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汁浇注的时候,士兵体内油脂挥发,又被迅速冷却的铁块吸收,制成的铁蛹饱含油脂,吸引植物根须包裹吸吮。据传这种残忍的殉葬方法源自南疆蛊术中的“木蛊”,树须吸取油脂的同时,树汁透进铁蛹,士兵尸体浸泡着树汁,变成不会腐坏的木人镇墓。
我想到“那个人”留在树上的警语,难道这些木人遇到外人,就会活过来守墓?
正想到这一点,右前排第一个人形树须突然裂开。躺在石台外边的人仿佛受到感应坐了起来,侧头看着身旁的尸体。我看得真切,汗毛一根根竖了起来。
他长了一张猴子脸。
五
我仓促后退,慌乱间撞到铁蛹,树须唰地展开,须条把我层层缠住。我张嘴刚想喊月饼,一丛树须堵进嘴里,一圈圈树须在眼前来回缠绕,直至什么也看不到。
我用力挣着,树须越收越紧,勒得骨骼咯咯作响,五脏六腑缩成一团,肺里的空气被一点点挤出,脑子因为缺氧嗡嗡作响,意识渐渐模糊。
“噗!”一截刀尖戳进须丛,由上及下划开,差点从眉心直接豁到肚子。新鲜空气涌进肺里,我顿时清醒,只见月饼撕扯着树须,拽着我的脑袋拖了出来。
我双手撑地,吐着嘴里的须根,身体不受控制地抖动:“我差点让你坑死。”
月饼没有言语,伸手进树须摸着,用力一拔,拽出禁锢在岩壁里的蠕虫,尾部竟然是草根,悬挂着红色圆形根茎。
月饼扯断虫子,捏着我的下巴把根茎塞进我嘴里。我一口气没接上来,噎得直翻白眼。月饼扳着我的脑袋弹指击打喉咙,根茎活生生落进食道。囫囵吞东西的感觉无比难受,就像有根棍子顺着喉咙往肚子里塞。我用力空咽好一会儿才觉得食道通了,胃里一坨东西胀鼓鼓的恶心难受。
“你就不能让我少操点心?”月饼盘腿坐在我面前点了根烟,深深吸了一口。
我总算是六神归位,忍不住骂道:“你丫缺德不?怎么不讲明白再让我进来?有你这么坑人的么?还他妈是不是团队了!老子差点死了你知道不?我做鬼也不放过你!”
月饼扬了扬眉毛怒道:“你脑子坏了?手背上的鬼脸都已经成形了,我哪有时间跟你讲原因!探了这么多次险,这点基本常识都没有!不先去石台看看怎么回事,招惹这些树蛹干吗?要不是我突然明白了那六个字的含义,你他妈的做了鬼我找谁喝酒去?”
月饼难得情绪激动地说了一大堆话,我憋着气听完没吭声儿。手背上的鬼脸消褪,只剩几道隐约的血丝。我从月饼手里夺过烟抽了口:“话说‘终境止,一人入’,你丫怎么进来了?万一触犯禁忌,这些铁蛹活过来,咱们估计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
月饼用瑞士军刀挑起蠕虫摆弄着:“标点符号。”
我把“终境止一人入”反复念了几遍,恍然里终于冒出个大悟:“这是谁写的?坑爹啊!”
(古文中没有标点符号,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断句。常年接触现代文,我先入为主地把这六个字读成“终境止,一人入”。按照文言语法来说,应该是“终境,止一人入!”“止”在隶书中是“止于”之意,所以这句话是“终境,止于一人入。”转成现代汉语是“终境,禁止一人进去!”)
我也懒得再琢磨止不止了,试试胃里没什么不舒服,忍不住问道:“这个长得像冬虫夏草的玩意儿是消褪鬼脸的解药?”
“不知道。”月饼玩够了虫子,收起军刀,“刚才我吃了一颗,觉得怪恶心的,所以和你分享一下。”
我有种想掐死月饼的冲动。
“石台上的人有没有坐起来?”月饼摸出几根桃木钉,“我刚才看见他坐起身,烙着凤牌的尸鳖从石台后面跳出来。我给了它两根钉子,凤牌掉下来正砸在额头把脸包住。我撕不掉牌子也看不见东西,撞到第一个铁蛹,正好倒在鬼眼冒出的红光里面,牌子自己掉了,额头疼得受不了。当时的感觉很奇怪,身体不像是自己的,我胡乱抓着,扯断铁蛹的树须,拽出一条蠕虫。我发现铁蛹也长着鬼脸,想起‘万物相生相克’的道理,就吃了条蠕虫。我爬出洞看到你出事,临时想到牌子可能是遇光脱落,就把你拽出树荫,还好蒙对了。你手背上的鬼脸快要成形,我嗓子里憋着口血,硬顶着一口气带你下来,话说多了肯定吐血晕过去。这事儿怪我,尸鳖死了,里面没有危险,我以为你能明白蠕虫的作用,没有多交代几句。”
讲到最后,月饼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听得心惊胆战,这才注意到月饼胸口斑斑点点的鲜血,如果少一点点运气,这次就算是交代了。
再看石台,猴脸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躺下了,龙凤牌都已经取到,任务也就完成了。月饼没有走的意思,我心里明白,不管猴脸人是什么玩意儿,一定要弄明白。
这座山盛产南红玉矿,从天坑下来的路上,有一条明显的矿脉。我琢磨着可能是尸体遇到玉矿产生了异化:“月饼,那个猴脸人会不会是成了形的玉蛹?”
