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武则天的时代,出现了墓匠族历史上最大的一桩危机——女皇帝希望镇墓兽帮她永坐天下,但这违背了我们的原则——镇墓兽只能保护死人,绝不可以为活人所利用。武则天一怒之下,要对我们灭族,再请邪门歪道来保护墓葬。这时出了一位小皇子,也是武则天与高宗李治的孙子,睿宗李旦的第六子,终南郡王,李隆麒。”

“李隆麒?”

秦海关微微点头,痛苦地咳嗽几声:“听我说下去,李隆麒对我们墓匠族而言,是神一般的存在……但但他的秘密,最好你永远不要知道!”

“这果真是个漫长的故事。”

“五代十国,墓匠族分崩离析。到了两宋,秦氏家族同时为宋、辽、西夏、大理、金等王朝制造镇墓兽,直至忽必烈大帝统一天下。当时蒙古人葬俗独特,死后放在大草原上,万马奔腾而过。也只有元朝帝王,身后无须担心被盗墓,因为无墓可盗。那段岁月,是我们墓匠族的低潮,被迫混迹民间谋生。”

“朱元璋建立明朝,便请我们家族重出江湖了吧。”

“是,我们重新成为皇家工匠。南京明孝陵、湖北明显陵,还有北京昌平十三陵,所有镇墓兽都是由我们家族制造。甲申惊变,明亡清兴,紫禁城里的主子,走马灯似的更替。墓匠族不能像王承恩太监那样为崇祯帝尽忠,只能被迫剃头,以示效忠新主。”

“可恶的辫子!”

秦北洋下意识地抓了把后脑勺,幸好早就剪干净了。

“清朝初年,又一次灭顶之灾。摄政王多尔衮下令,诛灭全国的墓匠族,只保留一支大宗,软禁在北京工匠村,专为清朝皇室服务,隶属旗籍,沦为汉人包衣。多尔衮认为,镇墓兽属国之重器,务必控制在皇帝手中,如果这种技术流落民间,说不定会产生新的李自成。因此,清朝镇墓兽最为稀少珍贵,连世袭罔替的八大铁帽子王爷,死后也无资格享用镇墓兽。”

秦北洋想起袁世凯的金蟾镇墓兽:“中华民国的镇墓兽,岂非只此一例了?”

“或许吧!”秦海关捂着心口说,“北洋,世上所有的镇墓兽,最奇特、最有灵性的,便是唐朝小皇子李隆麒的镇墓兽。”

“还是李隆麒?你说过的——庚子年,我就出生在白鹿原,终南郡王李隆麒的地宫之中。”

“你妈妈至今还埋在那座唐朝大墓呢。”老秦眼角滑下一颗泪珠,“可惜在我临死前,不能再回白鹿原去看一眼……”

第29章 白鹿原盗墓(一)

很老很老的年代,白鹿原上出过一头白鹿,纵然转瞬即逝,但被天子视作祥瑞。

白鹿原在关中的心脏。唐朝三百年定鼎关中,自唐太宗至唐僖宗:献、昭、乾、定、桥、泰、建、元、崇、丰、景、光、庄、章、端、贞、简、靖十八座皇陵,东西绵延三百里,即所谓“关中十八唐帝陵”。若加上武则天与高宗李治的合葬,总计睡着十九位皇帝。但自朱温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长安再不复为帝都。除李自成改西安为西京,建大顺朝,庚子年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逃亡西安,竟再无一位帝王登临关中。

民国六年,西元1917年7月1日,张勋在北京宣布复辟。同一日,有支北洋溃兵渡过渭河,一路烧杀抢掠,不敢靠近西安城墙,只得登上白鹿原。伤兵抬不动了,就扔到路边,挨个儿枪毙,以免伤口化脓长蛆,提前结束痛苦。夏日塬上草木繁盛,麦浪层层滚动,田间不时有农人骑牛而过。衣衫褴褛的溃兵们搜罗农妇,推到麦田里奸淫。

领头的旅长骑白马,仓皇来到一座大坟冢前。他是保定军校出身,部下多非陕人。1914年,白朗义军突入关中。袁世凯大将陆建章入陕西,搜刮民脂民膏,盗掘汉唐古墓,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被卖到美国,流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白鹿原横亘在八百里秦川,南倚终南山,西接长安城,北瞰灞桥柳,东望秦皇陵,突出于渭河平原,沟壑纵横,三面环绕浐、灞二河,像平地起了个黄土大屋顶。唐朝马戴《白鹿原晚望》有云“浐曲雁飞下,秦原人葬回。丘坟与城阙,草树共尘埃”。

士兵用刺刀威逼农民得知:此乃唐朝小皇子之墓,多有显灵神迹,为四乡八邻焚香崇拜。

站在高高的坟冢顶上,旅长俯瞰白鹿原,自觉有逐鹿中原的气势,向士兵发表演讲——

“北洋的兄弟们!值此国家危亡之际,段祺瑞、张勋、冯国璋等军阀混战不休,兵连祸结。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我军务必挖开此墓,取之于古人,用之于百姓,救国救民,善莫大焉!凡取财宝,见者有份,诸位可分得一半,剩余充作我等东山再起之军资!”

