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玉松了口气,犹犹豫豫欲出门去,临走到门前,见沈澜面色苍白冷冽,她心有不忍,到底返身回来,低声劝慰道:“夫人莫生气,且听奴婢一言。”

  闻言,沈澜只抬头望着她,默然不语。

  沈澜平日里待几个丫鬟颇为和善,加之紫玉既伺候了她,终生都要系在沈澜身上,便说了真心话。

  “夫人,奴婢没读过什么书,不懂大道理。可好歹知道世间男儿多薄幸。趁着如今恩宠犹在,快快生下子嗣,终生便有了依靠。”语罢,又劝沈澜:“只在避子汤上,夫人万万不要与爷拧着来,且停了汤药,求个一儿半女罢。”

  沈澜只是笑了笑:“我心里有数。”

  见她神色清淡,也不知听没听进去,紫玉叹息一声,低声道:“夫人可要用早膳?”

  沈澜此刻哪里还有心情吃早膳,便摇头道:”你且下去罢,叫我静一静。”

  紫玉这才暗叹一声,躬身告退。

  室内一片寂静寥落,唯独宣德香鹤铜炉散着袅袅香气,窗外雨丝细密,声声若拈碎酥衣。

  沈澜枯坐片刻,再无睡意。

  待晚间,裴慎竟忙得一夜未归,遣了陈松墨来报,说他睡在外书房。沈澜只盼着他别回来,闻言倒也高兴。

  一连七八日,裴慎日日不归。沈澜乐得逍遥自在,便次次点头,只说知道了。

  谁知这一日,陈松墨报了消息却未走,立于庭中,遥声道:“夫人可还有吩咐?”

  她能有什么吩咐给陈松墨?沈澜笑了笑:“无事,你且回去罢。”

  陈松墨无奈,硬着头皮回了外书房。

  外书房里,裴慎正与他几个师爷幕僚议事,待散场已是一更天。

  雨丝细如牛毛,沾衣欲湿。裴慎只吩咐仆婢打了伞将几位先生送出府。谁知刚歇息片刻,便听见陈松墨在外头与守门的林秉忠低声说话。

  裴慎揉了揉眉心,说道:“陈松墨呢?进来。”

  陈松墨没法子,推门而入。

  夜色漆黑,月色隐没,三两星子被细云遮掩,唯独书房里数盏铜铸镂雕荷叶烛台上,手臂粗的牛油烛将室内映照得通火通明。

  “她可有说什么?”裴慎淡淡道。

  陈松墨暗道不好,只硬着头皮道:“爷,夫人未曾言语。”

  裴慎一时心头火起,又难免齿冷。他数日不归,她竟半句不问。果真是个冷心肠。

  只是裴慎喜怒鲜少形于色,以至于神色一时间看不出什么。良久,只摆摆手叫陈松墨下去。

  陈松墨暗松了口气,待出了门,见林秉忠一脸同情,难免叹息,也不知这受夹板气的日子,何时是个头。

  陈松墨正欲与林秉忠交谈两句,却听见身后传来裴慎声音。

  “去掌灯。”

  陈松墨一愣,未多言语,只打了盏料丝灯,在前方引路。

  此时夜色杳杳,更阑人静,沈澜早已好梦沉酣,只是朦朦胧胧间,似乎听见外头响动。

  沈澜被吵醒,茫茫然睁眼,却听见有人推门而入,她被唬了一跳,正欲起身,已有丫鬟婆子涌入,又是掌灯,又是备水。

  沈澜便知道,裴慎回来了。

  外头小雨绵绵密密下了十余日了,裴慎夤夜归来,沾衣欲湿,面带寒霜。进来后看也不看沈澜一眼,只径自入了净室。

  见他这般,沈澜难免心生惧意。这人分明心情不好,携怒而来,也不知一会儿又要如何发作。

  思及此处,沈澜只倒头装睡。睡着了,莫要找她的事。

  过了两刻钟,裴慎沐浴更衣后,披了件道袍出来,却见她于帐中背对着自己,好梦沉酣。

  裴慎越发恼怒,只沉着脸,吩咐丫鬟婆子下去。见众仆婢躬身告退,室内仅余下自己和她二人,裴慎这才冷着脸撩开纱帐,去衣上床。

  沈澜睡在床最里侧,留下大半张床给裴慎,原以为足够他折腾了,谁知裴慎闷声不吭地将她搂进怀中。

  沈澜只以为裴慎习惯搂着她,便佯装不知,阖眼继续装睡,却见裴慎单手辖住她腰肢,右手只去解沈澜亵衣系带。

  沈澜实在挨不住了,睁开眼道:“你做甚?”

