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道昭暗道殊胜都让你刻意刁难五郎了,还能不知道其中内情吗!但直说出来,实在过于浅薄,老岳丈忽然有了个念头,打算抓住这个机会,与太子殿下深入恳谈一番。
“殿下现在忙吗?”
在东宫办差,永远没有不忙一说,但岳父既然有话说,就算再忙也不忙了。
凌溯道:“忙完了,刚从少阳院出来,可以陪上辅说会儿话,不知上辅有什么教诲?”
辛道昭说:“教诲不敢当,就是想同殿下聊几句闲话。殿下知道我们辛家是百年之家,像这等立家久远的门庭,各有各的家规,辛家男儿须得年满三十才可纳妾,也是怕小夫妻之间凭空多出个人来,生了嫌隙。就譬如我,我是四十二岁纳的妾,那年因生了一场重病,殊胜的母亲执意冲喜,才置办了一房妾室。我与殊胜的母亲生了三儿一女,这些年我们夫妻相敬如宾,从来不曾红过脸……人生短短几十载,遇见个中意的人过一生,也挺好的。这世道不让男子纳妾,很难,但青春年少原配夫妻共度,才是真的成全了好夫妻。到了不惑之年,夫人嫌你人老珠黄,不愿搭理你了,张罗给你纳妾,你若有心就纳一个,这也没什么。反正最好的年华给了自己的夫人,也对得起自己了。”
他长篇大论说了一串自己的心路历程,其实带着点私心,想让郎子知道他这岳父的心境,至少不曾上梁不正。
当然话又说回来,辛道昭复又一笑,“殿下别误会,我没有借机向殿下暗示的意思,我只是感慨这样严明的家风,如何出了五郎这件事,让我很是愧对列祖列宗。”
凌溯起先不明白他为什么无缘无故说这番话,但他提起辛重恩,他忽然就明白过来,居上遮遮掩掩假借阿婶的名义,让他向辛重恩施压,实际是因为这位五兄外面有了人。
这种事,对于注重家学的老岳丈来说,是十分痛心疾首的。凌溯在长辈面前惯常乖巧,他尽力劝解着:“五郎是一时走神,上辅就给他个机会吧,容他改过自新。”
辛道昭仍旧愤愤不平,“眼下朝廷让他修《开元大典》和《御马经》,有重任在身,我暂且饶了他,否则就得上祠堂跪上三天三夜,打脱一层皮。”复又朝前朝方向指了指,“想当初胡中丞病故之前,也算治家严谨。如今人死了,子孙就变成了这样,女郎敢去堵男子的门,说出来可笑不可笑!”
凌溯的语气简直像个上了年纪的人,“此一时彼一时了,新朝建立,北地之风带入长安,风气较之以前更开化,原本是好事,但有人错用了地方,也没有办法。”顺便从老岳丈口中探听了来龙去脉,这刻像怀揣珍宝,恨不得立刻到居上面前显摆。
老岳父长吁短叹,他又说了几句宽解的话,最后道:“上辅要是有哪里用得上我的,只管开口。家里出了乱子,我自要尽一份力。”
这种事,哪里用得上没成婚的郎子。辛道昭摆手不迭,“家丑而已,就不劳殿下了。我想着,人是给不了人家了,实在不行就贴补人家些损失吧。唉,总之丢脸得很,亏心得很,都怪这不成器的畜生。”说罢又换个笑脸,“不去说他了。你们昨日出去狩猎,一切都好吧?殊胜的骑射可是很了得?”
老父亲误会很深,凌溯当然不能扫他的兴,忙道是,“小娘子狩猎的数量,是所有女郎中最多的。”
辛道昭畅快地笑了两声,“我就说嘛,殊胜这孩子,一定不会给殿下丢脸。”说罢高兴地背着手,往政事堂方向去了。
凌溯送走了岳丈,重回少阳院处置政务,忙了半个时辰,抬眼看时候差不多了,便站起身让人将公文准备好,带回行辕处置。
一路匆匆到了家,进门便问家丞:“娘子在家吗?可曾出门?”
