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技巧,全是装备的功劳。
现在小伙伴们整天蹲在店里搬砖,风吹不到雨淋不着,更让她立志要白成一道闪电了。
她的美白之路尚且如此勤勤恳恳、一刻也不敢松懈,大弟二弟总不至于基因突变?
他俩在上房揭瓦的年纪被放到了乡下,身边表兄弟堂兄弟和同龄小伙伴们一大堆,正应该没事就漫山遍野体验童年的,如今夏天都过去一半了,表弟都一个个晒成了黑煤炭,小老弟却依然白白净净、可可爱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沈丽姝不用问都知道,在周围小伙伴们课后结伴愉快出去玩耍的时候,他俩多半还被关在学校用功,从天亮学习到天黑才能被放回家——林举人纵使对年纪最小的两个弟子宽容几分,本职工作也不会松懈,这又是个没有双减政策的时代,当代读书人的观点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于是,小老弟的童年还没结束,就过上了卷生卷死的生活。
对于这个情况,沈丽姝的内心毫无波澜,反而还想无情的挥舞小皮鞭,让他们再卷一快点。以为她是白白掏钱给小老弟上私立的么?
人才投资也是投资,这都是生意,她现在的投资都期待回报,就等着小老弟考科举最好上岸成功,走上人生巅峰,好带她一起装逼一起飞。
当事人不知道漂亮阿姊内心的邪恶想法,得到肯定的答案就很兴奋,沈进殊更是拉着她的手去摸自己头顶,“姥爷和师母都说我长高很多,阿姊你看看,我现在是不是很高了?”
沈丽姝隔着儒巾撸了把狗头,骄傲道:“想不到吧,阿姊也长高了,你还不是没有我的腿长。”
沈进殊努力踮着脚尖抗议:“我不是,我没有,我长高高了。”
沈丽姝才不让着他,雨露均沾的又撸了沈文殊一把,欣慰点头:“不错不错,大弟也长高了。”
大弟要比二弟斯文懂事多了,虽然被撸得咧嘴直笑,嘴里还要稳重的表示,“我们都有好好吃饭,先生说想考科举做官,不但学问要好,仪容也需端正。”
沈丽姝知道这个时代考公除了靠才华,有时候还看脸,据说长得越好越容易受领导上级器重,仕途都比同学们顺畅,要是一不小心合了金銮宝座上那位的眼,成为天子近臣,直接就是一步登天,正应了那句老话,满朝文武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总之皇帝和文武百官也挺gay里gay气的,上朝点卯宛如传说中的翻牌侍寝,江山代有才人出,可大领导身边的空缺有限,那当然是选择用长得好看又能干的。
沈丽姝还挺感同身受,哪天他们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招秘书助理什么的,她肯定也要把长相要求写上去。
毕竟谁不想跟漂亮小哥哥小姐姐贴贴呢?
但听大弟的意思连身高也有讲究,她就有点震惊了,“怎么身高不够也没资格金榜题名吗?”
“先生说不可以有碍观瞻。”
沈丽姝点头感慨,考公门槛果然很高。
在姐弟俩闲聊的时候,沈进殊努力仰着萌萌哒的小脸,看看阿姊,又看看大哥,水晶葡萄般的大眼睛里写满了懵懂。
他听不懂,加入不了这个话题,于是继续自己的话题,握拳发誓道:“我不管,我以后一定比大哥和阿姊都高。”
一句话成功把哥哥姐姐的注意力拉回到自己身上,沈丽姝点头,“好好好,你加油长,以后比我们加起来都高。”
沈进殊:……
想象了下弟弟长成巨人的样子,沈文殊不厚道的默默憋笑了。
虽然沈进殊理解能力有限,但他会察言观色,尤其是哥俩形影不离的,培养出了极大的默契,一看大哥的脸色,他就知道这不是什么好事了,立刻收起了原来骄傲的小表情,扁了扁嘴就要发作,沈丽姝反应更快得转移他们注意力,“听说你们俩最近学习很用功呢,正好阿姊准备给你们了大红包,就放在你们屋子里,快去看看吧。”
