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南只觉得心口猛然一跳,汤匙在碗上叮的一声敲击。
她推开碗,坐直了身子小心翼翼回答道:“当时局势危急,为了逃出生天,因此我不得不对他们扯谎,说对他下了毒……”
竺星河神情淡淡地望着她,没有开口,只等待着她的后话。
明明他神情和煦,阿南却如芒刺在背:“其实当时事出紧急,我身上哪有带那些东西啊,根本也不可能给他下毒的……”
“所以,你让公子错过了斩杀仇敌的最好时机。”一直侍立于竺星河身后的司霖冷冷开口道。
阿南与他向来不对付,此时更没好气,斜了他一眼问:“当时我们身陷放生池,情势极为危急,你觉得公子首要的事情,是逃出生天保全性命,还是奋力一击、和对方拼死相博?”
司霖语塞,恼羞成怒道:“可你为何不将实情告诉公子,让他以当时情况来定夺?”
阿南一扬眉,正要反唇相讥,竺星河抬手制止了她,说道:“不必伤了和气。当时情况危急,阿南确无机会将此事对我挑明。”
司霖悻悻地瞪了阿南一眼,大步走到船尾去了。
阿南心不在焉地吃着海参粥,又听到竺星河轻声道:“不过,你昏迷这两日我听大家说,你与那位皇太孙颇有交情?”
阿南心虚道:“也算不上交情,就是他在追查三大殿起火之事,顺着那只蜻蜓摸到了我身上,而我看上了他那双手,想训练他帮我对付那个姓傅的,后来……”
她把自己和朱聿恒之间发生的一切原原本本对公子禀报清楚,包括几次交手、几次联手,还有一起破阵的事情,都抖搂了清楚。
只在说到顺天地下火阵之时,她略顿了顿,实在羞于让公子知晓她替别的男人吸淤血之事,便含糊跳了过去。
“我原以为他是神机营内臣提督,可以趁机打探公子的消息,因此才与他周旋一下,没想到,却被他耍得团团转!”
“他的手、还有那棋九步的能力,确实很棘手,以至于在放生池给我们造成了那么大的麻烦。”竺星河想着端详着她紧张的模样,微微笑了笑,并未指摘她什么,只道,“不过你胆子不小,居然敢把皇太孙认成太监。”
“是我大意了,本想算计他,谁知却被他算计了……”
想起那些危急时刻,她毫不在意地与他肢体接触、双手交握,心里不由恼羞成怒。可那羞恼之中,又夹杂着她自己也不明所以的纠结情绪,让她闷闷地说不出话来。
“你也不必自责。此人城府极深,我若不是在三大殿中见过他一面,或许也要被骗过去了。”竺星河说着,目光终于从她脸上移开,只盯着远处海天相接处,低低道,“只是……可惜了。”
可惜,没能趁机杀了他吗?
阿南只觉心口微寒,忍不住嗫嚅道:“可是,二十年前他才刚刚出生,老主人出海时,他也才三岁……”
说到这儿,她看见竺星河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那一贯的温柔中透出微寒的意味。
她咬住了下唇,不再说话。
而竺星河轻叹着摇了摇头,说道:“阿南,他兴师动众设下圈套,还亲身上阵潜伏在你左右,实则是做足了完全的筹划。果然,连你都被他欺瞒了。”
阿南没有回答,只问:“之前,在三大殿檐角之上,被他射了一箭的……真是公子您?”
“嗯,我接到蓟承明的消息,知道当日或有动静,于是便潜入宫中查看。谁知朱聿恒机警异常,竟察觉了我的藏身之处,立即便要置我于死地。我虽险险避过,但……你送我的蜻蜓,却因此而遗落了。”
阿南抿唇不语,心想,不但你的,连我的蜻蜓,也落在他手里了。
但,很快她便想到了更重要的事情,脱口而出:“所以公子早已知道三大殿会起火?”
“嗯。只是蓟承明并未告诉我顺天地下的死阵会发作那么快,好险当时他并未引燃,否则不但是潜进去查看情况的我,当时在城内治伤的你,怕也是在劫难逃。”
阿南望着公子,心里忽然升起一股冰冷的感觉,让她四肢百骸都僵冷下来。
她心想,你我没事,可城内的百姓呢?
