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进殊完全没发现他姐的抗拒, 高兴道:“再叫上小弟和贞娘姊,人多更好玩。”

  奶团子高高兴兴点头:“好。”

  不过在开始游戏之前,他终于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小手在怀里摸索,“对了,跟姝阿姊说好到了你们家再给她瞧礼物的,喏——”

  说话间,小朋友从怀里摸出一只看似不起眼的匣子,随意递给沈丽姝。

  看这不在意的态度,她还以为礼物很普通呢,不过在奶团子眼里再普通的也都是好东西,沈丽姝保持期待的双手接过,这才发现小盒子还颇有份量,不由暗想奶团子真没吹牛,这半年吃好喝好,把身体养得还挺棒,揣着这盒子一路走来都跟没事人似的。

  听说之后还要体育训练,搞不好十年以后就是阳光帅气小鲜肉。本朝重文轻武的厉害,据说除了开国太祖太宗,后面的继承人都是文弱书生型,那到奶团子这里岂不是画风突变?

  突然有种改变历史的苏爽。

  这种不负责任的念头一转而过,沈丽姝便低头专心去礼物了,打开盒子那刻就发出了没见过世面的惊呼,只见不大的盒子里静静躺着一枚奢华到极致的花钿,整个钿子用金丝编织而成,形状如展开的孔雀尾羽、又像盛放的花瓣,花钿中间镶嵌着数颗天然彩宝,每一颗单拎出来都能称为鸽子蛋,最中间那颗硕大的红色碧玺更是璀璨夺目,在不算明亮的灯光下,依然能闪瞎人的狗眼。

  沈丽姝的惊呼声也引起了大弟二弟的好奇围观,然后姐弟三人露出了如出一辙的没见过世面表情,围着沈丽姝手中的盒子惊叹不已。

  姐弟几个捧场的反应,让送礼的奶团子不知不觉越发抬高了骄傲的小下巴,“姝阿姊喜欢吗?我在母……母亲那里那里也觉得这个更适合你,就拿东西跟她换了。”

  沈丽姝捧着盒子的手正没出息的微微颤抖着,目光更是黏在珠宝上舍不得移开,奶团子的话她也只听进去开头那句喜不喜欢。

  怎么能不喜欢?

  这花钿好浮夸她好爱!

  能不能戴出去不重要,能供起来当传家宝才是最吊的,反正这个动作她很熟练了。

  沈丽姝美滋滋的不住点头:“喜欢,太喜欢了,我第一见到精美华贵、在烛火下都这般流光溢彩的花钿,竟不知道世间有如此宝物,实在是叹为观止、无以复加。”

  奈何本人没文化,不然她非要为这根花钿吹出一篇小作文不可。

  但即便没有小作文般的吹捧,她的兴奋之情也是有目共睹的,奶团子谦虚道:“姝阿姊喜欢就好。”

  实际上精致小脸上的骄傲已经满得要溢出来了,姝阿姊这么稀罕他的礼物,才不枉费他为了让母后答应换这花钿的辛苦付出,他为此几乎沦落到了宫里那只狮子猫一般的待遇,被皇后和一群宫妃搂在怀里揉圆搓扁,不能有丝毫怨言……

  虽然沈丽姝不知道奶团子为她这份礼物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但她却是个知恩图报的,奶团子这份礼物实在太合心意,以至于榜一大佬送的那块寓意极好、价值也不菲的貔貅玉挂件,瞬间都没有那么香了,因此对待奶团子的态度也前所未有的热切起来,小心翼翼将礼物放回房间,沈丽姝立刻挽起袖子道:“奶……曦哥儿想玩捉迷藏是不是?咱们这就开始吧,这正是我最擅长的领域,保管带你玩得开心尽兴。”

  说这话的时候,沈丽姝脸上的表情大有要陪对方上刀山下火海的气势,引得榜一大佬忍不住多看了她一眼,再看一眼,终究是问出了声,“就这么喜欢曦哥儿的礼物?”

