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姝这次没跟着一块去,主要她怕老太太和举人娘子又热情的拉着她打马吊,这回她娘也学会了,偶尔出去交际,扑克和马吊都玩得不错,她们四个刚好凑成一桌,以林家婆媳的瘾头,估计能拉着她们一直玩到启程回城之前,那她这趟回老家就白忙活了。
是的,沈丽姝愉快的跟着爹娘回老家探亲,除了关爱一下小老弟们外,还另有正事在身。
目送着爹娘离去的背影,沈丽姝就兴致勃勃邀请徐姥爷,“我想去看看辣椒和羊圈,姥爷同我一起去吗?”
徐姥爷闻言很是积极的拄着拐杖起身,旁边几个小徒弟赶紧过来搀扶,老人家骄傲摆手,“我们爷孙俩出去走走,不用照顾,你们在家帮忙烧饭,也好让大家都见识见识你们的手艺。”
沈丽姝也笑着给几位远房堂哥表哥保证,“我会扶着姥爷慢慢走路的,兄长们只管放心。”
徐姥爷之前从侄孙中收了四个徒弟教他们厨艺,经过几个月操练,只有一个据说是吃不了这份苦,找个借口跑路了,剩下三个特别勤劳努力。
纵使有人天赋有限,看在他们的态度和血缘关系的份上,徐姥爷也愿意一直教下去。
而且他老人家一直认为,收徒弟,天赋一般没关系,够刻苦就行,能力那些都能慢慢培养,只有心性才是决定他们走多远的关键因素。
留下来的这三个徒弟,其心性就很让老人家满意,不骄不躁,埋头干活。
他带着他们给店里供应馒头和小菜,配方步骤全部倾囊相授,三个徒弟只管听他吩咐,从不向任何人透露供货的事;赚的钱徐姥爷象征性的分了一些给徒弟们当辛苦费,三人非但不计较数目是否公平,反而把大半收入贡献给了他们一家,隔三差五给家里带点米面鸡蛋,或是给几个孩子买玩具零食。
平日里,三人更是知恩图报,对徐姥爷和徐姥姥照顾无微不至,俨然把他们当自己的亲爷爷奶奶对待了。
将徒弟们心意看在眼里的徐姥爷十分欣慰,也借徐二舅的口把他们的表现统统告诉了沈丽姝和小伙伴们,所以沈丽姝一看,果然跟徐二舅说的一样,也很为徐姥爷感到高兴,扶着老爷子去沈家的路上还感慨道,“二舅和表哥表弟被被我拉到城里去干活了,大舅虽在家中,可他工作也很繁忙,每日跟二舅一样早出晚归,怕是没法在姥爷身边尽孝。我先前还担心您和姥姥无人照料,如今看到三位兄长们这般孝顺,再没有不放心的了。”
徐姥爷满脸慈祥的看着外孙女:“你们只管在城里好好赚钱,家里的事不用操心。”
“好的。”沈丽姝乖巧点头,本以为老人家这只是一句叮嘱,不想徐姥爷顺着这个话题聊下去了,“姝娘,姥爷一直知道你是有志气的好孩子,比你爹娘舅舅和这些兄弟们加起来都强,以前说要带他们在城里发财,不到一年已然办到了,这之后可还有什么打算?”