家丞道:“回殿下,娘子今日一直在家,不曾出门。就是想吃胡月楼的红羊枝杖,让酒楼送了食盒进来,说今晚上不用预备暮食了。”
凌溯道:“暮食不能不吃,让厨司准备几样羹,防着她晚间要用。”说罢快步进了内院。
内院里,这两日正筹备搭建秋千,昨日腾地方,今日已经把架子竖起来了。
甫一进园子,就见居上站在架子下,正仰脸看内侍拴上麻绳。发现他回来,例行客套地打了声招呼:“郎君今日真早。”然后又眯觑着眼,专注于她关心的事去了。
凌溯也不介意,问:“你今日叫了胡月楼的菜色?”
居上随意“嗯”了声。
“那菜呢?”
居上说:“吃完了。”
忽然察觉不大对劲,忙调转视线看向他,拿手比划着,“胡月楼真是越来越不会做生意了,菜色拿这么小的盘子装着,两筷子下去就见底了……我原本想留一半给郎君的,结果发现还不够塞牙缝。”
凌溯凉笑了声,“不是菜少,是小娘子牙缝太大。”然后闲闲地看着她,颇有挑衅的意味。
居上敢怒不敢言,毕竟人家曾经为她偷过贡品,自己把好东西全吃完了,是有点对不起他。想来想去,拍了拍胸脯,“这样吧,我请郎君去胡月楼吃,时间由郎君定。”
她是丰满不自知,那胸口一拍,别样波澜壮阔。凌溯看得老脸一红,忙调开了视线。
最近不知怎么,脑子里时常蹦出很多不该有的想法,以前也没有这样,难道是年纪大了吗?
他不解地自责了一番,嘴里茫然应着,“等我忙过这两日……后日吧,后日休沐,我下半晌早些回来。”
居上道好,暗中却心疼起了自己的荷包。
胡月楼的菜色很好吃,但很贵,一盘红羊枝杖就要六十文。虽然行辕每月会给她提供五千月俸,但她还是有些舍不得。要是请太子的客,挑的肯定都是最好的,少说也得花六七百钱。万一他吃上了瘾,三五日就要来一次,那帐就不敢算了,算起来太惊人。
可心疼归心疼,说出去的话还是得兑现,只好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吞。
凌溯看她愁肠百结,就知道她小气,负着手道:“上次是你邀我去的乐游原,这次胡月楼我做东,不必你请客了。”
居上一听,还有这等好事?立刻堆起了满脸的笑,“这怎么好意思呢。”
凌溯说无妨,“今日我在秘书省外遇见了右相,他和我提起辛家男子三十纳妾的家规。”说着眼波一转,瓮声瓮气地问,“我想了解一下,辛家的郎子,也要恪守家规吗?”
第48章 温存的体贴。
居上飞快盘算起来, 阿耶为什么忽然同他说起这个,而且还是在秘书省外……不会是五兄的事情败露了,被他知道内情了吧!
有点心虚, 她觑觑他, 见他一脸真诚地发问, 勉强觉得他没有在借机嘲笑她。
但这个问题很尖锐, 她得小心回答,便道:“辛家有辛家的家规,郎子有郎子的家规, 若郎子不是入赘辛家,则辛家的家规对郎子不适用。况且郎君的情况还与别人不同,我总不能要求郎君一辈子只有我一个吧!”但说完之后, 又很好心地例行提醒了一番,“不过郎君, 你想想上次那个粟特人, 还有乐游原的胡姬……那些接近的你的人,可能都是为了刺杀你, 你看多危险!不像我, 知根知底, 父兄又都在朝为官, 我对郎君来说最安全。”
凌溯点了点头,“这话说得很在理。”
居上说是嘛, “那些半道上来的人实在不可信, 为了郎君的安危考虑, 我打算日后为郎君把好关, 坚决不让一个心存恶意的人靠近郎君, 郎君只管放心。”
看吧, 这女郎开始对他产生占有欲了。
凌溯暗自欢喜,有些晕陶陶地想。因为一时太过得意,有些话就壮胆说了出来,但表面还是很威严的,漠然道:“小娘子为什么如此为我考虑?难道对我产生了非分之想?”
