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到河边,要把紧靠岸边的脚印踩乱;
二、在岸边发现衣物、鞋子且河中无人游泳,切勿靠近。保持三丈距离,顺着原脚印倒退回去,边走边把脚印抹掉;三、不要在树枝垂入河中的树下休息;
四、河边行走,鞋子湿了,需在正午时分把鞋子放在东窗晒干,鞋泥敲掉倒入马桶冲掉;五、久站河边,如果莫名产生跃入河中的冲动,立刻用力掐虎口,视线转到东南方向;六、据说月牙夜,子时一刻,点燃一块犀角,把黑色石头丢入古河,默数水纹荡到岸边次数。第七次时,注视水面,会从水纹中看到前生…
一
沿着高速直奔金陵,我们走走停停没有着急。倒没有别的什么原因,“凶路”的经历造成的心理阴影面积实在太大。我们把车开得小心翼翼,生怕撞着什么东西,就连一只鸟从车窗前一闪而过,都恨不得立马踩刹车。
我和月饼东拉西扯了一路,无非就是围绕着“晓楼残月,金陵遇水”这句西夏文的喻示。前半句显而易见,是我们俩名字的隐称,至于后半句却大有文章可做。
简单来讲,是“南晓楼、月无华在金陵遇到和水有关的东西”,这个范围就广了。
“水”代表什么?
名字里面有水的人?带水或者水字旁的地名?或者某一个地方正好下雨,会显示出什么东西?
我们琢磨着都不太靠谱,名字里有水的人多了去了,总不能逢人就查身份证?估计单单一条湖南路狮子桥步行街,随手就能抓出百八十个名字里有水的人。金陵十一个区两个县,和水有关的就有六个!说好的探险又不是金陵深度十日游,转完这些地儿估计都春暖花开了。至于最后一个想法更不现实,就算是江南,大冬天的这雨也不能说下就下,我们总不能摆个祭坛放个猪头众目睽睽之下求雨吧?
我们又推测可能与河、湖有关。金陵除了长江,还有秦淮、金川、珍珠好多条河,莫愁、玄武、琵琶大大小小的湖泊也没少到哪去,无异于大海捞针。
想想就丧气!
月饼想到一点,既然是金陵,自古至今最有名的当属“十里秦淮”。死马当活马医,我们把目标定在秦淮河。
到了金陵正是中午,下了高速进入市区,道路瞬间变得拥挤不堪。各式车辆像多米诺骨牌排得密密麻麻,任由电动车扬长而去。我们的房车太大,导航许多道路限行,还有些路根本过不去,只能边走边停逢人打听,偏偏金陵当地口音听不太懂,这一路开得异常焦躁。
“月饼,下次进城你开!”
“人总是慢慢成长嘛。”月饼舒舒服服半躺在座位里,“虽说大城市建筑格局差不多,金陵六朝古都的气势犹在啊。”
二
从中国地图沿着昆仑山、祁连山、秦岭、大巴山、太行山、燕山画一条线,山形走势特别像条龙。长安、洛阳处龙头之上,北京处在龙头之下。山为石,属阳,这三座城市为石龙之首,势沉气稳,建都此处,国气长久。
金陵却处于水龙(长江)之首,水属阴,有形而常流。诸葛亮出使江东,感慨此地“中阜龙蟠,石头虎踞”。城内外有三山一水,山北水南,山西水东,本来是帝王之都的好格局。可惜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皆为阴,故有王势而气不足。
虽然金陵又名石头城,以名补势,借此稳固江山基业,可是格局大势先天形成,故建都六朝都是短命王朝。不过金陵以水成势,沉稳不足,灵秀充盈,自古就是文风颇盛,风花雪月,才子佳人辈出的名城。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公驾飞车淩彩雾,红鸾骖乘青鸾驭,却讶此洲名白鹭,非吾侣,翩然欲下还飞去。”
苏东坡这首《渔家傲》的词就是描写宋代金陵美景。
关于金陵,还有几个传说。
《舆地志》记载,“秦始皇时,望气者云‘江东有天子气’,乃东游以厌之,又凿金陵以断其气。今方山石硊,是其所断之处。”
大体意思是,秦始皇出巡经过金陵,随行方士见此地格局有王气,秦始皇下令开凿钟阜(江宁方山),使淮水流贯城内,泄散王气,淮水自然就是现今的秦淮河,自此金陵难成天下大势。
这就是“秦始皇断金陵王气”的传说。
正所谓“怀璧其罪”,金陵城千百年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经无数战火洗练,百姓遭难。正应了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那句元曲,“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七十多年前,金陵城更是经历了一场毫无人性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遇难。有一种说法,“金陵城每一寸土地都埋着累累人骨”。虽然夸张,可想而知那次屠杀多么惨无人道。
另一个传说更有趣——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灭越后,在金陵城外高山埋金钟以镇王气,所以此山名为钟山,又名紫金山。
据说在南宋,有人在紫金山挖到一块碑,碑文写着“埋金之处不在山南不在山北”。于是金陵百姓涌到紫金山里去挖金子、挖财宝,却一无所获。时间久了,此事不了了之,但是“钟山藏金”的说法由此流传下来。
紫金山是“江南四大名山”之一,山高为陵,又埋着金子,古金陵盛产金(并不是黄金,而是铜),这就是金陵的城名由来。
我倒觉得钟、陵两字有些晦气,城市和高山以此命名多少有些不太妥当。
我感古怀今正起着劲儿,月饼突然说道:“三点钟方向!”
