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我当天晚上必须赶回东京,没有时间去观音寺。只是在都府楼址的基石上坐了一阵,凭吊古迹。这一带菜园很多,放眼四顾,看见不少农户。时间正是二月,寒风扑面,凭吊先贤,这番情景,倒是正为合适。”
“大约在那里停留了多少时间?”
“四十分钟左右吧!”
“四十分钟?单是看几处基石,就费了四十分钟?”
峰冈周一笑了起来,“其实我是在搜索枯肠,吟咏俳句。我的笔下很不高明,你愿意看一看?”
“好,我就拜读。我对于文艺方面可是门外汉!”
“猜勿见笑。”峰冈取出一页信笺,马上动笔在上面写出两首俳句。
三原纪一看过后,赞美几句,然后自谦地说:“我实在是一窍不通,看不出好坏。不过,对于峰冈先生的风雅,我表示敬意。”
峰冈连连鞠躬,“不敢当,不敢当。虽然很喜欢俳句,可是进步始终不大。”
接着又闲谈了一阵。在三原来说,听到了峰冈自我说明,为什么二月七日下午二时半站在福冈西日本铁路窗口前面,已经很满意了。
“打扰太久了,谢谢。”
找了一个适当时机,三原站起身来。
“那里,应该是我多谢。给你看了拙作,很不好意思。请随时过来,我总是在这里的。”
峰冈周一仍然是诚恳客气,送他到大门口。三原纪一走过广场,看见五六名的士司机正在洗车。
回到警视厅,三原把峰冈周一刚才讲的话一一记录下来,并且把两首俳句也附在里面。俳句的优劣还无从判断,但总可以看得出他对于俳句颇有喜爱。特地从东京前往参观和布刈祭礼,只有喜爱俳句的人才会如此。
想到这里,三原思索到一件事。
如果他真的迷在俳句里,就应该在俳句杂志里找到他的作品。即或没有发表过作品,也应该有三两同好。这一点,可以查看。
还有,他的俳句资历应该很久。如果是最近才入门,就值得研究了。三原认为,这一点很重要,要问清楚。
他想到这里,马上抓起电话耳机,打电话给峰冈周一。
“峰冈先生吗?刚才打扰了。”
“那里,欢迎你来见面。”电话里传过来的峰冈的语句,仍然是那么平稳。
二
“我把你的俳句大作拿回来给大家看,都说非常高明。”
“啊呀,真是多谢。”
在耳机里,峰冈传过来开朗的笑声。
“说起来,我们这方面,也有很多同事热心于俳句,组织俳句俱乐部,召开俳句会。警视厅内也有油印版的同人杂志发行。”
“是吗?警视厅里面也会有很好的作家吧。”
“真的。”
这一次是峰冈笑出声来。
“美术、音乐等方面都很活跃。因此,俳句、短歌也都有人爱好,喜欢俳句的朋友们传说,峰冈先生已有相当长的俳句创作年代。所以他们向我询问,峰冈先生是属于哪一个俳句组织的。我这里只好转问一句。”
“啊呀,多谢。给警司你添麻烦了。像这样的事,得由你来注意,我只有脸红了。”
“不,不,不敢当。现在想问的是,峰冈先生创作俳句的历史,所参加的组织的名称?”
“是吗,既然询问,我只好大着胆子介绍出来。说起来,创作俳句,是打仗的时候就开始了。”
“喝,很久了。”
“大概是一九四二、四三年的时候吧,我还是十几岁。不过,时间虽久,水平却始终难以提高。”
“太谦虚了。参加的组织,是怎样的呢?”
“是,我是参加了俳句组织的。”峰冈周一应对如流。“名叫‘荒海’。大海荒狂的意思。荒海。”
“噢,是这个名称……”
“有个吟诗的组织名叫荒地,我们的组织就叫荒海。这个组织的同人杂志发行地点,是千代田区骏河台XX号,江藤白叶先生转交。”
三原纪一马上拿起铅笔来记下地址。他的记事簿和铅笔总是放在手边准备妥当的。
“这位先生是这个组织的领导人吧。”
三原望着记下来的“白叶”这名俳号。
“是啊。这个人是虚子的门下。夫人也作俳句,公认为女界俳人。两位现在都年事已高了。”
“怎么,他们还有另外的工作?”
“有本身的职业。你在骏河台明治大学的斜坡走出东京都电气火车,中途有个向左拐的小路。往前走两三户人家,有个裱画店,那就是江藤先生的住宅。”
事实上,三原听着峰冈毫不迟疑地马上作答,反而心情复杂。是不是自己过于多疑了呢?峰冈虽然感到自己的想法,并无不快,一直爽快作答,自己何必再以他为对手呢?
“多谢了,真是一再打扰你。”
三原纪一放下电话耳机。谈完之后,还好像是在跟峰冈谈话。
——根据峰冈周一所谈,他并不是故意提出俳句的事。也就是说,他自己提出,前往门司的和布刈神社参观祭礼,是为了创作俳句,这话相当自然。换言之,俳句并非纯然是他的藉口。
不过,这只是峰冈周一自己的话,实际上是否真的如此!必须听一听第三者的话。
三原拿出电话簿,查看江藤白叶的号码。查到了“骏河合XX号,裱画商,江藤顺平。”
三原打电话过去,接电话的声音是一位中年妇女。
“我们这边是警视厅的人。请问主人在家吗?”
对方的女人声音,马上为男人的嘶哑声代替了。
“我是江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