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点头答道:“正是。若雷教头遭侠客一击毙命,死在中庭。随后侠客又进屋斩杀宋平云狗贼一家,再悄声而出,不留痕迹。如此一来,才是合情合理。”

  蒲先生笑道:“飞,既然如此,何不判定雷教头的惨叫,必有蹊跷?”

  “那又如何?”

  “飞,”蒲先生苦笑起来,“其中缘故很是简单。你只须稍加思考,便可得到结论。”

  随即,蒲先生再不说话,只是笑眼看着我。我知道这是蒲先生让我自己谋划,于是心中盘算起来:依着蒲先生的意思,那倒在尘埃的无头尸,并非是雷教头的。但雷教头的惨叫却回荡在宋狗贼宅邸间。便是说,是雷教头和某人争斗时,所发出的……

  我顿时猛抖一个机灵,感到不寒而栗:“蒲先生,莫非……雷教头是行凶之人?是他杀死了宋平云狗贼一家?!”

  喊着,我连忙检查起其中的可能:雷教头先杀害某与自己身形相近之人,随即在案发当晚假装守夜,偷偷踏入厢房,斩杀宋平云狗贼一家。得手后,他将尸首搬至中庭,挥刀割下头颅,随即自己发出一声惨叫,再砍了尸体首级,翻出墙逃走……

  “原来如此,这才是侠客手中提着‘雷教头头颅’的缘由!啊!啊!”至此,我早被侠客精心设计的诡计惊诧不已,连连呼喊出声。

  在惊诧间,蒲先生与我拍拍肩膀,道:“飞,事到如今,被同样的手法再摆一道的滋味如何?这狡猾的刺客,却实在有些手段!”

  经蒲先生一说,我才回想起惊死李县令的刺客。想来蒲先生认定,此人擅长通过关联极强的片段,诱使目击者下意识产生错误联想,得出与事实南辕北辙的结论……便是说,在此案中,宋狗贼家的恶仆听雷教头的惨叫,见倒在地上与他相似的尸身,便不假思索认定受害者是雷教头。才会中了他早设下的陷阱。

  蒲先生笑道:“虽两起案件不同,但凶手所采用的核心诡计却如此一致,这两起案件定是一人所为。”

  蒲先生话音刚落,在一旁沉默许久的王御使如梦方醒,连声称赞蒲先生神机妙算。

  但蒲先生却丝毫不见志得意满的神色,拱手道:“二位,恐怕此事的复杂,还要超乎意料。”蒲先生清清嗓子,又道:“二位可曾想过,刺客为何栽赃冯举人?”

  听蒲先生语出惊人,我和王御使两人不禁倒吸了口凉气。我连声答道:“这话不对!蒲先生,既然刺客随后不惜布下迷局威吓李如松县令,以救冯举人,却怎会栽赃?”

  王御使也附和道:“严飞兄有理,何况刚刚正如我三人所见,正是那刺客精心设计了三起不在场的证明,助冯举人洗清了罪名,他却怎会栽赃?”

  蒲先生轻笑道:“既然如此,二位且与我解释清楚,刺客行凶时,为何身着与冯举人无二的衣装,故意被宋平云狗贼的家仆见着?”

  我和王御使两人一听,顿时惊得呆若木鸡。蒲先生这话很有道理!如果刺客另着衣装,却怎会引来官府和宋家下仆怀疑冯举人?即使冯举人早早逃离,也最多是个莫须有的罪名,考虑到他身背孩童,又文弱无力,更不会被以此定罪。但经刺客这么一来,冯举人顿时有了被目击的证据,嫌疑被极大加重了!如此说来……

  “另外,二位又曾考虑过,刺客在临行前特地拜访冯举人的缘故?”蒲先生继而平静道:“正因他这一席话,冯举人才惊得生怕祸事当头,连忙抱起福儿亡命天涯。否则,若冯举人碰巧在当晚与乐当家二人相聚,却不反倒有了完美的证词?若刺客不与冯举人告知,却恰逢冯举人当时与乐当家在一处,衙役们往冯举人家时,正见他和乐当家在热情攀谈,想必会认定宋家的下仆所说是天方夜谭,不予理会。刺客故意打草惊蛇,于是才有了因担心刺客失手引来祸端的冯举人,连夜携福儿两人潜逃。若不是凭借人为的不在场铁证,只怕冯举人在劫难逃!试想,若宋平云狗贼一家遭屠之后,刺客身着冯举人的衣装逃窜,李县令去冯举人家又寻人不得,却在深山中捉到落跑的冯举人,并没有一人证明冯举人整晚身在何处……如此一来,冯举人岂不是必遭定罪?”

  听蒲先生这一番话,我直被吓得倒吸一口凉气。但即刻转念一想,道:“蒲先生所言虽然在理,但他又亲手设计,为冯举人制造了完美的不在场证明,这岂不是自相矛盾?”

  但蒲先生却冷冷答道:“策划三起事件,证明冯举人清白的人,并不是刺客。”

  蒲先生见我和王御使连连愕然,道:“刺客在行刺当晚,是真打算嫁祸于冯举人。但在几日之后,他却改变了原本的想法,却是为了什么?”

  见我与王御使两人依然愣着,蒲先生苦笑道:“虽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我推想,是因刺客与真正设计证明冯举人清白之人相见,经过协商,刺客才顺从了庇护冯举人之人的意图,转而救下了冯举人。”

  王御使惊道:“依蒲先生的说法,这庇护冯举人的人,是谁?”