正经拜师后,哥俩再也没机会好好搞钱,可已经培养出来的理财意识却不会因此消失,于是继续着他们的攒钱大业,从每个月的零花钱里面省。
沈家旺和沈徐氏倒也没有像现代家长那样定期给孩子们零花钱的习惯,只是家里日子越来越好了,两孩子在镇上到底不像父母身边,手头宽松总是方便些,便每次回老家看孩子的时候,都会给一些钱让他们看着用,不过大头还是给了两家的长辈,真需要用大钱的时候,孩子们可以直接问姥姥姥爷,或者爷爷奶奶要。
当然夫妻俩就算不给长辈孝敬,他们也不会不管哥俩,现在沈家旺和沈徐氏孝敬老人的钱,被他们连本带利都用在孩子们身上了,换着花样给他们弄好吃的,还隔三差五给个几文钱买糖吃。
两边老人都给两文,加起来就是四文,日积月累也是个不小的数目。
但是很明显,这样几文钱几文钱的攒钱,到底不如跟着阿姊一夜暴富来得痛快,他们最喜欢阿姊的豪横了。
一听说大红包,哥俩相似的小脸上是如出一辙的向往,再顾不上跟阿姊贴贴,拔腿就跑,风一般冲去了他们的房间,很快传来了小朋友惊喜欢呼的声音。
沈丽姝本来要抬腿跟着去看小老弟手舞足蹈的样子,一回头就看到了同样拔腿离开的小表弟,她当时就站定了:“你们跑什么?”
徐林和徐鹭呵呵装傻:“没什么,我们想去看看大弟二弟。”
他们本来想找表姊聊聊打工的事,
读书太苦了,他们宁愿进城跟兄弟们做伴,跟赚不赚钱的没关系,就是喜欢每天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的规律生活。
然而刚靠近,就听到表姊跟弟弟聊起了他们的学习,兄弟俩立刻转身就跑。
学渣可听不得这种话。
他们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被一说起读书就丧心病狂的表姐逮住,然后一顿疯狂输出——想想那画面就头疼。
虽然哥俩什么都没说,但好歹也是一起搬过砖、一起流过汗的小伙伴,烧烤店还有他俩的一份分红了,沈丽姝对俩小表弟不说了如指掌,也知道个七七八八,毕竟他俩在想什么,也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了。
他们越是避之不及,沈丽姝越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几个月没回来了,你们最近成绩怎么样啊?”
徐林徐鹭神情呆滞,“马……马马虎虎吧。”
“还是那句话,读书不是坏事,学进脑子里的知识一辈子都有用,你们还是应该珍惜如今能好好念书的日子,加倍努力才是。”沈丽姝一本正经说教,“你们读得好了,来年表姊才放心请你们来帮忙。”
她是估摸着姥爷年底跟她一块买房,一切顺利的话,过完年肯定要搬家了,还不知道大舅到时候怎么安排,但姥爷和二舅他们肯定是要进城的,这样工作和生活质量都有极大的提升,徐林徐鹭哥俩多半也要跟着进城。
看这俩谈起学习就色变的学渣本色,一旦有机会进城,肯定打死也不继续读书了。
到时候就算她不说,姥爷和大舅二舅他们多半也要找她商量这事。
小表弟长大了,是时候给她当童工了。
沈丽姝当然不会嫌干活的人多,她已经有了准备,也不介意提前透露给小表弟。
徐林和徐鹭起初听着熟悉的台词,只知道机械的点头应好,应了半天没听到下文,他俩才反应过来她最后说了什么。
惊喜来得太快,哥俩一时竟有些难以置信,“真的吗表姊,我们明年可以去干活了?”
“应该差不多了。”沈丽姝保守的回答。
即便不是十分确定的答复,兄弟俩也喜出望外了,他们都知道表姊才是老大,她点头说他们明年可以进城,基本上就不会有第二个人反对,这让苦苦熬了这么久的他们如何不欢喜激动?
兄弟俩此时的心情,丝毫不比揣着大红包的沈文殊和沈进殊淡定多少,四个激动的熊孩子相聚,于是满院子上蹿下跳的撒欢起来。
正在问沈家旺他们怎么突然回来的徐姥爷几人,被这阵突如其来的笑闹声打断,也只是含笑看案了眼发泄兴奋情绪的孩子们,继续关心的问,“举人老爷家今儿没留饭吗?”