  裴慎冷笑道:“不装睡了?”

  沈澜被他这番动作唬得心惊肉跳,只攥着自己亵衣系带,不肯叫他解开。她没吃避子汤药,哪里敢跟裴慎再发生关系,便服软道:“爷,我小日子来了。”

  裴慎哪里知道她何时来葵水,却面不改色道:“我方才问了紫玉,分明未来。”说罢,便要来解她系带。

  沈澜见他动作,心里发慌,难免被他诈了去,只以为裴慎真拉下脸去问了紫玉,便冷声道:“你这般凌逼于我,哪里是君子所为?”

  裴慎怔忡,心头生怒,只冷笑道:“我不是君子,你却是个妾。既是个玩意儿,便该知道要做甚。”语罢,冷声道:“你是自己解了,还是我来解?”

  被他三言两语一刺,沈澜又恼又恨,倍感羞辱,只冷声道:“我便是妾,也是个活生生的人,你三番四次言语羞辱我,如今竟还欲强了我,当真是硁硁然小人哉!”

  被她指为卑劣浅薄之人,裴慎勃然大怒,只恨恨地连声道好,偏他自有傲气,绝不愿强迫别人,便恼怒道:“你果真是个烈性的!”

  沈澜扬眉怒目,半步都不肯退。

  见她眉眼清倔,裴慎已是恼恨至极,冷笑一声,慢条斯理道:“前些日子端午,你走丢了,平山等护卫俱罚过了,可两个丫鬟却还未受罚。”说罢,便要起身去唤人。

  沈澜情急之下,一把扑上去,扯住他袖子,厉声道:“你休要借题发挥,你我二人的事,扯上旁人做甚!”

  裴慎见她待两个丫鬟都这般情深义重,独独待自己,成日里横眉怒目,没个好脸,一时心中又痛又气,恨恨道:“没看好主子,难道不该受罚吗?”

  沈澜当日主动甩脱护卫丫鬟,本就心中愧疚,如今竟因自己与裴慎争吵,带累了旁人,更是愧煞。便冷冷道:“你欲如何?”

  她这般语气,裴慎越发恼怒,只冷笑一声:“你以为呢?”

  沈澜心知肚明他这是要自己主动脱了衣裳,主动去求他。裴慎甚至不是为了做那档子事,就是要折了她的傲骨,要她低头求饶。

  思及此处,沈澜只觉自己的面皮活像是被人剥了下来,尊严被剐得鲜血淋漓。

  沈澜浑身颤抖,腮肉几要被咬破,眼中已是泪水模糊。

  见她这般痛苦,裴慎又哪里好受,一时想算了,一时又觉得必要趁此机会折了她的气节。

  裴慎思绪纷飞之下,却见沈澜抬起头来,明眸含泪,哀声道:“你我之间为何总要你死我活?”

  见她如怨如诉,哀婉悲凄的样子,裴慎怒气稍散,虽冷着脸,可语气难免软了几分:“从来都是你与我对着干,我又有哪里待你不好?”

  沈澜清泪点点,只惶惶哽咽道:“你今日这般,我心里害怕。”

  她这般样子,单薄可怜,依恋温驯,裴慎一时疑心她装模作样,一时又难免心软,只坐下来,一把将她搂住,叹息道:“你既怕了,日后便驯服些,莫要再这般桀骜了。”

  沈澜依偎着他的胸膛,听他说自己脾性不好,便气道:“我就是这般性子,你爱要不要!”说罢,便要挣脱他的怀抱。

  裴慎又好气又好笑,只是她一句“爱要不要”,便可见已是服软了。

  他心中欢喜,偏又疑心病重,怕她是假意驯服,便故意去解沈澜亵衣系带。

  沈澜只一把按住裴慎的手,摇摇头,语气低落:“你好歹给我些时间,且叫我仔细想一想。”