  沈丽姝理直气壮的点头承认,“如此精美绝伦的珠宝首饰,世上就没有见了不心动的小娘子。”

  她这反应也是人之常情,再浮夸都不过分。

  榜一大佬却是嘴角抽了抽,内心大有失算之感。

  原以为她平日里那般沉迷经商搂钱,他特意让人寻来的那块能招财进宝的貔貅,应当是送到了她心坎上,万万没想到她竟会被一件珠宝迷得三魂五道。

  这个时候,倒是又和寻常小娘子一样了,真是性情多变、捉摸不透的一个人。

  事实再一次证明,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榜一大佬在默默吐槽沈丽姝善变难搞的时候,他弟正迷失在沈丽姝的吹捧之中。

  送出去的心意得到了翻倍的回应,奶团子一时间备受鼓舞,甚至忍不住想,姝阿姊这么喜欢珠宝首饰,自己可以多去母后母妃们宫里寻摸。他已经发现了,只要听话一点,乖乖让那群闲得发慌的后妃们亲亲抱抱,自己想要星星要月亮都可以。

  不过以前的他觉得男子汉大丈夫,这么做有失身份体统,对名义上的母后母妃总是敬而远之。

  但现在有需要,男子汉大丈夫的,该低头的时候就低头,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

  奶团子一边下了决心,一边在沈家姐弟几人的高度配合下开始了全新版本的捉迷藏游戏。

  刚好才搬了新家,各个房间都准备了足够多用来放置物品的橱柜,而这些橱柜里暂时还没多少东西可放,空置的那些柜子正适合用来躲藏,沈家院子也不大不小刚刚好,能够不动声色将玩游戏的人都藏起来,但是各个角落的动静大家又都能听得见,参与感极高,倒数声和寻人的脚步声将游戏氛围拉满,导致小朋友们被抓时惨叫连连,引得门外守候的侍卫频频探头张望。

  大家玩得相当尽兴,其中又以沈进殊和奶团子最激动,俩小家伙叫得嗓子都快哑了,说只是来看看就走的奶团子,也越来越不舍得离开,侍卫进来催了三次无果,直到他十八哥也下了最后通牒,小朋友才一步三回头的走了。

  走之前还不忘留下一句“我还会回来的”的经典语录,沈丽姝和小老弟笑眯眯的在家门口挥手目送,心想就冲着奶团子如今的礼物风格,她也巴不得他多来家里几次,那样她凑齐一整套贵妇头面供起来,就指日可待了!

  然而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些事情真报了几份期待去等待,结果往往是失望,就像说好还会来做客的奶团子,正月都快过去了都不见踪影,连带着奶团子他十八哥也又是足足一个月杳无音信,搞得沈丽姝别说收礼物了,特意给两位大佬准备的新年礼物,都始终没机会送出去,让她不由担心再迟下去,她连给大佬拜晚年都赶不上了。

  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两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赵姓大佬自认为将马甲捂得很严,沈丽姝就更是不希望他们掉马了,现在这样把他们当普通的甲方爸爸供着多好啊,倘若“知道”他们的身份,以后就真的要跪了。

  沈丽姝从不跪天不跪地也不跪父母的现代穿过来,没太多坚持,唯独还保留着膝盖硬的毛病,并不想动不动就吓跪。

  因此榜一大佬和奶团子久久不现身,沈丽姝就不能像对待秦叔叔那样,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见秦叔叔时间太忙没时间找她玩,沈丽姝毫不见外,乐颠颠带着一堆礼物跑去秦家拜年,在秦家赖了顿饭,终于见到了秦叔叔家美艳动人的媳妇,心满意足带着秦家众人丰厚回礼满载而归,中间还在秦叔叔的书房敲定了酒楼的合作细节,沈丽姝揣着修改好的最终版合同上门。

  合伙人之一的徐大舅已经提前在上面签字画押过,沈丽姝最后跟秦叔叔核对无误,也分别签上两人的名字按过手印,合同生效,如此只要等过完元宵,之前跟她合作的工匠就会召集到位,开始大刀阔虎的进行装修工作了。