沈家旺笑道:“留了,林举人和家人都很热情,饭菜都备好了,三娘回来路上还同我说,老太太和举人娘子喜欢姝娘,没见到她可失落了,几次都想叫人把咱们姝娘也请过去,不过后来大弟二弟一撒娇,说好个月没见阿姊,今天想回来吃饭,下次再留下来好好陪奶奶和师母。老太太和举人娘子此时虽然还有些遗憾,到底挨不过孩子们央求,还是放我们回来了。”
徐姥爷和沈爷爷一听,不由得对视一笑,徐姥爷拄着拐棍眉开眼笑,“举人老爷家没恼了咱们就好,改明儿就让大弟二弟收拾收拾去举人老爷家住两日,多多孝敬这般疼爱他们的举人娘子和老太太。”
沈爷爷沈奶奶不住的点头附和,“他姥爷说的没错,举人老爷一家都对孩子们这么好,要该孝敬回报的。”
确认过关键问题,徐姥姥徐姥爷才笑呵呵的招呼大家开饭。
热热闹闹吃完丰盛的大餐,大家该上学的继续上学,干活的继续干活,一家四口也要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了。
沈丽姝挥一挥衣袖,就给小伙伴们带来加班的消息——乞巧节和中秋节各有一头小肥羊要上市,羊肉串、小羊排,大小羊腿,蹄筋,羊脚和羊腰子,万物皆可烤,喜欢这口的顾客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可以提前预订起来了。
就这么一句话,整个团队又得加班加点的搬砖,在七八月两个月里累成狗。
好在努力都有收获的,发到手的工资再一次让小伙伴们乐不思蜀,纷纷向沈丽姝表示他们还可以再战一天一夜。
他们可能血赚,但沈丽姝绝对不亏,当老板的她永远都赚的最多。
不过羊肉串的利润也让一向胸有成竹的她惊呆了,分完钱还在那疯狂拨弄算盘,“嗨呀,真希望青娘她们养的小羊羔都能一夜之间长大出栏,还只宰一头羊,咱们这个月的净利润就翻倍了,这不比奶茶都要来的香吗?”
徐虎趁机提议道:“咱们自己养的没这么快长大,不如先找别人进货?比如金老板,他那儿既然能供应上牛乳,说不定也有羊肉。”
第116章
沈大柳第一个支持徐经理, “对啊,即便买不到整头羊,串些羊肉串和小羊排也是好的, 客人最喜欢这两样, 好多吃完念念不忘,都大半个月过去, 还有人问咱们能不能早点上羊肉串, 不用等到中秋节那么远的。”
小伙伴们也觉得这是个好办法,纷纷眨着眼睛满脸期待的看着沈丽姝。
沈丽姝挑了挑眉,故作沉吟道:“可是羊肉很贵的, 即便金老板能供货, 也不可能给咱们便宜太多, 毕竟羊肉串最好用羊腿肉, 这个部位肉多鲜嫩, 爱吃羊肉的人都不会放过, 因此放在外头常常有价无市。金老板能给咱们供应就算厚道了, 估计不可能再优惠了。”
她还记得第一次在家做烤羊排, 小伙伴们香得恨不得连舌头一起吞进肚子里, 明明好长时间都对这一口念念不忘,可谁也没再提过买羊肉,实在是价格贵得让他们高攀不起。
毕竟他们家没有矿。哪怕如今算是发家致富了, 实现了鸡鸭自由,在汴京这个国际大都市,过上了颇为体面的生活, 然而上个月斥巨资买牛羊肉给“程公子”开小灶以示感谢的时候, 大家也没舍得多买一点给自己吃——当然一点羊肉还是买得起的, 可是他们人多啊, 一点根本不够,要让小伙伴每人吃上一串羊肉串,还不得称个五六七斤?
加上给榜一大佬准备的大菜,那天的预算高达两三贯钱,小伙伴们还不敢如此奢侈,大家一合计,最后多买了几条大鱼,做了顿正宗的木碳烤鱼犒劳自己。
那顿大餐沈丽姝没加入,她在包厢里陪榜一大佬大饱口福,就没再出来跟小伙伴们抢难得的烤鱼了,只静静看着他们努力干饭,不但吃光了里面的配菜和汤汁,就连爆香的葱蒜都没有放过,宛如蝗虫过境。
总之,家里没矿的小伙伴们都这种高端食材敬而远之,沈丽姝自己也是,宁愿花上大几个月时间扶植养殖业,以期实现自产自销,也没有图省事去市场买羊肉。
万万没想到,她有朝一日还能收到来自小伙伴们的这种建议,一时感觉很奇妙。
徐虎搓着手笑道:“羊肉这么好吃,贵是正常的,反正再贵咱们也有赚头。”
翻看账本的张彬及时纠正,“其实是越贵的食材,咱们赚得会也越多。”
他悟了!
