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有个阴阳生觐见王莽,以前凡是皇帝登基,头一件事就是选取龙脉修筑陵寝,好让江山代代相传,王莽半路篡位,还没来得及找到龙脉,他见这阴阳生自称有秘而不授的阴阳之术,就问此人哪条山脉可以作为皇陵。

门岭这个地名,不是从唐代埋“门”之后才这么叫,而是汉代之前已有,阴阳生说某周游天下,唯见门岭山中有深谷,洪荒以前是处大湖,如今是个险峰围绕的天坑,天坑里森林茂密,底下有暗泉生生不息,乃是一处五行倒逆之穴,正好可以作为陵寝,况且天坑里还埋着许多阴沉木,世称阴沉木者,也是洪荒之前留下的古树,以此木为椁,水土虫蚁皆不能侵,尸身装在蛟龙金匣里,放置在其中万年不朽,更得地下暗泉的生气,依某愚见,我主陛下是白帝之子转世,自下而上做了万乘之尊,舍去这门岭深山里的逆穴,其余各处都不足以为陵。

王莽闻言大喜,重赏了这位术士,即刻征调大批民夫,在门岭中挖洞造陵,效仿秦皇汉武之鼎盛气象,修筑大规模的地下宫殿,此节暂时按下不表,却说边疆烽烟又起,各种天灾人祸接踵而至,中原大地到处是一片赤地千里、哀鸿遍野的景象,使得天下汹汹、民怨鼎沸,新莽天凤年间,赤眉绿林、铜马等数十股大小农民军揭竿起义,一时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

合该汉家气数未尽,赤白帝子仍要相争,西汉末年在南阳郡出了一个刘秀,刘秀字文叔,乃是西汉皇族后裔,汉高祖九世孙。虽名为皇族后裔,但刘秀这一支属远支旁庶的一脉,尤其是到了西汉后期,刘氏皇族的子孙开枝散叶遍布天下,保守估计至少有十余万子孙,地位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刘秀这里,更是完全成了布衣平民。

刘秀除了顶着个皇族血统的头衔,和普通老百姓相比也没什么分别,但刘秀绝非常人,毕竟是一代真龙天子,日后中兴汉室的光武帝,相传他在乡下出生的时候,有一道赤光照入室中,成年后多谋擅断,胸怀韬略,参加了反抗王莽统治的起义军,他一介布衣,部下兵少将寡,装备很差,甚至在起义初期,还要骑牛上阵,因为没有战马。

随着起义军声势日益壮大,王莽在长安城里坐不住了,调动四十二万大军,号称百万之师,以奇人巨毋霸为征讨先锋,这巨毋霸原本是山中野人,身高三米三,腰粗十围,力大无穷,三匹马拉的车都载不动他,晚上睡觉也没有床榻容得下,只能在地上枕着牛皮大鼓睡觉,吃饭的时候拿两根铁条当筷子,又能驱使虎豹一类的猛兽作战,乃是史书记载中有名的巨人,王莽把此人笼络过来镇压起义军。

这支大军浩浩荡荡,刀枪如林,旌旗辎重,千里不绝,声势极盛,与农民起义军在昆阳展开恶战,昆阳位于昆水以北,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王莽大军围城数十重,列营百数,云车十余丈,从高处瞰临城中,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鼓角之声闻于数百里之外,而守城的起义军只有区区万余人,诸将面对着声势滔天的新莽大军,皆有惶恐畏战之感。

当时的刘秀,仅仅是起义军若干将领之一,他认为王莽军虽然势大,但起义军占据城池,据险固守,再出奇兵袭扰,未必没有胜算,于是指挥所部人马,同王莽军展开了激烈无比的城池攻防战,战况空前惨烈。

王莽军或挖地道,或以冲车撞城,或积弩乱发,矢下如雨,各种攻城战术无所不用,射入城中的乱箭如下雨一般,但城内起义军仍浴血坚守,小小的昆阳城在如此攻势下竟然多日岿然不动。

有一天夜里,刘秀趁敌军不备,带领三千精兵,组成敢死之师,直捣敌军大营,打得王莽军措手不及,此时城内已经被困多日的起义军,见王莽军中阵脚大乱,也从城内冲杀出来,杀声震天,其时正值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至,惊得王莽大军中的猛兽四处奔逃,主帅被杀,底下的兵将全都乱作一团,争相溃逃,结果被杀、践踏、溺死者不计其数,堆积如山的尸体把大河都阻塞住了。