  两人针锋相对数次,哪里能这么快便改了主意,是故沈澜这样犹豫不定的话才有可信度。

  裴慎方才放下心来,只他被沈澜骗过多次,到底不敢轻信,便笑道:“你且想上一段时日,待你想好了,心思定了,我们便生个孩子。”

  沈澜心知肚明,裴慎这是要她生了孩子方肯彻底放心。索性她也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

  “好,那我想好之前,你不许强迫我,也不许违逆了我的意,事事都要顺着我。我说一你不许说二,我让你往东你不许……”

  越说气焰越嚣张,裴慎生生被她气笑:“我是从庙里请回来一尊菩萨不成?”

  沈澜点点头:“你若要唤我女菩萨,我倒也不介意。”

  裴慎又好气又好笑,笑骂道:“女菩萨,你可莫要得寸进尺。”

  沈澜低声道:“女菩萨累了,要歇息了。”

  她绞尽脑汁与裴慎周旋,早已倦怠至极,正欲歇息,谁知裴慎却道:“你这当菩萨也得有个期限,岂能千年万载地当下去?”

  沈澜心知这是要问她要个想好与否的期限,便迟疑道:“一年?”

  裴慎笑骂道:“你这菩萨,不仅大慈大悲,胆子也大。”语罢,又怕她脑生反骨,干脆道:“只一个月的功夫,不能再多了。”

  沈澜闹过这一场,不过是为了博取些许行动自由,兼之拖延一二,不要与他发生关系罢了,能拖多久拖多久。

  “一个月便一个月罢。”沈澜困倦道:“女菩萨明日要去绸缎庄、打金铺布施,你可莫要拦着。”

  裴慎一时好笑,见她眉间倦怠,不免轻抚她脸颊,又将她搂进怀中,方觉满意。

第70章

  第二日一大早, 沈澜得了裴慎同意, 便带着丫鬟护卫径自去了杭州北关外。

  北新关位于武林门外,毗邻上塘河、德胜港, 素来是商贾云集, 百货流转之地。

  沈澜难得有此放风的机会,一路走一路看,路过鱼店肉铺都要瞄上两眼。待她闲逛累了, 便在路上买了些点心垫肚子, 稍事歇息后, 又随意挑拣了两家绸缎庄,进去闲逛一番, 消磨了半个下午。

  待她回府,便匆匆赶去沐浴更衣。裴慎久未归来, 用过晚膳, 沈澜略略消食,也不等裴慎, 只径自睡去。

  两更天,裴慎方才忙完,只遣了陈松墨提着盏羊角灯,打上红绢芙蓉皮纸伞回后院。

  此时更深夜重,月隐星稀,萧萧秋雨,声声淅沥。裴慎路过廊下,伴着雨声,忽而问道:“可查过了?”

  陈松墨会意, 即刻点头:“夫人今日去了两家绸缎庄坐坐, 一家位于陆家桥, 主营南货,多卖苏杭绸缎,松江棉布,俱是整匹整匹的好料子。另一家位于范甫巷,零剪绫罗,兼卖各类绣线。”

  “平山使了银钱,问了两家铺子的伙计,俱是经年的老人了,近日来并无人忽来铺子做事,也不认识什么苏州杨氏。”

  “除此之外,平山又问了铺子附近邻居,陆家桥的那家是祖孙数代所营,已有四十余年。范甫巷的铺子是一寡妇开的,如今交由儿子打理,约有二十余年了。均无异常。”

  裴慎点头,暗道北新关乃钞关所在,素以夜市闻名,夜航船沿着运河载客,昼夜不停。思及此处,便淡淡道:“她可靠近了码头、船只?”

  陈松墨摇摇头道:“夫人只一路寻些有意思的地方,路过鱼铺问螺狮青多少钱,看见一家茶馆兼卖稻叶熟水,便买了一盏尝尝,又在小摊买了两个萧山方柿。路过一民居,见一老妇煮簦叶,夫人驻足看了会儿,还好奇上去攀谈一二。”

  裴慎心知她这是憋狠了,好不容易身子好了,便要去最繁华的地方肆无忌惮地逛一逛。

  两人说话间已到了后院院门处,陈松墨犹豫片刻,躬身道:“爷,下一回夫人出门,可还要如今日这般,沿路细细查问?”