居上心道真晦气,这人自大的毛病又犯了,看来战场上太过得意也没有好处,养成了他到哪里都所向披靡的奇怪自信。
就此默认,太惯着他了,于是居上道:“我不是为了郎君,我是为了我自己。你想我们同住在一处,万一人家嫌我碍事,先除掉我,那我岂不是亏大了!为了我自己能够长命百岁,一定要坚决守护好行辕,守护好东宫,顺便也守护好郎君。我阿娘常说,妻贤夫祸少,郎君放心,只要有我一日,我一定将郎君周围清理得寸草不生,绝不让那些心怀鬼胎的宵小接近郎君。”
她说得大义凛然,一副包在她身上的样子,尤其她还要把他发展其他感情的可能扼杀在萌芽之中,就是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吗?听上去好像不是那么有说服力。
凌溯略忖了下道:“其实小娘子不用如临大敌,来历不明的人是很难入太子后宫的,一般良娣和良媛,都是从在朝的官员家眷中选拔。”
居上不说话了,看了他半晌,忽然转过身叫药藤,“我站得腿疼,回去了。”
药藤忙应了,上来搀扶她,她一摇三晃返回西院,明知道他跟在身后,还有意拿捏着腔调对药藤道:“人心不古啊,现在的男子,真不能与阿耶那时候相比。你看阿耶,还是阿娘张罗替他纳妾,他才留下了阿姨。不像某些人,还未成婚,已经想好了要找良娣和良媛。将来少不得左一个胡姬,右一个乐伎,说不定还有昆仑奴……”说着瑟缩一下,“真的好可怕呀!”
药藤带着讪笑,连应都不敢应她。心道小娘子你和太子殿下较劲,能不带上我吗?我一介小小婢女,夹在你们当中很为难。要是惹得太子殿下不高兴了,说不定会宰了我的。
当然,几步开外的凌溯没有将她阴阳怪气的话放在心上,反正已经从她的反对中,提炼到了他想要的精华,别的都不重要。
他慢悠悠踱着步子,边走边道:“我先前说,右相今日去了兰台,小娘子听到了吗?”
居上微微踟蹰了下,明知故问道:“我阿耶上兰台做什么去?难道是几日未见五兄,看望他去了?”
凌溯有点拿乔,进屋后转身在圈椅里坐了下来,舒适地伸了伸长腿,半晌才道:“你猜。”
居上心说猜你个鬼!你跑到这里来,话里有话了老半天,不就是为了带回消息吗。等她开口问他,他又装模作样起来,这种人就是讨厌!
讨厌归讨厌,她也不能舍近求远回去打听,只得好声好气道:“郎君,我很想知道,你快告诉我吧,别卖关子了。”
凌溯这时方勉强说好吧,“我从右相口中探得了一个消息,今日五嫂出门会见了马车上的女郎,彼此唇枪舌战了一番,那女郎放下话,要像男子一样向五郎下聘,迎他入赘胡家。”
居上听得鬼火四起,“她做梦!五兄有夫人,孩子都好大了,入赘她家做上门郎子,简直异想天开!可惜我不在,不能当时对付她,否则一定好好教教她什么是礼义廉耻,偷人东西会挨打。”
凌溯失笑,“你又要打人?”
居上说是啊,“道理说不明白,那就只有拳头最管用。五嫂是个和气的人,平时说话都从来不高声,怎么辖制得住那种女郎!我原本想困住了五兄,她只要不去理会,时候一长那女郎自己没了兴致,慢慢就淡了,没想到她又跑去和人家对阵。结果说又说不过人家,骂也骂不过人家……”这里话还没说完,想起自己之前诓骗了凌溯,便识趣地拿披帛掖了掖鼻子,在一旁坐了下来。
凌溯其人,擅长哪壶不开提哪壶,“我记得你上次同我说,是阿婶见五郎太懈怠,想让五郎忙起来,才托我向兰台施压的。”
居上支吾了下,“这不是……家丑不可外扬吗。随意说出去,怕惹人笑话。”
凌溯缓缓点头,“原来我在小娘子眼里,终究是外人。”
关于未婚夫算不算内人的事,她其实也衡量过,最后的答案是不算。
即便是正经成了亲的郎子,都未必事无巨细样样告知他,尤其是事关娘家的。这回让他得知内情,是没与家里人好好通气,要是早说明白,这件事就不会穿帮了。
所以这个问题就略过吧,别去纠结什么外人内人了。她忧心的是另一桩,托着腮喃喃:“这下怎么办啊,都怪五兄,应该将他五花大绑送到五嫂面前,打他个皮开肉绽,让五嫂出气。还有那女郎,她到底要干什么?是想给五兄做妾吗?”
