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荒原之上草木尽枯,又被雨雪覆盖,哪还有路径可寻,唯有辨认着前方山峦,一路前行。
翻过两座荒丘,便看见了突出的山脊,众人随即向南而行。
按向导所说,十里开外便是宣府。疲惫交加、冻饿相迫的士卒们满怀期待,无需催促便纷纷加快了脚步,向着正南方而去。
然而,走了足有十数里,宣府那高大的城墙关隘久未出现,面前依旧是茫茫的雨雪荒原。
原本昂扬的众人,脚步都渐渐沉重了起来。虽然口中衔枚无人发声,但难掩身体与面容的迟疑。
朱聿恒打马到队伍之前,正看到前方两名斥候从蒙蒙雨雪之中奔来,跑到向导面前。
他拨马向前,正听到他们结结巴巴道:“宣府、宣府……不见了!”
“什么不见了?”向导震惊之下又莫名其妙,正要追问,朱聿恒见斥候神情不对,怕影响士气,示意后方队伍停下略加修整。
他带着向导与这两个斥候一起向前再走了一段路,前方雨雪之中视野朦胧,确实只有山峦起伏,没有任何城关痕迹,便问:“怎么回事?这么大一个宣府镇,驻军十万,怎会不见了?”
“真……真的不见了!”年长的那个斥候结结巴巴,指着身后惶惑道,“小的就是宣府镇的斥候,陛下五次北伐皆从宣府出,属下随同了三次,对此地是了如指掌!翻过两道山丘,过山脊而南转,便是榆木川。过榆木川五里,便是宣府上北路,筑独石城,里面的参将与守备小的都见过……”
朱聿恒在心中暗自计算了一下路程,他对于长短数字极为敏感,自然不会出错,立即便道:“这么说,按照行程,大军本该到独石城了?”
“是,可如今,榆木川不见了,独石城不见了,宣府镇……咱们也找不到了!”
“岂有此理!”向导惶急,怒道,“是不是你们在雨雪中认错了方向,导致大军迷失?”
“不可能!此间平原缓丘,一览无余,山脊绝不会转移!我们二人都是因为擅长辨认方向所以被选为斥候向导,而且每个人手中罗盘也准确无误指向正南,如何会有错误!”
朱聿恒打断他们争执:“如今面临困境,你们争执推诿又有何用?本王问你们,如今大军身处何处,你们有确切方位吗?”
几个人都是沉默讷讷,斥候结结巴巴道:“路都没了,一路的标记物也消失了,适才我们又前行了数里,也没探寻到任何地方……”
这意思便是,他们迷失在了雨雪交加的荒原中,连方向都无从寻起。
朱聿恒眺望前方蒙蒙雨雪,终于道:“既然前行无处,不若先行返回,召集所有斥候,与你们三人一起,再度寻路吧。”
听皇太孙殿下发话,再看看迷失的前路,三人只能依言回归队中,跑到前方去。
数万大军绵延数里,调头殊为不易。前方各将领招展旗帜,传令官穿梭来去,发号施令。
朱聿恒骑马在泥泞中返回,来到皇帝车驾旁,隔窗将此事禀报给皇帝听。
皇帝神情震怒:“以朕看来,定是这些人敷衍塞责,带错了道路,不若先砍两个脑袋,让他们不敢马虎造次,以免军心动摇!”
朱聿恒劝解道:“孙儿随他们去前方查看过了,确实没有任何驻军迹象,情形似有些古怪。事已至此,不若等大军重新出发,去往宣府后再作定夺。”
皇帝愤然道:“大军出征,却迷失于沙场,成何体统!”
朱聿恒笑道:“当年飞将军李广亦在追击匈奴时多次迷路,如今我军不过是回途中小小波折,陛下但放宽心,相信休息片刻即可到宣府了。”
皇帝昨夜辛劳,摆了摆手示意他去布置,便靠在车驾中继续合眼养神。
大军回头,顶风冒雪而行。
只是此次行军比之前更为艰难。之前向南返程是背对风向,可如今转而向北,冰冷雨雪扑头盖脸直击面门,兵士们个个苦不堪言,心里早把向导和斥候们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个千遍万遍。
朱聿恒越过各路随扈军队,亲自与向导们一起再朝山脊而去,在雨雪中寻路。
冻雨打在他的脸颊上,濡湿了他的眼睫与双唇,冰冰凉地透进肌肤,一种麻木的刺痛感。
他抬头看向阴沉的天空与寥廓模糊的远山,心里忽然想,阿南现在在哪儿呢?
