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先生,您也真固执。我没记错。”

“是吗。。。。。。”加贺还是一副不解的样子。

“对了,刑警先生,您怎么知道那天我见过三井峰子女士?我狠纳闷。”

“我没跟您说?我们在死者的电脑里发现了一封没写完的邮件,上面写着‘遇见了小舟町的钟表店老板’。”

“哦,邮件啊。”

“您确定在见到三井峰子女士的时候,她独自一人吗?请您好好想想。”

“是一个人。也可能有同伴,但我没看见。”

“知道了。地点是在滨田公园?”加贺紧紧盯着玄一。

“是的,在滨町公园。”玄一也瞪大眼睛看着他。

“您散步回来大概是几点?”

“七点左右。”

加贺说了声“我明白了,多有打扰”,便离开了。

“这个刑警真是莫名其妙。”玄一边自言自语边朝里面走去。

听见玻璃门打开的声音,彰文抬起头来,吃了一惊,又是加贺。他已经连续三天来店里了。今天他换了一件黑色夹克。

“您又来了啊。”

“对不起,有件事我始终不明白。”

“师傅晚上才回来。”彰文说道。玄一今天去参加朋友的法事,要晚些回来。

“是吗?那可麻烦了。”加贺说道,表情中却没有为难的样子,“快五点半了,要遛狗了吧?莫非今天由夫人去遛?”

“夫人去买东西了,我去遛狗。”

“你?那店里呢?”

“关门。一般傍晚后就没人光顾了。我们六点后就会关门,专心修理。师傅吩咐今天可以五点半关门。”

“哦,那我能跟你一起去吗?”

“遛狗?当然可以,只是按平常的路线走。”

“我就是想知道平常的路线,拜托了。”

见加贺恭敬地低下头,彰文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到了五点半,彰文锁上门,从后门牵出敦吉,走到前门。加贺低头看着敦吉,眯起眼睛。

“是条柴犬啊,几岁了?”

“八岁吧。”

敦吉抬头看了一眼加贺,似乎马上对他失去了兴趣,将头扭向一边。玄一经常抱怨这条狗冷漠,其实他比谁都喜欢这条狗。

敦吉走了起来,彰文牵着绳子跟在后面。敦吉非常清楚走哪条路。

“敦吉这个名字真有意思,是你师傅取的?”加贺和彰文并排边走边说。

“不,是师父的女儿。起初是师父的女儿提出要养狗。”

“他还有女儿?”

.

彰文心想,自己大概又多嘴了。但加贺是刑警,若想调查,肯定能查出来,瞒着也没有意义。

“前不久刚结婚,离家出走了。现在住在两国地区。”

“是她取的名字啊。”

“小姐取的名字时顿奇,但师傅说家里不适合那种洋气的名字,擅自改为敦吉,不知不觉便叫开了。现在看来,敦吉的确比顿奇更合适。”

敦吉嗅着道路往前走,有时会像忽然想起来似的在路边撒泡尿。它似乎很热,舌头一直耷拉着。

走过日本桥小学后向左拐,左边有家以鸡肉招牌的餐馆,然后再过人形町大道,进入甘酒横丁。这就是平常的路线。滨町公园就在前面。

然而,在穿过人形町大道时,敦吉停了下来,眼中流露出迷茫。

“咦,怎么了?”彰文小声说道。

“走错了?”

“不,应该是这边。”

彰文牵着绳子走进甘酒横丁时,敦吉也老老实实跟了过来,然后又自己走到前面去了。过了一会儿,道路中央出现了狭长的公园。这时滨町绿道,“劝进帐的弁庆”(备注:?—1189,镰仓世代初期高僧,追随源义经。“劝进帐”是发生在源义经和弁庆逃亡奥州途中经过安宅关时的故事。)雕塑矗立在入口。敦吉抬腿想在雕塑旁撒尿,彰文拉拉绳子制止了它。

“那个三角钟真有意思。”加贺忽然说,“我记得那个钟就连不准或停止都是同时。要是表盘有三个,机械也应该有三组。为什么三组机械会同时运转呢?”

  “哈哈哈……”彭文大笑起来,“不可思议吧,我一开始也不明白。拆开后我吃了一惊,不由得感叹以前的人想象力真丰富。”

  “不能告诉我原理吗?”

  “这个嘛……”

  明治座出现在眼前,再往前就是滨町公园。

  “寺田钟表店是什么时候创办的?”

  “我听说是从师父的父亲那一代开始的。据说当时更靠近茅场町,遭遇火灾后搬到了现在小舟町。”

  “这么说还是家老店。”

  彰文苦笑。

  “师父就讨厌老店这种说法。日本桥一带有很多持续了几百年老店。而且我们家和其他店铺不同,店里根本没什么有名的商品。都是从生产商那里进货,主要收人也来源于给客人修理钟表。”

  “我听说你们店是靠技术吃饭的,尤其在修理旧钟表方面无人可比。”

  “师父很厉害,无论什么东西都能修。别看他块头大,手指却非常灵活。再过多少年我也赶不上他。”

  “你为什么会来寺田钟表店工作?”

  “也没什么特别的理由。我从小就喜欢钟表,不是石英钟或电子表,而是靠发条和钟摆运转的机械表。我第一次看到老钟表的内部构造时就非常感动,想做这样的工作。”

  “真不错。”加贺点点头,“寺田钟表店后继有人,老板也算放心了。”

  “我还差得远呢。现在能修机械表的手艺人越来越少,我还得努力。但是机械表行业正萎缩,将来还不知会怎么样。”

  “没关系,好东西是不会消亡的。”加贺语气坚定地说。

  两人走过明治座,到了滨町公园,穿过一块绘有花纹的空地,走近草坪。遛狗的人正三五成群地聊天,他们的狗都很名贵。

  “到了傍晚,遛狗的人就会聚集到这里。”彰文小声说道。

  “嗯,这里是爱犬人士的交流场所。”加贺答道。他好像打听过了。

  一位牵着卷毛狮子狗的白发老太太点头问好,彰文也回应“晚上好”。这种交流的确让人心情舒畅。

  老太太看了看加贺,瞪大眼睛,似乎有些惊讶。

  “昨天多谢了。”加贺点头致谢。

  “后来你找到什么人了吗?”

  “没有,找得很辛苦。”

  “哦,刑警也不容易啊。”

  老太太离开后,彰文问加贺:“您在找什么?”

  “这个人。”加贺拿出一张照片,是三井峰子的,前几天彰文也看过。“没人见过她。”

  “您的意思是……”

  “前天我问寺田玄一先生,他说六月十号傍晚六点左右在这个公园见过三井峰子女士。你也听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