沈丽姝一愣,她还以为问这个问题的会是她爹或是一起创业的小伙伴,万万没想到,第一个问她下一步计划的是徐姥爷。
这会儿,小伙伴们全都还沉浸在搬砖发财的快乐中呢。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沈丽姝这么感慨,在老人家慈祥又期待的注视下,也没有藏着掖着,诚实回答道,“其实我一直很想买个宅子,家里没有院子和水井,住着多有不便。”
徐姥爷眼睛一亮,“在你家附近买吗?那价钱可不便宜。”
沈丽姝点头:“最好不要离我家太远,这样我爹去衙门当值也方便。价钱不便宜也没办法,家里人多,弟弟们总有长大的时候,再过两年,现在的房子就不够住了,早晚都是要买的,早买早享受。”
“难为你一个孩子,还要为弟弟们打算。”徐姥爷感慨一句,接着话锋一转,“姝娘准备何时买宅子?也帮姥爷一起看看。”
沈丽姝:……
她以为生出她娘那么精打细算闺女的姥爷,多少会劝劝她脚踏实地,不要这么大胆冒进,结果老人家不走寻常路,非但不劝阻,还要跟着她一起买房。
看到外孙女眼底的惊诧,徐姥爷爽朗一笑,“很惊讶是不是?悄悄告诉你,姥爷这么多年也攒了些银子,既然进城买房,那些用不着的田地也可以卖出去,再找你表哥表弟凑一凑,凑个两千贯,在外城买个宅子,一家子搬过去住,也比现在方便。”
徐姥爷不用人教,天生就懂得置换的道理,眯着眼睛笑道:“姥爷不如你爹娘有福气,能有姝娘你这样出息的孩子,家中还有一大家子人,想进城生活只能一步一步来,先在外城定居,让你舅舅和表兄弟们再跟着你打拼几年,等他们成亲前,说不准有机会搬到内城去。”
那个时候,他们就是地地道道的京城人,再也不是乡下泥腿子了。
“姥爷这般有远见,一定会心想事成的!”确定徐姥爷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真心想跟她一样在京城买房,沈丽姝当然举双手双脚赞同,她掰着指头算了算,“如果姥爷跟我一块买房,咱们年底去看看,还有四五个月呢,到时候表哥表弟和大舅二舅,也能攒下大几百两银子……”
徐姥爷老当益壮,骄傲的指了指自己,“我也能赚一两百贯。”
“是,加上姥爷您的,那年前再赚一千两没问题了,不过您跟表哥表弟他们说好了买房的事吗?”
沈丽姝问的是有没有得到表哥表弟的同意,而没问她俩舅舅,徐姥爷明白她的意思,笑道:“只是有这个念头,没想到姝娘这么快就要买房,还没来得及同他们商量,不过跟你大舅二舅粗略提过,你放心,日后当真要买房,房契写姥爷我的名字,但是你表哥表弟们出的银子也算在里头,不会亏了他们。”
沈丽姝确实放心很多。
徐姥爷愿意买房搬城里去住,对一起搞事业的大家都是件好事,徐二舅和徐林徐鹭都能全职上班了,徐姥爷他们的小菜和馒头也可以当天做当天卖,不需要路途遥远的运送,另外大舅母和二舅母要是愿意,也可以去店里当个保洁阿姨,工资待遇和小伙伴们一样,一家人整整齐齐的给她打工,岂不是美滋滋?
只是徐姥爷家不像她家,她家买房沈丽姝一个人出钱,房契铺契都只会写她一个人的名字,产证清晰、无需扯皮。
可徐姥爷家里人多,要买的宅子搞不好比她的还大,比徐姥爷和大舅二舅三人,恐怕向天再借五百年也买不起汴京的宅子,哪怕只是外城,主力军还得看跟她一起发家致富的小伙伴们。
徐虎徐力哥俩也姓徐,这年头不讲究分家,家里要买房,他们掏钱本是天经地义,可是
要知道这里还有个奇葩的习俗,家产的百分之八十都分给长子,到时候徐虎徐力吭哧吭哧出大力气买房,轮到分家的时候,徐力大概就分走个厨房厕所,坑不坑爹?