凌溯低头转动一下手上的虎骨扳指,曼声道:“人家说了不做妾,宁愿做外室。”
这下满屋子的人都直了眼,世上还有如此不走寻常路的女郎?到底该说她洒脱呢,还是该说她寡廉鲜耻?
总之凌溯觉得这件事还是不要过问为好,“那些偏门的儿女私情最难办,交给五郎自己解决吧。”
居上靠着椅背感慨:“这世道对男子太宽宥了,要不是辛家有三十不纳妾的家训,他就算把那女郎迎进门,五嫂也没有办法。”
凌溯看她萎靡,觉得现在是个好时机,便乘机问:“你讨厌郎子纳妾吗?将来我要是纳妾,你也会这样义愤填膺吗?”
居上明白了,他是在提前给她暗示,“郎君指的,是正经官宦人家选出来的女郎?”
凌溯点了点头,毕竟胡姬和昆仑奴,一般是入不了后宫的。
这样一来,就不得不面对现实了。如果老老实实说不喜欢他三宫六院,会不会惨遭退还?在行辕这么长时间,慢慢觉得这里还不错,典膳局手艺很好,每月还有高于家里好几倍的月俸,放弃了有些可惜。
就譬如雇主询问你愿不愿意任劳任怨,你一定要说愿意一样。居上权衡了一番,由衷地表示:“如果是世家出身的女郎,我当然没有二话。郎君身份尊贵,纳妾之事无法避免,我对郎君没有别的要求,只求郎君不宠妾灭妻,我就很高兴了。”
谁知凌溯倏地冷了眉眼,“就这样?”
居上诚恳地说:“就是这样。只要郎君保证没人能撼动我的地位,郎君愿意如何扩充后宫,都是郎君自己的事,我没有意见。不过有一件事要先说清楚,我不给别人带孩子,尤其是我自己还没有孩子之前。”说着笑了笑,“郎君明白我的意思吧?”
对面的凌溯早就铁青了脸,他实在没有想到,她除了大胆之外,还有大度的美德。
天底下真有妻子,愿意丈夫随便纳妾吗?还是不计数量,随意往家里带的那种。如果真有,那这位妻子不是活菩萨,就是对丈夫完全没有感情。
他们是奉旨成婚,先前听她说的那些话,他以为她已经产生独占他的念头了,结果经不起盘问,一问就原形毕露了。
只在乎自己的地位,只要他不宠妾灭妻……他失望至极,站起身无声地望了望她,转身从上房走了出去。
居上茫然看向药藤,小声道:“我说错什么了?”
药藤呢,对于太子一直抱着敬畏之心,也从来不觉得开国的太子,像寻常男子一样七情六欲泛滥。
经过冥思苦想后,药藤得出一个结论:“小娘子不带孩子,可能让殿下不高兴了。殿下要的是贤妻良母,你看雍王,不就是皇后殿下带大的吗。”
居上一想,确实有道理,是自己失算了。
那厢凌溯回到东院,对着满案的文书看不进半个字。
长史见他这样,在一旁小心翼翼道:“郎君可是遇上了棘手之处?说出来,臣为殿下参详参详。”
凌溯搁下笔,神情显得有些落寞,半晌方问:“辛娘子进行辕多久了?”
长史算了算日子回禀:“明日正满八十日。”一面觑他,“郎君为何有此一问?”
结果等来了殿下长久的沉默。
长史有些忧心了,说到底他是专管行辕事务的,要是有任何不妥,都得及时向宫中报备。现如今看太子的模样,有苦说不出似的,作为长史官,头一件事就是为殿下排忧解难,便道:“郎君若有疑虑就请告知臣,容臣替郎君想办法。”说着兀自揣度起来,“难道是娘子得罪了郎君,郎君受了冒犯吗?”