希望她正在一处可以遮风避雨之处,烤着火,喝着酒,暖融融地看着外面交加的雨雪,然后安然睡着。
会的。她是这么强悍能干的阿南,离开他之后,她一定能过得很好,不必承受这般寒冷侵袭。
……第184章 朔风吹雪(3)
“殿下,出什么事了,为何大军要回转?”
绘着拙巧阁团鸾标记的油壁车内,傅准推窗问他,那询问的模样中,透着点幸灾乐祸。
朱聿恒淡淡瞥了他一眼,道:“没什么,向导们寻路出错了,怕是要转变一下方向。”
“喔……”傅准捂嘴轻咳,拢了拢身上黑狐裘,埋怨道,“希望能尽早到宣府,不然我这孱弱的身子,怕是要冻出病来了。”
朱聿恒一言不发,催促马匹便要向前而去,耳听得傅准又低低道:“只是迷路倒也不打紧,就怕目的地消失了……”
朱聿恒神情一凛,不由自主收住了□□马,目光转向他。虽然没说什么,但显然在等待他后面的话。
“没什么,我只是有感而发,想起了天雷无妄之阵……”傅准怀中抱着吉祥天,抬眼看向面前茫茫的草原,轻叹道,“不知会于何时发动、也不知会于何地开启,那么阵法发动时,若我们陷落其中该多惨啊……背负阵法的人,就如中了咒术,面前的路一条条消失、重视的东西一件件破灭、追寻的线索一桩桩失去、牵挂的人一个个消逝……”
说到这,他轻拥着吉祥天,微笑凝望朱聿恒,脸上带着些淡薄的怜悯之色:“殿下您觉得,这样的遭遇,是不是太可怕了?”
许是落在面容上的雨雪太过冰冷,朱聿恒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战。
但,他绝不会在别人面前、尤其是在傅准面前透露出自己的情绪,只转了话题,问:“傅阁主,我曾听说竺星河有移山排海之能,不知他所用的五行决,你是否了解?”
傅准轻咳几声:“难道殿下的意思是,竺星河用五行决挪移了山河,导致咱们迷失于此?”
“不然呢?这岂不比阁主所谓的‘天雷无妄’更为切实一些?”
“磐石无转移,更何况是丘陵山脊。所谓的移山排海只是形容而已,这世上哪有人能办得到?”傅准拥着吉祥天轻咳,一副怯弱模样,“殿下,事到如今,连阿南都已经放弃离开了,你还不肯接受这必将来临的命运,无可奈何的消亡吗?”
朱聿恒瞳孔骤然收缩,射向他的目光如同针尖。
“孰是孰非,我看,还是要拿事实说话,试一下不就好了?”傅准仿佛完全不知自己触了他的逆鳞,悠悠叹了口气,道,“不过,与其拿数万大军与圣上来冒险试探,还不如殿下自己去试试看。毕竟,一个人与数万人的区别,可是相差甚远、也简单得多,对吧?”
朱聿恒目光冷峻:“若是如此,这个消失了的阵法,该关系我身上那条经脉?”
“天雷无妄,六阳为至凶,殿下身上的督脉,不是还完好无损吗?”他的手指尖虚虚指向朱聿恒的背部,道,“这条血脉,发于会阴,显于肩颈,收于囟门,届时殿下便知。”
朱聿恒没有再说什么,一言不发地抓紧了马缰绳,赶上了前方的向导们。
只是,他的耳边,莫名地又想起了梁垒临死前的话语。
遍寻不到又早已消失的阵法,难道,真的会潜伏于他的山河社稷图中,成为天雷无妄之阵吗?