“有发现?”我顺着方向看去,几个穿着洋气的漂亮丫头有说有笑的逛着街。
“自古江南出美女,果然名不虚传。”月饼满脸惋惜状,“走得太快,没来得及拍照。”
虽说是冬天,丫头们穿得不多,身材婀娜多姿,腿长腰细,白白嫩嫩得着实可爱。我直勾勾望着舍不得拔眼:“月公公,您老人家也动了凡心?”
“我是看你发呆,万一来个追尾,还不够添堵,”月饼摆弄着手机,“给南少侠提提神。”
“DNA优异啊!”我一本正经地科普,“五胡乱华,西晋迁到江南建立东晋,中原士族南迁避难,大多聪慧俊美,后人能不漂亮么?再说江南水汽足,吃得清淡,小丫头长不水灵那才叫没天理。”
“看不出挺有研究啊?”月饼扬扬眉毛,“要不南少侠在这儿找个情投意合的丫头,生几个大胖小子,秦淮河畔洗洗尿布终老一生,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
“前几天看网易新闻,马上放开二胎政策。”
这么边说边聊,两个多小时才挪到秦淮区大石坝街白鹭宾馆,在停车场按照门岗老大爷满嘴金陵话指挥了十多遍,才把车停端正了,我也冒了一身汗,只恨没有自动泊车功能。
之所以住在这里,一来宾馆名儿取自于金陵白鹭洲,文化气息颇浓;二来紧靠着夫子庙和秦淮河,行事方便。
这个时节不是旅游旺季,房间充裕,估计服务员对我们俩满脑袋头发茬子造型起了疑心,捏着身份证对照了好几遍才给了房卡。
拎着行李进了屋,寒气逼人,我冻得打了个激灵:“不愧是埋骨之城,好重的阴气!”
月饼打开空调:“江南没暖气。”
三
“这么眼珠子大的包子二十块钱一个?”我愤愤地咬了一口,溅了满脸汤水,更是火大,“就这还要排队买,还有没有天理?”
月饼用吸管对着蟹黄汤包插了个洞,慢条斯理嘬着汤水:“南少侠,早跟你说了旅游区的小吃不便宜,你非要吃,怪我咯?”
我眼巴巴瞅着月饼吃得有滋有味:“汤味儿香不?”
“你脸上就有,自己舔舔。”月饼长吁一口气,“固城湖蟹黄包名不虚传。”
我本来想再买一个,想想还要排半天队,也就消了这个念头:“你丫就是个吃货。赶紧吃,还有正事要办。”
“南晓楼什么时候这么有责任心了?美食相伴,不亦悦乎。”月饼砸吧着嘴,“尝尝鸭血粉丝汤去。”
虽然是初冬季节,夫子庙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我们满街溜达着看景儿,倒也不着急什么“晓楼残月,金陵遇水”的任务。
在宾馆简单收拾了行李,我们抽烟商量,根据以往的线索得出一个结论:异徒行者的任务,只有我们俩可以完成。最希望我们完成任务的人,是始终未曾露面的李文杰。也就是说,他在借助我们的手达到他的目的。
想到这一层,我和月饼反倒不着急什么任务了,天底下哪有“皇帝不急太监急”的道理?我们越不当回事儿,李文杰就越容易露出破绽,很有可能暴露行踪。
我就不信一个幻族老东西还能比月无华厉害了?
