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君默下意识抬头,发现是她,展颜一笑:“蝶衣,你来得正好,我还想待会儿去找你呢。”
“左将军自从回京后便日理万机,还有空找我们这些做下属的?”桓蝶衣一脸讥诮,走到他旁边坐下。
“怎么,”萧君默注意到她的神色,“谁又惹你了?”
“你说呢?”
“我怎么知道?”萧君默一笑,随手拿过一只精巧的首饰盒,递给了她。
“这什么?”桓蝶衣明知故问。
“送你的生日礼物呗,打开看看。”
桓蝶衣打开,取出了一对玉佛耳坠,但见佛像虽小,却衣袂飘然,面容更是栩栩如生,显然价格不菲。桓蝶衣有些感动,脸上却不动声色,把耳坠又放回盒子里,道:“送这东西做什么?我又用不上。”
“总是有机会戴的嘛。”萧君默猜不出她又在耍什么小性子,只好赔笑道,“不当值的时候,你也别老是穿甲冑,多穿穿姑娘家的衣裳,不就能戴了吗?”
“没兴趣。”桓蝶衣嘟着嘴,“还不如你以前送的良弓宝剑来得好玩。”
“我说你这丫头可真难伺候。”萧君默笑道,“前几年送你那些东西,你就说我不懂姑娘家的心思,这回送你饰物,你又嫌不好玩,那你让我送什么好?”
“既然如此为难,索性就别送了呗。”
萧君默被噎住了,半晌才苦笑道:“送总是得送的,谁让我只有你这么一个师妹呢。要不这样,改天我陪你逛街,你想要什么,自己挑,我付账,这总成了?吧?”
“自己给自己挑礼物,有什么意思?”桓蝶衣白了他一眼,“算了,不说这个了,我找你有事。”
萧君默见她神情有异,便屏退了值房里的几名侍从,然后看着她:“说吧,什么事?”
桓蝶衣盯着他看了一会儿,才压低声音道:“我下面要问的问题,你必须老实回答,不许糊弄我。”
萧君默一笑:“瞧你一副审犯人的样子,到底什么事这么严重?”
“严肃点!”桓蝶衣沉声道,“我没跟你开玩笑。”
“好好,严肃严肃。”萧君默敛起笑容,“问吧,桓大旅帅。”
“你去年跟辩才一块逃亡,有没有发现天刑盟的什么秘密?”
“你问这个做什么?”
“你别管我做什么,回答我。”
萧君默想了想:“要说有,也算是有吧。”
桓蝶衣眉头一蹙:“是什么?”
“师傅没告诉你吗?”
“告诉我什么?”桓蝶衣不解。
“既然连师傅都不告诉你,那我恐怕也不便说了。”萧君默故意卖了个关子。其实他已经想清楚了,桓蝶衣既然开口询问,自己总得告诉她点什么。而除了绝大多数不能说的之外,有件事还是不妨透露给她的。
桓蝶衣板起了脸:“去年我帮了你那么多次,你现在却什么都瞒着我,你这人还有没有良心?!”
萧君默笑了笑:“好吧,我告诉你,不过你可得保密。”
“好,我保密。”
萧君默凑近她,低声道:“我找到了《兰亭序》的真迹,然后把它献给了圣?上。”
“《兰亭序》真迹?”桓蝶衣惊诧,“就是圣上这些年一直在找的东西?”
萧君默笑而不语。
“那你把真迹献给圣上之前,就没从里面发现什么?”
萧君默摇摇头:“如果那里头真藏着天刑盟的秘密,有那么容易被我发现?吗?”
“对别人当然不容易,可你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你这人最狡猾,最有心机,什么东西瞒得过你?”
“哈哈!”萧君默大笑,“我说桓旅帅,我可是你的上司,有属下这么说上司的吗?”
“别打岔,回答我。”
“好,我回答你:没有,我什么都没发现。”
“你骗我。”
萧君默无奈地摊了摊手:“信不信由你。”
桓蝶衣紧盯着他:“那我再问你,你和辩才跑了那么远的路,一定跟不少天刑盟的分舵接头过,可为何没见你向朝廷禀报?”
“这就是你瞎猜了。我只不过在江陵见到过天刑盟的两个舵主,一个开酒楼的,一个做棺材的,接头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他们,我能禀报什么?再说了,这些事情裴廷龙不都掌握了吗?要禀报也得他去禀报吧?”
桓蝶衣冷然一笑:“看来你是打算对我隐瞒到底了。”
“我说的都是实话。”
“那天圣上召你廷对,你也是用这套说辞应付圣上的吧?”
“我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怎么叫‘应付’呢?”
“那你说完后,圣上信你了吗?”
“圣意如何我可不敢揣测。”萧君默又笑了笑,“我只求问心无愧。”
桓蝶衣又冷笑了一下,环视这间既宽敞又豪华的左将军值房:“左将军就不必跟属下打官腔了!您这几日坐在这值房里,感觉挺美的吧?只是属下不免担心,您还能美多久?”
“哎,我说蝶衣,你怎么说话呢?”萧君默故作不悦,“裴廷龙那家伙眼红我倒也罢了,你怎么也咒我?”
“裴廷龙何止是眼红你?他恨不得一口吃了你!”
萧君默不屑道:“只怕他没那么大的胃口。”
“他也许没有,但他背后的人有。”桓蝶衣在“背后”二字上加重了语气。
萧君默眉头微蹙:“你是不是听说了什么?”
“你别管我听说了什么。”桓蝶衣冷冷道,“我今天来只是想告诉你,裴廷龙也许只是一条恶犬,在你看来根本不足为虑,可你千万别忘了那个放狗的人。他若是想吃你,你绝对连渣都不剩!”