大军一路跋涉,退至山后,静待军令。
朱聿恒率领韦杭之与诸葛嘉等人,带上向导与斥候,在草原上冒雨雪将路线再理了一遍。对照他们所有人的记忆验证无误后,一行人出发再度寻路。
翻过两座起伏不大的山丘,在山脊之上转向正南,朔风自北而来,他们一路背风而行。
朱聿恒一路盯着前方,似要穷尽目光所及,寻到前方道路。
身后老向导蜷缩着身子,在雨雪中一步步艰难前行,喃喃道:“山丘在此,山脊在此,咱们一步步踏来,连步数都没错,这下定然无误!”
旁边几人都低声附和,纷纷加快了脚步,心知皇帝性情暴烈,此次再寻不到路径,怕是被军法处置了。
然而,一路行去,越走他们脸上恐惧越甚。
所有向导、斥候一起认准的方向、连步数都没有错的这一条路,前方空无一物。
别说城高墙厚的宣府镇、绵延不绝的烽火台,就连近在咫尺、过了山脊就该看见的榆木川,都毫无踪迹可寻。
“不可能……怎么会不见呢?怎么会找不到呢?”向导们惶急不已,个个面如土色。
朱聿恒往前驰了一段。雨雪交加中,大军踏过的痕迹、踩过的泥泞都还在,可宣府就是消失了。
诸葛嘉神情冷峻道:“依我看来,这路线绝无变化,就算他们说谎,也不可能几个人一起冒死串通,骗咱们入彀。”
可,若这是对方设的阵法,要如何才能做到将城池与驻军全部转移?朱聿恒思索着,勒马回望四周,问:“或许,这是利用恶劣天气制造出来的障眼法?”
“以属下看来,这绝不是障眼法。”廖素亭抹着脸上的雪水,眼睛都几乎睁不开,“障眼法只是迷了视野而已,又不是东西没了。就算雨雪遮蔽,可只要向导们方向正确、距离也正确,应当是闭着眼睛也能走到宣府的。”
“你的意思是,咱们在这里遇到了鬼打墙?”诸葛嘉警惕地望着四下,问,“你家传的八十二,不是说能在八十一路机关之外重开一道生门吗?鬼打墙能打得出去么?”
“我家传破解的是机关阵法,可不是这些神鬼难测的东西。”廖素亭苦笑,说,“嘉……诸葛提督,现下情形如此怪异,你别为难我了。”
本想脱口而出说嘉嘉,但毕竟正事要紧,他话到嘴边还是改了口。
诸葛嘉也只瞪了他一眼,控制住怒踹他马臀的冲动。
“这世上哪来神鬼,依本王看来,其中必定有人动手脚。”朱聿恒略加思索,问诸葛嘉,“你先祖曾于江滩设八阵图,困住百万敌军,如今我们遭遇的这个阵法,与其是否有共通之处?”
“先祖武侯所创八阵图,以改变地形道路、增设土木为手法,但如今我们小辈无能,八阵图只能化为战阵对敌所用,而且如今我们走的是丘陵山脊,并没有任何分岔道路,属下对此……毫无头绪。”
朱聿恒回望周围,只觉那寒气不是从外逼进体内的,而是从心口升起蔓延全身。
数万人马迷失在雨雪荒野之上,明知宣府就在不远处,可这么大的一个军镇,这么短的距离,他们无论如何也搜寻不到,简直是匪夷所思。
正在此时,皇帝身旁的近身侍卫奔来,对朱聿恒传令道:“陛下见士卒冻饿,不耐久候,吩咐殿下即刻回转。”
一无头绪,众人也只能先回到大军近旁。
皇帝正立于车驾之上,一见他们回来,当即对侍立于旁的中军将领们吼道:“传令,大军行进!”
朱聿恒知道大军困在这般境地之中,确实危机重重,更何况皇帝本就性情暴烈,如何能在这儿盘桓太久。
他立即上前,低声劝解皇帝道:“陛下稍安勿躁,此间道路……”
皇帝咆哮着打断他的话:“哪有找不到的道路?用刀子抵着他们走!错一步,杀一个!两个时辰内到不了榆木川,留他们何用,统统杀光!”