王莽四十几万大军,在昆阳坚城之下受挫,攻城多日不下,士气大损,最后受到农民起义军的奇袭,发生了大溃退,兵败如山倒,那巨毋霸也是下落不明,多半是死在了乱军当中,剩下的残兵败将,再也无力对抗起义军,天下为之震动,整个王朝迅速土崩瓦解,果然在不久之后,势如破竹的起义军一举攻陷长安,王莽死于混战之中,新朝就此覆灭。

这些年中,王莽军与农民起义军在中原地区反复恶战,深山里的皇陵工程可一直没停,由于工程浩大,民夫人数不够,很多被充军的刑徒,也就是受王莽迫害的那些人,整家整族都被发配到山中修皇陵,男女老幼皆有。

皇陵地宫还没造好,王莽就已经死在了乱军之中,军队奉命把进山的隧道挖塌,闷死了无数民夫,也有少数命大没死的,全被困在了山里,这天坑周围云峰叠嶂,全是直上直下的万丈峭壁,飞鸟也难以逾越,这些幸存者为了在天坑里生存下来,用墓砖砌屋盖了村子,在与世隔绝的深山中,常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这就是大穴村最初的来历。

村民们不知道外界改朝换代的情况,但从古以来,修皇陵的人大多只有死路一条,即使不在修陵过程中累死,朝廷上也不可能让这些民夫活着,以免将皇陵地宫的秘密泄露出去,因此村民们大多没想过要挖开隧道逃出山去,就在天坑里开垦田地捕猎鸟兽为生,因地下多有鱼骨,因此村民崇信湖神。

直到有一年,天坑底部崩裂,坑底露出一个洞穴,洞中的地下暗泉幽深莫测,大概是以前那个湖下面通着海眼,随着地质变迁,山里湖泊消失了,而湖底的海眼仍在,村民们意外发现,这水里有一个十分可怕的湖神。

第三章 灯塔魔潭

◎ 上 异类

门岭天坑被险峰围绕,自古以来一直与外界隔绝,除非是胆大敏捷之辈,可以依靠长绳,从万丈绝壁上攀援而下,偶尔有敢于涉险的壮士这么做,也很少有生还者。

穿过大山的暗河隧道,以前全被淤泥碎石阻塞,修造皇陵的时候,先是动员大批民夫,一尺一尺地逐步挖掘淤泥,拓宽隧道,山里进不来牛马,全凭人力施为,其难度可想而知,最后挖通了隧道,从深坑中就地采石。

王莽兵败时预感到形势不妙,为了不使皇陵的秘密泄露,以图日后东山再起,便下旨把数万民夫引进隧道,全部闷死在其中,一来杀人灭口,二来堵住了进入深山的道路,随着光武中兴,新莽王朝覆灭,这些事情几乎没人再记得了。

修筑皇陵的民夫和工匠,大多死在了隧道里,少数命大没死的困在山里,这几千个人中,男女老少都有,众人推举年长有德者为首,通过“汲取泉水、采食野果、捕食蝙蝠飞鸟”为生,逐渐形成了一个村子。

当时森林中有野生的蘑菇和果子,还有失足坠入深坑的兽类,不过生存条件仍很恶劣,食物匮乏导致村子里的人越来越少,后来又有一些躲避战乱的百姓,冒死翻过悬崖进山,把种子带进此地,才得以开垦田地,耕植五谷,条件虽然艰苦,总算是有口安稳饭吃,提起山外的情形,都认为那是虎狼横行之世,因此没人动过离开村子的念头。

如此这般不知过了多少年月,村中地面崩裂,陷出一个洞穴,洞底是个地下湖,用长绳绑缚巨石沉入其中,两大捆麻绳都放尽了,却始终探不到底。

一些村民见村中有个地下湖,主张制作大网捕鱼,这样就不必为食物发愁了。

老成之辈则认为大穴村原本是皇陵地宫,村下的暗湖乃是生泉,何况此水深得出奇,没准有什么神怪,万一触犯了那个东西,咱这村子便要大祸临头了,还是把崩裂的地面原样填埋为好。

