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由于两搜査本部共同追捕的重要嫌疑人竟然在警视厅的管内被杀,因此不管愿意不愿意也不得不坐在了一起。神奈川县警和警视厅之间历来谁也看不起谁,虽然由于“首都圈警察110集中管理体制”的实施两者的关系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多摩川两岸的双方仍象不共戴天的敌人隔河相峙。

  既然搜查范围波及到了警视厅的管内,“座间”和“小田原”以前的那种做法就行不通了。

  “米川、金井相继被杀,这是同一凶手的连续作案还是互不相干的独立案件?”

  讨论的焦点一开始便集中在这个问题上。

  “让我们先来对以前的搜查过程作一简单的回顾。本案的开端是一个叫桧山正吉的少年被撞身亡,尸体在公时平被发现,现场同时还发现了一枚欧洲旅行的纪念章。于是,旅行团的成员被作为怀疑对象进行调查。根据有无纪念章和对现场环境是否熟悉,米川刚造出现在了搜查的视野中,后来米川在座间市突然被杀。”

  “米川生前和安养寺则子有不正当关系,后来又发现安养寺则子和梅谷友信之间关系暧昧,于是梅谷进入我们的视线,但他只承认肇事逃逸和抛弃遗体而否认杀害米川。在米川被杀一案上梅谷有不在现场的证明。”

  “根据后来上野、花冈在座伺发现的石器,安养寺和金井显露出来,但安养寺由于年龄和体力上的原因被排除在外,于是剩下的只有金井。把金井看作凶手虽然仍显牵强,但由于金井和米川瑞枝既是同乡又是同学,所以他的嫌疑基本可以定论。金井和米川瑞枝的关系虽然还未得到证实,但可以想象由于欧洲之旅的重逢使他们过去的旧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催化。”

  “正当我们喊要对金井实施逮捕之际,他却被人杀害了。金井被杀一案是杀害米川的凶手所为?还是与此无关的另一个凶手所为?请各位发表意见。”

  主持会议的本部搜查一课课长对过去的搜查情况作了简单概括,然后把目光投向大家。短暂的安静之后,“座间”的上野首先打破了沉默。

  “金井作为年轻的学者前途无量,在学生中也有很高的声望。没有发现他有男女关系方面的事。虽然不能以此断定他是个清洁廉明的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他不象米川那样遭到众人的唾骂。不妨可以认为他的死与米川被杀无关。”

  上野说完,“小田原”’的岩村站了起来。

  “我同意上野君的意见,很显然米川被杀和肇事逃逸或者说遗弃尸体和米川被杀之间没有关系。根据梅谷的供词,可以认为米川被杀和桧山正吉案完全无关。因而把金井被杀和米川直接挂钩是危险的。”

  岩村的意见正是当初“座间”采取的立场。根据梅谷的供词,“小田原”负责的案子基本可以宣告结束了,现在搜查本部之所以没有解散就是因为不能割断和“座间”的关系。可以说岩村的意见背叛了“小田原”的立场。

  “各方面的意见都有道理,但是如果把涉嫌人员限定在旅行团成员里面的话,那嫌疑人自然也就被限定死了。”

  “座间”署长开口说道。接着,本部派来的搜查一课的田中站了起来。

  “参加欧洲之旅的一共是九个人。其中两人已被杀,就是说凶手在剩下的七人当中,如果金井被杀和米川案有关的话,那么米川被杀案有不在现场证明的梅谷就可以排除。”

  “安养寺英一郎总不会亲手杀害自己的女婿吧。”

  “小田原”署长第一次发表了意见。

  “从金井,的解剖情况来看,脖子上有很深的勒痕,可以认为凶手下手的力量非常狠。”

  “小田原”的清水对署长的发言作了补充。

  “不可能是女性所为,如果把安养寺、米川、梅谷三人的夫人除外,剩下的就只有八木琢之了!”

  搜查一课课长把大家的意见做了概括。

  “旅行团成员里还有一个旅行社陪同,可旅行社陪同不可能有杀人动机。他只是根据公司的安排例行公事。这样剩下的就只有八束琢之。动机嘛,先是他和米川夫人的奸情被米川发现受到米川的敲诈而杀死了米川,后来杀死米川的事又被金井发现,于是为了灭口又杀死了金井。”

  座间署长进一步发展着自己的雅理。

  “可我还是有点不懂。”

  对于座间署长的意见,田中小心翼翼地插了一嘴。田中以前是厚木署的警察,后来由于受到上面的赏识被提拔到了本部搜查一课。

  “请说。”

  座间署长把头转向田中。

  “如果八束是凶手,作案前他不会不考虑这样做的后果,他明明知道这样做会受到怀疑为什么还要冒这个险呢?”

