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必须犯规的游戏上一章:吊颈之约 十四分之一第3季(1/14)2
- 必须犯规的游戏下一章:吊颈之约 十四分之一第3季(1/14)4
“安了,但是那种不反光的磨砂玻璃。我十分不解---这种玻璃不是一般都只会安在学校的教室里吗?谁会在家里安这种玻璃?这会使房间的采光变得很差。但这好像正式我丈夫想要的。我问他为什么要安这种玻璃,他只说自己喜欢。”
“地板、墙面、衣柜、餐桌…总之家里的每一部分都是有粗糙不反光的材质组成的。好吧,这些我都能接受。但有一点是我绝对不能忍受的---这个家里的卧室和浴室里,居然没有一面镜子!作家(她以一种严厉的眼神望着我),你也是个女人。你知道镜子对一个女人来说意味着什么,那是仅次于生命的东西。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女人是不爱美的,离开镜子,你叫我怎么活?”
我当即点头表示同意,确实这太过分了。
“后来,我和丈夫做过多次沟通,提出了非常强烈甚至是强硬的要求---我必须要一张带有一面大镜子的梳妆台。我丈夫终于同意了,但条件是,这东西不能摆在卧室,只能放在书房里。唉,算了吧,总比没有强。于是,我每天晚上,我只能一个人躲在书房敷脸和化妆,简直让我想起了画皮里的女鬼。这算是怎么回事?”
“关键是,这还不是最怪异的。我发现,自从我买了那张梳妆台后,我丈夫就几乎不进书房了。他把他要用的资料和用品都搬到了另一间屋。而且,他买了很多块深色的、粗糙的布回来,要求我在使用完镜子之后,要将镜子遮盖起来---对了,家里的电视机和电脑屏幕也是如此。一旦不用的时候,就要用不盖住,必须严格执行。他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商量的余地。你能想象吗?我每天化妆的时候都要像揭盖头一样掀开一张布,那真是既烦人又滑稽。”
“有的时候,我,后来还有我的女儿,我们难免有忘记替那些东西盖上布的时候。每次出现这种情况,我丈夫就会很生气。他的涵养很好,不至于大发雷霆,但还是会责怪我们粗心大意。唉,我和女儿都感到十分委屈,却只能默默忍受他的这种怪癖。”
当我听到这里的时候,真是兴致盎然。阔太太则继续讲述着她那怪异的丈夫。
“日子长了,我渐渐注意到,有些时候---比如说在外面---我丈夫会看到一些反光的东西。那时,他会露出一种惊恐的神情,就像看到了什么可怕的怪物似的。这真是让我困惑极了。”
“对了,后来我们搬过好几次家。房子越住越大,越来越宽敞、豪华。但‘家里不能出现反光的东西’这一原则却一直延续至今。这条定则在我们家来说,就像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不容更改。”
当我问到,她有没有问过丈夫这样做的理由时,阔太太牵动嘴角一阵苦笑。
“我怎么可能没问过?我问过无数次。但我丈夫总是拒绝告诉我理由。啊,当然,他也曾说过一些理由,但我听得出来那是敷衍我的,绝对不是真正的理由。唉,我意识到自己必将面对一个充满谜团和不信任的婚姻。可是我又无可奈何。没法过多的责怪我丈夫,因为他在其它方面,都是那么优秀。我爱他。我跳不出他的其他缺点和毛病…只有这件事,一直让我耿耿于怀。我敢肯定他一定有什么事情在瞒着我。”
当阔太太倾诉完毕后,她急切地询问我,以前有没有听说过类似的事,或者对于她丈夫的怪异举止能否做出合理的解释。我告诉她---虽然我写的书中记叙过许多光怪陆离的事,但不代表我经历过那些事(因为有不少是虚构的),更谈不上对身边切实存在的怪事做出解释了。很显然,我让她失望了。
最后,她离开的时候说,要不要以此作为题材写成小说,那是我的自由。但如果我要写的话,务必不能在书中提到她,甚至不能塑造一个和她累死的人物。还有就是,她要我保证不对任何人说起来她来找过我的事。