又等良久,终于等来太子的回答,“她对我从未上心,我在想,一纸诏书把她困在行辕,对她来说是不是很残忍。”
长史忙说不会的,“郎君一定是误会娘子了,臣看娘子每日高高兴兴的,从来没见她愁眉不展过。且娘子很喜欢行辕,这是娘子亲口说的。”
凌溯摇摇头,把刚才她的那番话告诉了长史,扶着额说:“将来后宫纳多少人,她都不在乎,她这是破罐子破摔了,看来并不是真心与我过日子。”
长史惊喜地意识到,这种细微的小纠结,是情窦初开的表现啊。战场上以一当百的太子殿下,看待生死都是寻常事,如今居然为了女郎的几句话,连政务都办不了了,可见这行辕建得好建得妙,完全达到了陛下与皇后殿下的预期。
所以现在重任就给到长史了,他必须逐字逐句找到突破口,并且很快一语道破了天机,“娘子说不给别人带孩子,其中包含着无尽的无奈和悲伤,难道郎君没听出来吗?”
凌溯怔忡了下,“什么意思?”
“您看。”长史舔了舔唇开始抽丝剥茧,“普天之下,鲜少有人像皇后殿下一样大仁大义,愿意抚养雍王长大成人。当然臣并不是说娘子格局不开阔,因为娘子还有一句话作为前提,不能接受在自己有孩子之前,先去当了什么嫡母,这分明就是对殿下抱有私心的表现啊!说句僭越的话,就算是当年的皇后殿下,会愿意接受庶长子,并接到身边抚养吗?女郎们通常是自己有了孩子,才能推己及人,爱护底下庶子……郎君须得先与娘子有自己的嫡子,您还不明白娘子的意思吗?”越说越煽情,叹息道,“娘子不容易啊,她是世家贵女,受的是大贤大德的教养,明知将来郎君前途不可限量,断不会说出让郎君后宫只有她一人的话。娘子是忍着锥心之痛,才表示一切按照郎君心意办的,话虽出了口,心却在滴血,郎君还不知体谅她,臣实在很为娘子不值。”
什么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就是了!凌溯眼前的愁云豁然消散,才发现她寥寥的几句话里,藏着如此刻骨的深意。
他懊悔不迭,“是我糊涂了,当时没听出来。”
长史含蓄地微笑,“现在想明白也为时不晚。郎君须知道,女郎的话都得再三品味,说话时的表情也不可全信,她们会强颜欢笑,郎君懂吧?”
难怪!凌溯想起她那个笑容,当时觉得刺眼,现在越琢磨,越感受到一种灭顶的绝望,原来她一点都不快乐。
至于长史呢,看到太子殿下打结的眉心解开了,暗暗松了口气。
抬眼看看高深的房顶,心里暗叹一句行辕没我真不行,如何把各怀心事的男女凑成郎有情妾有意,全靠他巧舌如簧。
终归这行辕是大婚前的驿站,只要双方有任何一方打了退堂鼓,这门亲事就不成了,那这满园子的人,也就白忙活了一场。尤其太子殿下已经显见地喜欢上了辛娘子,为了殿下,为了这大历江山,无论如何要促成这桩婚事。
从长史这里汲取了信心的凌溯,重新又振作了起来,看灯花变美了,看长史那张胖脸,也前所未有地顺眼起来。
好生反省了一遍,因为身份的缘故,他好像从来不曾体谅过她的苦衷,今日被长史一点拨,才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的不足。
这下文书更看不下去了,他吩咐长史及左右:“你们都退下吧。”然后自己登上二楼,站在窗前观察对面的动静。
如今天凉了,窗也不大开了,到了太阳落山后便窗扉紧闭,只能看见屋里烛火透过窗纸,发出淡淡的光。
他犹豫了片刻,大声咳嗽两下,慢慢有人影移了过来,但却没有开窗。
无奈之下,他只好扬声唤她,徘徊的人影很快便露面了,对面的居上扭捏道:“郎君,你受凉了吗,怎么咳嗽起来?”