萧君默终于听明白了,桓蝶衣口中这个“放狗的人”,无疑就是当今天子。
看来,皇帝终究还是信不过自己。
桓蝶衣站了起来。“我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吧。”说完转身要走,忽然想起什么,停了一会儿,然后拿起书案上的首饰盒,“东西我收下了,明天有空就来家里吃饭吧,我让舅母做几道你爱吃的菜。”
萧君默知道,她是冒着极大的危险来给他报信的,可他却不得不对她隐瞒一切,心中甚是愧疚,遂站起身来,道:“我送你吧……”
“不必了。”桓蝶衣依旧冷冷道,“您左将军日理万机,整天要处理那么多机密事宜,岂敢劳您相送?”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
萧君默目送着她离去的背影,无奈地苦笑了一下。
对不起蝶衣,我不是故意要瞒着你,只是不希望你卷进来。眼下的局势如此险恶,你知道得越少,你就越安全。
李安俨化装成李元昌的侍卫,跟着他乘车来到了东宫。
李元昌先让李安俨在偏殿等候,自己入内知会了太子,把事情经过详细告诉了他,然后才领着李安俨来到了丽正殿。
双方见礼后,李承乾也不寒暄,开门见山道:“李将军,想必该说的话,汉王都跟你说了。你今天既然踏进了东宫,那咱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你若助我登基,自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要是三心二意,咱们所有人都得脑袋搬家!你可想清楚了?”
李安俨额上瞬间沁出了冷汗,他下意识地揩了一把,道:“卑职万分感激太子殿下和汉王殿下的垂青,事已至此,卑职自当唯殿下之命是从。”
李承乾眉头一蹙:“听你这话的口气,好像有点被逼无奈啊?”说着瞟了李元昌一眼,“七叔,既然人家李将军不太情愿,你怎么能胁迫人家呢?”
李安俨猝然一惊,慌忙单腿跪地,双手抱拳:“殿下误会了,卑职绝无此意!卑职的意思是,既然局势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而殿下又是堂堂正正的大唐储君,卑职自当尽心竭力、抛头洒血,为殿下剪除奸佞、诛灭凶顽,助殿下位登大宝、君临天下!”
“好!”李承乾一拍书案,示意李元昌扶起他,大笑道,“李将军果然深明大义,有你鼎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李将军,”李元昌适时插言道,“上元节宫宴,太极宫和玄武门的防卫部署,想必都已做好了吧?”
李安俨点点头:“是的殿下,此事就是由我牵头的。”
“那好,那就有劳将军尽快把计划交给太子殿下吧。”
李安俨略微迟疑了一下,旋即躬身一揖:“卑职遵命。”
李承乾和李元昌相视一笑。
随后,李安俨立刻伏案执笔,画了一幅太极宫的草图,图上详细标注了宫内各要害之处的兵力部署。画完后,李承乾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随即勖勉了几句,便让李元昌带他出去了。
二人刚一离开,谢绍宗便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到手了!”李承乾面露喜色,把图递给了他。
谢绍宗恭敬接过,看了看,只微微颔首,却不说话。
李承乾诧异:“先生好像有想法?”
谢绍宗又沉吟了一下,道:“殿下,我总觉得,策反李安俨这事,似乎太过容易了些……”
“你是怀疑李安俨并非真心投诚?”
“倒也不是怀疑,只是感觉这两天发生的事,有些过于巧合了。”
“怎么讲?”
“吴王昨天刚抓了我的手下,抄了我的宅子,今儿一早,就跟李安俨在太平坊发生了冲突,还把李安俨当众羞辱了一番。几乎一夜之间,吴王就成了咱们和李安俨共同的敌人。更为巧合的是,昨夜咱们才刚刚准备策反李安俨,今天汉王殿下便能借此由头去说事,而且一说就成功了。”谢绍宗顿了顿,“这么多巧合,殿下难道不觉得蹊跷吗?”
李承乾想了想,不以为然道:“我不觉得有什么蹊跷。就说我这个三弟吧,从小自视甚高,父皇又在各种场合多次夸他‘英武类我’,所以这小子的夺嫡之心老早就有了。自从去年回京,他便千方百计讨好父皇,前几天听说魏徵跟我吵了一架,他便觉得有机可乘,去找魏徵打探消息,这才抓了你的人。今天早上李安俨这事,则是他故意要把事情闹大,好表现给父皇看,证明他执法如山,不因李安俨是父皇的禁卫将领而有所回护。说到底,这两件事都完全符合他的个性,也都符合他夺嫡的心思。先生难道不这么认为吗?”
谢绍宗蹙眉思忖:“殿下这么说也有道理,可是……”
“没那么多可是。”李承乾袖子一拂,“你不就是觉得巧合吗?这世上巧合的事多了,或许正是因为天命在我,所以连老天爷都帮我呢?”
“殿下能有如此自信,自然是好。不过在下还是觉得,咱们得多留个心眼,不能这么轻易就相信这个李安俨。”
“这是当然!我已经想好了,回头就让汉王和侯尚书分别找他们在宫里的眼线,从侧面验证一下,看看这张安防图是否为真。只要有一个地方不对头,我就亲手把李安俨宰了!”
谢绍宗点点头:“这倒也是个办法。”
“另外,我还有一个办法,可以确保他死心塌地跟着咱们干,不起丝毫异?心。”
“殿下还有什么好主意?”
李承乾看着他,邪魅一笑,凑近他低声说了句什么。
谢绍宗恍然,不禁深长一揖:“殿下思虑周详,在下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