  至于说好再来玩的榜一大佬和奶团子没出现,沈丽姝除了等还是等。

  她也没有正事不干就只能大佬,把礼物放在储物柜里,该干嘛就干嘛,过完元宵后,沈丽姝更是白天都往新店跑。

  反正大佬来之前会让人通知,她只要提前回店里就行。

第138章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 沈丽姝迎来了人生中第二个开张大吉。

  她在正月里就跟合伙人沟通确定了装修经营等一系列方案,过完元宵后,合作多次、彼此都磨合得很好的施工队迅速集结到位, 再加上砍掉了店租押金等一大笔开支, 一千五百两的启动资金相当充裕,有钱能使鬼推磨, 装修工作火速推进, 整个过程顺利迅速到不行,最后赶在阳春三月里盛大开业了。

  他们最大的合伙人秦叔叔纯纯就是金主爸爸,出钱出店, 本人完全不参与日常经营, 就连股份也不在他本人名下, 老规矩借了夫人的名义。

  大概开业以后, 他也不会像去烧烤店那样频繁的光顾自家酒楼, 要将避嫌进行到底。

  投资人爸爸不管事, 沈丽姝不能也跟着当甩手掌柜, 可能跟烧烤店一样, 等店里一切走上正轨、工具人小伙伴们也纷纷独当一面后, 她可以舒舒服服的躺着数钱,但是起步阶段,每个创业老板该吃的苦, 她还得再吃一遍。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沈丽姝身上的担子都会比较重。

  不过如今的情形也比开烧烤店好太多,跟资金充不充裕倒没关系, 而是因为徐大舅帮她分担了了极大的工作压力, 后厨那部分最脏最累的工作都徐大舅负责了。

  他从七八岁就正式跟着徐姥爷学厨艺, 十几岁去酒楼当厨师, 二十多就当上了主厨。如今还不到四十,可这丰富的从业经验,完全当得起一句老师傅了!

  徐大舅不但有经验有技术,更难得的是还保留着对这一行的热爱,搞起事业来让沈丽姝这个卷王都自愧不如,不但后厨所有事务一把抓,甚至连采购都不放心交给别人,正跟沈丽姝坚持要亲自早起去采购最新鲜的食材,手把手调教徒弟几年,以后再慢慢把这部分事情交到他们手里。

  总之徐大舅搞起事业来是真上头,恨不得多长出几双手脚、好让自己面面俱到。

  沈丽姝作为大外甥女,少不得劝徐大舅保重身体,但站在合伙的角度上,有这样责任心重、事必躬亲的合伙人,这可给他们省了好多麻烦。

  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沈丽姝很乐意把经营管理以外工作全部交给徐大舅,和投资人爸爸讨论股份的时候便主动给徐大舅争取了福利,最后方案就是他们三方各占三成股份。

  徐大舅自己没掏钱,技术入股也是一样的,再考虑到他以后才是那个劳心劳力撑起酒楼的核心人物,开这个待遇并不算过分。

  说是沈丽姝努力帮大舅争取来的,其实也没这么夸张,她只那么一提议,投资人秦叔叔二话不说就点头,表示应该的应该的。

  可能这就是跟读书人做生意的好处,他们不像商人一样精于算计、斤斤计较,有些书读得太多被洗脑了,甚至羞于开口谈利益,但迫于生计又不得不染上铜臭味,因此只要不涉及底线,他们便不会计较太多,至少不会恨不得随时随地掏出算盘计算得失。

  秦郁松倒不是把脑筋读死了的古板书生,他只是单纯出身富贵,不怎么把金钱放在眼里,合作开酒楼不过是适逢其会,这本就是他名下的铺面,与其租给不相干的人,他更愿意交给这个虽无半点血缘关系,但却是他看着长大、视若自家小辈的孩子,算是支持她的事业。

  既然初衷是支持鼓励姝娘,那他自然不会计较那么多,基本上她说什么便是什么,只要能收回正常的租金,对将偌大一间铺子赠予他的祖父有所交代,秦郁松就算满意了。

  不过以他对姝娘的了解和信任,搞这么大阵仗,不大赚一笔反而不正常了。

  秦叔叔对便宜侄女的信心越足,就躺得越平,认为怎么分配都是赚,便不在意这点小事,只是觉得小丫头每次找他说正事,就宛如换了个面孔,一本正经、故作老成的样子,就很有意思,不管看多少回仍觉意犹未尽,所以他也没再说让她全权做主,他一切支持的话了。