哦对,店里的分红是徐虎徐力和徐林徐鹭四兄弟共有,可大房的长子只有徐虎,二房的长子是徐力,到时候家产都给他俩,徐林徐鹭俩小朋友才是真正的大冤种。
照这么分配,不止徐姥爷这个家要散,沈丽姝担心他们的生意也迟早要完,不得不多嘴问一句。
幸好徐姥爷没有一味的强调风俗传统,采用了她最喜欢的公平分配原则,沈丽姝放心了,满意了,给徐姥爷加油打气,“到年前攒个两三千两,姥爷直接在内城买宅子,位置不用太好,靠近城门关那边就有不错的宅子。”
第113章
祖孙俩说起买房话题的就刹不住车, 越聊越投机,越聊越兴奋,一路有说有笑, 发现不知不觉间, 老沈家已经近在眼前,还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徐姥爷还是及时收了话头, 脸上那顽皮轻松的笑容也转瞬即逝, 恢复了老成持重的大家长模样,由外孙女搀扶着,不紧不慢的跨入院门, “亲家公, 亲家母, 姝娘陪爹娘回来看咱们这些老骨头了。他们夫妻先去林举人家拜访, 姝娘心里惦记着爷爷奶奶, 早早就过来了。”
沈丽姝也配合露出了乖巧甜美笑容, 率先给长辈们打招呼:“爷爷奶奶, 大伯二伯, 伯母们好……”
大热天的, 农民伯伯再勤劳,也不会顶着大太阳去地里干活,人的身体毕竟不是铁打的, 为了保重身体,他们会调整工作时间,早上和傍晚出去干活。
因为还没到真正的农忙时节, 即便家里的壮劳力少了, 沈大伯和沈二伯两个好手, 加上四位吃苦耐劳的伯母, 他们每天早晚各干两个时辰,地里的活也忙得七七八八,白天就可以坐在自己屋檐下,一边乘凉休息,一边帮烧烤店削签子。
是的,对沈大伯等人来说,坐在家里削签子就是休息了,休息的同时还有钱赚,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他们都很满意如今的生活。
所以这会儿,除了那群不怕热不怕晒、风雨无阻也要跑出去玩耍的堂弟妹们,一大家子都整整齐齐的在院子里,听到徐姥爷的话,纷纷放下手中工作站起身相迎,沈奶奶更是喜笑颜开,“哎呀,方才还有乡亲过来说,远远看见姝娘和爹娘回来了,我们还在商量家里有什么菜呢,你们这么快就来了。”
徐姥爷悠然的在沈爷爷旁边坐下,大手一挥道:“别折腾了,都去我家吃吧,我那几个不争气的徒弟跟着学了几个月,也是时候让他们练练手了。”
沈奶奶以前还有点跟亲家较劲的心思,但现在儿孙们都绑一块发财了,不管人前人后,他们两家人俨然亲如一家,她也没什么好在意的了,笑呵呵道:“行,那让孩子们在家里吃,我们几个大人去亲家家叨扰,顺便捉一只老母鸡去,正好前儿晒了点干蘑菇,这玩意儿炖鸡好吃,孩子们肯定喜欢。”
老沈家人丁兴旺,虽然称得上劳动力的都被沈丽姝薅走了,可沈奶奶他们跟前还有一串儿孙子孙女,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没有了前面那群哥哥用武力镇压,底下的孩子们越发调皮捣蛋,沈奶奶可不敢带他们去老徐家搞破坏。
徐姥爷也爽快点头,“那我也不同你们客气,家里有鱼有肉,就缺一只鸡了,待会让我几个小徒弟去做,炖好后给你们家也送一碗过来。”
听到这话,几个伯母克制不住的笑了起来。
她们还要在家照顾孩子们,多半是不能跟去徐家做客的,能从亲家那匀点荤腥给孩子们解馋,当然是最好的。
沈丽姝看着长辈寒暄,转头想去找堂姐妹们聊聊养殖的情况。徐二舅偶尔也会给他们带去老家的最新情况,但他眼里一切都好,镇上再没有比他们两家更顺遂的人家,反馈给沈丽姝的都是好消息,她觉得不全面,到底不如亲自了解。
刚跟青娘堂姐对上视线,沈丽姝正要过去,冷不防被沈奶奶拉住了小手。
老太太招呼完亲家公,就只管跟孙女亲近了,仰着头充满慈爱的打量她,“几个月没回来,咱们姝娘越来越标致了,看这雪白的小脸,鼻子眼睛多灵动啊,身量也长好了,已经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这衣裳也漂亮,格外衬你,这是外面买的,还是你娘给做的?”