村子里的人们经过商量,决定用大石堵上裂开的洞穴,可从这一天开始,村里就陆续出现了很多怪事,每天晚上村民们都会做噩梦,梦境相差无几,皆是王莽大军再次从山外进来,把村子里的人抓住砍头,杀得血流成河,人头满地乱滚,血水都流到坑底的深湖中,那湖里有黑乎乎的庞然巨物,在水中伸出长舌,贪婪地舔舐人血。

一连几天,全部村民都做这同一个噩梦,早上醒来,人人吓得脸色惨白,开始以为是被堵住的村口隧道里死的人太多了,不免常有阴魂出没作祟,以前曾在隧道口附近塑过灶王童子,以防那些屈死的饿鬼到村中来窃饭气,便依照古法祭鬼祷神,但夜里的噩梦依然不断。

村民们意识到这件怪事与地裂有关,打从周文王解梦开始,世人皆以梦为左右吉凶祸福之征兆,异常之梦,必主异常之事,况且村民们都做同样的噩梦,看来此事非同小可,就请村中行巫的老太婆解梦,解来解去,都觉得是不祥的凶兆,洞里可能有人所不知的怪物,应该把童男童女扔到洞中,湖神吃了童男童女,村子才能太平无事。

村民们对此深以为然,决定各家各户抓阄,选出一对童男童女,其时村人有女名叫阿袖,十八九岁的年纪,姿容曼妙,她在山里生山里长,由于深山老林中的生存环境恶劣,年轻人不论男女都要出去打猎,阿袖也自幼操练击技,学无不精,能徒步追赶狐兔,更可空手攀上峭壁采摘草药。

阿袖反对村民们的做法:“整个村子只不过有几百人,今天把两个小孩扔进洞里让湖神吃了,怎保明天没有下次,长此以往,村里的所有人都得被湖神吃掉。”

她向村民承诺,愿意冒死进入村下的地穴,探明湖神的真面目,当天带了弓箭和长矛,攀着长绳下到洞中。

(我们看到这里恍然醒悟,灯塔石壁上的浮雕,记载的并非是村民祭祀湖神之举,这就想不出村民在洞中发现怎样的东西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接着往下看去。)

阿袖进入洞穴之后,村子里的人们打白天等到夜晚,都以为她有去无回了,正在摇头叹息之际,阿袖突然从洞中攀绳而出,好像受了很大惊吓,脸色非常苍白。

大伙问阿袖洞里有什么?她只说洞里的水很深,但是没有什么东西,被一阵阴风吹到身上,昏昏沉沉过了好久才醒转过来,村民们对她的话半信半疑,却也无从追究。

然而阿袖在十个月后腹高乳胀,没出嫁便生下一个孩子,身上有鱼鳞,似人非人,脸上长了四只眼,满村之人无不骇然,都离得远远的,谁也不敢上前。

过了不久,阿袖因产后无人照料而死,村民们则认为这个妖怪是她和湖神所生的后代,因为不属于人类,所以用“异类”相称,又不敢轻易杀掉,唯恐招灾惹祸,只好锁在一间刻满符咒的石屋里,隔几天给点食物,使它不至于饿死。

如此相安无事地过了许多年,那一年遇到大荒,田间粮食颗粒无收,飞鸟走兽踪迹断绝,村民们摘树叶挖草根为食,饿死了不少人,有人提议把关在村里的妖怪弄死,人都没东西吃了,哪有多余的口粮分给这家伙?

那专行巫鬼之事的老太婆,出来告诉村民们说:汉武帝在位时,曾遍求吃了能不老不死的人鱼肉,村子里的“异类”,很可能就是人鱼。

村民们早已饿红了眼,就差把那些饿死的人从坟里挖出来吃了,便选了几个胆大之辈,在老太婆的带领下,把那常年关在屋子里的“异类”绑住,倒吊在柱子上一刀刀割肉,每个村民都分到一块肉,胡乱刨个坑,将剩下的骨骸埋了。

这个村子里剩下的百十来人,似乎被湖神诅咒了,变成了再也不知饥饿的行尸走肉,经过上百年的岁月,村民们的肉身逐渐腐朽,魂灵却还活着,但无知无识,永远徘徊在村子里,一遍又一遍重复着当天的行为。

