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就是他。”

看病难看病贵,是这几年来困扰国人最大的难题,各级政府都想出各种办法来应对,但是不管什么办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最多只能起到一种缓解作用,毕竟医疗机构已经推向市场了,就只能按照市场规律来办事了,行政命令往往变成一纸空文。同时,正由于推向了市场,各医院之间的竞争就激烈起来,适逢看病难看病贵遭人诟病,顺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便想出了一个办法,要在市民心目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这个办法就是二十四小时门诊。以前医院晚上大部分科室都下班了,市民有个头疼脑热的只能看个急诊,开了二十四小时门诊之后,市民不管什么时候去看病都能得到分门别类的诊疗服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便能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这事好啊!各大媒体都报道了。

可是其他医院咋没动静呢?于是就有记者去采访顺宁市卫生局长黎万江,问他顺宁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工作中,最近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出台。第二人民医院的二十四小时门诊制,会不会向全市推广!

采访的记者是《顺宁晚报》的,采访之前,他只是作为一般稿件处理的,但是没想到黎万江局长的回答却是让人很是吃惊。他先是批评了第二人民医院的做法,认为他们搞乱了市场,说晚上看病的人本来就很少,这种二十四小时门诊制,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根本不值得在全市推广。就在记者大跌眼镜的时候,黎局长又说:“其实在我们国家看病一点都不难。”随后又列举了一大堆理由。

报道见报后,顿时引来一片热议,自然以骂为主。

刘宁见到报道后,立即觉得这是很生猛的选题,征得涂青松同意后,便联系上黎万江准备做个访谈。黎万江立即同意了,因为他觉得接受报社记者采访时没把问题说清楚,以至于引起了读者的误会,他要借《今日访谈》把事说透一点。

刘宁将黎万江客客气气地请到了演播室,访谈开始。主要问题有三个:

1.顺宁第二人民医院的做法是否应该批评?

2.现在看病真的不难吗?

3.顺宁看病贵吗?

黎万江对这三个问题系统地进行了阐述,期间还跟刘宁进行了几次小辩论。黎局长认为,所谓看病难是患者求医标准过高,导致医疗资源“拥挤”。顺宁有那么多社区医院,但是大多数都门可罗雀,而大部分人哪怕只是咳嗽了几声都要往大医院跑,造成大医院排长龙的现象。他说,即便是在发达国家,长时间等待看病也是现实问题,不是急症病人几个月看不上病的情况也大量存在。与国外相比,中国看病并不算难;第二人民医院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医生护士的编制是固定的,他们长时间加班,与《劳动法》是相抵触的,所以不值得提倡;至于看病贵,黎局长认为,得把诊疗费和医药费分开看待,现在贵的是药,而不是医,所以单纯说看病贵也是不准确的;而且,医疗与其他商业服务不一样,买电器可以量入为出,但最穷困的病人也希望寻求最好医生的最佳治疗效果。这种心理预期的结果就是倾其所有看病,这对多数人来说,导致的就是费用难以承担。

采访顺利结束了,片子顺利播出了,但是结果却是出人意料,或者说,仅仅出了黎万江的意料,他的访谈遭到了更猛烈的攻击,网民甚至给他取了好多不雅的绰号,什么“黎白眼”、“黎膏肓”、“犁剜将”、“一碗浆”……黎万江气急败坏,扬言再也不接受顺宁电视台的采访了。

苏镜说道:“黎万江肯定要怀恨在心了。”

“那都是他自己说的话,我们一句都没给他编造啊,引起公愤只能说明他的观点错误。”

“刘宁也不认同黎万江的说法?”