沈丽姝本来也有这个觉悟,现在被小伙伴们先提出来,她便不再迟疑,愉快的点头:“行,明儿三伯陪二舅去金老板那儿拿货的时候,先问问他,若是可以商谈,我们晚些再过去谈合作细节。”
沈三伯积极的应道,“好嘞。”
这次她没有叫平常也跟着去提牛奶的沈四伯一起跟进,因为沈四伯突然爆冷门,成为本店第二批升职加薪的黑马。
说来还真是好人有好报,沈四伯无论人前人后都是老好人形象,没有半点作秀的意思,他真心实意、无怨无悔把侄子们当亲儿子照顾,一块出来打工也习惯性照顾他们,累活脏活先往身上揽,遇到好处就让给孩子们挑拣,总之一直默默奋斗在一线。
直到时间来到了一年中最热的七八月。
这是除沈丽姝和徐虎徐力以外的团队成员,在汴京过的第一个盛夏,但他们本来就是京郊人士,很清楚汴京冬冷夏热的属性,这里冬天能冻死人,夏天也能热死人,不断攀升的气温会给他们的烧烤工作造成负担。
虽然店里每天不间断的冰镇着几大缸奶茶饮料,能适当的给后厨降降温,但最多也就降个两三度,该热还是热,尤其是负责烧烤的小伙伴,整天烟熏火燎,一个月后换班,人都被熏得又黑又干,亲妈都不敢认了。
沈丽姝也知道大热天的搞烧烤不容易,他们去年摆摊的时候没赶上这天气,就算现在开店摆摊两手抓,晚上才需要出摊、还能吹到风的小伙伴,也比成天在后厨整桑拿的烧烤师傅轻松很多,因此她连夜给几位烧烤小哥追加了高温补贴。
可这只是事后补偿,并不能缓解他们的辛苦。
尽管每一位被排到负责烧烤制作的小伙伴,都一如既往的爱岗敬业,为工作付出再多的汗水也甘之如饴,沈四伯却忍不住心疼他们,就主动站出来争取七月份的烧烤岗了。
后厨烧烤是两人一组,他倒也想自己都承包了,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能替一个是一个吧。
沈四伯曾经也是他们摆摊大队的一员猛将,跟顾客交流等事情他做不来,完全不需要动脑子的工作他都能很好的完成,尤其是有手就行的体力活,干得可专业了。
门店开业后,沈丽姝才会把他安排在后厨,负责一切需要力气的工作。
但这并不意味着沈四伯干不了技术活。
这个年代的男人很少有做饭的机会,尤其是老沈家这样传统且人丁兴旺的大家族,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沈奶奶带着女儿媳妇和孙女们,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男人们干完体力活回来,就可以舒舒服服的躺平等着吃喝睡了。
结果在这种家庭走出来的沈四伯,烧烤水平却意外得还不错,第一次上手就把火候控制得很好,后来更是得心应手,除了觉得调料太贵老实舍不得放料外,技术完全没毛病。
舍不得放调料也没什么,毕竟是两人一组,他放得不够,搭档也会补上。
后来沈三伯进城后,休息时间给孩子们八卦吹牛,沈丽姝他们才知道,原来沈四伯小时候还是妈宝男,兄弟和小伙伴们吃完饭就跑没影,只有他,家里一叫就乖乖回去,父母让干嘛就干嘛。
以至于沈奶奶只要做饭找不到人帮忙烧火,就把四儿子抓壮丁,沈四伯这才练就了一手尽控制火候的本领。
这也算是一种天赋了。
要是换成沈三伯,就算想跟他弟一样帮孩子们承担这份辛苦,也爱莫能助,他根本不懂烧烤。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沈三伯的加入,才给了沈四伯相对的自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想要的工作。
不然沈四伯这会儿也只能干瞪眼。