公子知道地下死阵引发之时,便是全城百姓覆灭之日,可他只是选择了提前离开京城,为自己制造了不在场的证据,而后悄悄地潜入宫中,亲眼去看仇敌遇难,或者是……以防万一,需要他出手。
若不是那一日阿言发现了檐下公子的踪迹;若不是他射出那一箭让公子退避,恐怕蓟承明未必死在那场大火之中,地下死阵会提前被引燃,她和阿言,也永远没有下地去破阵的机会……
京城近百万的百姓,都已经葬身于九泉之下。
背后的毛孔在一瞬间张开,冷汗一下子冒了出来。
公子见她神情大变,问:“怎么了?”
阿南慢慢抬头望着公子。蔚蓝海天之上,他依旧白衣如雪,风姿如神。这是她五岁那年看见的少年,如神仙般降临在她濒死的那一刻。
他手中撑起的那把仙阁楼台明黄伞,曾是她十几年来梦寐以求的遮蔽。
可现在,她仿佛忽然才想起来,那把伞其实早已经褪色残破了,在公子被尊奉为四海之主的那一刻,它被清理出来,丢弃在了茫茫大海之中。
公子俯头望着她,那眼睛像是要看进她的心里一样:“你可是在怪我,没有及早通知你?”
“不……我是觉得,公子不该以身犯险,这种事交给我就好。”阿南迟疑道,“毕竟连蓟承明也不知道,那个地下火阵如此危险吧,万一发动,后果不堪设想。”
“是我疏忽了,以后这些与机关阵法有关的事情,我会先与你细细商量过。”公子微笑道。
阿南僵硬地点了一下头,看着公子温柔的笑意,又觉得自己实在想多了。
毕竟,公子还命她前往黄河边保住堤坝,以免造成生灵涂炭呢。只可惜她的手已经回不到过去,以至于差了那么一点点,失去了挽救的机会。
他是她心怀苍生的公子,是将她从小养护到大,又带她平定海盗、靖海平波的公子,她怎么可以因为他一时考虑不周而误解他。
她收敛了心神,与公子细细商议起前往渤海后如何行事。
忽听得旁边传来一声唿哨,后方的船加快速度,追了上来。
两条船并行之时,搭出一块跳板,冯胜笑容满面地先走了上来,招呼后方一个少女跟上自己。
那少女手中捧着一个托盘,一身浅碧衣裳,顺着颤巍巍的跳板走来,袅娜的身姿似一片轻云要被海风卷去,令人顿时心生怜惜。
阿南生性最爱美人,自然多看了那个少女两眼。
她肌肤莹白,笑靥如花,虽然在海上不施脂粉,松松挽着的发髻上也没有任何装饰,但那动人的容光仿佛足以照亮周身一切。
“方碧眠?”阿南不由“咦”了一声,诧异地问她,“你怎么在这儿?你的伤好了?”
“多谢南姑娘关心,已经不碍事啦,说起来,我还没谢过您之前对我的救助之恩呢。”方碧眠朝她抿嘴一笑,将托盘放在她床头,殷勤询问,“南姑娘,鲍鱼煨海参可还能入口吗?这两样都大补元气,南姑娘吃了必定能长足精神的。”
阿南忙端起碗向她道了一声谢,看向竺星河。
他随口说道:“前日冯叔去应天打探消息时,在水中救起了方姑娘。”
方碧眠抚着自己伤势尚未痊愈的右臂,轻声对阿南解释道:“我手伤得太重,大夫们都说没法弹琴了,嬷嬷怕断了财路,收了歹人银子设计让我卖身,等我发觉时已经被骗上了船。无奈之下,我只能投河自保……幸好冯叔将我救起,还有公子愿收留我,实属碧眠再生父母!”
阿南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痛骂了嬷嬷和歹人一通,又对方碧眠道:“我下次到应天帮你教训他们!再敢逼你跳火坑,看我揍不死他们!”
“不,我不会再回去了。如今我已属溺亡之人,也算是重获新生,碧眠只求在此处有个安身之所,再不愿回去了!”
阿南打量她纤细的身子,问:“我们以海为家,航行漂泊无始无终,方姑娘能适应这样的生活?”
“能,我一定能的!只求各位不要赶我下船,我一定当牛做马,服侍各位恩公!”
