,要不是见天色晚了,非得杀到老夫人跟前,把那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扫地出门。

  第二日洗漱好,连早食都没顾得上吃,大夫人带着谢二娘子浩浩荡荡去了老夫人院子,人一到便把昨儿夜里温殊色的话,添油加醋地说给了谢老夫人,“我嫁进谢家跟着大爷也算活了半辈子,今日竟然因为一点银钱,让一个外面的黄毛丫头埋汰成了要饭的,旁人都唤我一声大夫人,依我看,我哪配得上,今日这脸面算是臊尽了……”

  大夫人先自贬,再从上到下把温殊色数落了一通,非要老夫人给个说法,正闹得不可开交,门外一名仆役急急忙忙走来,进门便道,“夫人,几个铺子的掌柜都堵在了院门外,说是要找大夫人对个账,怎么轰都不走,非要见夫人……”

  大夫人神色一呆,“对什么账?”

  大夫人来找谢老夫人哭的这阵,谢家铺子的掌柜正巧上门交账,安叔把人带到了温殊色跟前。

  铺子的掌柜按照往年的惯例,都会先把一笔内宅的用度扣掉。每个店铺都有这样一本账目,上面全是谢家大房前去支取的货品记录。

  大夫人用的水粉,谢府上下的香料,都在从铺子里支取……

  往年即便是二夫人在府上,这笔账也是从账本上划去,今日却见三奶奶翻了一阵,突然道,“这笔账我不认。”

  “府上的主子们,每月都有到账房支取水粉香料的银钱,怎可能还去铺子里拿货?平日主子们事务繁忙,记不清这些,只能任由你们添上一笔,谁知道真假呢?今儿各位的这些账目,对不住了,我没法认。”

  几位掌柜的一听,吓了一跳,慌忙申辩,“三奶奶,这些确实都是府上主子们到铺子里支走的,奴才们哪敢私自挂账……”

  “那就更说不通了。”温殊色疑惑地看着几人,“听安叔说,你们当中最少也有五年的掌柜经验,按理说不会犯此糊涂,铺子开门做生意,一手收钱一手给货,即便没卖出去,货物也应该在,如今钱对不上货,你们既说自己的账目清白,那谁拿走的,就去找谁要回来吧。”

  一波还没平,又一道惊雷。

  谢老夫人听完,愣了愣,转头瞅了一眼大夫人那目瞪口呆的脸色,困了多年的心疾终于治愈好了,心头默念一句菩萨显灵,眼珠子一转,当头便晕了过去。

  “老夫人……”

  “母亲……”

  “快,快去叫府医来。”南之把人搀扶进里屋,见大夫人还跟了上来,也不客气,“老夫人前头的一场病还没好呢,大夫人就别来刺激她了,要是有个好歹,如何同大爷和二爷交代。”

  这天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