  裴慎淡淡道:“不必了。”秋雨绵绵了大半个月,汾河、渭河、黄河水量暴涨,若决堤成灾,涉及河南、山西、山东三省,恐怕流民四起。朝廷必要对苏杭等地加白粮役,钞关又要多征发船料课税。若再摊上倭患、胡虏、女真,裴慎哪里还抽得出人手来细细盘问沈澜去的铺子可有异常。

  裴慎径自入了后院正房,见帐幔重重掩下,室内半分动静都无,便猜到沈澜已是睡熟,低声吩咐紫玉:“明日且告诉夫人,只说外头乱的很,叫她少出门。”釜底抽薪便是,何必再费人手查检。

  紫玉哪里敢问为何不让夫人出去,只点头应了下来。

  裴慎吩咐完,沐浴更衣后卷上珠帘,掀开帐幔,见她睡得香甜,白晃晃玉臂横在外头,俏生生脸上两颊飞霞,显得憨稚可爱。

  裴慎一时意动,奈何想起自己答应了她一个月的期限,便叹息一声,又去沐浴一场,方才搂着沈澜沉沉睡去。

  第二日,沈澜醒来时裴慎早已不在。一大早,紫玉绿蕊端来铜盆棉帕为她净面,紫玉拧了帕子,递给沈澜,又犹豫道:“夫人,爷昨晚吩咐了,只说外头乱,叫夫人少出门。”

  沈澜一顿,暗道少出门,又不是不让她出门。况且前些日子才答应她可以做一个月菩萨,裴慎总不至于在此刻反悔禁足她。

  沈澜慢条斯理地擦了脸,点点头道:“我知道了,少出去便是。”

  已是七月底,裴慎日日早出晚归,沈澜睡得早,每每错过。索性她要的就是这般错过,倒也不甚在意。

  只是裴慎既叫她少出门,沈澜便也佯装听话。窝在府中,熬了五六日,方带着护卫丫鬟出去闲逛一回。

  秋雨绵延了一整个七月,及至入了八月雨水依旧未停。

  沈澜本欲再歇上四五日,待八月初七初八那会儿,便去银楼寻玉容。有了前头数次出行做铺垫,想来再无人会对她出行起疑心。

  沈澜本打算的好好的,谁知她最为担心的事发生了。

  沈澜自喝药调理后小日子颇准,每每初五来,鲜有延迟提早的时候。可如今已是八月初七了,葵水竟还未至。

  她不敢确定,怕是自己想多了,实则不过是小日子延了两日,又怕是真怀上了,那该如何是好?若要流了,裴慎必定不许,若生下来,岂不是一辈子都要被困死在这里。

  四四方方的后院里,她要打碎脊梁,低下头颅,对着自己的孩子自称姨娘,对着未来的主母屈膝行礼,仰仗裴慎的恩宠活着……

  思及此处,沈澜陡生绝望之感,只觉自己似被泡在冰水里,几要喘不过气来。五脏六腑渐冷渐寒,似有朔风砭骨,刺得她血色全无。

  她坐在圈椅上,怔怔凭窗望去。见疏窗外小风寒,细雨薄,洗过满庭碧草秋色。

  斜风细雨,乱愁如织。

  作者有话说:

  不好意思,今天只有这么一点。后面的情节其实已经写了两千字了,但是因为很连贯,我想一口气写完,明天发掉,所以今天就这么一点了。

  1. 北新关和夜航船的资料均出自于《明代杭州的夜市》(陈学文)

  2. 零剪绫罗出自《叶思芬说金.瓶.梅》

  3. 文中提到的螺蛳青、稻叶熟水、萧山方柿、簦叶都是明代风物,出自《明代社会生活史》

第71章

  沈澜满腹愁绪, 枯坐半晌。良久, 忽然高声道:“紫玉。”

  守在门外做绣活儿的紫玉即刻放下络子,推门而入:“夫人可有吩咐?”

  沈澜笑道:“外头下着细雨, 天气轻寒, 你且叫厨下弄一份拨霞供来,熬了猪肚、三黄鸡成汤,配上茱萸、花椒, 又鲜又麻, 再烫些菘菜肉片, 鱼脍细面,热乎乎的, 岂不舒服?”

