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知道了。我会负责通知各单位,你在那里召集‘B系统’的相关人员,在我到达之前,绝对不能走漏风声,知道了吗?”笠松气鼓鼓地指示。他的喜怒哀乐向来都写在脸上,此刻无法克制激动的情绪。汤原深知这位上司虽然情绪容易激动,但遇到问题时,可以作出冷静的判断。

他决定听从上司的指示。

但他还是忍不住想,为甚么偏偏在今天发生这种事。无论对公司还是对他来说,今天是最重要的日子,却偏偏在今天发生了意外。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今天一切顺利。

还是说,正因为今天是特别的日子,才会发生这种事?

汤原忍不住这么想。

防卫厅内有人戏称“B系统计划”为“卡车的灯饰”【注:日本有部份大货车司机喜爱以闪亮的灯饰装饰卡车,由于只是做为纯装饰用,并无实际用途,因此在这里引伸暗喻为“空会在仪表板上闪烁明灭,却没甚么重要作用的非必要装置”。】,当然,这并不是一个正面的昵称。

因为防卫厅采购了大型直升机,所以需要推动这项计划。

海上自卫队采购的CH─5XJ扫雷直升机和之前的直升机在许多方面大不相同,最大的特征,就是这架直升机内正式采用了线传飞控系统。

线传飞控系统用电子系统取代机械飞行系统,把飞行员的动作转化为电子讯号,由电脑传送至各个液压系统。F16战机已经采用了这项技术,但目前全世界几乎都没有任何一架直升机运用这项技术。

线传飞控系统有两大方面的好处。首先是有助于机身轻量化,以后的直升机会逐渐采用自动安定装置等使用电脑控制的飞行控制系统,因此,一开始就将飞行员的操作转化为电子讯号,有助于简化整个系统。

第二大好处,就是可以使驾驶操作更简单。在各种飞机中,直升机的操作性方便性最差,因此,需要花很长时间训练飞行员,导致飞行员的技术也会有很大的落差。尤其随着直升机的性能提升,直升机飞行时的最高速度和最高高度得到飞跃性的提升,只要些微的操作失误,就可能变成致命的错误。再加上目前自卫队员人数成长呈现停滞状态,优秀的飞行员可遇不可求。一旦采用由电脑支援的线传飞控系统,无论新人还是老手,控制技术都不至于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防卫厅内大部份人基于多种理由,对直升机引进线传飞控系统一事持反对意见。

首先是信赖度的问题。不可否认,和透过力学传送讯号的机械式相比,电子式飞控系统比较无法让人相信。除了断线故障或接触不良的问题,还必须考虑到电磁感应等产生的杂音,以及遭受雷击可能造成的影响。为了因应这些情况,必须将系统多重化,或是结合自我诊断装置,或是在某些部份使用光纤,但由于目前还缺乏运用的实例,所以的确有很多人对此感到不安。

即使可以藉由这些方法解决问题,造价方面的问题也会自然浮上台面。如果是战斗机还情有可原,直升机有必要花费这么多钱吗?防卫厅内有不少干部私下认为武器和军人都是可抛弃式,防卫厅预算无法顺利增加也成为一项不利因素。

但防卫厅最后还是决定要采购CH─5XJ,是因为一旦采用这架直升机,就可以避免沦为单纯的专利代工制造。

专利代工制造,就是日本的民间企业和国外企业共同签署使用相关技术的合约,向国外厂商支付工业产权的使用费,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进行生产。也就是日本企业为外国企业的产品“代工”,战斗机等许多飞机都采用这种方式在日本制造。理由很简单,就是号称技术立国的日本,在这个领域的技术还很落后,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在败战后,盟军总司令部的备忘录禁止日本在一定期间内,研究、实验和生产飞机。

防卫厅之所以并没有直接进口成品,而是采用专利代工制造的方式,委托国内的厂商生产,是因为一旦发生军事状况,就无法仰赖进口,同时,也迫切希望日本的航空开发技术可以赶上先进国家。