朱聿恒抬头看晦暗的天色下,花白的胡子让暴怒的祖父显得憔悴苍老,心下不由暗叹,闭口不再说话。
皇帝又抬手示意他:“聿儿,你进来,朕有话问你。”
车马辘辘,大军再度启程。
有了前次教训,中军重甲披挂,齐聚于御驾旁,谨慎围护。车驾平稳,翻过平原,上了山脊,车身只是微微起伏而已。
朱聿恒陪着皇帝坐于车内,只是目光一直透过车窗雨雪,注视前方动静。
交加的雨雪严重阻碍了视线,即使他目力极好,可见的范围亦不过一二十丈。
油绢衣挡不住横飞的雨雪,他通身早已湿透。幸好车内宽敞,皇帝嘱咐他擦干头脸,在火盆边烤烤火,让冻僵的身子恢复过来。
朱聿恒依言坐下,将自己的手拢在火炉上,让僵直通红的手逐渐恢复成原本灵活有力的状态。
他下意识地举起自己的手,放在眼前端详着,神情略带恍惚。
却听祖父道:“聿儿,自那个阿南走后,朕看你整个人都变了。你是我朝国本,日后当延我国祚,安我天下,切不可有自暴自弃的念头,更不可为区区一个女人,而心生颓丧!”
朱聿恒应道:“是孙儿对前途患得患失,与阿南无关。”
然而,看他的神情,皇帝知道他并未将生死置于心上。
这个他一日日带在身边,悉心教导、亲手抚养的孩子,即将在风雨中毁于一旦。
“聿儿,此次回去后,你陪朕一同南下,去祭拜□□陵墓吧。”皇帝叹了口气,道,“明年三月便是□□二十四年忌辰,朕也老了,该回去看看了。”
又或许,人生至此,他终于明白了当年先帝的心境与考量,懂得了他做一切决策的原因。
朱聿恒应了,皇帝拍着他的手背,想说什么却一时难以出口。
前方队伍已经下了山脊,车驾周围重甲护卫,兵马拥簇,正要护着皇帝翻越山脊之际,猛听得轰然声响,周围大地剧烈动荡。
御驾车身一沉,猛然向着下方塌陷。
车身顿时颠倒侧转,向下摔去,坐于车上的皇帝身子陡然失控,肩膀重重撞向车壁。
朱聿恒飞身扑向祖父,将其护住。
就在此时,破空声忽响,锐声震得人耳膜发颤,四下倏忽一暗,车驾猛然震荡倒地,顿时被挤得变形。
剧烈晃动中,朱聿恒抱住祖父,心知车驾已经坠入陷阱。
这陷阱应该是早已设下,之前大军两次进退,因为下方的支撑力量,并未发现任何异样。而如今因为众多人马全副武装重甲护卫,因为压力骤增,顿时陷于埋伏之中。
他护住祖父,身体倒转,足后跟向上急踹,狠劈向车壁与车顶相接处。
漆木断裂声中,车顶霍然裂开大洞。
他立即将皇帝托起,让他踩住自己肩膀,从裂隙处爬上去。
皇帝虽已有了年纪,但常年征战身强体健,踏着他的肩翻身而起,趴住车顶蹬上去之际,立即回身伸手给他:“聿儿,走!”
朱聿恒牢牢握住他的手,正要翻身而上,却见皇帝身后异状闪现,巨大的黑影随着风声骤然笼罩而下。
“小心!”惊呼脱口而出,朱聿恒日月猛然出手,向那黑影袭去。
然而出手之际他才看清,这黑影并不是活物,而是一截粗大的断木——
而他的日月是机巧之物,如何能抵挡这倾轧而下的巨力?