因此面对这份意料之外的申请,徐经理和沈副经理都觉得问题不大,爽快就批准了。
沈四伯于是当起了烧烤师傅,他的搭档是徐力。
本来沈四伯不申请的话,这个月也轮到徐力和沈大金,现在他加入,大堂哥只能往后排,八月虽然也热,不过中秋节后就会一点点降温了,怎么说也比七月舒坦。
按理说徐力年纪小,更值得享受这份优待,可是沈四伯和他大侄子性格一样一样的,都不是很会变通,俩经理一合计,还是把机灵的徐力安排给沈四伯搭档吧,比如放调料,沈四伯舍不得,他可从来不会手软,俩人刚好互补。
而且以沈四伯的性子,徐力即便不是他侄子,也算是看着长大的孩子,还是会照顾他,把更多工作往自己身上揽的。
徐虎这位大哥也挺放心,就这么安排好了。
徐力和沈四伯的合作确实很愉快,都不声不响研究起新品来了。
最令大家惊讶的是新品计划的主导者,居然不是更会来事的徐力,而是沈四伯提出并执行,徐力只在旁边打辅助。
沈四伯这种孩子控,产生开发新烧烤的念头也跟他闺女有关,才调整岗位没几天就赶上羊肉串上市,这只小肥羊可是青娘荷娘她们姐妹几个一口一口喂养长大的,每一斤肉都凝结着她们的心血。
放假回家的时候,沈四伯一直听姐妹俩叽叽喳喳聊她们养的猪和羊,还兴致勃勃带他去圈舍里看,如今她们的第一头羊终于出栏了,由他负责烤制。
就算姝娘不说要把羊身上所有能利用的部位都上炉子烤,沈四伯自己也是这么想的,都是孩子们的心血,他也希望能最大程度的利用这只羊,毕竟羊肉这么贵,要是一整只都能做成烧烤,就更有赚头,以后需要羊肉的地方也更多,这样青娘她们也能如期待的那样赚更多钱了。
不过大家此前只有烤羊肉串和羊排的经验,两次还都是徐虎动手,其他人都只在旁边看着,然后努力学习。
所以羊身上的其他部位该怎么烤,还得从长计议,沈丽姝自然是跟沈四伯和徐力俩人一起研究。
本来就认真干活的沈四伯,这次更是前所未有的认真用心,一不小心就陷进去了,格局打开,顺着先卤后烤的羊蹄想到了猪脚,然后在沈丽姝的鼓励和徐力的配合下,花了两三天时间,真把香喷喷的烤猪蹄研究出来了。
沈丽姝之前说过,后厨这个部门升职也要看成绩,最先研究出新菜品并且得到顾客认同的小伙伴,就会是厨师长。
沈四伯弄出烤猪蹄后,经过十天左右的试卖,也到了市场的认同,猪蹄销量很稳定——稳定的供不应求。
跟猪肉其他部位比起来,猪脚原料也是个问题,还好当代老百姓只热情追捧肥肉,对干巴巴的瘦肉都不太感冒,猪蹄这种没有几两肉的猪下水,就更是爱搭不理了,他们普遍认为只有不舍得买正经肉又想吃肉的,才会买猪下水回去糊弄。
当然买得起猪下水,而比吃不起肉只能啃窝头的强。
总之,在猪蹄不太受欢迎的大环境下,他们又发动了林姥爷父子和他们的人脉搜罗市面上的原料,才勉强凑出了一百多份烤猪脚上架销售。
这玩意儿来得不容易,小伙伴们也一致认同猪蹄一点都不比烤五花差,于是沈丽姝大胆的把价格定在了二十二文一小份。试卖期间怕被人觉得他们在抢钱,活动价只要十六文,亏本大甩卖。
但可能是他们在羊肉串之后推出的新品,跟一串羊肉串就要八文钱的天价比起来,十八文一碟子的烤猪蹄,都被衬托成良心价格了,大部分人抱着猎奇心理点上一份。
等他们尝到了烤猪蹄那软糯香浓、入口即化的神奇口感,猎奇就变成了沉迷,就算原地恢复二十二的原价,怕是也眉头都不皱一下了。
于是这一百多份的烤猪蹄,为他们增加了三两多的营业额,一个月刚好一百两,最大功臣的沈四伯值得一个升职加薪的大动作了。
从下个月开始,沈四伯就升职成了厨师长,专管烧烤部门,就不需要再干别的了。