“猴脸?”月饼奇怪地看着我,“他明明长了张羊脸。”
六
沿着台阶走上石台,看到那两个人的模样,我们面面相觑。男子三十出头,穿着白色窄领宽袖长衫,相貌异常俊美,如果不是有三绺胡须,长着喉结,乍一看还以为是个古装美女。
女人苍老不堪,头发雪白,满脸褶皱,红色印花及膝裙装挂着各式各样的银饰。两人左右手紧紧相握,面色安详,像是睡着的母子。
我想到洞口留字“那个人”的历史记载,常年带母亲出游,和眼前的景象有几分相似:“他和母亲?”
月饼叹了口气:“你就不能动动脑子?男子穿着南北朝长衫,女的是苗族或者壮族打扮,和‘那个人’不是一个朝代的。何况咱们刚把他的脑袋埋了,这里怎么又长出一颗?”
我老脸一红,故意岔开话题:“苗壮两族的蛊术确实厉害,能把尸体保存得这么完好,还能变成猴头羊脸。”
“我知道一种能操纵尸体的蛊术,类似于湘西赶尸术,”月饼摸着石台缝隙,“异化形貌的尸蛊还真没见过。”
我脑子里突然有个模糊的概念,隐约觉得月饼说到了什么关键问题。一愣神的工夫,月饼扳着石台边缘抠出一条狭长石匣。
“秘密也许在这里面。”月饼摸出手机看看时间,“三点半,咱们是出去研究还是就地解决?”
月饼这句话又提示了我,追问道:“你刚才说什么?”
“三点半,咱们是…”
月饼还没说完,我终于明白了,急忙数着铁蛹:“左右各六个,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羊脸、猴头、时间…你差不多两点进来的,我是三点,明白了么?”
月饼微微一怔,捶了我一拳:“聪明!这你也能想到。”
我们扯掉包裹铁蛹的树须,其中有十个锈迹斑斑的铁人扣着鬼脸面具,胸口镶着动物花纹的青铜牌,只有左边第五个和右边第四个没有面具,相貌和石台上的男女七八分相似,胸前凹陷的形状和龙凤牌正好吻合。
月饼问道:“这是什么阵法?”
我摇了摇头,感慨道:“古人的智慧实在太了不起了。”
我虽然不懂这个阵法,但其中的原理大体明白。铁蛹对应的是十二生肖,每个时辰转换一次。月饼大约下午两点进的洞,也就是未时,对应的生肖是羊。我三点左右进来,正是未时转为申时,对应猴。
男子每个时辰变成对应生肖的相貌起身一次,有点像闹钟报时。
中国自尧帝舜时代就使用天干十个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十二个符号(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合的“干支纪年法”(比如甲子年、辛未年)。
《唐书》里记载:“黠戛斯国以十二物纪年,如岁在寅,则曰虎年。”由此可见以动物纪年的方法(十二生肖)起源于古代西北部的游牧民族。最初的十二生肖有凤凰,春秋时期传到中原地区,把凤换成了鸡。
这里面还有个有趣的传说——
“春秋五霸”的楚国,在楚庄王的治理下,国力日益强盛,周边小国臣服,奉献美女财物朝拜。巴国国君知道楚庄王仰慕中原文化,特地制造了在中原地区兴起的十二生肖青铜像进贡。谁料楚庄王见到凤凰铜像排在第十位,勃然大怒,把凤凰推倒在地,当场命令巴国国君七日内铸造别的动物代替凤凰,完不成就灭了巴国。
巴国国君不明所以,楚国国相孙叔敖偷偷告诉他,楚庄王自诩“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凤凰,怎么可能和别的动物排在一起计算年份?
巴国国君这才恍然大悟,急忙把凤凰像回炉熔化,铸成公鸡送回,避了楚庄王的忌讳。哪曾想这只是楚庄王的借口,还是派部队把巴国灭了。不过鸡代替凤凰成了十二生肖,倒是由此流传下来。
由此还衍生出一句俗语:“落地的凤凰不如鸡”。
书归正传——
左五右四的铁蛹分别对应辰时和酉时,辰龙酉鸡(凤),龙凤牌是他们的生肖,也是地位的象征。尸鳖烙上龙凤牌护尸,两人生前或许是一对情侣,死后同穴以饲养的尸鳖为化身,阴阳两世共续姻缘。
想到这一点,我心里也添了一层负罪感。有句老话叫作“棒打鸳鸯”,我们今儿来了个“活拆尸鳖”。
不知不觉到了四点(申时),我和月饼有些紧张地盯着石台,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近距离看到俊美男尸坐起,脸上长出绒毛,鼻梁塌陷,渐渐变成猴子脸,还是觉得很惊悚。
男子眼神温柔地望着女尸,几分钟之后躺倒,恢复了原本相貌。
我有些怀疑:“月饼,他真死了?”
