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飞讲完之后,张雨又从法医的角度对几名死者的死亡原因作出了解释。随后便开始播放剪辑好的讯问录像。李凌风在录像中详细讲解了自己的作案手法和过程,他的口供和警方所列举的证据完美吻合,渐渐消除了与会者的质疑。

录像播放完毕,进入媒体提问时间。针对案情的提问自然由罗飞来作答,他胸有成竹,一一应付。也有人对案件的起因提出疑问的,罗飞便以案件尚未审结为由,婉拒不回。

在一问一答之间,案情愈发清晰,终于大家都满意了,也就没人再举手提问。这时鲁局长又出来作总结发言,他向媒体隆重介绍了身旁的朱思俊,说这位同志就是那个以自身为诱饵、智擒凶手的孤胆英雄,大家有兴趣可在会后自由采访。

媒体的热情顿时被再次点燃。采访用的各种长枪短炮把朱思俊围了个严严实实,后者俨然成了全场最闪亮的明星。

看着这架势,罗飞心里有点犯嘀咕。他凑到鲁局长身边悄声说道:“这合适吗?”

“给他们点题材嘛,不要老纠缠在命案本身,也要报道一下我们公安的正面形象。”鲁局长说完这话沉吟了一会儿,又用抚慰的口吻说道,“罗飞啊,我知道你这些天很辛苦。但破案这事吧,有时候真是要靠运气的。你也是个老刑警了,应该想得通吧?”

罗飞一怔,随后明白对方会错了意。他也懒得解释,只无所谓地“嘿嘿”笑了两声,不再多言。

这时正好前方调查的警员康浩送来了李凌风的个人履历,罗飞便赶到刑警队会议室听取汇报。

“他供述的个人身份是真实的。”康浩首先给出最关键的论断,然后针对这个人物展开了详细的描述,“李凌风,三十二岁,江西人。十九岁离家到北京上大学,念了三年之后主动退学。此后便一直在社会上混,没有固定的职业,也很少和家里人联系。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此人性格有些古怪,身边没什么朋友。教过他的老师对他的评价比较一致,都说这人其实挺聪明的,就是做事情不肯脚踏实地,总是钻研些旁门左道的捷径,幻想能一步登天。他的父母也不太喜欢他,对他的关心很少,任凭他在外面瞎折腾。”

罗飞听完这段后问道:“他为什么要退学?”

“他自述的理由是大学里学不到东西,不如早点退学去追求理想。但班主任却说他是因为多门功课挂科,自己觉得毕业无望所以才提前退学的。”

“嗯…他来龙州多久了?”

“李凌风是一个半月前租下的蓝山庄园那套房子。不过具体什么时候来的龙州还不敢确定,他这些年一直在外面漂来漂去的,几乎没人能掌握他的行踪。”

一个半月前?这正好和萧席枫网络发帖的时间相吻合。这样看来,李凌风是看到那篇帖子之后才特意赶到龙州来的?罗飞略略思索了一会儿,继续问道:“蓝山庄园的邻居走访过了吗?”

“走访过了,但是没什么有用的信息。蓝山庄园是去年刚刚竣工的楼盘,位置很偏,入住率低得很。除去李凌风之外,那个楼道一共就住进三户人家,还不在同一个楼层。我给他们看了李凌风的照片,他们都说没见过这个人。不过小区的门卫对李凌风倒是有印象,说偶尔会看到这个人从门口进出。”说到这里康浩又主动请示,“李凌风的住处已经封锁起来,要不要派人进去看一下?”

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现场,罗飞还是希望能亲自搜查,他便摇摇头道:“你们先不要进去,等我这边腾出手来再说。”

02

汇报结束之后,康浩继续到外围展开深入查访。罗飞和小刘去食堂吃了午饭,随后罗飞便到办公室里休息。

又是一夜未睡了。虽然李凌风已被羁押,但罗飞心头的压力尚未散去。考虑到下午还有工作,他不敢服用安眠药,只在小床上迷迷糊糊地靠了一会儿。

精神正恍惚难控之时,忽听有敲门声传来,又重又急。

罗飞蓦地惊醒,问了声:“谁?”

“罗队,是我!”应声的人正是小刘。其实他有办公室的钥匙,但是上次叫醒罗飞时的经历让他不敢再贸然打搅,只站在门外呼唤。

罗飞起身开门,问道:“怎么了?”