  紫玉应了一声,点头出去了。

  到了晚间, 裴慎未归, 沈澜只将薄如蝉翼的羊肉片烫进猪肚鸡铜锅子里。热气氤氲,烟雾缭绕, 肉片在红汤里翻滚,又鲜又麻,滚烫热乎。

  没过一会儿,沈澜便吃出了一层薄汗,只吩咐紫玉道:“我热得很,你且去厨下取一盏冷吃的蜜水来,要拿井水湃过,解热解渴的,快去。”

  沈澜一叠声地催她, 紫玉不作他想, 只匆匆取了冷蜜水, 沈澜一口气吃用了一盏,方就着冷蜜水,继续吃起锅子来。

  裴慎这几日也不知在忙什么,越发的早出晚归,等闲和沈澜碰不上面。

  第二日,沈澜又带着护卫丫鬟出门去。她如同前两次出门一般,只在外头走走晃晃,又挑了一家绸缎铺进去坐了坐,方才去往李氏金银楼。

  这金银楼原是李宝珠家中产业,自然早得了李宝珠吩咐,见巡抚爱妾上门,青衣褶子的掌柜即刻迎上来,笑盈盈道:“可是裴夫人?”

  沈澜点了点头,笑道:“我闲来无事,且来你家坐坐。”

  掌柜年过四十,拈须笑道:“夫人来了,当真是蓬荜生辉。”语罢,一叠声吩咐伙计上茶,又请沈澜往二楼坐去。

  见沈澜步入楼内,几个护卫照旧分头把住了前后门。

  沈澜上了二楼,只被掌柜引入一包厢内,清漆楠木桌椅,墙上悬着临摹的米颠山水画,香几上放着个定窑小胆瓶,插着数枝秋桂,暗香盈盈,颇为清雅。

  “夫人请看。”掌柜亲手取来十余个剔红梅花漆盒,一一打开,祖母绿、颠不刺、东珠、蜜蜡、血珀、金鸦……林林总总二十余颗珠宝。

  “夫人可有喜欢的?”

  沈澜心道她虽带了三百余两银票,可那是有用的,哪里能买宝石,便淡淡道:“我不爱珠宝,可有精巧些的首饰?”

  掌柜即刻笑道:“自然是有的,簪钗镯钏、坠环佩圈、花钿化胜,样样俱全。”语罢,又道:“请夫人稍候。”便下了楼去,带着几个伙计,取了二十余个盒子上来。

  掌柜开了剔红漆盒,绒布之下,并蒂海棠红玉簪、累丝蝶恋花嵌宝簪、粉东珠点翠凤钗、錾银芙蕖舒卷坠……俱是精雕细琢、银楼压箱底的好东西。

  沈澜笑了笑,开口道:“紫玉、绿蕊,上回端午带累了你二人,且去楼下挑些自己喜欢的首饰,我来付钱。”

  绿蕊已是喜不自胜,紫玉欢喜过后又难免道:“夫人身侧总要留人伺候的,且让绿蕊先去,待她挑好上来了,奴婢再去。”

  沈澜摆摆手道:“掌柜还带着两个婆子立在这里,哪里就要你们二人看着了。快去罢,一会儿离了银楼还得去别的地方逛逛呢。”

  闻言,紫玉也不强求,只欢欢喜喜和绿蕊一同下了楼。

  见包厢里只余下掌柜并两个捧盒子的婆子,沈澜便取出一支玉兰碧玺耳坠,欲戴上试试,谁知摆弄了一会儿却不得。

  掌柜见机道:“夫人可要插带婆来伺候?”这是收了玉容的钱便极力举荐她。

  沈澜蹙眉道:“且唤上来罢。”

  没过一会儿,玉容梳着一窝丝攒髻,穿着秋香色细布褙子,半垂着头,安安静静地上来了。

  见她上来,沈澜瞥了眼掌柜,慢条斯理道:“你一个大男人,立在这里到底不方便,且带着婆子们在门外候着便是。”

  掌柜瞥了眼桌上摊开的各色贵重簪钗,毫不犹豫躬身告退。这些东西本就是要白送给巡抚爱妾的,莫说损毁丢失,便是沈澜当着他的面拆着玩儿,掌柜也得当没看见。

  见掌柜带着几个婆子告退,室内仅余下自己和玉容两人,沈澜方起身低声道:“玉容,你既来了,必是想好了。”