  小姑娘只要想到新方案,兴冲冲来找自己商议,他便好整以暇看着,听完配合的给予肯定,偶尔提一点建议,就能收获一张满心欢喜的笑脸,然后目送着她备受鼓舞的离开。

  每每如此,秦郁松都有种摸到了妻子养的那只漂亮小猫的感觉,巴不得重复一百次,简直是通体舒畅。

  沈丽姝也以为是她的方案完美无缺到让投资人爸爸无刺可挑、只能拍手叫好的地步,也是皆大欢喜。

  甚至这个跟金主爸爸丝滑无比的沟通过程,让她好几次都忍不住扼腕叹息,没有一开始就接受投资的她,真是领着小伙伴们多走了好多弯路!

  早知道秦叔叔当投资人只掏钱不管事,他们早就不用努力了。

  当然好饭不怕晚,现在叫一声爸爸也不迟。

  沈丽姝和秦爸爸沟通顺利,反倒在徐大舅那边出了点小插曲。

  徐大舅认为外甥女出钱出炒菜的方子,秦大人更是提供了这么难得的铺子,他们分再多红利都是应该的,而自己只是个卖力气的,虽说手艺还行,可干他们这行的,勤快肯吃苦都不会太差,比他好的厨子满京城到处都是,自己仗着外甥女的关系才能赶上这种好事,万万不敢要求太多。

  时间长了以后,看着另外两个合伙人不怎么费心就能轻轻松松赚大钱,而他自己每天汗流浃背、热火朝天的忙活着,却只能分到一小部分钱,到时他会不会觉得分配不均甚至是心存怨恨,徐大舅不知道,也想不到那么远,他只知道现阶段的自己受之有愧,分个一两成就很满足了,实在不好意思要这么多好处。

  沈丽姝也是万万想不到,徐大舅竟会因为她给的太多,而跟她讨价还价、僵持不下,还是她机智的发动了父母姥爷和二舅等一堆亲朋好友,轮番给徐大舅进行道德绑架,才终于让他答应了这个方案。

  为此她承受了巨大的损失。

  徐大舅答应接受三成的分红时提了个条件,他表示既然算是技术入股,那他的本职工作就是卖力气,为酒楼做牛做马也是应该的,他往后只拿这一份分红,大外甥女之前说好的工钱和奖金统统作废。

  沈丽姝当时就傻眼了。

  大人喜欢做选择题,她的原则却是全部都要,在烧烤店就是底薪提成奖金和分红统统搂在怀里,越是大老板越是不能短自己一毛钱工资,如今她名下拥有两家店,光明正大给自己开双份工资,收获双倍的快乐!

  然而被徐大舅这么一通操作,沈丽姝不但痛失酒楼那边的工资奖金,连带着烧烤店的那份都拿得不那么理直气壮了。

  沈丽姝:徐大舅赚不赚不知道,反正她觉得自己这波血亏。

  没办法,自己找的合伙人,跪着也要继续下去。

  沈丽姝只能安慰自己,徐大舅这么有原则底线,肯定不会做那种趁合伙人不注意中饱私囊的事情,这样至少能保证账目清晰透明,他们大股东的分红不会被人偷走。

  主要是可以继续做流程了,三个大股东的权益得到了切实保障,如此还剩了一成股份,他们商议决定这个算作干股,红利暂时由徐姥爷享受。

  因为最初商量开个小饭馆,由经验丰富的徐大舅领着三个小徒弟负责后厨工作,可能会辛苦受累一点,但绝对忙得过来。而今小饭馆变成比徐大舅原东家还要豪华的酒楼,还是师徒四人撑着就太勉强了,有命赚钱还得有命花嘛,招兵买马势在必行。

  这时徐姥爷挺身而出,主动提议带上几个徒弟去酒楼干活,后厨只需要招洗碗洗菜的杂工,以及大厅能招待客人的小儿跑堂,如此便不用担心因此混进来浑水摸鱼之人。

  徐大舅一合计,老父亲全心全意培养了一年的师弟们,搞不好比他几个小徒弟还能干些,关键是他清楚老父亲的本事,老爷子年纪大了不需要亲自颠勺烹饪,他拄着拐杖站在厨房,便是一根定海神针。