说着,方碧眠提起裙摆含泪盈盈下拜,公子忙抬手扶住了她。
阿南端详着她那芍药般娇艳的面容,心说可惜啊,这样的美人在海风烈日中多呆几天,可能就要和自己一样变得黑不溜秋了。
等方碧眠收拾了碗筷回船,阿南凑近竺星河悄悄问:“公子为何要留她在船上?虽然她看来不似坏人,但毕竟是教坊司的花魁,交往复杂来历不明的,怕是有点麻烦?”
竺星河摇摇头,道:“阿南,她的祖父是方汝萧。”
阿南闻言,愣了一愣,才低声问:“是当年为护先帝而被……凌迟弃市的方大人?”
竺星河点头道:“方家男丁抄斩,女眷籍没教坊司,方碧眠当时尚在其母腹中。她在教坊司出生长大,因为坊间忠义之士敬慕她的祖父,护她到现在,不至于遭受垢辱。这些年她在教坊司苦苦挣扎,也是不易。”
阿南同情地看看方碧眠背影,又问:“她的身份,公子确实调查清楚了?万一这是朝廷埋伏的一个棋子呢?”
竺星河微微一笑道:“自然查清楚了,她也确实曾是棋子。在我被关押在放生池的时候,她便对我吐露了身份,告诉我,她是被官府叫来做内应,施美人计的。”
阿南错愕问:“她那么轻易就告诉你了?”
“不但告诉了我,而且她还帮我传递出了信息,就是那颗铁弹丸。只是我当时尚未信任她,所以只随便写了一句诗,而她确实瞒着官府,将它原封不动送到了我指定的地方。那颗铁弹子最后也被朱聿恒费尽心机拿到了手。只是他应该打不开弹子,我也借此确定了方姑娘与朝廷并无勾结。”
见他如此肯定,阿南“喔”了一声,道:“我说呢怎么这么巧,刚好她就被冯叔救了,肯定是公子吩咐暗地保护她的吧。”
竺星河淡淡一笑,不置可否,只道:“所以你有空也可多与她接触,一来海上难得有姑娘与你作伴,二来你心思灵透,她若有问题,定然无处遁形。”
阿南立即打包票:“公子就放心交给我吧,一切妖魔鬼怪都难逃我这火眼金睛!”
……第87章 山长水阔(3)
大风雨过后,夏日热暑再度笼罩了杭州府。
烈日下的海塘边,嘈杂喧嚣,叮叮当当的打石声和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不断传来。运沙子的、装沙袋的、搬石头的、砌石塘的……分工明确,热火朝天。
太子妃从马车上下来,看见面前这副场景,眉头紧皱地向江边临时搭建的简陋芦棚走去。
她十几岁嫁入世子府,身怀六甲还助丈夫守卫燕京,也是历经风雨的人。可目光扫过钱塘江,看见灾后江边泥浆及膝,成群蝇虫绕着死鱼臭鼠嗡嘤,肮脏污秽满目疮痍,而她的儿子拖着病体在海堤上亲临指挥,与那些兵卒村汉一起修筑堤坝,她眼圈一下子便红了。
朱聿恒抬头看见母亲,怔了一怔后大步上前,急急扶她到芦棚内坐下,问:“不是说应天会有使者到来吗?怎么……”
“怎么娘就不能比使者先到一步吗?若不是你父王身体不好被我们劝阻,他也要亲自过来呢。”太子妃挽住儿子的手,见他大病未愈的面容在风中显得格外苍白,忍不住心疼地抚了抚他的面颊,道,“我带了岑太医过来,你赶紧坐下,让他诊断一下。”
“我身体已无大碍,母妃不必担忧。”
他虽笑着安慰母亲,但太子妃怎么听得进去,将儿子按在椅上,让岑太医好生诊断。
岑太医专注诊脉许久,道:“殿下脉象沉促,鼓动过躁,这是虚阳外浮、内伤久病之兆。老朽以为殿下该好生静养,切勿为外物所扰,更不该过度劳累,宵衣旰食,以免积劳成疾,将来追悔莫及啊。”
朱聿恒垂眼收回自己的手,只笑了笑没说话。
将来的事,对他来说太遥远了,他也未必有机会追悔。
见他这毫不在意的模样,太子妃心下更为郁躁,等岑太医下去后,她按捺住性子,以尽量轻缓的口吻问:“太医的话你都听到了?南京工部侍郎已随我们来到杭州了,一应事务可以先交给他,你先回去休息吧。”
朱聿恒看着烈日下正忙碌修建堤坝的人们,说道:“既然如此,我便在此等候褚侍郎,交接了事情再回去。工地嘈杂混乱,娘还是先回去休息吧。”
“我无法休息,这几日娘根本无法合眼,才日夜兼程过来找你。”太子妃端详朱聿恒日渐清瘦的模样,嗓音微哑,“真没想到那个司南居然如此狠毒,不但劫走朝廷要犯,大肆屠戮官兵,还敢给你下毒!”