“是我娘做的,她还给您和大家都买了布做衣裳,奶奶待会可以去挑料子。”
沈奶奶爱不释手摸着穿在孙女身上闪闪发光,宛如仙女羽裳般的裙子,“你娘总是这么大方孝顺,其实你们这些孩子多穿穿新衣裳,打扮漂亮才是正经事,奶奶都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穿新衣裳不是浪费吗?”
话是这么说,沈奶奶面上已经笑得合不拢嘴。
不管那个年龄段的女人,听到新衣服都不太可能无动于衷,几个伯母不知不觉凑过来加入讨论行列,刚才跟沈丽姝对上视线的青娘等姐妹也围过来了,就连本来要把闺女哄睡的大堂嫂,大胖闺女也不哄了,直接抱着过来凑趣道:“哎呀,奶不说我都没发现,姝娘有日子不见,又长高长漂亮了,穿戴的这身衣裙更是精致得体,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官宦家的千金小姐呢!我现在就日盼夜盼,希望囡囡长大能有她姑的两分容貌,那日后媒人都要踏破咱家门槛了。”
小朋友来得正好,她有熟练的带小朋友技巧,沈丽姝顺势把大侄女抱过来,“大嫂快别这么说了,囡囡满了百日,小脸也长开了,鼻子嘴巴小巧玲珑,眼睛更是善良灵动,长大后定然漂亮又机灵。”
说着就摸出个大红包往大胖侄女襁褓上塞。
沈丽姝深谙嘘寒问暖不如打笔巨款的道理,虽然没来得及给小老弟和她目前唯一的晚辈买礼物,但红包却是提前备了的,每一只的份量都相当足,所以出发时,她还机智的让老爹帮忙承担这份重量。
到了徐姥爷家后,沈爹和徐女士放心把身上的财物都卸下,只带着给林家准备的礼物登门拜访,沈丽姝的红包也同样被留在了姥爷家,她出来串门时,就顺手揣了一份放在怀里,以备不时之需。
本来就被她夸得开心的大堂嫂看到这一幕,疯狂上扬的嘴角压都压不下去,尤其是拿到红包一掂,里头沉甸甸的份量让她立刻心花怒放,还要作势往沈丽姝那边推,“姝娘,太贵重了,使不得使不得……”
沈丽姝往后避了避,笑道,“不贵重,囡囡是我第一个侄女,给多少都值得,这只是我当姑姑的一点心意,大嫂千万不要推辞。”
“那我就帮囡囡收起来了,让她知道姑姑对她多好,长大后记得孝敬你们。”大堂嫂嘴上说着不好意思,身体却很诚实的将红包揣入怀中,不住念叨着囡囡有福气,有这么真心喜爱疼宠她的姑姑云云,有眼睛的都看得出她此刻的不甚欢喜。
其实也不能怪大堂嫂眼皮子浅,大堂哥是在城里打工,上个月工资就发了二十多贯,顶得上老沈家吭哧吭哧忙上一整年的存款,加上分红更是高达三五十贯,知道的人无一不羡慕她的好福气瓦。
可是大堂哥工资再高,也跟媳妇没什么关系,他们的大头收入要统一上交公中,剩下的小部分基本都得交给各自的父母,毕竟父母在无私财,她可以理直气壮让孩子他爹给娘俩买胭脂水粉、玩具零食、首饰衣裳,却不能伸手问丈夫要他的工钱,这个得征求公婆的同意。