  那样自己只需要负责核心的招牌大菜,老爷子在旁指挥徒弟们满足顾客的其他需要,以及在他忙得晕头转向、无暇他顾的时候,代为调教徒弟,让他们尽快独当一面、分担他的压力,这就算是帮了大忙了。

  这么一想,徐大舅果断接受了老爹的毛遂自荐,沈丽姝也热烈欢迎,并表示徐姥爷这属于退休返聘的老专家,可遇不可求,待遇绝对不能少,提议那一份干股先作为徐姥爷的加盟福利。

  反正徐大舅预计不会辛苦徐姥爷太久,约莫两三年他老人家又能退休了,那时候正好做一次员工激励,将干股分成若干等份发放给优秀员工,比如在后厨一丝不苟的厨师们,和兢兢业业冲业绩的小伙伴。

  是的,沈丽姝自己挖自己墙角,把烧烤店的优秀员工挖到了酒楼。

  不过烧烤店能干的小伙伴们很多,优秀的都让她放心当起甩手掌柜了,沈丽姝却很克制的只挖了两个,分别是张彬和宋向民。

  她选这两位表哥的原因比较复杂,他们的能力占主要因素,张彬和宋向民如今都能管理下属,又会算账记账,放在之前的团队里是比较出跳的了,学历跟是鹤立鸡群,沈丽姝希望他俩也能教会徐大舅算账记账,实在不行就努力成为徐大舅的左膀右臂吧。

  毕竟是老徐家的外孙,两位表哥帮徐大舅做事总是会尽心尽力的。

第139章

  张彬和宋向民从烧烤店跳槽到酒楼, 直接就是管理层,工资待遇倒是跟原先没多大变动,只不过酒楼有个优势, 干个几年帮助酒楼在京城站稳脚跟, 他们这些“开国功臣”,就会得到一个千载难逢的分股份机会。

  后面加入团队的张彬这些人, 甭管如何兢兢业业、为烧烤店立下汗马功劳, 都不可能参与分红,因为蛋糕早已经被先来的小伙伴们瓜分得干干净净,沈丽姝也只能给他们多发提成奖金作为弥补。

  她再喜欢画大饼, 也不可能把这么重要的东西拿出来当钓驴子的胡萝卜。

  当他们几个合伙人在未来将拿出一成股份来奖励优秀员工这件事上达成共识后, 沈丽姝的第一反应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这种好事她得想着小伙伴们。

  也刚好徐林徐鹭去年搬进城里生活, 就迫不及待跑来给她打工了。

  他俩原先就有工作经验, 脑子也灵活, 又有各自的亲哥无私传授经验, 很快干得有模有样。

  如今烧烤店人手充足, 今年开始更是从月休一天变成月休两天了, 福利逐步完善,沈丽姝才会想到挖自己墙角这么天才的主意。

  不过也不能把人都挖到酒楼来,说好了将后厨全权交给徐大舅和徐姥爷, 沈丽姝就不会去指手画脚又给后厨塞人,她只管大堂的人事安排。

  酒楼的伙计她早就计划好了,没必要像烧烤店一样里里外外都必须是自己人, 只要后厨的保密工作妥了, 服务员稳不稳定就无所谓了, 这本来就是流动性很强的一个职业。

  他们这回直接对外公开招聘小二跑堂, 要求家世清白、口齿伶俐,以及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不需要培训太久就可以正式上岗。

  一经录用待遇从优,基本工资向同行看齐,但为了提高服务质量,沈丽姝也不会放弃KPI考核制度,总要给员工们切实可见的好处,才能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爱。

  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酒楼员工的奖金提成远不可能跟烧烤店比,一来沈丽姝不是冤大头,二来她也不想成为同行眼中的刺客。