“不认同,刘宁还跟他做了一番辩论呢,不过气氛还是很友好的。”

当苏镜在刘宁身上也找到那张神秘图画的时候,他自然而然地把她跟姚琐涵之死联系起来,他想从刘宁身上找到跟姚琐涵相似的东西,现在看来,此路不通。苏镜苦苦思索着那八圈十一箭的意义,可总是不得要领,在他看来,那张图就像鬼画符一样毫无意义。所谓天无绝人之路,就在他差不多要崩溃的时候,邱兴华打来了电话。

4、草草收场的新闻发布会

刘宁遇害之前接到了一个电话,来电号码是手机。之前苏镜尝试跟踪这个电话号码但是毫无结果。邱兴华并没有放弃,每部手机都是一个窃听器,这事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也许凶手碰巧不知道这事呢?于是他老老实实地坐在监控设备前,戴着耳机上网偷菜,正偷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耳机里突然传来嗞嗞啦啦的声音,过了一会儿,便传来清晰的说话的声音。

苏镜赶回局里,一把拽过耳机,那是一个男人说话的声音:“……造成列车脱轨的受力条件有两类,一类是使轮重减少的,一类是使轮轨之间横向力加大的,它们都有可能导致一个车轮爬上或跳上钢轨,造成轮对的另一端车轮掉道,从而产生列车脱轨……一般说来,造成列车脱轨的具体原因主要来源于轨道、机车车辆、列车操控及其他因素等方面。从轨道因素来看,线路不平顺会加剧机车、车辆运行中的冲击和振动,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平稳性,严重时造成列车脱轨。而曲线地段的外轨超高设置不当,或是轨道存在局部不平顺,都可能造成列车脱轨……”

那人说得很专业,苏镜也没怎么听明白,他问道:“你知道这是在哪儿吗?”

“不知道。”邱兴华一脸无辜地回答道。

这时候,耳机里传出一个熟悉的声音:“请问杨教授,你们是如何断定这次火车脱轨是由于铁轨断裂造成的?”

苏镜没有听那个杨教授是怎么解释的,他立即拨打了何旋的电话,但是何旋没有接,她曾经说过,采访的时候她一般都是把手机调成静音的。关键时刻,苏镜保持了一贯的冷静,他立即想到了樊玉群。

“樊制片,你好,我是苏镜,请问何旋今天去哪儿采访了?”

“顺宁火车站,那里在开一个新闻发布会。”

苏镜二话不说驱车往火车站赶,刚到门口就看到余榭行色匆匆地走了出来,看到苏镜愣怔了片刻,问道:“苏队长怎么到这儿来了?”

“我找何旋。”

“她在里面呢,发布会快结束了。”

会议室不大,坐满了人,台上几个专家,台下几十个记者,长枪短炮地对准了发言的人。

一个女记者站起来提问:“我有个问题,还是想请问杨教授,刚才您说铁轨断裂造成火车脱轨,您是怎么推断铁轨是在脱轨之前断裂的,还是在之后断裂的?如果是之前断裂的,请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杨教授说道:“这只是我们的初步推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还要继续调查研究。”

会议室里传出一阵鄙夷的不屑声,那是记者们发出的。苏镜紧张地寻找着老婆的影子,发现她坐在靠近中间的位置,正低着头做着笔记,乔昭宁在会议室最后面操作着摄像机,苏镜不由得皱紧了眉头,看着乔昭宁的背影。他拿出手机拨打凶犯的手机号码,可手机是关机的。

这时候,又一个记者站起来提问:“这段铁轨是去年才刚刚改造过的,为什么会出现问题?”

“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调查。”铁路部门一个官员说道。

“什么时候能公布结果?”

官员刚准备发言,他身边一个人却递给他一张纸条,那人大概四十岁左右,平头,身材瘦削,看上去非常精明,有点面熟。官员看了看说道:“这次事故造成这么大的伤亡,我们都很伤痛,应该说这是一次重大的安全事故,但是究竟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说实话,我现在也不知道,这需要我们专家的调查研究,如果现在匆忙下结论的话,恐怕也是于事无补的。不过,我可以承诺,一有结果,立即向媒体公布,而且是毫无保留地公布,只有这样,才能告慰死难者的亡灵。”

话音刚落,记者们又纷纷举手,这时,方才给官员递纸条的男子说道:“今天的发布会就到此为止,关于这次事故的调查进展情况,我们还会不定期地举行新闻发布会,谢谢大家的支持。”

记者们哗啦啦站起来,苏镜慌了,嫌疑人就在这群人里面,可是他不知道是谁,他也不能挨个人搜身,法律没给他这个权力。何旋看到了他,觉得很奇怪,走过来问道:“你来干嘛?”

