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温?埃文斯上尉,A连
罗兰?摩根少尉,A连
真实的历史人物
大卫?劳埃德?乔治,国会自由党成员
[1]英文单词die,意思是死,发音接近dai。
[2]Pyramus and Thisbe:古罗马传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因父母反对,相约桑树下私奔。赴约时西斯贝的面纱被狮子撕碎。皮拉姆斯发现撕碎的面纱以为爱人已死,遂自杀身亡。当被狮子吓跑的西斯贝返回时,发现皮拉姆斯已死,也自杀了。
[3]初夜权,原文为法语droit du seigneur,出现于中世纪的西欧,指封建领主有权与其领地内的所有中下阶级女性发生第一次性交。
[4]威廉二世,末代德意志皇帝和普鲁士国王,1941年病逝于荷兰。
[5]旧时英国,未婚女子出入社交场所必须有年长的女性陪同,以监督她的行为。
[6]俄语中,格里什卡是格雷戈里的昵称。
[7]法新,英国1961年以前使用的旧铜币,等于四分之一便士。
[8]先令,英国的旧辅币单位,1英镑=20先令。
[9]卡拉兵变(Curragh Mutiny),由爱尔兰自治法案引发。1914年的英国自由党政府有赖30名爱尔兰民族主义者议员的支持,所以政府推动议会通过爱尔兰自治法案。但保守党反对这个法案,联邦主义者支持保守党,而很多英国军界将领都是联邦主义者,所以导致局势紧张。
[10]拉格泰姆,是一种采用黑人旋律,依切分音法循环主题与变形乐句等法则结合而成的早期爵士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盛行于美国。
[11]Paul Poiret,法国时装设计大师,把妇女从紧身胸衣里解放出来,奠定了欧洲现代服装的基调。
[12]吉尔伯特和沙利文,指维多利亚时代幽默剧作家威廉?S.吉尔伯特与英国作曲家阿瑟?沙利文的合作。
书 名 巨人的陨落
著 者 (英)肯·福莱特
译 者 于大卫
目录
Part 2 巨人之战
第十二章
1914年8月初到月末
圣彼得堡四处张贴着动员参军的告示,卡捷琳娜坐在格雷戈里的租屋里痛哭流涕。他真想把她搂进怀里,许诺永远不会丢下她。但他无法作这种承诺,因为她爱的是他的弟弟。
第十三章
1914年9月至12月
战壕里一个人都没有。眼前的一切让菲茨大吃一惊。士兵们都站在无人区那片弹坑累累的荒地上。但他们并非在交战,而是围成几个小圈子,热络地跟敌人在交谈。
第十四章
1915年2月
艾瑟尔给弟弟比利写信:“如今我落到了这步田地,每天在曼尼?利托夫的血汗工厂干十二个小时。我怀着一个没人想要的孩子。也没人愿意要我,除了一个乏味的、戴眼镜的图书管理员。”
第十五章
1915年6月至9月
大船缓缓驶进纽约港,这时,列夫?别斯科夫觉得,美国也许不像他的哥哥格雷戈里说的那样美好。他多虑了。美国有着他所向往的一切:财富、忙碌、兴奋,还有自由。
第十六章
1916年6月
茉黛知道,在为妇女争取平等的战斗中,你不但要跟男人拼斗,有时还得跟女人厮杀。
第十七章
1916年7月1日
遍地都是尸体,成千上万。有些残缺不全,有些静静躺着,就像是睡着了,还有些像恋人那样互相纠缠在一起。比利感到一阵恶心。世界怎么会变成这样?上帝为什么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第十八章
1916年7月下旬
邮递员杰兰特肩上扛着一只大大的帆布袋子,里面装满了陆军部发出的阵亡电报。艾瑟尔恐惧地想,这男孩在街上穿来穿去,简直就是个戴着邮差帽的死亡天使。
第十九章
1916年7月至10月
格雷戈里拿定了主意。既然他必须朝自己人开枪,那他宁可射杀一个军官,也不愿去杀普通士兵。
第二十章
1916年11月至12月
这场战争每天耗费五百万英镑,是国家正常花费的十倍。输了,最大债主美国就会破产。赢了,德国会被迫代为还债,即所谓的“战争赔款”。艾瑟尔听得目瞪口呆:“所以,我们源源不断送那些年轻人上战场冒生命危险,就因为我们付不起账单……”
第二十一章
1916年12月
菲茨的要求让艾瑟尔苦恼了好几天。“你想要什么我都给你”,菲茨是这么说的,她知道这是真话。但她从此就成了靠出卖自己过活的女人。
第二十二章
1917年1月至2月
这位德国海军上将开始引用备忘录上的话——海军随时可以出海的潜艇数量,协约国维持生存所需要的船运吨位,以及他们替代被击沉的船只的速度。唯一让沃尔特怀疑的是,这位将军算得太精确,太确定了。战争从来都不是这么容易预测的,不是吗?
第二十三章
1917年3月
这年冬天,彼得格勒饥寒交加。大街上那个九岁女孩努力模仿的勾引人的凄婉笑容让格雷戈里痛苦不已,想为他的国家哀哭。我们正在把自己的孩子变成妓女,他想,难道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吗?
Part 2 巨人之战
第十二章
1914年8月初到月末
卡捷琳娜烦躁不安。圣彼得堡四处张贴着动员参军的告示,她坐在格雷戈里的租屋里痛哭流涕,心烦意乱地用手捋着她的长发,嘴里不停地叨咕着:“我怎么办啊,我可怎么办才好啊?”