  这样一来,她需要的员工满京城都是,也不是多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沈丽姝才不舍得把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小伙伴薅来干这个,员工分红是很香,但也没有那么香,因为作为黑心资本家,她会推出相应的限制条件,比如在职期间才有资格享受干股,一旦离职自动收回,当然正常退休的话另当别论。

  员工福利只能是她的员工才能享受,指望从这里薅一笔就跑是不现实的,别说他们只是一起创业的小伙伴们,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她也不答应。

  再说股份激励也还没有烂大街到是个员工就能享受,至少也得是核心层,比如手握招牌菜的厨师,以及管理层。

  管理层的名额有限,沈丽姝为此很是慎重的挑选了一番。

  张彬和宋向民能够雀屏中选,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不但他俩的能力和徐家外孙的身份最合适,就连年龄都恰到好处。

  两人虚岁都过了十五,虽然在沈丽姝看来依然是童工,放在这里却刚好是可以当正经大人使唤的年纪。

  酒楼的情况和烧烤店不尽相同,“小郎君烤肉”,最出名的地方就是这是他们一群小郎君小娘子自己经营起来的,不知不觉已是独一无二的特色,无论是老顾客还是慕名而来的新客,都很喜欢看小朋友们有模有样搞事业,越是像沈丽姝和徐力这样年纪小的一本正经起来,那群恶趣味的客人越觉得好玩,撸串奶茶调戏小朋友,是进店的必选项目。

  当然调戏完小孩,顾客多多少少也会留下小费作为补偿,这也是他们店里连小费收入都能成为主要创收项目之一的原因。

  以前沈丽姝和小伙伴们只当他们运气好,汴京有钱人太多了,时间久了就知道,这种福气不是谁都有的,他们小郎君剑走偏锋的作风,分明是业内一朵“奇葩”,以至于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沈丽姝如今办酒楼,也不敢保证一定能复制烧烤店的成功经验,靠实力说不定还更有把握,多从菜单菜谱方面下功夫,服务什么的中规中矩就行了。

  因此除了后厨的小学徒,其他员工她准备正儿八经招成人。

  当然沈丽姝会按照这个时代的成人标准,到时候应该是以十七八岁的少年为主,她还是更喜欢跟年轻人打交道的。

  这样一来,虚岁已满十五的张彬和宋向民,混在团队中也会比较和谐,以他们的能力,让大两三岁的手下听话服从管理应该不难。

  事实也确实如此。

  被选中的张彬和宋向民本就死心塌地跟着表妹了,让跳槽就跳槽,没有半点怨言,后来得知在酒楼表现优秀,两三年后甚至有机会获得股份,两人才知道小表妹的良苦用心,十分感动,然后就化激动为动力,积极主动揽下了员工培训任务。

  他们以前是怎么学习为顾客服务的,现在就原封不动搬来教手下,管理模式也照抄前单位,而且跟小表妹待久了,多多少少也学到了点画饼精髓,两相结合,愣是把一群人高马大、统一服装的伙计们忽悠瘸了。

  开业准备工作在各部门的配合下,进行得井井有条,老板反而有点无所事事,正式开业这天,沈丽姝像老太爷似的在柜台背着手,看着店里客似云来的火热画面。

  沈丽姝吸取小郎君被顾客抢了命名权的教训,这回先下手为强,给酒楼取名“天上人间”,寓意是天上人间仅此一家,她觉得凭自己记住的那些经典美食菜谱,和徐大舅的执着钻研,他们的酒楼完全当得起这个名字。

  取好名字还火速请另一个合伙人题字,早早做成招子牌匾挂上去。

  天上人间开业当天,便成功打响了第一炮。

  因为沈丽姝很精明的利用了手中资源,提前半个月就在烧烤店送酒楼开业优惠券,开业当天也没忘记优良传统,请舞狮队全城给他们宣传预热,于是一开张便宾客盈门、络绎不绝。

  沈丽姝站在柜台看着的火爆一幕正美,张彬也忍不住过来跟她分享好消息,“姝娘,今儿来了好多熟面孔。”

  “我看到了,都是常去吃烤肉的熟客。”

  张彬笑得合不拢嘴,“真好,以后他们无论是吃烤肉、还是喝酒聚餐,也都是在咱们家了。”