“凶手就在这间会议室里!”苏镜焦躁地看着每个人的脸,希望能从哪个人脸上看出一丝惊慌,可是没有,每个人都非常坦然。

“别急,有名单的。”何旋说道。原来,每个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记者都签到了,在何旋的指点下,苏镜立即找到了负责签到的工作人员。

摄像记者们正在收机器,却听乔昭宁跟一个人打招呼:“颜教授,你好啊。”

苏镜循声望去,前面出现的那个平头男子正从乔昭宁身边经过,听到乔昭宁的招呼,他的脸上浮现出愤怒的神色,然后理都没理他,昂着头走了。乔昭宁耸耸肩膀继续收摄像机和三脚架,无辜的样子惹人怜爱。

“哎?苏队长也来了?”跟何旋一样,看到苏镜,乔昭宁也很吃惊。

苏镜却直不愣地说道:“把你手机拿出来。”

乔昭宁疑惑地看了看苏镜,顺从地将手机掏了出来。

是开机的。

“怎么啦?”何旋问道。

苏镜嘿嘿一笑:“滥用一下权力。”然后又问道,“还有别的手机吗?”

“没有啦,到底怎么啦?”乔昭宁问道。

“没什么,确定一下你是无辜的。”

乔昭宁连忙拍拍自己的每个口袋,说道:“看,没有啊!”

这种事也只能发生在苏镜和乔昭宁之间,别的记者,苏镜是不敢去搜人家的,只有对乔昭宁,他才会以开玩笑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对乔昭宁来说,也只有苏镜搜他身,他才会如此配合,换作其他警察,他肯定会要对方先提供搜查证的。

乔昭宁笑道:“何旋,跟你一起采访风险系数好高啊,老公时不时来个突然袭击。”

何旋咯咯地笑,苏镜则问道:“刚才那男的是谁?”

“顺宁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教授,叫颜雄飞。”

“他来干什么?”

何旋答道:“应该是铁路部门请来搞危机公关的。”

乔昭宁笑道:“他还搞危机公关?看他刚才那样,恨不得吃了我。”

“你怎么得罪他了?”

乔昭宁哈哈一笑:“难道你一点想不起来?”

何旋没想起来,苏镜倒是想起来了:“哦,是他呀!”

颜雄飞颜教授不会想到,自己会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上电视,这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就是裸奔。那天晚上跟朋友聚会喝醉了酒,但他还是坚持开车回家,结果就被警察拦下来了。等他清醒过来之后,发现自己不是在家中温暖舒适的床上,而是躺在顺宁市看守所里。醉酒驾车,拘留十五天!颜雄飞垂头丧气但也毫无办法,想想也无所谓,不就关个十五天吗?可是他没想到,十五天后他回到学校,站到讲台上,面对的几十双窃笑的眼睛,他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直到下课后回到办公室,这才懵了,当时脑袋都大了,血液猛冲,他几乎要昏过去了。他上网了,他的“光辉形象”上网了,那是一段视频,是《顺宁新闻眼》的一条新闻,新闻的主角就是他,只见自己光着膀子推搡着交警,还大声呼喝着:“来,拍吧,你们拍吧!”然后又走到一个桥头上,接着喊:“拍,让你们拍个够。”随后还摆出了一个很酷的造型,最后最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自己竟然脱掉了裤子,就在大街上,就在镜头前!

这条新闻的署名正是乔昭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