因此,在引进扫雷直升机时,还是不得不仰赖美国的技术。如果是多用途的小型直升机,或许可以完全靠国产,但国内在总重量超过十吨,兵员输送能力超过二十五名的大型直升机方面的技术还很不成熟,况且,制造生产这种大型直升机的国家也屈指可数。因为不仅开发费、生产费和运用费昂贵,无论是民间还是军用,除非遇到非常特殊的情况,并不需要使用这种大型直升机,只有拥有庞大的军队,有可能用直升机空运战斗部队,展开大规模作业的美国是唯一的例外。

CH─5XJ和传统的专利代工制造稍有不同。这是在美国的艾洛克普特开发的CH─5XE上,搭载前述的线传飞控系统,但线传飞控系统是由艾洛克普特公司,和日本锦重工业技术合作共同研究开发,锦重工业在战斗机还没有引进线传飞控系统时,就开发了“FWH(fly─by─wirecontrolsystemforhelicopter,直升机线传飞控系统)”,领先投入了这个领域的研究。当时,锦重工业认为,想要突破由美国主导的现状,唯一的方法,就是从差距比较小的电子工学方面下手,而且日本国土不大,地形起伏却很大,今后对直升机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因此,如果由锦重工业代工制造CH─5XJ,至少不需要支付线传飞控系统这个部份的工业产权费。今后针对这个部份进行改造和设计变更时,也不会受到有一大堆法律条文的合约限制,与之前相比,自由度大为增加。这点对防卫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吸引力。

虽然防卫厅内部在这件事上出现了正反两方面的声音,但经过一番曲折的过程,最后还是决定采购CH─5XJ。防卫厅希望藉此促进国内航空产业发展的用心,也发挥了正面的作用。

决定采购这一型直升机之前,防卫厅和锦重工业之间就达成某项协议,在采购这款直升机第五年时,锦重工业必须开发某项新技术,运用在CH─5XJ上。

锦重工业方面建议开发的这项新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发挥线传飞控系统的优点。正如前面所说的,这部份的改造并不会违反合约精神。

如果没有这项提案,防卫厅可能不会采购CH─5XJ。因为赞成采购派无法说明为甚么要引进线传飞控系统,但一旦有了这项提案,他们就有了正当且积极的理由。

在防卫厅决定采购CH─5XJ后,锦重工业立刻投入了这项新技术的概念设计,立刻得到了防卫厅的同意。

于是,“B系统计划”就正式开始运作。

计划团队分为几个不同的小组,刚从美国回到日本的汤原一彰负责中枢部门。

五年来,和防卫厅技术研究总部的航空开发部合作研究,今天终于将举行交货飞行。

交货飞行就是在防卫厅相关人员参与的情况下飞行,进行验收,确认没有任何缺失的最终手续。如果是新采购的机种,通常称为初飞,但这次是改造机,所以用这种方式命名。

总之,完成这个仪式后,就可以正式交货,汤原等计划团队的成员也终于可以卸下肩上的重担。

原本一切将在几小时后顺利结束。

如今,这架直升机却载着山下惠太不知去向。

※※※

除了汤原、笠松、“B系统计划”的主要成员、维修人员和试飞员等锦重工业的十名员工以外,还有驻官加藤幸广一佐【注:一佐:军阶的一种,相当于上校。】、加藤的副官,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航空开发一部的中林开发官,以及调度实施总部的负责窗口户田三个人都聚集在会议室内。防卫厅的几名高官原本要来参加今天的交货飞行,但户田已经向防卫厅办妥了中止手续。

“有甚么理由说是被偷了?”加藤露出锐利的眼神看着汤原问道。

“停机库大门开关上被人安装了一个定时器,”汤原回答说,“维修人员刚才发现了,定时器的时间设定在上午八点打开。”

“之前并没有这个定时器吧?”

“没有。”维修组的负责人藤本回答,他脸色有点苍白,或许内心感到不安,觉得自己必须对眼前的情况负一部份责任。

“我昨天离开停机库时并没有看到。”

“原来是这样。”加藤一佐的脸色更加凝重了。

“请问要不要联络警方?”汤原问。

“不,这件事交给我们来处理。”加藤回答时并没有看他。

“但直升机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