  沈丽姝美滋滋总结:“这就叫一网打尽。”

  路过不小心听了一耳朵的宋向民:……

第140章

  靠菜品出圈的天上人间酒楼, 开业当月也为他们创造了一千两的高昂利润。

  代价是团队中除了沈丽姝和徐姥爷两人依然白白净净、红光满面,其他人都累瘦了一大圈,这当中最明显的就是徐大舅了, 挺了近十年的大肚子, 竟然有缩水的迹象,徐二舅还不怕死的打趣他哥, 说徐大舅当东家了, 真富贵起来了,富贵肚反而不见了。

  漂亮的业绩离不开员工的辛苦努力,沈丽姝数钱数开心了, 也没忘记犒赏这么努力帮她致富的打工人, 为了让大家再接再励、再创辉煌, 红萝卜和甜枣一个也不能少, 她给全体员工、包括只在厨房洗碗洗菜的杂工, 都发了一笔可以跟工资持平的奖金。

  就是可惜徐大舅和徐姥爷坚决只拿分红, 对大笔的奖金提成无动于衷, 真是一生要强的徐家人, 搞得沈丽姝也只能忍痛放弃这份福利。

  值得安慰的是, 这一千两已经是扣除所有成本后的净利润,其中也包括了给员工的福利。

  他们三个合伙人各得三百两,就连退休返聘的徐姥爷也有一百两的分红, 也算是盆满钵满。

  正所谓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发工资这天, 沈丽姝是全场最忙的人, 因为她要领两份收入。

  酒楼打烊的时间要比烧烤店早两三个小时, 沈丽姝便先在酒楼蹲守, 给大家发了工资顺便再画个大饼,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去烧烤店主持第二场,像极了活动缠身不得不化身时间管理大师的女明星。

  她这“女明星”同样也有保镖护送呢,因为怀里揣着属于自己的三百两,和明天要抽空给投资人爸爸送去三百两,足足六百两巨款,别说徐大舅他们不放心她一个人从酒楼走到烧烤店,沈丽姝自己也不踏实,立刻接受了两位表哥要陪她去烧烤店的提议。

  张彬和宋向民是跳槽了,烧烤店也相当于他们的娘家,对这里的感情依然深厚,进来一看小伙伴忙着收银和送客,有些餐台还来不及收拾,俩人便自动挽起袖子帮大家收拾。

  收拾碗筷、擦洗桌椅、扫地倒垃圾,这些粗活在酒楼都是杂工和活计们负责的,不需要张彬和宋向民两个大小掌柜动手,但是一回到“娘家”,两人擦洗收拾的动作依然熟稔又自然。

  搞完繁琐的卫生工作就算正式打烊,这时一楼大门锁好,大家开始转战二楼数钱算账,张彬和宋向民也自然而然的加入数钱大军,跟熟悉的小伙伴们混在一起毫无违和感。

  大家也没有因为他们离职了就藏着掖着,毫无芥蒂的继续说说笑笑,更有拉着几人问东问西、打听酒楼情况的。

  去了酒楼,张彬的主业依然是记账算账,宋向民则协助沈丽姝完成日常经营管理任务。

  被问到新公司的业绩,身为财务经理的张彬忍不住公布了他们的净利润,把烧烤店的小伙伴们听得都惊呆了,“这不是比咱们烧烤店生意都更好了吗?”

  “对啊,你们那边人手少,怎么忙过来的?”

  张彬笑着解释道,“没有没有,酒楼的营业额其实是不如烧烤店的,净利润更高是因为不用发这么多工钱。我和向民的工钱奖金还跟原来一样,大舅和姥爷的几个徒弟每天累得够呛,也不能亏待了,但剩下的杂工和伙计不算自己人,即便想多给些,还要顾虑到同行的脸面,也不能太出格。姝娘今天给他们发了四五两银子,最少的也有三两多,已经让大家乐得找不着北了。”

  听罢,徐力忍不住摸着下巴感慨道,“酒楼的伙计一个月工钱就三五两,那我哥一个人,就够养活至少十个伙计了?”

  他哥徐虎:……

  徐虎忍不住吐槽,“你的工钱就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