此言一出,士气大振,大家伙儿跃跃欲试。但这样一座大墓,从哪里着手呢?众人一筹莫展,有人说:“欸!小木不是做过土夫子吗?”

有个士兵被带到旅长面前。他叫小木,也就二十岁,长得眉清目秀,不像是干过盗墓的。小木自称洛阳人士,从小跟着父辈盗墓为业,俗称“土夫子”。他先探查这座大墓形势,发觉表面有许多盗洞。旅长有些泄气,但小木说盗洞虽多,不一定真被盗过,却说明这墓风水好,位于龙脉与龙穴,引得历代盗墓贼前赴后继来打洞。他绕着坟冢转了两圈,根据地势方位,决定从东北方向开挖,风水学所谓“外鬼门”。

按照土夫子的老法门,这样的大墓通常得挖三四天。但旅长等不及了,决定使用炸药。

不消片刻,惊天动地的巨响,在圈定位置炸出数尺见方的洞口。硝烟散去,还是一堆黄土。旅长命令接着炸,连炸三次,终于露出黑漆漆的洞口。如此深的洞口,古时候单纯依靠人工挖掘,至少要征集数千民夫,耗费两三个月。小木蒙着口鼻下去探了探,摸到几块残破的砖头:“墓道找着了!”

旅长下令全体士兵抓阄,选出三十人组成敢死队。他指派一名心腹营长带队,封官许愿,发了北洋勋章。每人都子弹上膛,提着马灯,背着铁锹和斧子,携带防毒面具。

墓道飞扬着游离不定的尘埃,两边的唐朝砖石越发清晰。头顶还能看到瓦当,不时有鲜艳的壁画,描摹武则天时代的宴饮、行猎、战争、祭祀……壁画中的唐朝人物,个个栩栩如生,仿佛要从墙上飘浮出来。其中的美女艳若桃花,看得几个士兵都心猿意马。但所有人都屏息静气,生怕多说一句话,就会引来千年前的鬼魂。

土夫子小木走在最前头,他手中的马灯照得最远。忽然,灯光照出墓道角落里的两具骸骨。众人一片惊慌,小木却大胆地前去看了看,骸骨边遗落有几枚铜钱,捡起来一看竟是“永乐通宝”。唐朝的墓里怎会有明朝永乐年间的钱?必然是明代的盗墓贼无疑,未必是永乐年间,因为永乐通宝的流通极广,到明末也有可能。

士兵们抖抖索索地前进,气势已大不如前。他们又见到数具骨骸,无疑又是古时的盗墓贼,已经说不清年代了,也无法判断他们的死因——是被困死在墓道中的,还是同伙内讧而亡,抑或是这墓中真有杀人的机关?

小木额头出了冷汗,通常墓道没有那么长的,墓道宛如迷宫一般绕来绕去的,除非是帝王陵。更让他诧异的是,这墓道明显一路往地底而去,似乎有深不见底的感觉。果然,墓道里出现了积水。这是古代陵墓常有的情况,通常是建筑质量有问题,导致地下水泛滥。也有一种特殊情况,这些水是专门用来杀死盗墓贼的。如果是在没有水的干旱地区,这“水”则是更可怕的流沙。

犹豫再三,当然是地下水泛滥的可能性更大,小木便硬着头皮往前走。他的双脚已浸泡入水中,身后的士兵们面有惧色,但营长拔出手枪来吼了一声:“谁不敢走就立即枪毙!”

所有人踩入冰凉的积水,看起来还有些浑浊,不晓得里面有啥脏东西,也许更多的骨骸藏在水里看不到?最稳妥的方法,就是立刻找人来抽水。但要找抽水机的话,在这乡野之间并不容易。何况旅长命令必须在今天挖出宝藏,否则拖到明日,说不定敌人就打过来了。

走不多久,积水已到了大家腰部,感觉浸水的部分都痒痒的,就像被水蛭钻到肉里的感觉,谁都不敢再往前走一步了。

安静。

彻底的亘古的安静之间,营长一回头,总感觉大家有些不对劲。他再清点一下人物,才发现少了一个。

哪儿去了?莫不是悄悄脚底抹油溜了吧?要是原路逃回去,必定会被旅长毙了。他勒令大家再往前走,才走了几步,就有人尖叫说,又有一个士兵不见了。大家这才惊慌失措,给汉阳造步枪上了刺刀,往深深的水底下刺。

第30章 白鹿原盗墓(二)

突然,有人说扎到什么东西,他把步枪连着刺刀拔出来,竟是个奇形怪状的生物——乍一看还像个三岁幼儿,通体墨黑,红色的眼睛,大象般的招风耳,胳膊却像猴子似的细长。

众人惊得说不出话,才发觉那东西是个活物,正在枪刺上缓缓蠕动,却又不见血流出来。

小木喊了一声:“不要乱动!”