刚进门那阵子她心气高,一言不合就要回娘家,但那阵新鲜劲过去,再骄傲的小媳妇也要学会低头做人,加上肚子又不争气的只生了女儿,大堂嫂那点掐尖好强的心思早掐灭了,她只想安安生生过好日子。
好歹婆家的家风好,或者说姝娘这个小姑子过于厉害了,她以前还担心囡囡她爹进了城,手里又有钱,会不会跟着起什么花花肠子,后来听小叔子们说起来才知道,囡囡她爹和叔伯兄弟们在城里,方方面面都被姝娘管得死死地,有什么消遣活动都得一起行动,放了假就被催着回家探亲,就算有那个心思也没有条件出去玩花样。
仔细想想也能理解,如果男人都有钱就变坏,那也是城里的叔父带头,他们家有姝娘这个特别会挣钱的金凤凰,叔婶也拿了店里的分红,赚得不比他们家少,叔父自己还是衙门当差的官爷,有钱有势,体面威风,别说去那什么青楼妓馆消遣,就是往家里娶几房姨太太也使得。
但囡囡她爹和叔叔们说,叔父但凡能带上婶娘的应酬,都会带婶娘一块去,带不了的也会争取早些回家,从未夜不归宿过,可见叔父是一点外心都没有的。
她觉得有叔父这个好榜样在前,还有小姑子时时不忘盯着,囡囡她爹和叔叔们想变坏也很难了,顿时放心很多。
等到这两个月开始轮休,囡囡她爹每月都有一天假,回家就抱着她亲热,怎么亲近都不够的模样,让享受着丈夫全部热情的大堂嫂更加心满意足了。
距离产生美,他们夫妻感情比新婚那会儿更好了,日子也蒸蒸日上,她也没什么好争的。
就连头胎没给爷奶生个曾长孙的遗憾,也在城里小姑子的影响下渐渐消散了,毕竟女娃娃也有给家里争气的,爷奶公婆他们看到囡囡,就忍不住想到聪明能干的姝娘,心中十分欢喜。
家中长辈们都这般喜欢她闺女,给娘俩的吃穿用度并没有因为她没生儿子就大打折扣,那作为囡囡的母亲,大堂嫂就更不会嫌弃女儿了。
若说大堂嫂还有什么不满足,大概就是看到家里这群小姑子每天精力充沛的工作赚钱,一个个都比她腰包鼓鼓,偶尔忍不住心生羡慕,既羡慕小姑子们能有赚钱的机会和毅力,也羡慕她们都能攒私房钱。
不过现在她也有钱了,姝娘给的红包她估摸着得有几十上百文,大概是补给满百天的,跟囡囡满月的红包差不多大。
只是闺女满月时她还在房里做月子,亲朋好友的红包随礼都被婆婆收着了,没落到她手里,这回姝娘都说是给侄女的一份心意,那她当娘的帮囡囡保管,自然天经地义。
约莫一百文呢,可是是一笔巨款!
大堂嫂想想就忍不住心花怒放。
沈丽姝笑着亲了亲大侄女软乎乎的脸颊,表达了亲近之情后就把小家伙还给她娘,顺势脱离了包围圈,还一派自然把堂姐妹们拉到一旁去说悄悄话。
她大约知道因为自己的缘故,老沈家对女孩子重视了些,但要他们改变根深蒂固的念头是不可能的,就连徐姥爷家瞧着挺开明,对姑娘们也舍得给嫁妆,可他们对孙女的要求依然是相夫教子,而不是培养她们的独立生存能力。
沈丽姝能做的事情有限,甚至都不能帮姐妹们反抗,只能潜移默化去影响大家,对大侄女尽可能表现得重视些,让她能拥有相对自由宽松的成长环境,就算是一点点进步了。
做完这个日常任务,沈丽姝就跟堂姐妹们聊正事去了,青娘兴高采烈说,“猪和羊长得可好了,我带你去瞧瞧!”