凌溯感受到了别样的关怀,有别于长史和女史们的面面俱到,是属于女孩子的,温存的体贴,像在心上抓挠了一把似的。
他颊上泛起一点红晕,还好她看不见。嘴上语调仍旧无情无绪,说没有,“清清嗓子而已,不曾受凉。”
那厢的居上,其实很后悔说了那番话。尤其经过药藤分析过后,更加觉得自己不懂事了。
其实当初她与存意谈婚论嫁,就听代掌后宫的贵妃说过宫中的“妇道”,无非是不妒不怨,以丈夫为天。当时因为自己对存意没有任何男女之情,觉得一切都可以接受,但到了凌溯这里,她不知怎么又说出不肯带孩子之类的怪话,如此小家子气,难怪人家不高兴。
在其位谋其政,她决定好好挽回一下,扒着窗台对他说:“我先前的话都是一时意气,请郎君不要生气。”
凌溯心念一动,不由自主握紧了双手。
虽然他是来求和的,但也很愿意先听她几句心里话,便强忍着冲动,淡淡“嗯”了声。
居上见他态度松软了些,庆幸还有转圜的可能,于是再接再厉道:“我想了又想,刚才太任性了,说什么不给别人带孩子……其实郎君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哪怕不是我生的,我也应该视如己出才对。现在我已经想明白了,郎君只管放心地纳妾吧,我一定尽到做嫡母的责任,教养好每一个孩子。我也要学皇后殿下对雍王,阿婶对五兄那样,尽力让郎君后顾无忧……真的,我说的都是真心话。”
对面的人却再也不吭声了,即便隔了几丈远,都能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寒意。
居上眨了眨眼,回头看药藤,纳罕地拿眼神询问,又错了吗?难道是不够真诚?
正在她想继续表忠心的时候,他没有再给她机会,“砰”地一声关上了窗,连灯都吹灭了。
第49章 可怜的汉子。
那一声仿佛砸在她鼻梁上, 她惶恐地拍了拍胸,“太子殿下最近愈发喜怒无常了。”
一面说着,一面遗憾地关上了窗户。
药藤和听雨惨然看着她, 三个人都觉得很棘手, 太子殿下果然威严, 一般的话打动不了他。
怎么办呢, 三个人冥思苦想了一番,觉得从他询问郎子是否要遵守辛家家规时,就开始挖坑了。没准同样作为男子, 他觉得五兄二十五岁动了纳妾的心思,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罪。
他唾弃辛家家规吗?觉得三十岁纳妾反了人伦?
居上觉得有点冤枉,“我不是表明态度了吗, 郎子不需遵守我们家的祖训,他有想法, 只管去办就是了, 我又不拦着。你们看,这就是伴君如伴虎, 多可怕。我也想好了, 他若是非要挑刺, 想悔婚, 那也没关系,反正财礼不退, 想悔便悔吧。”
药藤呢, 从太子的态度中又发掘出了一点不寻常, “小娘子, 要不咱们反着想, 太子殿下本来就不打算纳妾, 结果你说不在乎,他就生气了?”
这是个新思路,居上觉得这男人矫情得没边,说不定是有思春的倾向了。当然她一点不怀疑,自己肯定是他思春的对象,他这样不行,那样也不行,可不就是在使性子吗。
但仔细再一想,又觉得自己可能太想当然了,人家打下了这大历江山,每日忙得像狗一样,分明心怀天下,一举一动都以宗庙社稷为重。这样一个掷地有声的人,会忠贞不二,枕头上永远只躺一个女郎吗,显然不可能。
“人家是太子,将来还会是皇帝。”居上一句话便否定了药藤的揣测。
三个人同时叹了口气,实在想不明白,到底哪里又招太子殿下不高兴了。
算了,想不出头绪便不想了,大不了收拾包袱回家。不过这一晚也怪难熬的,无端醒了好几次,五更时候就睡不着了,爬起身推开窗户看对面,正犹豫要不要喊他两声,没想到那边窗户自发开了。
见她就在窗前,他很意外,立即调整了态度,寒声道:“这么早便醒了?”
居上倒也坦诚,“昨晚没睡好。”顿了顿又问,“你说请我吃胡月楼的,这话还算数吗?”
难道没睡好不是因为惭愧,是因为担心吃不成席吗?
凌溯大感失望,原本想赌气说不去的,但犹豫再三还是没有出口,只道:“再议。”便合上窗户走开了。
居上站在窗前愣了会儿,心里猫抓似的。自己不是优柔寡断的脾气,要等到傍晚才解开疙瘩,那这一整日就太折磨了。
打定了主意,立刻裹上披帛追了出去,他恰好还未出园门,听见身后有脚步声,回头看了一眼,见她跑得气喘吁吁的,很奇怪,许多郁结忽然就散开了。
她来追他,是不是表示她在乎他?看来这女郎不是泥塑木雕,终归是有血有肉的。
居上因追得匆忙,来不及梳妆,乌沉沉的长发披散着,足有齐腰长,衬得脸颊如雪,唇色嫣然。
当然态度绝没有人好看,仰着头道:“你到底哪里不高兴,你要说出来,我才知道你在想什么。昨晚上我没睡好,梦里都在琢磨你为什么生气,话说了一半就关窗,这是你的君子风范吗?”