“她确实劫走了圣上指明要我押解上京的犯人,也确实下手狠辣,放生池一役死伤众多。”朱聿恒看着外面茫茫烈日,缓缓道,“但她没有给我下毒。杭州诸名医皆已诊断过,刚刚岑太医也确定了,母妃放心吧。”
“但她坏事做尽,还让你身陷险境,总是事实吧?这么说,她以前救你、与你一起解决顺天的巨大危机,都只是诓你入彀的伎俩?”
朱聿恒没有回答,只紧握手中的茶盏,一言不发。
太子妃啜了一口茶,勉强镇定心神,又道:“聿儿,你可知道,堂儿前几日,差点死于非命?”
“七弟怎么了?”朱聿恒不由错愕。
朱聿堂是朱聿恒的幼弟,袁才人的儿子,今年才六岁。
他披麻戴孝,在灵堂为母亲守灵,因为哭泣脱力而困倦昏睡,被抱到后堂照看,结果奶娘一时没有注意,在外面打了个盹,朦胧间听到花瓶落地的声音,赶紧跑进去一看,发现朱聿堂满头满脸都是水,正从水盆中挣扎起来,坐在地上哇哇大哭。
“堂儿说,他在睡梦中被一个人拎起,不知怎么的全身一点力气都没有,只能任由对方将自己按在了水盆中。呛了好几口水后,他又痛又怕,只能抬脚拼命挣扎,终于踢翻了旁边的几案,惊醒了外面的人,才得了一条命。”太子妃说着,兀自心有余悸,那一贯雍容沉稳的面容上,也染上了掩不去的惊惧,“堂儿被吓坏了,我们好生抚慰追问,但他毕竟年纪小,而且睡梦中差点被溺死,自然无法看清那潜入灵堂的刺客面目,但是……”
说到这儿,她的话语顿了顿,目光紧盯着朱聿恒,一字一顿道:“他在呛水之时,看见了按住他的那只手上,戴着一个缀满各式珠宝的臂环。”
手腕微颤,一点热茶溅上虎口。朱聿恒直视着母亲,脱口而出:“什么?”
“而且,堂儿还看见了那臂环上,有一颗硕大莹润的珍珠。”太子妃意有所指道,“聿儿,明珠暗投虽令人惋惜,但当断则断,总比执迷不悔要好。”
听母亲的口气,朱聿恒便知道她已察觉自己当日骗阿南去行宫的用意,或许也注意到了他送给阿南的那颗珍珠。
朱聿恒只觉心下思绪翻涌,勉强抑制住情绪,道:“这世上戴臂环的人,不在少数。”
“但戴着臂环,又用这种手法杀过人的,却只她一人。这也证实了之前杀害登州知府苗永望的,必定是她无疑!更何况——聿儿,堂儿是你的亲弟弟,袁才人亦是咱们东宫的故人,如今司南对他们痛下狠手,邯王更是因此而步步进逼,我想其中必有关联!”太子妃嗓音更冷,就连眼中对儿子的慈爱也被肃杀遮蔽了大半,“你难道还不愿抛弃幻想,正视那女匪的真面目么?”
面对母亲的殷切哀恳的目光,背负父母兄弟的重托,朱聿恒一时气息凝滞。许久,他才默然开口问:“刑部的文书下了吗?”
“她既敢犯下重罪,朝廷便不能不追究,如今海捕文书已下,她落网只是时间问题。”
“罪名呢?”