第114章
青娘姐妹几个的养殖工作进行顺利, 她们照料得精心,当然也有运气的成分,圈里一只小动物都没少, 全都平平安安养大了。
小动物们从瘦瘦小小的幼崽, 被喂养成了如今的小肥猪小肥羊,青娘她们依然保持着定期清洗圈舍的好习惯, 最近天气燥热, 洗圈舍的时候顺便还会给它们冲个澡,享受着超规格的待遇,因此才能心宽体胖、茁壮成长。
而诺大的圈舍, 也始终维持着干净清爽的良好环境。
其实只要及时清理排泄物和吃剩的食槽, 圈舍环境就不会太差, 姐妹们相当认真负责了, 即便还有点异味, 也在沈丽姝能接受的范畴内, 她毫不在意徐女士斥巨资给做的华丽裙子, 开开心心蹲在圈舍里围观小动物们愉快进食的场面, 就差没扒着围栏露出痴汉笑。
“羊羊们长得真好, 什么时候可以出栏?”
青娘指着其中个头明显大一圈的两只介绍道,“它们是混合了豆子和米糠,一日好几顿喂出来的, 长得比吃草的羊快,正好前儿卖羊给我们的刘叔经过,进来瞧了一眼, 也夸咱们家的羊得好, 最大的这两只, 再养个把月就可以出栏了, 不过姝娘你们急着要的话,现在也可以出栏,刘叔说羊羔有羊羔的好处,吃起来又嫩又香。”
“真的吗?”沈丽姝喜出望外,“太好了,过几日就是乞巧节,先来一只小肥羊庆祝节日,另一只再养个把月,正好赶上中秋节。”
听到她们养的牲口这么快就可以出栏赚钱,琴娘几人也忍不住围了过来,兴奋讨论着第一只羊的出售方式,她们可以按照活羊的重量整只卖给烧烤店,也可以把羊宰杀好后,不同的部位以不同价格出售。
沈丽姝可以保证的是,羊身上就算不那么适合做烧烤的部位,她也通通照单全收,毕竟是吃绿色饲料长大的小肥羊,可遇不可求,就算是烧烤剩下的边角料,也能拿来卤煮,给自己和小伙伴们加餐。
羊羊那么好吃,一定要从头吃到脚!
所以对她来说,两种售卖方式都没差别,但青娘她们选择后者绝对比前者赚得多,自己养殖自己宰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沈丽姝好心提醒了下,姐妹中年纪最大的琴娘颇为苦恼,“可是我们不会宰杀。”
都是单纯善良的小姐姐,养殖赚钱可以,宰杀是万万不敢想的,别说杀猪宰羊,她们长这么大连只鸡都没杀过,所以沈丽姝一提这个方案,她们本能的想要拒绝。
沈丽姝笑道:“我们也不会,还是要请人帮忙宰杀的,所以说都是请人,你们请也是一样的。”
她这边因为是徐二舅在负责,倒是有现成的人选,徐力的姥爷和舅舅们都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屠夫,他们肯定不会多收钱。
但青娘她们请专业人士帮忙宰杀,未必就会多花冤枉钱。
这种技术活,哪怕是跟老沈家完全没交情的人来干,总不至于比两三百文还贵?减去请人的费用,她们也还是有赚头的。
果然青娘很快反应过来,“既然姝娘他们也还是要请人宰羊的,那确实不如咱们这里直接弄了,把切割好羊肉交给徐家二舅,这样送到店里直接就可以用了,也省得再麻烦一遍。”