他身躯在车壁上一点,狠命向上扑去,要以自己的身体将那倒下的巨木抵住。
上头的侍卫们亦飞扑而来,企图将巨木拦住。
可已经来不及了。
巨木重击于皇帝的背上,猛冲而上的朱聿恒死死抵住断木之际,一口温热的血喷在了他的肩颈间,祖父的头垂了下来。
朱聿恒只觉大脑嗡的一声,整个世界骤然暗了下来。
第185章 朔风吹雪(4)
垮塌下的巨木将他破开的缺口严实封住,车驾内顿时陷入黑暗。他意识一片空白,摔坐在车内,只来得及紧抱住跌下来的祖父。
模糊中他听到上方的急促声响,是众人正在齐力清理陷阱,马车也在救援中震动不已。
顾不上其他,朱聿恒迅速扯开祖父的衣服查看伤势。
阴暗中辨不清晰,只依稀可见皇帝的后背迅速肿胀青紫。
朱聿恒以颤抖的手轻按试探。幸好,他当时的冲击替祖父卸掉了大部分的重击力量,至少他脊椎骨与肩胛骨都无大碍。
只是颈项受击后,皇帝神智晕眩,眼前的黑暗与耳畔的轰鸣让他靠在朱聿恒怀中,呼吸艰难。
朱聿恒扶住他,嗓音微颤:“陛下,您怎么样?”
“聿儿……朕怕是不行了……”
他声音断续,气息已然接续不上。
“陛下养精蓄锐,切莫说这种丧气话!”朱聿恒打断他的话,让他靠在自己身上,仓皇道,“孙儿查看过了,陛下虽有伤势,但并未伤及筋骨。您一向身康体健,只要及时救助,必无大碍!”
皇帝喘息甚急,眼前金星乱冒,让他意识模糊,再难出声。
上方的人奋力抢险,斜插进断口的木头被合力起出,天光透了进来。
众人急切地围于陷阱旁,悬下缚辇。
朱聿恒小心地托举着祖父,将他平放于缚辇之上。
仿佛此时他才察觉,在他记忆中威严雄壮的祖父,如今已确是个老人了。满是血污的鬓发与面容击碎了他一贯的强硬威仪,他虚弱无力地倚靠在已届盛年的孙儿身上,如风中之烛。
朱聿恒示意上面的人将祖父拉上去,命他们务必小心谨慎,勿使筋骨挪位。
他护着祖父,让缚辇安然稳妥地缓缓抬上地面。
就在抬升出地面之际,御驾车身陡然一震,无数锋锐亮光骤然自四下射来。
御驾实陷,周围的埋伏趁机发动,弓箭齐射,向着被围拢在正中的皇帝而去。
侍卫们立即防护,然而对方用的是重箭,箭头以铅制成,比一般的羽箭要重许多,弓手将其高射向空中,箭身划出一道长长的弧线,越过四周防护的士卒们,随即,下垂的箭头直冲向了包围中的皇帝。
在惊呼声中,日月蓬然飞射,飞旋之际早将皇帝周身护得严严实实,设下了密不可透的防卫。
锋利绚烂的光彩在缚辇周围飞转,如彩彻区明,无论箭头以何种刁钻角度射来,都被日月的气流卷袭裹挟,混乱零散地撞击于一起,在嘈杂的叮叮当当声中纷纷坠落。
而气流翻卷间,所有悬系缚辇的绳索又被完美避过,毫发无损。
待重箭落尽,朱聿恒手中日月乍收。众人尚未松一口气,埋伏的乱军放完了暗箭之后,已纷纷跃出藏身之处,向着大军围剿过来。
数万大军排成长队行军,正处于两座山脊之间,前后兵力被埋伏截断,中间顿时陷入包围。
随行御驾的都是弓马谙熟的将领,眼见中军陷进了埋伏,当下迅捷发号,后方士兵立即赶上,意图翻越山脊反包围陷阱。
然而乱军有备而来,山脊之上早设了陷阱,士兵们尚未来得及反应,前锋已在一轮震荡中被迅速击溃。
在混乱声中,脚下大地陡然剧震。上方救援的人立足不稳,缚辇骤然松脱倾覆,安放于其上的皇帝眼看着便从上方坠落下来。
在惊呼声中,马车在震荡中再度下坠,四面断木从车外挤压扎入,眼看着皇帝和太孙都要硬生生被挤成肉泥。
朱聿恒立即伸臂,将祖父护在怀中,紧紧护住。
撞在车壁上的后背传来剧痛——是断口锋利的木刺与折断的铜铁,深深扎进了他的脊背。