“劫掠重犯、屠戮官兵、谋害皇嗣,每一条都是杀头的重罪。”
朱聿恒强压下心口翻涌的情绪,只对母亲又重复了一句:“可阿南她,没有毒害我。”
“聿儿,你好糊涂啊!”太子妃抬手轻拍他因为收得太紧而青筋隐现的手背,问,“你这是执意要维护一个来历不明的女匪,将你爹娘、你幼弟、你自己弃之不顾了?”
“堂儿之事疑点甚多,或许,可以等我回去后再详加调查。固然我们都疼爱堂儿,可也不能因为激愤而不分青红皂白便乱找凶手泄愤,否则我们又如何对得起堂儿?”他目光坚定,坚持道,“若最后查明凶手确是阿南,到时候我定会亲手将她擒拿归案,遵照国法典律给予她应有的处置!”
再度回到海上,阿南如鱼得水,快乐无边。
朝阳尚未升起,她睁开眼便跳下床,赤脚跑到船舷边,纵身跃入水中,让微凉的海水激得自己彻底清醒过来。
正给众人准备早点的方碧眠站在甲板上,呆呆地看着她如一条白鱼在碧浪中翻腾,手中的托盘差点掉落。
司鹫眼疾手快地接过,方碧眠指着阿南,结结巴巴问他:“南姑娘……这么一大早就下水,会不会对身子不好?”
“有什么不好的,她从小就这样,连伤风感冒都没有过。”司鹫笑道。
“可这么高的船上一下子跳下来……”
“那你真该去看看她之前住的悬崖,几丈高的地方跳下来,连朵水花都没有,有时候还能翻两三个筋斗,可好看了。”
方碧眠瞠目结舌地看着,直到阿南游过瘾了,以臂环勾住船舷飞跃上来,提了水冲洗身子,方碧眠才回过神,赶紧给她拿了毛巾过来,帮她擦头发。
阿南用海盐洁了齿,喝着方碧眠煮的红枣糯米粥,连声道谢:“方姑娘,你太客气了,这么照顾我。”
方碧眠笑道:“其实我也是有私心的,我想……既然上了船,以后请南姑娘也教我游水,跟着大家行事也方便些。”
“唔……”阿南看了看她纤小的脚一眼,说,“你裹脚呢,怕是不太好学。”
“我的脚是为了跳舞裹瘦的,不过以后我不会裹了。”她眼中闪着灿灿的光芒,满是憧憬,“我娘以前也不许我裹脚的,我五六岁时,教坊的嬷嬷就逼我裹脚,说这样跳舞好看,但我娘总是在晚上偷偷帮我放开一些。她跟我说,阿眠,你是好人家的女儿,就算要裹脚,也不是这种跳舞卖艺的裹法……”
说到这里,方碧眠黯然神伤,声音有些哽咽了:“可惜我娘郁郁而终后,当时七八岁的我受不了毒打,最终还是……还是把脚弄成这样了。我娘要是泉下有知,一定会又伤心又失望吧……”
阿南听她提及母亲,又想起自己的母亲,不由得眼眶也是一热,她抬手抚抚方碧眠的后背,给她递了张手绢:“别哭别哭,其实这东西特别好学,等太阳把水晒得暖和点,我带着你游两圈你就会了!”
“先别游了,我不是嘱咐你好好休息吗?”身后魏乐安的声音传来,“不遵医嘱,落下病根你以后别后悔!”
阿南吐吐舌头,乖乖地入舱坐下,伸手让他把脉。
魏乐安摸着她的脉门,越摸越郁闷,最后悻悻地丢开了手。
“怎么啦?”阿南问。
魏乐安哼了一声:“底子太好,恢复迅速,老头我一身惊世骇俗的医术毫无用武之地!”
阿南不由哈哈大笑,见他起身要走,忙拉住他说:“魏先生,既然你医术惊世骇俗,那我问你一个病如何救治啊,很罕见的病。”
“哦,说来听听?”
“就是有一种病啊,每隔两个月,身上的奇经八脉会崩裂一条……”
她才刚刚开口,魏乐安脸色大变,脱口而出:“山河社稷图?”
阿南没料到他居然一下便知道是这个病,不由得对他竖了竖大拇指:“魏先生,你真是博闻强识。”
魏乐安摇头道:“不……因为这是我师父在世时,唯一束手无策的绝症,他在临死前还在念叨着,所以我自然记得很深刻。”
阿南不由失望:“魏先生的师父都没办法?那……这病岂不是真的无救了?”