“哦对了,我听说未来三姐夫跟林屠夫一个徒弟特别要好,他俩比亲兄弟还铁,到时候让姐夫去说情,咱们杀猪宰羊都请他动手,那肯定不能多收咱们的钱。”
她嘴里的姐夫就是琴娘的未婚夫,自从她们开启养殖业,这位姐夫一有空就过来帮她们挑水打草,殷勤得很,堂姐妹们平日里没少打趣,所以青娘这么一说,蓉娘荷娘几个小一些妹妹,都下意识打趣般得看向三堂姐。
琴娘也被她们看得两颊飞红,嗔了哪壶不开提哪壶的堂妹一眼,“要说你去说。”
她这个眼神毫无杀伤力,青娘半点不怵,反倒真的调侃起来了,“好呀,姐夫对咱们的事情可看重了,听说比对他家地里的活都更上心,我找姐夫帮忙,他肯定二话不说就应了。”
蓉娘笑嘻嘻附和,“我也听说了,姐夫他娘还跟人抱怨,说姐夫恨不得来咱们家当上门女婿呢。”
小姐妹们大着胆子调戏堂姐,你一言我一语,把平时端庄稳重的大姐逗得面红耳赤,她们便满足的咯咯咯笑了起来,闹作一团。
看得出来,一起创业的她们感情越来越好了。
沈丽姝也很合群的跟着笑出鹅叫,笑完后才给青娘竖起大拇指。她觉得这位堂姐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了,很符合她对打工人的要求。
“那就这么说定了,乞巧节那天先把羊肉送过来,下午我会记得让二舅早一点回家,把你们的账给结清了。”
琴娘闻言恢复正色,和姐妹们对视一眼,作为代表笑道:“不用这么严格,姝娘你们看什么时候方便再结账,我们不着急用钱。”
姐妹几个的确不急着结账,不仅仅是因为沈丽姝优秀的信誉,让她们丝毫不担心她捐款跑路的可能,也因为她们买幼崽和建造偌大圈舍的费用,都由在城里打工的兄弟们报销了,她们自己只是费些精力好生照料,偶尔掏几个钱买点豆子米糠,相比前头大笔的支出,这都可以忽略不计,她们相当于干着无本的买卖,也就不那么在意得失了。
沈丽姝笑道:“放心吧,店里每日都要记账盘账,当天给你们结清货款,非但不是麻烦,反而能减轻一些工作量,不用每天都惦记着这件事了。”
听说不会给他们添麻烦,琴娘几人才放心下来,愉快接受了这个安排,青娘更是已经想好了怎么花这笔钱,“咱们的圈舍建得挺大,还能养好几只,这次卖羊的钱不如先别分,去刘叔那里再抱几只小羊回家怎么样?”
想到这次出一头小肥羊,大家约莫能入账三四贯钱,琴娘几人就忍不住心情澎湃,并不抵触青娘扩大规模的建议。
沈丽姝就更不会反对了,连连点头道,“可以可以,我支持你们。”
这样店里就有源源不断的烤羊肉,香得她不争气的眼泪都要从嘴角掉下来了。
各自在圈舍里畅想了一下美好未来,沈丽姝才说出了她回老家的第二个目的,“家里估计该喊咱们回去吃饭了,趁着还有点功夫,你们陪我去地里瞧瞧吧。”
蓉娘好奇问:“去地里看什么,竹子吗?”
“竹子不用看也知道,长得挺好,我想去看看辣椒地。”
大家于是热情洋溢的领她去菜地里,沈丽姝看到了一大片迎风招展的……辣椒苗。
第一茬辣椒已经摘完了,收成少得可怜,沈大伯他们只能马不停蹄的开始种第二茬。
看着大热天里也没有晒蔫的小苗苗,沈丽姝不确定地问,“这辣椒苗长势还不错的样子?”