太子妃和太子殿下吵起来了,吓得凌溯身后的内侍和女史往后退了三步,纷纷低下了头。
凌溯心里自然也不高兴,蹙眉道:“你一大早追出来,就是为了质问我?我怎么没有君子风范了?为什么关窗,你不知道吗?”
居上说:“我不知道。反正我说什么你都不高兴,那我今日回家去了,晚上也不回来。”
“不许!”凌溯气道,“你想尽办法要回去,这行辕有这么不好吗?”
哎呀,敢情天刚亮他就想吵架?居上大手一挥,“闲话少说,我想回去,谁也拦不住我。现在我就问你,你为什么生气。”
凌溯憋闷了一晚上,早也忍不住了,脱口道:“你身为太子妃,太子后宫进不进人,你一点都不在乎。既然如此,这太子妃你别做了,散朝后我便上疏陛下,让你做良娣,做良媛!”
这下居上不干了,“我只当太子妃,你想削我的职,我就致仕。”
两个人气喘吁吁盯着对方,谁也没打算让步。
不过混乱地吵了一番,居上也从中别出了点苗头,试探着问:“你是因为我不在乎你纳妾,所以不高兴?”
凌溯不说话,一副你自己想的架势。
这个最不可能的结果,居然才是正确的答案,居上忽然明白了他的苦衷,他是真的不擅长和女郎相处,对付一个她已经拼尽了全力,再来几个,他怕自己招架不住,所以需要她出面挡煞。
“早说呀。”居上了然道,“我不单可以替你解决胡姬,只要你授意,一切女郎都进不了咱们东宫。所以郎君再告诉我一遍,是你自己不愿意纳妾,对吗?”
凌溯冷着脸,点了点头。
这不就结了,可怜的汉子。
居上龇牙笑了笑,“了解,那就说定了,太子后宫的事,由我一手操办,我不在乎别人说我善妒,一定尽职尽责,为郎君守好枕席,放心。”
短短几句话就冰释前嫌了,你看明明很简单,却弄得晚上两头都没睡好,真是没必要。
凌溯满意了,虽然耽误了一点工夫,但心情很不错。与她错身而过时不忘叮嘱一声:“别回辛家。”
居上回身看他,他走了一程,又扔下一句“明日胡月楼照旧”,居上搓着手,踮足应了声好,见他脚下稍稍一顿,复快步穿过院门,往前面去了。
“平白让我担心一晚上,还怕他生变呢。”居上把经过告诉药藤,又嘱咐她,“替我向柴嬷嬷告个假,我要补上两个时辰的觉,昨晚没睡好。”
药藤还没从她的话里醒过味来,“太子殿下是自己不愿意纳妾?”
居上说:“可不么。全大历的女郎,他就认识我一个,现在让他纳妾确实为难,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不过这人真别扭,将来我一定活得很累,还要费力揣测他的心思……”说着打了个哈欠,重新盖上她的小被子,一面嘟囔,“天气果然凉了,早上冻腿,好冷。”人蜷缩起来,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待到坊间钟鼓大作的时候,整个楼也嗡鸣起来,她包住脑袋勉强又迷瞪了一会儿,刚要睡着,第二轮来了,不多时第三轮又来了。
结果睡回笼觉的计划失败了,她翻身坐起来,气恼道:“之前在待贤坊,不觉得鼓声这么大,这里怎么格外吵闹?”
外间的药藤进来,把今日要穿的衣裳放在一旁,掖着手道:“这里离钟鼓楼近,还连着乐游原的晨钟,小娘子想睡懒觉可不容易,难怪柴嬷嬷那么爽快便答应了。”
居上叹了口气,瘟头瘟脑下床,反正睡不着了,就让人来伺候净脸梳妆。
坐在妆台前傅粉,她想起询问听雨:“胡月楼的生意很好吧?殿下说明日请我吃席,要不要先去订个酒阁子,免得到时候订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