“那倒也是未必,你听我说啊……”
六十多年前,魏乐安还是个七岁稚童,他的师兄魏延龄八岁。他们二人都是战乱孤儿,师父收养了他们,带他们在武安山行医。
有一天,一辆四壁绘着青色火焰的马车停在他们的草堂前。当时战乱,耕牛尚且稀少,那马车却是由两匹膘肥体壮的大马拉着,车身漆色鲜亮,显然主人身份不凡。
魏乐安和师兄魏延龄好奇地迎上去。锦缎车帘掀起,下来一位二十出头年纪的女人,正当盛年,容颜清丽无匹,只是面容上全是忧愁。
她牵着一个五六岁的稚童下车,说自己听闻魏神医大名,跋涉千里过来求医。
师父将孩子的衣服解开一看,那孩子的奇经八脉已经有七条崩裂成血线,只剩一条任脉尚且完好。
魏乐安师兄弟都还是孩子,一看那血痕,顿觉心惊肉跳,以至于魏乐安在六十年后回忆起来,依旧记得那些可怖血线深红发紫,如同赤蟒缠身,触目惊心。
师父惊问女人这是何怪病,见他居然反要询问自己,女人顿时面露失望之色,显然是知道他亦无能为力。
因此,她只草草告知,孩子的血脉每隔两个月便会崩裂一条,发作之时惨痛不已。她寻遍天下名医,辗转一年,却只知道这病叫山河社稷图,是有人在孩子身上种下的毒,为的就是慢慢折磨他们母子,可究竟如何中毒与控制,无一人知晓。
魏师父最终只能给她开了几剂消淤解毒药,聊做安慰。也在她走后,遍寻古籍,企图找到山河社稷图的踪迹。但直至他去世,并无任何线索。
魏延龄与魏乐安后来继承师父衣钵,各自成名,但两人后来纵然救治了千百人,也未再见到任何与山河社稷图有关的病情。
师父冥寿百岁之时,师兄弟曾共聚草堂,整理师父遗物,发现他临死之前记下了自己一生中难以释怀的各种疑难杂症,第一条便是山河社稷图。
他们都看见了师父在病案的最后写下的论断——
绝症。
“后来呢?”阿南见魏乐安说到此处停下,又怕此病真的是绝症,急忙追问。
“后来本朝开国,我师兄在北,任太医院使,而我随老主人扬帆出海,时隔三十多年,在西洋大海之上,居然又遇见了那对母子。”
阿南挑挑眉:“那位夫人长这么漂亮吗?魏先生与她一面之缘,三十多年后还能认得?”
“倒不是我记性好,而是见过那女子的人,肯定都忘不了——她的眉间有一朵小小伤痕,被她刺成了青色火焰模样,看来如贴了一片精巧花钿。”魏乐安瞧着她,捻须一笑,“你说呢,你能不能认出来?”
“她……她是傅灵焰!?”阿南激动之下霍然站起,差点打翻了椅子。
“没错,就是你自小崇敬、百年一遇的棋九步、开创拙巧阁的九玄门天女傅灵焰。”
“她的孩子也遭殃了?后来呢?”
“你猜怎么的,傅灵焰当时与儿子在一起,那儿子看起来,大约比我小一两岁年纪。”
船身在海中微微一动,波光从窗外射入,在阿南的双眼上滑过,一片灿亮:“是当时那个得病的孩子?”
“对。我当时尚不敢确定,便找到机会与他搭了一句话,问他,你身上的山河社稷图后来怎么医治好的?”看着阿南一脸急躁的样子,魏乐安微微一笑,“他说,没治好。”
阿南按着桌板急问:“怎么可能没治好?古籍中不是说,八条经脉尽数崩裂之时,便是殒命之日吗?”
魏乐安颔首道:“傅灵焰行踪不定,匆匆一别后我便再未见过他们。事后我也曾对此思索许久,至今不得其解。”
阿南沉吟片刻,忽然问:“傅灵焰的儿子,脸上有血脉崩裂的痕迹吗?”
魏乐安怔了怔,恍然大悟地一拍大腿:“没有!所以你的意思是,他那最后一条血脉没有崩裂,因此存活?”