面对此情此景,格雷戈里真想把她搂进怀里,吻去她脸上的泪水,许诺永远不会丢下她。但他无法作这种承诺,不管怎么说,她爱的是他的弟弟。
格雷戈里服过兵役,因此算是一名预备役军人,按道理必须做好上战场的准备。实际上当初他的大部分训练只是行军和铺设道路。不过他觉得自己会在首批征召名单中。
这实在令人气愤。这场战争跟沙皇做的所有事情一样,既愚蠢又毫无意义。波斯尼亚发生一宗谋杀案,一个月后俄国竟然跟德国大战一场!两国成千上万的工人和农民就要死在战场上,而且达不到任何目的。事实证明,格雷戈里和所有他认识的人一样,都认为俄国贵族极度愚蠢,没有能力统治国家。
就算能活着回来,这场战争也会毁掉他的所有计划。他正在攒钱买另一张去美国的船票。以他在普梯洛夫机械厂所挣的工资,这要花上两三年时间,可要是参军去拿军队的薪酬,那他就要永远等下去了。他到底还要在沙皇不公和残忍的统治下忍受多久呢?
他更担心的是卡捷琳娜。如果他上了战场,她怎么办呢?她在寄宿公寓跟另外三个女孩住一间,白天在普梯洛夫机械厂打工,用纸箱包装步枪子弹夹。等到孩子降生,她就不得不停工,至少一段时间内要待在家里。没有格雷戈里,她如何维持自己跟孩子的生计?真要是走投无路,她肯定会不顾一切想办法的,他知道那些来圣彼得堡的乡下姑娘急需用钱时会干什么。上帝保佑,千万别让她去街上出卖肉体。
不过,他并没有在第一天收到征召通知,随后,一周过去了,什么事也没有。报纸上说,两百五十万预备役已经在七月的最后一天动员完毕,但这只是一种说法而已。一天之内无法召集如此庞大的队伍、发放军服、送上火车奔赴前线,甚至一个月都不可能。这些人都是分批召集的,有早有晚。
八月初最热的几天过去了,格雷戈里开始琢磨是不是自己被落下了。这种念头很折磨人。在这个混乱无序、不可救药的国家里,军队是管理最糟糕的机构之一,或许由于他们的无能,成千上万的人被忽略了。
卡捷琳娜已经习惯每天一早在格雷戈里做早饭的时候来他的房间。这是他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刻。他总是提前梳洗完毕,穿戴整齐。
但她来的时候,打着哈欠,穿着宽松的睡衣,头发蓬乱,不过还是很迷人。眼下她已渐渐发胖,衣服便显得小了。他推算她大概已经怀了四个半月的身孕,乳房和臀部都更大了,腹部明显隆起。她的美艳丰满令人愉悦,也是一种折磨。格雷戈里尽量不去盯着她的身体。
这天早上,他正在炉火上煎着两个鸡蛋,她走了进来。早饭他已经不再将就,只熬粥是不行的——他弟弟的孩子需要吃些好的才能健康成长。通常格雷戈里都会为卡捷琳娜准备一些有营养的东西,比如火腿、鲱鱼,或者她最喜欢吃的香肠。
卡捷琳娜总觉得饿。她在桌边坐下,切了一片厚厚的黑面包,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她一边嚼着东西,一边问道:“如果士兵战死的话,拖欠他的薪水由谁来领呢?”
格雷戈里想起自己曾登记过近亲的名字和地址,便说:“就我而言,是列夫。”
“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经到了美国。”
“应该到了。已经八个礼拜了,路上用不了这么长时间。”
“但愿他找到工作了。”
“不用担心。他会没事的。所有人都喜欢他。”格雷戈里一想起弟弟,心里就涌起一股怨恨的怒火。本该是他待在俄国照顾卡捷琳娜和未降生的孩子,担心被征召入伍,而格雷戈里会开始他省吃俭用地筹备了许久的新生活。但列夫攫取了这个机会。卡捷琳娜仍在为这个抛弃了她的男人闷闷不乐,而对留在她身边的人全不在意。
她说:“我相信他在美国会过得很好,但还是希望我们能收到他写的信。”
格雷戈里在鸡蛋上削了一小块硬奶酪,再撒上盐。他很怀疑他们会收到美国那边的任何消息,列夫不太在乎什么感情,他或许打算跟自己的过去一刀两断,就像蜥蜴蜕皮一样。格雷戈里有些悲哀,但出于对卡捷琳娜的善意,他没有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她仍然希望列夫会派人来接她。
她说:“你会上战场打仗吗?”
“如果我能做主,就不会去。我们为了什么目的打仗呢?”
“为了塞尔维亚。他们都这么说。”
格雷戈里把煎蛋放进两只盘子,然后坐到桌前:“问题其实是塞尔维亚将由谁来统治,是奥地利皇帝还是俄国沙皇。我怀疑塞尔维亚人对此是否真的在意,我反正是无所谓。”他开始吃了起来。
“那么,就是为沙皇而战了。”
“我会为你而战,为列夫,为自己,或者为了你的孩子……为沙皇?不。”
卡捷琳娜很快吃掉了她那份鸡蛋,又切下一片面包把盘子抹干净了。“如果是男孩,你想取个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