“鲁局长召集我们开会,一会儿张书记也要过来。”

“张书记?”罗飞愣了一下,“哪个张书记?”

小刘加重语气强调说:“市委的张书记!”

“市委张书记?那可是龙州地区最高级别的官员。他怎么突然要来参加公安局的会议?”罗飞有了种不安的预感,他一边和小刘快步向会议室赶去,一边问道:“发生什么事了?”

小刘回答说:“那家伙被捕前在网上发过帖子!”

“李凌风吗?”罗飞皱起眉头,“他发了什么帖子?”

“标题叫《龙州催眠杀人案件真相》,他把涂连生那事的经过捅出去了,还透露了自己杀人的目的和计划,现在网上网下吵翻了天,大家全都在议论这事呢!”

罗飞又问:“具体什么时候发的?”

“三天前,发在一个不知名的网站上。本来没什么人关注的。但是上午开过新闻发布会之后,很多人在网上搜索‘龙州催眠杀人’的信息,这篇帖子就被翻出来了,立刻引起众多网民的关注。几个小时之间帖子就转遍了各大门户网站,现在已经名列全网热帖搜索榜的第一位!”

“这家伙…”罗飞郁闷地嘟囔了一声。他在新闻发布会的时候隐去了案件的起因,就是要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社会关注。没想到最终局面还是失控了。不过这事应该让市委宣传部门来处理啊,张书记跑来公安局干什么呢?

小刘看出罗飞的困惑,又继续说道:“那帖子里还附了一段和案件相关的视频…”

罗飞意识到这事或许才是关键所在,他立刻追问:“视频是什么内容?”

“我也没来得及看呢,”小刘告诉罗飞,“刚才是办公室陈主任通知我开会,我也就听了些大概情况。”

罗飞不再多问,脚下则愈发加快了步伐。片刻后两人赶到了会议室,却见以鲁局长为首、专案组大大小小的成员皆已落座,阵势紧张。

见罗飞来了,鲁局长直接冲办公室主任陈明月挥挥手说:“放视频吧!”

陈主任早已调好了投影仪,她简单介绍了一句:“这是犯罪嫌疑人李凌风于三天前发布在互联网上的视频。”说完便点下了电脑上的播放键。

屏幕上出现了一名很年轻的男子,看起来还不到二十岁,衣着得体,相貌英俊,颇有点小明星的风范。

罗飞觉得这人有点眼熟,一时间却又想不起到底是谁。

从视频画面来看,年轻男子应该是坐在某家咖啡厅的卡座上,摄像镜头位于他的左前下方。男子的目光没有看着镜头,而是一直看着自己的正前方。

罗飞猜测男子对面应该坐着另外一个人,这个人用隐蔽装置对年轻男子实施了偷拍。

“张先生,幸会幸会!”随着一声热情的招呼,一只手进入画面和年轻男子握了握。罗飞精神一凛,他听出那声音正是来自于犯罪嫌疑人李凌风。

张姓男子握手时稳坐在椅子上,显示出一股超越年龄层次的气派。他问对方:“你怎么称呼?”

“我姓李,李凌风。”

张姓男子点点头,他又问道:“想采访些什么?”

听到“采访”一词,罗飞暗想:看来李凌风是假冒记者的身份把这个年轻男子约出来的。

“张先生年轻有为,上过不少电视报纸,以前别人采访过的内容咱们就不重复了,今天聊点生活上的事吧,以小见大。”

李凌风这几句话一说,罗飞猛然间想起年轻男子是谁了。他叫张怀尧,可算是本地的一个小名人。罗飞不久前还在《龙州日报》上看过他的专访。这孩子今年十九岁,从小便聪颖多才,不但学习成绩好,钢琴书法什么的也经常得奖。十三岁的时候他曾作为龙州市中学生的代表到美国访问,优秀的个人素质让国外的媒体也大加赞赏。尤其难得的是,张怀尧独立性很强,敢于独自生活,更善于独立思考。总之他就是新时代青少年的榜样,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典型。

听说张怀尧已经考上了欧洲一所著名的高校,这个暑假过去之后就要到国外求学。这个人物为何会成为李凌风的“采访”对象?

视频中的张怀尧很老成地耸了耸肩膀,问道:“怎么个‘以小见大’?你先举个例子吧。”

“可以谈谈你的兴趣爱好,比如说…宠物。”

“宠物?”

“是的,你养宠物吗?”

“我养了一条狗。”

“它叫什么名字?”

“劳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