“是啊,奇经八脉之中的任脉直冲喉结,上达天灵盖,如果那条血脉崩裂的话,肯定会显露在面部!”
阿南之前曾一再想过,阿言长这么好看,等到任脉崩裂的时候,岂不是要毁容了——因此听魏乐安并未提起面容的事情,她立即便察觉到了这一点。
“这么说,傅灵焰应该是找到了阻止血脉崩裂的方法?”魏乐安思忖着,又叹道,“只可惜四海茫茫,不然,我真想知道她究竟以什么方法救回了自己的孩子,以慰我师父在天之灵。”
“至少,现在总算有了线索,总比漫无头绪好。”
“话说回来,你打听这个病是为什么?”
阿南抿唇顿了顿,然后说:“我得罪了一个朋友,想帮帮他当赔礼。”
“那你这朋友挺惨的,”魏乐安同情道,“而且你得罪得也是够狠的。”
阿南托着下巴看着窗外苍茫大海,低低说:“是啊……确实挺狠的。”
第88章 钱塘弄潮(1)
再次来到杭州,绮霞的心情与上回大有不同。
上次她是被请到杭州来教习的,教坊司的人对她客客气气的,小姑娘们也都听话敬她,可说是顺心如意;而这回她是因为忍受不了应天众人的异样目光,所以接了个飨江神.的.名额来这边逃避的。
结果因为她刚吃过官司,人人对她侧目而视,甚至教坊司的人在知道了她的情况之后,劝她还是好好保养手指,别劳累了,然后指了个小姑娘顶替了她的位置,让她孤零零站在了曹娥庙外。
“混蛋!官府都把老娘放了,你们还怕我玷污庙宇?”绮霞在庙外跺脚,气得面红耳赤,又无可奈何。
时过正午,耳听得锣鼓喧天,是钱塘江大潮头马上就要来了。
“来了来了,弄潮儿来了!”岸边观潮的人群纷纷涌向前方。
绮霞无精打采地收起自己的笛子,踮起脚尖向江上看去。
只见江面波涛滚滚,江边红旗翻卷,前方人潮涌动,不时发出一阵阵叫好声。
白浪铺天盖地,却有几艘小船迎着浪潮直上,如急雨中翻飞的燕子,船身在激流中拉出一道道白线。每每在浪头扑来就要将小船掀翻之际,小船总能准确地避开浪头,无论对面是什么疾风恶浪,都无法损伤这些小船一分一毫。
最令人赞叹的,是立在那船头之上的一个个弄潮儿。
他们身着紧扎紧靠的红衣,手把大旗,稳稳立于船头之上。浪潮凶险无比,一波波朝着他们扑来,他们却翻转腾挪,来去自如。
尤其是其中一马当先的那个少年,总能在最凶险之时堪堪避开击打在身上的潮水,始终挺立船头,手中红旗不湿,猎猎招展于江风之中。
虽然绮霞正在情绪低落之中,但看见那个少年如此英勇无惧,还是被吸引了注意力。
在山呼般的喝彩声中,旁边人指着那少年手中红旗上绣的“寿安”二字,道:“哟,寿安坊今年请来了厉害人物啊,这个弄潮儿是谁,真是一身好本事!”
即使杭州刚遭过水灾,但宁抛一年荒、不舍一季潮是南方人的秉性。刚把海塘修好,八月大潮水来了,各街坊就竞相邀请能人出赛,必要争个高低。
今年端午龙舟赛,寿安坊垫了底,看来是誓要在八月弄潮中挣回脸面了。
“你们不认识他?那是大名鼎鼎的江白涟啊。”旁边有老人答道,“他们疍民一世都在水上,从不上岸的,这水性能不好么?”
疍民从生到死全在船上,一辈子打渔为生,因此个个水性非凡,而江白涟更是这一辈中的佼佼者。
他仗着一身好水性,自十三四岁起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弄潮儿,一到大潮之期,他便接受各街坊延请,代为争流,数年之间无一次落败,一时成了杭州红人。
眼看潮水越发湍急,几艘船迎潮而上,势头也更凶猛。船头的弄潮儿们被风浪所卷,不是站不稳身子,就是丢失了手中红旗,唯有江白涟在船头纵横来去,一翻身、一侧背便避过那险险袭来的浪头,将手中红旗稳稳护住,始终让它招展在浪头之上,赢得岸边一阵阵此起彼伏的喝彩声。
就连江边高地的彩棚之内,坐在最佳位置观潮的人亦在鼓掌赞叹。
旁边那几个好事者又在问:“这搭彩棚让这么多大员作陪的,是什么人啊?看起来很年轻啊。”
“还能是谁?皇太孙殿下亲自赶来杭州视察大风雨,不然灾后怎能短时间投入如此多人力,又安排得如此井井有条?”