琴娘笑着点头,“我听我爹他们说过,这次种的比开春那批好太多,它可能更适应如今的天气,这回收成肯定要翻倍的。”
“太好了。”实现辣椒自由指日可待。
这正是沈丽姝想听到的好消息,不枉她顶着烈日高阳跑地里来查看。
蹲地上摸了摸小苗苗,沈丽姝才心满意足的打道回府。
她回快乐老家想确定的两件事,都有了好结果,是时候回去看看小老弟们有没有放学了。
沈丽姝跟着姐妹们先回了趟沈家,跟徐姥爷他们汇合,然后再和沈爷爷沈奶奶他们一群人,浩浩荡荡去了徐姥爷家。
徐姥爷家已经飘起了饭菜香味,徐姥爷的几个徒弟不但孝顺师傅、手脚麻利,手艺也很不错,连沈丽姝闻着都食指大动了。
此时再把沈奶奶送来的老母鸡和蘑菇一起炖上,徐姥爷招呼大家一边吃一边等,还不忘笑着给外孙女解释,“不是不等你爹娘回来开饭,我看他们又要被举人家热情挽留了。姝娘还不知道吧,你两个弟弟可招人疼,尤其是二弟,在林举人弟子中年纪最小,不但师兄们都照顾这个小师弟,就连举人娘子和老太太也疼爱得紧,隔三差五就把哥俩留在家里吃饭,偶尔还要他们留宿,咱们家都不用送换洗衣裳过去,举人老爷家已经备了大弟二弟的衣裳,听说举人娘子还要亲自给二弟洗澡,当然二弟人小鬼大,坚持不让。但你们瞧瞧,举人老爷和举人娘子这是不是把他俩当亲儿子了?”
沈爷爷沈奶奶就爱听这个,两老笑得满脸菊花开,双眼发亮的看着亲家公,希望他再多爆点料。
沈丽姝也忍不住点头,这的确是小老弟能干出来的事。
尤其是二弟,小家伙天生嘴巴甜会哄人,这都拜入林举人门下大半年了,几乎天天在林老太太和举人娘子她们跟前转悠,把人哄得团团转这不是易如反掌吗?
徐姥爷继续骄傲道:“举人老爷家的排场,我不说你们也知道,那可真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了,咱们这种家常手艺真没法比,大弟二弟常常在先生家用饭,小嘴早被养刁了,这回举人老爷肯定还要留饭,我看他们多半得吃饱喝足才肯回来。”
第115章
说曹操曹操到。
徐姥爷话刚落音, 院外传来一阵哒哒哒的脚步声,两道小身影如旋风般冲进来,然后沈丽姝身上就多了两个沉甸甸挂件, 穿着青衫、头戴儒巾的沈文殊和沈进殊小朋友, 一左一右紧紧箍着她,恨不得长在他们亲爱的阿姊身上。
沈文殊还好, 终于看到几个月不见的阿姊, 也跟弟弟一样控制不住欢喜激动起来,但他至少一边挂在大姐身上,一边还记得乖巧跟在场的长辈们打招呼问好。
沈进殊就完全顾不上这些了, 仰起白净可爱的小脸, 肆无忌惮跟阿姊撒娇卖萌。
虽然小家伙正经拜了先生, 林举人还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严师, 说出去能止小儿夜啼的那种, 可徐姥爷都说了, 沈二弟小朋友在老师家备受师母和林老太太的宠爱, 估计严肃的林举人, 私底下也忍不住对这个机灵的小弟子纵容两分, 才让他这么久了仍然保持着天性,甜言蜜语张嘴就来:“阿姊阿姊,漂亮阿姊, 你有没有想我?我们天天都想念阿姊。”
沈丽姝不由自主露出了姨母笑,“真白,哦不, 真乖, 阿姊也天天都想念你们。”
她倒没有那么容易被灌迷魂汤, 小老弟这套都是她玩剩下的, 沈丽姝觉得欣慰,是因为看到了弟弟们白净斯文的样子,校服一穿可太像那么回事了,不出十年,这俩都得是俊秀翩翩的美少年了。
只要想想那个画面,沈丽姝就忍不住痴笑,胸腔中充满了养成的成就和自豪。
最重要的是,他们姐弟几个是继承了徐女士的白皮肤,可两家祖上八代都没有什么天生晒不黑的优越基因,美白全靠捂。
家里人觉得她以前走街串巷,露出来的小脸小手依然雪白干净,简直就天赋异禀、老天爷都舍不得晒她的铁证,殊不知她是掌握了先进有效的物理防晒手段——帷帽面纱手套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