说到这里,相信所有人都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现在,我心中阵阵悸动---这实在是太富有戏剧性了---费云涵夫妇可能做梦都想不到,他们分别先后来找我,从各自的角度向我讲述了同一件事。这件事最后由我整合起来,构成了一个绝佳的悬疑故事的雏形。
而且,有趣的是,我猜到这本书写出来后,费云涵夫妇都会看到。而他们肯定都会认为这是自己来拜访我之后的结果。只是不知道他们在看完我的书后,分别会作何感想。
这个我管不着了。我已经获得了足够重要的东西。这个以真实事件为原型的故事,是我这么多年来遇到的最好的悬疑小说题材,它的框架已在我心中悄然成形。
我隐隐有种感觉,这个故事会成为我写作生涯的一个高峰。我必须把握好它,借助这个故事,我有可能成为国内最顶级的著名作家,身价自然扶摇直上。
想到这里,我心潮澎湃,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名利双收的可喜局面。
可惜,后面发生的事我始料未及。那是后话,暂且不表。
(5)
仅仅两天的时间,我就构思出了新故事的大体内容,将书暂定为《反光》,故事情节我非常满意。
实际上,在我几个月前会见费云涵的夫人(当时我不知道她的身份)之后,就曾经想过写这个故事。可惜她那时候提供的材料十分有限,而我又一时没能对她所讲述的怪事找到合理的解释,所以这个构思就被搁置下来。费云涵来找过我之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我只需要给出一个极富戏剧性的起因和结果,再添加一些悬念和故事性十足的情节,一部长篇畅销小说就应运而生了。
我把内容简介和故事大纲发给我的出版社编辑罗敏---一个比我小两岁,拥有像鹰一样敏锐洞察力的额精明出版人。她在第一时间看完了。之后---我知道她很激动---因为她放弃了网上聊天而直接打电话过来。
“天哪!千秋,太棒了!”电话一接起来就听到了她惯用的夸张语调,“你怎么能想出这么好的故事创意来?”
我淡淡一笑。其实她知道我向大众征集写作素材这件事但她就是不说穿,而将赞誉全部归功于我。我想,这是一个聪明的编辑鼓励作者的方式。“你喜欢吗?罗敏。真是太好了。”我迎合着她说。
“喜欢得不得了。我想读者们也会非常喜欢的。”她说,“我保证这本书会大卖特卖!”
“希望如此。”我按惯例征询她的意见,“你觉得有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
“你知道,千秋,你是我最放心的作者。我什么时候要你改过稿?这本书具备了读者想要的一切---悬念、故事、惊悚、情感---所有的要素都集齐了…嗯,只有一个建议。”
“哦,是什么?”
“这本书你打算只写一本吗?”
“那你的意思呢?”其实我已经明白了。
“你知道我的意思。”她就像我肚子里的蛔虫,“如果这本书非常畅销的话,读者会觉得不过瘾,他们会期待续集或者前传什么的。”
我思索了一下。“可是,这个故事的结构好像不适合写成好几部。”
电话里短暂地沉默了一会儿,显然罗敏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没错,”她承认道,“如果写成分好几季的那种长篇,确实有点勉强…但是,我觉的起码两本书是能够做到的。”
“上下部?”
“对,你在第一部中留下一些悬念和疑问,然后用我第二部来补充和揭秘。当然,人物和情节就得再扩展开些才行。”
“罗敏,你是在增加我的工作量。”我家装抱怨,实际上在心中肯定她的提议。
“也是在增加你的收入,亲爱的好好思考下吧。”
聪明的女人。我挂了电话后,莞尔一笑。将一个绝好的题材挖掘到最大程度,就像开采金矿和煤田的矿主一样贪婪---这就是她们这些人的工作。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提议,把这本书写成两部,我的版税也会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