举着步枪的士兵,已吓得双腿一软。就在他要跌倒时,那个怪物已从刺刀上跳下来,爬到他的头上,一口咬下去。刹那间,鲜血横飞,几乎半个脑袋不见了。大家脸上都沾着血和脑浆,再看那怪物,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士兵的脑子。

营长面色煞白,但手上不含糊,毕竟杀人无数,甩手就是一枪,打爆那个怪物。

但更多怪物从水里钻出,并且都在他们的身后。小木高喊:“快点往前跑!”

几个跑得慢的,或者已经吓得四肢僵硬的士兵,便被怪物缠上。它们直接咬开胸膛,挖出活人内脏。顿时墓道内一片惨叫声,其他士兵一边往前跑,一边往后面放枪,哪怕把自己人打死,也好过同伴惨死在怪物手中。小木看得真切,这些水怪们最爱吃的,是人体的两部分:肝脏和脑子。

不知跑了多久,才发觉积水没了。原来刚才是墓道的最低点,现在地势又往上去了,自然变得干燥了。营长惊魂未定,清点幸存的人数,差不多还剩一半,其余都被水怪们大卸八块了。

“这是罔象!”小木面色煞白,蹲在地上喘气,“我也是第一次见到,以前都是土夫子行里传说的。这是一种水怪,专门潜伏在陵墓地下,最爱吃死人的肝脏和脑子。碰到活人,也不会客气!”

“那要怎样才能克制它们?”

“据说是松柏。你看陵园都会种植柏树,就是这个道理。隔壁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墓,也是布满了松柏。”

“而白鹿原上全是农田和荒野,几乎不见一棵松柏,所以才有水怪的窝。”

小木想了想,补充一句:“还有一样,也是专克罔象的,便是镇墓兽。”

“镇墓兽?”营长搔搔脑袋,重新给手枪里填上子弹,“就是坟墓大门口的那些石头?”

“不,那是神道碑的翁仲,石人石马之类的,它们只是用来装饰和摆威风的。真正的镇墓兽,只在陵墓的地宫里。但我从没见过——据说,亲眼见过镇墓兽的盗墓贼,没有一个能活着出来。”

“你说——这墓里会有镇墓兽吗?”

“不好说。”

小木摇摇头,继续往墓道里走去。经过一场罔象之灾,大家的胆子都被撑大。眼前道路变得开阔平坦,壁画越发鲜艳夺目。

金刚墙和墓室门到了。

墓室门上雕着一对鹿。

这是小木从未见到过的。通常墓室门上雕刻武士、菩萨、猛兽甚至雕花,但从未有人雕过鹿。难道跟这白鹿原有关系?眼前这对鹿与众不同,长着颇为夸张的鹿角,几乎要刺破祥云。

营长在旁边催促:“别磨蹭!快点把门打开!”

大伙摩拳擦掌,小木掏出特制的工具,沿着墓室门的缝隙插进去。工具像把叉子,还有个钢丝套圈,能把顶门石挪开。这是盗墓老手才能干的,小木折腾半个多钟头,大汗淋漓,这才让墓室门松动了。

小心翼翼地推开门,头顶掉下一块大条石。幸好小木已有准备,及时闪身躲开,否则必被砸死。一阵黑烟从地宫中腾起,士兵们纷纷戴上防毒面具。彼此看着,都像妖魔鬼怪。

营长开了句玩笑:“别搞到最后,不是诈尸吓人,而是戴防毒面具的人把鬼吓死了。”

照例还是小木走在最前头,用烛火探路,确认氧气足够。这地宫狭长,两边布满唐朝壁画。好像还有复杂的情节,但都来不及细看。他唯独记得一点,壁画里有个身着皇帝衣冠的女人,画得不合比例地高大,估计就是女皇武则天。

地宫中摆着好多陶瓮,塞满朽烂的古书。唐朝刚发明雕版印刷术,应该还没普及,书册都是手抄的卷轴。还有好些书画,不晓得有没有王羲之的真迹?士兵们大多目不识丁,觉得这些破纸不值一文。

小木看到一副石头围棋,黑白子分别用两种颜色的玉石做成。还有一副木头象棋,车马炮齐全,就跟现在一样。奇怪的是,这块象棋盘上摆出个奇特的残局,似乎已拼杀到的最关键时刻,仿佛刚才还有两个鬼魂对弈。恰巧营长会下象棋,用马灯照着棋盘说:“这个红方是不是要被将死了呢?”