温热的血迅速涌出,可情势紧急,已经容不得他细加思索。他强行直起自己的身躯,不顾后背淋漓的鲜血与剧痛,竭力将祖父托起。
他颤抖的身躯让重伤的皇帝都察觉到了。皇帝勉强动了动唇,只是气力衰竭无法出声也无法动弹,只用手指勾了勾他的手臂。
朱聿恒向他点了一下头,声音嘶哑:“皇爷爷,别担心。”
自受封为皇太孙后,他已有十来年未曾这样称呼过祖父。但此时危境之中,他脱口而出,而皇帝也未觉得不妥,只收紧了握着他的手。
只听得咔嚓声响,承重的车架将下方的木头又压断了两根。摇摇欲坠间眼看马车又要向下陷落。
“杭之!”听到朱聿恒的呼唤,韦杭之会意,立即命人将缚辇展开,摆好兜住皇帝的姿势。
紧急之中,朱聿恒双脚重重踩在下方车座上,携着祖父向上猛然跃起。
轰隆声中,车驾再度下落。而他终于将祖父堪堪抵到了韦杭之的面前,落在他展开的缚辇中。
随即,他自己也终于抓住了诸葛嘉的手,借力一个翻身跃出了陷阱。
外围的敌军也已经杀到了他们面前。
对方马上功夫了得,个个彪悍无比,显然与北元脱不了干系。
三大营中,皇帝近身护卫是神机营。然而雨雪之中,□□濡湿无法发射,诸葛嘉唯有一声令下,众人以火铳替代短棍,结阵拒敌。但这般情况下突遇强敌,亦只能勉强抵挡。
前后军队均已被阻断,如今他们被困于两条山脊的谷底,左右钳制,四面无援。
众人都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决心奋力拼杀以死报国。
朱聿恒不顾自己背后的伤口,脱去已满是血污的外衣,抓过韦杭之递来的披风遮住自己的伤口,仓促道:“诸葛嘉!”
诸葛嘉立即上前,听候他的吩咐。
“率领神机营士兵封锁北谷口,阻断后方攻势。八阵图结成后牢不可破,你务必阻住一段时间!”
八阵图专擅围剿防守,进击确是稍弱。如今听说只负责把守谷口,诸葛嘉当即道:“属下誓当全力拒敌,绝不让他们进击半步!”
“廖素亭,你率一队人上山脊,搜寻陷阱通道,尽快引入大军助力!”
“是!”
“杭之,清点人手,随我往前方突击破围。”
韦杭之虽然应了,但望着朱聿恒带伤艰难起身的模样,心下不由捏了一把汗:“殿下,您身上的伤……”
朱聿恒没有回答,只示意他立即整顿队伍,向前方出口迎战。
背后伤势传来抽痛,但他已无暇顾及。敌军已经杀到面前,所幸后方诸葛嘉不辱使命,挡住了背后来袭的那一波,让他们只需撕破前方攻击。
命精锐护卫好皇帝所卧的缚辇,朱聿恒飞身上马,当先在前杀出重围。
背后伤口崩裂,流下来的血在这般雨雪交加的天气中显得格外热烫,温热的生命力仿佛正点点流失。
但此时此刻,他早已顾不上这些。日月光华暴起,纷繁迅捷的光芒直刺对方眼目。
对面的敌人正在冲杀之中,哪能顾及他的突袭,只听得惨叫声与落马声相继响起,砰砰不断中,对方当先数人纷纷坠马,捂着眼睛惨叫出来。
后方赶到的敌军无法看到前面的情景,收势不及,马腿在冲击中有绊到前方人马的、也有及时拨马避开而乱了阵型的,原本坚不可摧的进击之势顿时崩溃。
趁着对方阵脚不稳,韦杭之立即率人冲杀。
刀剑交鸣,冰冷的雪与温热的血交错,韦杭之身上也添了数道伤口,但硬生生将对方的包围撕开了一条口子。
朱聿恒坐于马上,紧抓着马缰,护卫着皇帝的缚辇。
后方的诸葛嘉忠实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八阵图紧紧封住了谷口,未曾让后方增兵来援。
最擅长机关漏隙的廖素亭,也已经找到了翻越山脊的路线,大军即将在指引下突入。
只要前方的攻势崩溃,他们便能冲杀出这片埋伏。