  玉容点头道:“不瞒姐姐,这般泼天大事,若放在往常,哪里敢做?可如今实在是没办法了。”

  她苦涩道:“彭家本是船户,素来以船为家,成日里泡在河上打渔,未及三十,浑身病痛。这也就罢了,谁知这课钞一年比一年重,前些日子刚交了二两银子的渔课,小甲又来催鱼油、翎毛、鱼鳔、鱼线胶,林林总总,又要折银一两七分。还有岁贡黄鱼,巡检司那头遣了小甲日日催逼,非要我们交上黄鱼不可,这黄鱼本就稀少,哪里是能轻易打到的?”

  “这些还不过是缴钱,家中老人说秋雨绵绵,只怕北边要发灾,届时白粮役一来,必要出两个壮劳力,家中阿公和三哥若去了,全家都要被饿死。若不去,哪里来的银钱折役?”

  玉容说着说着,已是哽咽,沈澜心中叹息,这乱糟糟的天下,生民何其之难也。

  沈澜劝慰了她几句,玉容擦了擦眼泪,止住哭声道:“姐姐,我思索再三,倒不如过些日子,姐姐只管像端午那般,甩脱了身侧丫鬟护卫,上了彭三哥的船,便只管撑船往北新关去,届时沿着运河,想往哪里去都好。”

  这法子,太过天真了些。

  沈澜摇摇头:“我且问你,上回端午你我会面之时,你说彭三上钱塘江大潮当弄潮儿搏命,这这是何意?”

  玉容苦涩道:“辛苦打鱼能有几个钱?为了挣钱,每年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时,三哥便会带几个水性好的兄弟手持彩旗,上潮头踏浪,彩旗不湿,便能博得两岸观潮人的赏钱。”

  沈澜叹息一声,果真如此。

  “你家三哥既是水性极好,若我八月十七,落进了钱塘江中,大浪滔天之下,彭三可能带着我游上数百米,至岸边逃生?”

  玉容瞠目结舌,愣愣的望着沈澜,说不出话来。

  沈澜苦笑。她自然是想过的,若她逃了,裴慎便是花上数年都要将她翻出来。沈澜哪里躲得过去。

  为今之计,便是让裴慎以为她死了。

  可光是为自己择定死法,已是千难万难。若自焚而亡,先不说哪里去寻焦尸,单说把焦尸运进巡抚衙门便已是天大的难事。

  若跌落悬崖或是被野兽分食,裴慎来崖底寻她,哪里去找残肢和大量血迹?况且她真当着众人面跌下悬崖,不死也残。

  若说自缢假死或是服用假死药,闭气数日后被葬于棺椁内,下葬后再叫人挖出来,这法子更是异想天开。她如何确定自缢不会弄成真死?又上哪里寻到什么假死药?

  思来想去,唯一的法子竟是落进钱塘江,当着众人面被大潮冲走,断无活着的可能。届时血迹全无,尸体也不知被冲去了哪里,如此方才稳妥。

  “夫人,我也不知三哥能不能救你?”玉容哪里敢打包票。

  沈澜低声道:“彭三既然做了数年弄潮儿却不死,必定知道哪里的大浪看似凶险,实则危险不大,哪里适宜上岸,这便是第一重把握。”

  “其次,彭三除却弄潮博赏,是否还会兼救人?”

  玉容惶惶点头:“年年观潮,总有人落水的,三哥救了人,对方家里多多少少总得给些赏钱。”

  沈澜点头道:“他既有救人的经验,这便是第二重把握了。”语罢,又问道:“这样的事不好叫旁人知道,彭三既行三,家中可有兄弟?”

  玉容也稍稍镇定下来:“有的,两个弟弟,一个十七,一个十五,水性都好,打五六岁就下水帮忙了。”

  沈澜点头道:“我本就会游水,能在水中闭气约百余个数,再加上彭家三兄弟扯着我游。这便是第三重把握了。”

  沈澜长于水乡,若说只会撑船不会游泳,那当真是笑话。她当日蒙骗裴慎不会凫水,不过是觉得自己会的东西,少叫裴慎知道一样也好。却没料到,竟在今日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