有个士兵喊了声:“快看这些是啥玩意儿?”

又一个陶瓮中,摆着拨浪鼓、不倒翁、小炉灶、六角风车、小花篮、小笊篱、铃铛、八卦盘、竹蛇、面具、风筝桄、小竹椅、拍板、长柄棒槌、陀螺球……

“嘿!都是俺们小时候的玩具呢!”

士兵们交头接耳起来:“你看还有这些小娃娃。”

原来是一大堆唐三彩的孩童俑,小木由此判断——墓主人是个儿童,顶多是少年,

骤然响起一声惨叫,连续多声枪响。霎时,弹雨横飞,小木魂飞魄散,连忙跳进瓮缸内躲起来。

地宫深处,飞出一团晶莹剔透的火球。远看如燃烧的琉璃,旋转着撞到入侵者身上,瞬间将人浑身点燃。那火焰貌似温度极高,不消两三秒钟,也无须拉风箱助力,已把人体皮肉烧烂,剩下清晰可辨的白骨,紧接着烧成焦炭,地上只剩一片灰烬而已。那火球上下翻飞,似乎被人精准操控,几番轮转,依次把士兵们烧化,此起彼伏的惨叫声,都只一晃而过。

营长毫无目标地往黑暗中射击,转身往地宫门口逃去,但已被火球击穿后背,火球又从前胸飞出。他摘下防毒面具,发现自己胸口竟被烧出个大洞口,前后透亮,什么心啊、肺啊、脊椎啊,全都烟消云散。营长似乎还活着,脑袋倒吊下来,惊恐地穿过胸口往后看,只见背后的地宫之中,走来一只镇墓神兽。

远看恍若猛犬,浑身散发金光,又像一头幼年水牛。四条粗腿踩着青石地砖,竟未发出任何声响,仿佛踏空飘浮而来。地宫中散落数只马灯,渐渐照亮怪物头顶的一对犄角。不是简单的牛角,而是如树枝般分了好几个杈,更像鹿角。底下露出一张不可形容的怪兽之脸。

这是营长的眼珠子里,一辈子最后见到的事物,随后倒地身亡。

地宫内唯一的活人,只有躲在瓮缸内的土夫子小木。他微微探出脑袋,从侧面看到了那怪物的全身——

第31章 灵兽出世

头像年画上的龙,长着一对巍峨的雪白鹿角。一双铜铃般的眼睛,发出绿幽幽的光。脖子上长满赤色鬃毛,就像狮子或者藏獒。身体呈现多重颜色,时而金光闪闪,时而又通体雪白,时而跟鬃毛一样呈红棕色。也许是豹纹的皮毛,也许是鳞片,就像披挂上了鱼鳞甲片,只有腰腹部是光滑的。它的四肢粗短,踩着类似虎豹的爪子。最后,还有一簇赤色狮尾,末端像个圆球,好似衙门口的石狮子。但看整个身体,又像缩小版的麋鹿。

不,它不是缩小版,而是幼年版。就像小水牛和小象,生下来体形就超过成年猫犬。小木想起刚才所见的玩具,说明墓主人是个儿童,镇墓兽说不定也是幼兽。尚未成年的形态,头部、四肢与身体的比例,都可看出端倪。比如人类孩童时期,最大的总是脑袋,鼻子与四肢也比较短小,然后才慢慢长高……按照眼前的比例,如果它最终长大成年,必是一只庞然大物。

出乎意料,它的行动颇为敏捷,无须借助灯光,就能看到幽暗角落里的一切。

它看到了戴着防毒面具的小木。

小木第一次亲眼看见镇墓兽,但他的内心冰凉,心想这也将是他最后一次目睹。

这头幼兽张开嘴巴,没有想象中的血盆大口,而是一排粗大的门齿,不像野狗有锋利的犬齿。农村长大的小木明白,这不是会咬人的牲口。还没来得及庆幸,它的喉咙里喷出一个火球。

燃烧的绿琉璃。

躲在瓮缸里的小木,下意识地抬起左手阻挡。瞬间,火球烧化了他的左手无名指。钻心剧痛之后,火焰却没有蔓延到身上。小木的中指套着一枚玉指环,才从瓮缸底下捡出来的——这枚玉指环救了他的命。

小镇墓兽盯着这枚指环,认定原本为墓主人所有,它抬起前爪想要抢回来。为保住剩下的四根手指,小木迅速把指环摘下,扔出了唐三彩瓮缸。

玉指环的分量不轻,迅速飞入黑暗之中。幼兽居然四蹄腾空,跳起来用嘴巴接住玉指环,宛如马戏团的驯兽表演,否则玉指环摔到地砖上必碎无疑。

小木心想完蛋了,这怪物会来找他算账的。果然,镇墓兽的鹿角和脑袋,重新出现在瓮缸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