然而就在这胜负将决之刻,斜刺里忽然传来异常骚乱,原本步步推进的队形突被遏制,进击混乱。
朱聿恒知道必定是出了什么事,而韦杭之身先士卒,早已冲到前方。
他是皇帝于万军之中挑选出来护卫皇太孙的,身手自然极为出众,即使局势混乱,依旧几下便冲到了骚乱中心。
正待他稳定己方阵容之时,忽听得周围士卒惊呼声响起,风雪中血花迸射,如同六瓣花朵。
银白色的光华穿透人群,在鲜血之花的簇拥中,直取被围于中心的皇帝。
尽管来人身上穿着厚重布甲,头盔也遮住了大半个面庞,但仅凭这春风与六瓣血花,朱聿恒立即便知道了这个仅凭一己之力冲破了他们阵脚的人是谁。
竺星河。
一直隐在幕后的他,终于在此地此刻现身,正面向他们袭击。
朱聿恒看见了竺星河冰冷的目光,向着他转来,两人目光交汇之际,彼此都绷紧了神经,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日月。春风。
出自一人之手的两柄杀器,却令这段恩怨愈发激烈,终究走到生死相搏的这一刻。
事到如今,他们再没有避让的可能,两人不约而同地越过厮杀的战场与呼啸的雨雪,向着对方扑击。
局势紧急,无暇多顾。两匹烈马越来越近之际,他们都向着彼此奋力发出全力一击。
日月是远程且多点攻击的武器,在直面相击之时本该占据上风,可面前雨雪劲急,背后的伤势剧痛,朱聿恒的手僵硬脱力,一时竟无法如常掌控手中那六十四道光点。
冰冷迅疾的寒风令日月的攻势变得虚软,而就在它即将接近竺星河之际,只听得一阵清空匀和的声音响起——
是春风。风从它管身上的镂空穿过,发出类似笙箫管笛的乐声。在这杀戮血海之中,显得格外缠绵诡异。
春风来势急遽,与凛冽寒风相合,气流在山谷间呼啸回旋。
利用应声而扩展攻击的日月,此时颓然失去了相和扩散之力,别说准确攻向竺星河,就连控制都显得吃力。
而竺星河则仗着自己那惊世骇俗的身法,拨马迅速穿过面前混乱的日月辉光与局势,在两匹马高高跃起擦身而过之际,春风穿透日月光华,直刺向朱聿恒的胸口。
眼看那细如苇管的武器就要刺入朱聿恒的胸前,开出殷红的六瓣花朵时,斜刺里一条身影冲出,横挡在春风之前。
随即,如芦苇般细长莹白的春风已经刺穿了他的身躯,六瓣血花盛绽于朱聿恒与竺星河之间。
在千钧一发之际,替朱聿恒争取了最后一瞬机会的,是韦杭之。
急促喷涌的鲜血迅速带走了他的意识,他眼前世界颠倒旋转,重重扑倒于地。
但只凭这一瞬间的阻隔,朱聿恒的日月已急速回转,笼罩了竺星河的背心。
尽管日月攻势凌乱,但后背受袭,竺星河不得不救,身形一闪而过,冲出了日月的笼罩。
而朱聿恒也趁着这一瞬间的机会,向前疾仰,春风在朱聿恒胸前劈过,锋利的气劲将披风系带一划而断。
溅落在朱聿恒脸颊上的血滴尚且温热,这是属于韦杭之的鲜血。
刹那间的交错,只是短短一瞬间,却已是生死一个轮回。
竺星河脱离了日月,朱聿恒避过了春风。
玄黑色的披风坠落,显露出朱聿恒背后鲜血淋漓的伤口。
而竺星河目的明确,已向着缚辇上的皇帝扑去。
众人立即上前围护,即使对面敌人来势凶猛异常,依旧用身躯铸出铁桶阵营,誓死护卫皇帝。
但,血花飞溅中,面前人纷纷倒下,竺星河的面容上却并无快意,只有目光中闪着冰冷恨意。
二十年血仇,千万人头落地,在父母去世那一日、他于悬崖上撕心裂肺所发的誓言,这一刻终究得以实现。
这漫长的复仇之路,走到如今,不可谓不艰难。但,他终究抓住了这稍纵即逝的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