边走边转到了牌楼,瞧见一家“回味”鸭血粉丝汤,装修很现代化,干干净净,食客们也不少。我们进店要了两碗,翠绿的芫荽,晶莹的粉丝,沉浮着细碎的鸭胗、鸭肠、鸭肝,红的白的分外好看,清爽的香味直往鼻孔里钻,馋虫子在肚子里“咕噜噜”乱转。
我咬了块鸭血,只觉得软糯的香气从齿间轻轻爆开,鸭血在舌尖粉嘟嘟的滑着,哪舍得咽进肚子。再就口汤,浓厚的滋味更是在嘴里萦绕徘徊,只觉得香暖袭人,温润的热气熨着身体,十万八千个毛孔无不通透。
“金陵人民真是心灵手巧啊!”我大加赞叹,“普通的玩意儿都做得这么精致。”
月饼心思明显不在鸭粉汤上面,胡乱巴拉几口:“吃完该进夫子庙了。”
我正准备多要一碗,一听这话急了:“你丫刚才不还优哉游哉没事儿人,不差这一会儿。”
月饼指了指窗外:“马上天黑了,月亮很快出来,或许能找到‘晓楼残月’的线索。”
我顿时没了“舌尖上的夫子庙”的兴致,不情不愿跟着月饼出了门。
“月饼,和你一起旅游真没劲!吃都吃不痛快!”
“南瓜,你摸着十二指肠说,哪次没让你吃饱喝足?”
四
夫子庙位于秦淮河北岸的贡院街旁,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根据王导提议“治国以培育人材为重”,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孔庙是宋仁宗景佑元年以东晋学宫为基础扩建而成,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故又称“夫子庙”,中国四大文庙之一,更是明清时期金陵文教中心,大名鼎鼎的江南贡院就在这里。
明朝,夫子庙作为国子监科举考场,考生云集。内秦淮河“浆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画船萧鼓,昼夜不绝”,描写的就是秦淮河当年的繁华景象。
此时天空擦了一抹青黛,秦淮河畔的江南建筑白墙黑瓦,华灯初上,屋檐亮着各色彩灯,几艘游舫载着游客,轻滑于碧波之间,水纹荡到河岸,悠悠折回,倒很有些“十里秦淮”的旧日景象。
我们从“夫子庙”三个大字的大红牌坊进了中轴路,南北两排既有民俗特色的小店,又有现代化的服装、饮食品牌,古今辉映,置身其中,一时间竟分不明“今夕是何年”。
往来游客有说有笑,很多小丫头戴着绿草饰品,乍一看像是头上长了草,很是有趣。再往前走过江南贡院,南边豁然开朗,灯火将秦淮河映得波光粼粼,成排的游舫静候游客,河对面是一墙“双龙戏珠”的照壁,红墙金龙,气势非凡。
“看来设计照壁的人懂点儿门道,取龙气补金陵先天格局不足,”我心算着方位,“龙长三十三丈,对面立‘天下文区’三门牌坊聚气,把整个格局盘活了。”
月饼摸着鼻子:“有个事儿不太方便说。”
我兴致正高:“但说无妨。”
月饼指着牌坊:“那字应该念‘枢’吧?”
我定睛一看,“天下文樞”四个大字赫然印在牌坊顶端,干咳了两声:“木字旁正好有块阴影挡着,没看见。”
月饼耸耸肩装没听见,转悠到牌坊底下拍游客照的摊子。上了岁数的老板立刻来了精神,满脸笑容的推荐在哪个地方拍照最合适。月饼塞给老板一把钱,用手机拍了竖在摊子旁的照片墙。
我莫名其妙:“拍这玩意儿有什么用?”
月饼把照片微信发给我:“发生在日本秋叶原街头凶杀案,警方破获的线索就来自于一名游客的街拍。这个照相摊子挺有年岁,九十年代到现在的照片不少,也许能发现什么线索。”
我心说这不是“死马当活马医”么?又不好扫了月饼兴致,把照片放大了逐一看着。
别说老板摄影技术不错,构图、光线、景色有模有样,照片里有男有女,衣着发型标示着每个时代特有的印记,拍摄时间从早晨到晚上都有。
我翻了几张没什么发现,也就没了兴致,点了根烟往前看去。此时正好新月初升,斜挂在中枢街尽头一处建筑物的檐角。太阳刚刚落山,屋檐映着一丝残红,冷月红光交错,悬挂于建筑物正顶端的铜质方牌在光影中放着幽幽黄光。
我细看铜牌,镂刻着类似于荆棘的花纹,正中是个欧洲人的头像。我心里奇怪,这种古建筑安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牌子,违和感实在太强。太阳余晖消褪,月亮顺着屋檐略略升起,正好挡住半边。建筑物灯光大亮,映出建筑物的名字——得月台。
我默念了几遍“得月台”,心里猛然亮堂了!
晓楼,晓为日,楼是得月台。残月,此时月亮正好被挡着半边残缺。
“月饼,我找到‘晓楼残月’线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