门岭是因山势得名,山脉走势是一个“四”字形,又像一道大门,是崇山峻岭围绕的几个盆地,门岭天坑位于最西端。

大唐贞观年间,驴头山人将“门”埋在此地,他的徒子徒孙后裔作为守陵人,聚居在“埋门村”,那里处在东面,距离门岭天坑很远。

守着唐代古墓的人,大多是修炼方术之士,其中有人翻山越岭寻觅药草,这才发现门岭西面,居然还有一个更古老的村子,但村中无人,只有很多不知自身已经死掉的亡魂,深坑里的洞穴中更有不为世人所知的东西。

驴头山人的门徒通晓异术,看出村下的深湖中,有商周时刻在古鼎上的一道不明黑气,相传那是天地间倒逆之气,也有说这是千年妖蛖吐纳的蜃气,能够吃鬼,平时躲在地下或水底吃人噩梦为食,凡是有它存在的地方,人们都会做相同的噩梦,活人一旦受到惊吓,三魂七魄便会离窍,这怪物专门吃人在噩梦中流露出的恐怖情绪,活人魂魄即是道门里所称的“生灵”,除非身上佩戴符咒,要不然每晚被它啃噬魂魄,人的阳气便会渐渐虚弱,临死时只剩下皮包骨头,据说西汉末年王莽篡位,即是世间出现这种黑气,汉书里称这场动乱为逢魔之时,使得乾坤颠倒,天下大乱,为此丧命的人不计其数。

阿袖在进入洞中的时候,遇到这股倒逆的邪祟之气,感而为孕,这个东西借胎成形有了血肉之躯,却在饥荒来临之际,被村民当成长生不死的人鱼给吃了,它死前的痛苦和绝望,又化成黑气一道,使整个村子里的生灵都被怨恨吞没。

驴头山人的门徒中有个羊舌道士,也擅长五行道术,广有奇异能为,与其余的同门各持己见,以至于跟埋门村的人老死不相往来,他认为这村子里的“异类”可以吃鬼,便想让它吃掉“门”的阴魂,于是在村中建了一座聚魂塔,收敛异类的残骨,将其封在塔底的壁画里,让这股怨气越积越深。

那壁画称为“帝江图”,帝江是古代没有七窍的混沌之兽,壁画是用帝江死后流下的血为颜料绘制而成,里面有一混沌世界,此法原为驴头山人所传,但帝江图也困不住“门”,因为那只怪虫能在混沌中爬行,帝江图也不免被它啃出一个窟窿,所以到了羊舌道士这一代,就把这股黑气关在了帝江图壁画中。

羊舌道士更没料到,这个困在壁画里的恶魔根本无法掌控,在塔中睡着或昏迷的人,除非迅速醒转,否则都会被它拖进去吃了,平时在村子里也不安全,他悔恨不听祖师之言,最终含恨而死。

羊舌道士这一脉分支的弟子族人,在先师死后,只得把村中古塔封了,一代代定居在此,妄图找出别的办法,无奈先师留下记载秘术的古卷,被门岭中的狐狸盗走,许多神异方术没有流传下来。

每到大阴的逢魔之时,塔下的封印就会削弱,壁画中有黑气涌出来吞吃生灵,那一天村中所有的人都要出去躲避,守着古塔的人只剩下一两个了,祸胎越结越大,而“门”的震动也迟早会波及此地……

我和阿豪看到此处,皆是唏嘘不已,总算知道村中灯塔的来历了,另外在陆雅楠所讲的怪谈中,那个面馆老板祖上懂得堪舆之术,可能也是羊舌道士一族的后代,或者是听这些人提及此事,所以才能制造出门岭隧道惨案,借机摆脱了厉鬼的纠缠。

藤明月轻叹道:“这些守着古塔的人如今都已不在人世了,驴头山人后代虽多,恐怕只有埋门村的陈老头一个还活着。”

臭鱼催促道:“我说你们先别打岔行不行,快看看石壁上有没有记载离开门岭的方法!”

可说话之间,那支荧光信号棒忽然转暗,眼前一片漆黑,面对面也看不到人了。

我心头一震:“荧光剂在一般情况下,能持续照明十几个小时,怎么会这么快就用完了?”

◎ 中 尸俑

臭鱼抱怨道:“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想不到这几块钱一根的信号棒,这么不禁用……”

我一听就急了:“该省的地方不省,不该省的地方乱省,车里应急的信号棒和手电筒能买便宜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