听说是那个传闻中的皇太孙,绮霞忙看向那棚内人,顿时错愕瞪大了眼睛。
重重护卫正中间坐着的俊美男子,紫衣玉冠矜贵无匹,赫然就是阿南的那个阿言嘛!
绮霞正张大了嘴巴回不过神来,身后忽有人在她肩上一撞,她猝不及防,脚下一滑,眼看就要摔入江中。
绮霞惊叫一声,正以为自己要完蛋时,一只手迅速抓住了她的胳膊,将她扯了回来。
绮霞惊魂未定,按住狂跳的心口睁开眼,见拉住她的是个皮肤黧黑的小胡子男人,正忙不迭道谢,却听他笑着开口道:“就知道贪看男人,这下出事了吧?”
绮霞一听这人的口气,感觉他应该跟自己相熟的人,可一时又想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见过他,只能讪笑着朝他致谢:“多谢,得亏大哥拉我一把,不然就掉下去我就惨了!”
说着,她想起什么,赶紧抬手扶了扶自己发上的金钗,确定它还稳稳插在上面,才安心松了一口气。
那人瞧了她发上花好月圆的金钗一眼,脸上笑容更深:“忘记哥了?上次在顺天你给我吹笛子时,还说我胡子好看呢!”
绮霞嘴角抽了抽,心道酒桌上的屁话你也信啊?就你那胡子长这么猥琐,我说这话的时候应该是闭着眼的吧!
但毕竟人家救了自己,她也只能赔笑:“是啊是啊,我想起来了,是大爷您啊!”
对方摸着胡子瞅着她笑:“一看你就没良心,我是董浪啊,手下有几十个兄弟跑船的。”
“哦哦,董大爷,我想起来了!”
绮霞拼命在脑子里搜刮这个人的消息,此时猛听得江边人群又是一阵震天价叫好声,锣鼓声更为喧闹,两人说话都听不到了。
绮霞正不愿与面前这男人尬聊,赶紧撇了他,凑到江边看热闹去了。
那个董浪站在她身后,帮着把几个乱挤的人给搡到一边去,免得他们又把绮霞挤得跌了脚。
人群中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挤过来,在嘈杂的人声中低低问:“怎么样?”
小胡子男朝他眨眨眼,即使面色黧黑长相猥琐,但掩不住那双眼睛灵动清澈,比猫儿眼还要灿亮:“放心吧司鹫,论骗人,我天下数一数二!”
周围的嘈杂声掩盖了她那低回略沉女子嗓音,若绮霞在旁边的话,肯定能听出这是阿南的声音。
可惜她正趴在江边栏杆上,身处最喧闹的地方正中心。耳边更是有无数人激动大喊:“浮木来了,哇,这身手可顶天了!”
阿南也是最爱热闹不过的人,一听之下,立即探头去看江面情形。
身后司鹫无奈地戳戳她的脊背,警觉地看了看周围,拉着她挤出人群。
堤岸后方,司鹫见左右无人,才低声郁闷道:“我觉得你也是太任性,你好不容易和公子重逢,才没几天就又跑来了。就算朝廷诬陷你杀害苗永望和袁才人,还谋害皇嗣又怎么样,反正本来你就被海捕了……”
“我不在乎海捕,不在乎朝廷降罪,可是,阿言他诬陷我,就是不行!”阿南郁闷道,“我把他当兄弟,他居然泼我脏水,这口气我死都咽不下!”
“还有那个绮霞!”司鹫提醒她。
“放心吧,她要是真的为了自保而出卖我、让朝廷把这黑锅扣我身上,那她就该知道要负什么后果。”
司鹫想了想,又忧虑道:“可我听说,朝廷已经召集江湖好手齐赴杭州,尤其是,那个傅准可能已经到杭州了。上次我们侥幸未曾与他碰面,这次你务必小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