  “红玉。”蒲先生毫不犹豫答道。

  见我和王御使两人又是瞪大了眼睛不说话,蒲先生便自行继续道:“二位莫非忘了张虎儿向红玉询问天降仙女的玄机,红玉却随口编了说辞哄他?红玉绝不是单纯为了戏弄虎儿,而是巧妙掩盖先前布下的疑局。哄虎儿不要执着于当时她亲口哄虎儿上山的话不放。”

  随之,蒲先生又皱眉道:“如此看来,红玉是早与刺客相识。早知道刺客与冯举人有嫌隙,打算嫁祸于他。所以偷走了王家牛犊藏在南山,以便时刻出手相救。于是案发当晚,红玉敲乐家家门,戏耍张掌柜,巧哄张虎儿,完成了完美的证词,破解刺客的栽赃手段。此后,红玉还说服刺客,要他出手救了冯举人。”随即,他又出神说道:“想来福儿也是刺客或者红玉趁官兵离去,出手相救,才幸而活命吧!”

  蒲先生讲完,一时间屋内的四人全部陷入久久的沉默。我心中百味杂陈,想苦苦保护如意郎君的红玉,竟在背后付出如此多的心血,却无法与冯举人诉说分毫。甚至将福儿抱回,也只能借狐仙的托词,实在可叹!

  再次开口的,还是蒲先生:“二位,我在想,那泼皮杨兴曾说,冯举人的亡妻卫氏,曾尝试袭杀宋平云狗贼的事情。”

  不等我开口,王御使早脸色一沉,道:“那泼皮只知道污蔑良家妇女,实在罪不可恕!要真是宋淫贼害了贞洁烈女卫氏,我非拖他尸首出来,鞭打至齑粉为止。”

  蒲先生顿时愕然,忙问王御使道:“若我说破此处,王御使莫非真打算如此?”

  王御使顿时尴尬起来,挠头道:“只是我一时气话,蒲先生不必当真。”

  蒲先生却阴沉了脸,沉痛道:“各位可记得我曾说过,正常而言,卫氏应当整日被宋淫贼烦扰,没有投缳自尽的机会?”见我和王御使无言点头,蒲先生低声道:“事实恐怕是,那宋淫贼扼杀卫氏,又伪装成上吊自杀。至于宋淫贼扼杀卫氏的缘故,恐怕真如杨兴所说,是卫氏伺机刺杀宋淫贼,却被宋淫贼架住,于是在相持之下……”

  “气煞我也!!!!”王御使突然如暴雷一般怒吼起来。在椅上醉卧的槐兄,也被这震天吼惊得一跳,惊恐地盯着王御使。

  “宋淫贼,你下了地狱也别想安宁!!来人!!与我找到宋淫贼墓穴!!看我鞭尸一千下好好解恨!!”王御使歇斯底里地连连吼道。

  蒲先生也被惊得不轻。他连忙一边推着我往屋外走,一边扭头与王御使道:“王御使,在下与严飞要查实些广平风土,在此先行告辞。愿鞭尸愉快!”言罢,我哪等蒲先生催促,自顾自往衙门府门口夺路而逃。却看府内的衙役们,尽数被御史大人歇斯底里的暴喝吓得战战兢兢,急忙往书房赶去查看究竟。

  如此一来,我竟与蒲先生两人踏上了名副其实的广平之旅。

第十章 最后一块拼图

  出了衙门,蒲先生与我两人一人跨上一匹马,悠然在广平县内四处打转。看着大小高低各不相同的房屋,听着街上孩童相互嬉戏打闹的笑语,又走过各家绿油油的田地,真是好一番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赏玩片刻,蒲先生忽然与我说道:“飞,此事,我心中已有把握。”

  我见蒲先生语出惊人,连忙抱拳道:“愿闻其详!”

  蒲先生笑着拉过马头,往南边的村头去。途中,蒲先生见四下没有旁人,便凑上来与我说道:“飞,你还记得我曾怀疑,红玉诱使冯举人迎娶卫氏,其中另有蹊跷?以及卫氏落入宋狗贼之手后,竟不惜以命相搏。虽反遭宋狗贼所害,但卫氏谋划刺杀之事,恐怕属实。”

  我听了大惊:依着蒲先生的语气,卫氏似乎成了被精心安插在宋狗贼身旁,伺机刺杀宋狗贼的间谍?然而,蒲先生并不等我作答,便指指眼前的酒家:“飞,待我与张掌柜问些事情。”

  说完,我与蒲先生二人便拍马上前,随即拴了马,步入酒馆。见了张掌柜,蒲先生与他抱拳道:“张掌柜,特地前来询问,四年前遭灭门的宋家,可有在广平本地雇用家仆?”

  张掌柜连连点头,道:“曾有,曾有!这宋姓的恶霸,约莫八九年前忽然搬来广平,当即出了大价钱揽去几家本地人进府做工。这宋土豪,平日里飞扬跋扈,目中无人,更纵容恶仆为非作歹。李如松县令也奈何不了他。直到四年前有义士将恶棍全家几人悉数剿灭,广平才重获安宁。”

  蒲先生忙问:“既然如此,张掌柜可知道广平的哪户人家曾在宋家当过差?”

  张掌柜抬手指了指在一旁角落,独自吃菜喝酒的中年男子,与蒲先生送了个眼色。

  蒲先生会了张掌柜之意,轻声道谢,抽身往角落的酒桌走去。

  跟蒲先生身后,我寻思既然有了泼皮杨兴的前车之鉴,这番更要与那角落里孤僻之人打交道,也必定要留心不测。我不由握紧了拳头。

  坐在角落那桌的男子听到动静,抬头便看见我和蒲先生两人朝他走去。见蒲先生与他一抱拳,便放下了手中筷子拱手回礼,随即抬手示意我与蒲先生两人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