“我倒希望他没死,”月饼把龙凤牌装进铁蛹胸前的凹槽,双手合十鞠躬,“对不起,打扰你们了。”
两只尸鳖被月饼打死,想到没有尸鳖,尸体很快就会腐烂,我更觉得愧疚。这次任务是寻找龙凤牌,月饼牌归原主,看来是要放弃“异徒行者”的身份了。
这几年出生入死,只剩一个任务就能触及终极真相,我多少有点儿遗憾。转念一想这对男女生前不知经历了多少坎坷苦难,才设计了这么个阴阳同穴的墓,本来就不应该拿走墓里的物件。
“月饼,这次任性得漂亮!这些年过得太累,我早不想干了。”
月饼满脸惊奇:“马上就到终极任务,你尥蹶子了?”
我更纳闷:“你丫都把牌子安回去了,不等于放弃任务了?”
“刚夸你聪明,这会儿脑子里就剩糨糊了?”月饼扬着石匣,“这才是要找的东西,你再想想那段话。”
我琢磨着那段文字——寻你千百度,一夜乱世烽火,十寸彩云南飞,侠气保山河。怎忘染指南红,龙凤同排渡缘可愿?
翻来覆去背了几遍,才回过味儿。我就说照月饼的性格怎么会随随便便放弃。最初我们根据文字推出的含义是去云南盛产南红(一种红玛瑙)的保山寻找和龙凤有关的东西。
哪曾想这段不伦不类的三流古风句子前四句是个藏头诗!
“寻、一、十、侠”,寻一石匣!
“去云南盛产南红的保山寻找和龙凤有关的一个石匣!”
我郁闷地拍着额头:刚才白矫情了!
七
闹洞房是个好事,闹过分就是素质问题。虽说只是个坟墓,好歹也是婚墓,待久了不合适。我们爬出洞寻了块平整地儿,月饼拿军刀撬着石匣,我捡了些枯树枝生火,置上野营壶烧水,六分热的时候撒进六十四颗糯米,烧开趁热喝了几口,稍凉一些洗手、眼皮、耳垂,驱驱下地的阴气。这招是在山东解决“冥鱼”事件时跟村里老人学的。
“能利索点不?”我添了把柴火有些不耐烦,“你丫玩雕刻呢?都大半个小时了还没打开。”
月饼也是窝着火,把石匣丢给我:“You can you up!”
匣子浑然一个整体,匣身让月饼刮出好几道极深的印痕,没有任何缝隙。我掂掂分量,比正常重量轻不少,明显有中空夹层:“看着不像有机关。”
“你要能打开,米线我请。”月饼喝着糯米水,“味道不错,下次记得加糖,再卧个蛋,我爱吃溏心的。”
“你当这是来野炊啊?最多十分钟,打不开我就…我就砸开它!”
我嘴硬不服输,其实也没什么办法,手忙脚乱半天,折腾了一身汗,心里火烧火燎,额头上掉了滴汗落在石匣上。我随手一擦,手感很奇怪,干松松地没有潮湿感觉。我注意到匣面颜色由白转黑,几秒钟后又变成白色。
“米线你请定了,”我想通其中关键,举着石匣子很是得意,“还记得晴雨石么?”
月饼眉毛一扬,用糯米水浇着石匣:“晴雨石遇水则开。其实我早想到了,就是为了试试你的聪明才智。”
我伸了个懒腰:“晴雨石那事儿,一想起来整个人都不好了。”
贵州姑鲁寨尧人山麓有一处壁陡崖,称为“产蛋岩”。崖壁上长着近百枚直径一尺多长的“石蛋”,每隔三十年自动掉落一个,堪称世界奇观。我们在那里遭遇的诡异经历足够写一本探险小说了,要不是月饼勘透晴雨石的奥秘逃出来,估计我们早就憋死在山体暗洞里了。
关于“晴雨石”,从月亮山神秘村落听来的传说更是有趣…
石匣左右裂开,月饼拿着两卷帛书看了几眼:“既然这么聪明,我再考考你,你猜洞里的古代帅哥是谁?”
我正抽烟养神,哪有心思猜这个,随口应付:“潘安、宋玉、杨过、楚留香、南晓楼都有可能。”
月饼展开一卷帛书念道:“入阵曲。”我差点把烟头吸进嗓子,一把抢过帛书,封面写着三个隶书字体——“入阵曲”。
我翻着帛书,除了“入阵曲”三个字,满是乱七八糟的符号,根本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