  “也许因为金井的存在威胁到了他的利益。金井一直被认为是杀害米川的最大嫌疑人,所以如果知道是八束干的,出于自卫的考虑也会告发他的。”

  座间署长仍然固执于自己的推理。

  “可是他没有告发八束。和米川不同,金井没有敲诈八束的迹象,杀害金井就等于八束自己给自己脖子上加了一道枷锁。”田中又反驳道。

  “八束坚信动机不会被发现。”

  “座间”的花冈加了进来。

  “动机难道不是杀死米川的事被金井知道了吗?”

  座间署长朝帮自己解围的花冈问道。

  “作为一种可能性我想提请注意。在米川被杀案中金井和八束一直是最受怀疑的两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杀了金井,八束马上就会受到怀疑,这连小孩都知道。我对八束是杀害金井的凶手表示怀疑。明明知道被怀疑还要动手,这只能说明他的动机在别的方面,和杀害米川无关。”

  “你是说他的动机不是由于杀死米川?”

  “我认为他杀死金井是出于别的动机。”

  “就是说杀死金井的不是八束?”

  “是的。”

  “那么杀害米川的是谁呢?”

  作为杀害米川的嫌疑人的金井如果被杀,剩下的就只有八束了。

  花冈的新见解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我认为杀死米川的还是金井。动机是他和米川瑞枝私通被米川发现受到米川的敲诈。同样的动机也适用于八束,但是八束不会在明知道自己会被怀疑的情况下还连续作案。如果八束是杀害金井的凶手,我认为不会是出于和米川夫人的隐情以及杀死米川被金井察觉这种显而易见的动机,肯定还隐藏着别的超乎寻常的动机。”

  “你是说在东方之旅的成员中发生了两起动机完全不同的凶杀案?”

  座间署长惊讶地问道。其他人也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花冈把和案件有关连的人限定了在东方之旅的成员中,但同时又主张两个案件之间并无关系。这对“神奈川”来说倒是可以接受的解释。这多半是受了岩村的影响。

  “所谓超乎寻常的动机是什么动机呢?”搜查一课课长接着问道。

  “现在还不清楚。但是八束既然决定对金井下手,我想就不会是出于那种显而易见的动机,至少和米川被杀无关,也不是因为和米川夫人的隐情被发现。如果他真的是出于这种动机杀死金井的话,那和自杀没什么两样。”

  花冈的发言维护了座间署长的主张,同时又从动机的角度支持了田中的见解。

  最后,决定以上述意见为基础拟定一份联合报告书向东京方面报告。

第14章 逆转的“百分之百的偶然”

  1

  东京方面接到神奈川县警察局的报告即对搜查方案重新进行了研究。迄今为止一直把侦査的重点放在死者的周围,但“神奈川”的介入一下使案情有了新的转机。虽然大家当初认为如果案子成了和“神奈川”有关的串联案件将会相当难办,但“神奈川”的功劳谁也不能无视。

  根据死者让凶手坐进自己的车内和车内没有打斗迹象以及财物丝毫未动等情况,当初作出了系熟人所为的推断,把搜査方向放在了与死者关系密切的人身上,而“神奈川”的介入进一步巩固了这个搜查方向。在此意义上可以说“神奈川”对搜查方向的确定作出了有力的贡献。

  当然,搜査本部内部也有人提出不愿意和“神奈川”联手,想按自己独自的方向进行搜查。最后决定暂时采取与“神奈川”“不离不合的两手准备”进行搜查。

  首先对八束琢之就九月二十五日晚有无不在现场的证明进行了传唤。八束回答说当晚一个人在工作室工作。但没有证据能够证明。

  也就是说,八束没有不在现场的证明。

  2

  搜查陷于胶着状态。中野署搜查本部在和“神奈川”的“不离不合的两手准备”中没有任何新的发现,时间在白白地浪费过去。

  东京方面没有像“神奈川”那样把嫌疑人限定在东方之旅的成员内,他们以东京独自的视角铺开了一张搜捕之网,但迄今网里没有捕到任何猎物。搜查一课的那须组被派往设在中野署的搜査本部。由于侦破没有任何进展,本部内被一层阴郁的空气所笼罩。

  正值此时,搜査本部接待了一位神秘人物的来访,来访者和那须交谈了许久,只见那须微闭的双眼里射出了坚韧的目光。

  “明白了!马上向全体人员转达!”

  那须听完来访者的话后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