不过考虑到沈四伯除了干活,其他方面能力有限,就连学习能力都比小伙伴们慢好几拍,她可以鸡小伙伴,总不能天天鸡长辈吧?于是沈丽姝提议给徐力也升个职,在烤猪蹄的研究上,他同样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也是有理由升职的,加上他性格活泛会来事,给认真负责的沈四伯当副手刚刚好。
这个提议得到了内部全票提议,沈四伯和徐力的升职也算是众望所归了。
就这样,陪徐二舅提货的任务,全部落到沈三伯头上了。
他也没有掉链子,侄女交代的事情都记牢了,第二天上午就找金老板说了这事。
双方这几个月合作稳定且愉快,小郎君烧烤带动了汴京人民对牛奶的需求,金老板也是受益方,再加上有榜一大佬的面子在,羊肉供应的合作谈得很顺利,不但供应量足,就连价格也低于预计,算下来差不多打了八折。
第117章
怀揣着对榜一大佬的感激之情, 赶在八月的一个星期,沈丽姝和小伙伴倾情推出了小肥羊产品,最受欢迎的羊肉串和小羊排被加入常规菜单。
羊肉串每天两千串, 小羊排五百份, 力求最大限度满足广大顾客的需求。
然而还是没完全满足,有数量限制的羊肉串和烤羊排卖的飞快, 跟曾经的烤馒头一样, 晚上九点之前基本就没货了。
问题是羊肉串和小羊排的价格,是烤馒头的几十倍,这个消耗量就很可怕了。
只能说这个时代有钱人的数量, 总是在刷新沈丽姝和小伙伴们的三观。
在源源不断的土豪朋友支持下, 羊肉串成为汴京新的热门美食, 而店里为中秋佳节特意安排的小肥羊, 各个部位也提前一周就被土豪朋友们抢订完了。
羊肉串和烤羊排是不稀罕了, 只要早些来店里都能吃上, 可羊蝎子羊脚羊尾羊腰子等不常见的品种, 也各有受众, 所以还是有一些老顾客期待着他们活动的。
提前预订当然需要订金, 沈丽姝和小伙伴们本质还是本本分分的小老板,没想过靠这个发家致富,象征性收个五六十文就可以了, 结果土豪顾客们却觉得只收这么点订金是看不起谁?
抱歉他们身上没那玩意儿,最小面值就是碎银子。
于是沈丽姝和小伙伴们收订金都收到了手抽筋。
这些订金,除非客户明说剩下的都赏他们了, 不然他们都会仔仔细细做好登记, 等顾客来消费还能用上。
但最终还是要在他们这里消费的。
能提前拿到钱, 也是件很快乐的事。
大家都很兴奋, 随着节假日氛围越来越浓,他们搬砖也越发起劲。
这天更是看到恩人“程公子”身边的侍卫柳大哥。
程公子又有一个多月没来了,这让很想再次报答他的小伙伴们等得望眼欲穿,终于逮着每次都随行在程公子左右的侍卫大哥,徐虎那叫一个喜出望外,都顾不上先回后厨通知表妹,生怕人跑了似的,迫不及待就迎了上去。
等送走了来去匆匆的柳丛,徐虎才喜气洋洋的去后厨找沈丽姝分享好消息,“姝娘姝娘,刚才程公子身边的柳大哥来了,说要帮程公子预订一桌烤羊肉。”
说着兴奋展示着对方给的订金。
沈丽姝很理解他为何这么高兴,也跟着开怀笑道,“真好,咱们还是托程公子的福,才能跟金老板那样的大商人搭上线,如今店里卖得最好、给咱们带来最多利润的奶茶和羊肉串,都在仰仗金老板供货,程公子本人虽然全程没出面,他在其中却是功不可没……”
徐虎疯狂点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甚至都等不及姝娘把话说完,急吼吼抢过话茬说重点,“程公子出身尊贵不凡,啥都不缺,咱们也没法表示,难得他能瞧得上咱们这点吃食,自然要使出浑身解数毫生招待。”
说到最后,徐虎真心实意的喟叹:“唉,真希望咱家的烧烤吃多也不上火,那样程公子天天都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