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问道:偷戒指是为了什么呢?

梁教授说:晚上十点,金店商铺都关门了,鲁叔不会选择在晚上去兑换成钱,那么只有一种可能,这枚戒指是一个礼物,送给一个妓女的生日礼物。

梁教授运用的是刑侦推理中的连锁推导法,在一个证明过程中,或一个比较复杂的推理过程中,将前一个推理的结论作为后一个推理的前提,一步接一步地推导,直到把需要的结论推理分析出来。

事后证明,梁教授的推理完全正确,那枚金戒指是鲁叔送给毛毛的生日礼物。

毛毛过十六岁生日那天,鲁叔为了讨好她,就偷了儿媳妇的戒指想送给毛毛。毛毛后来向警方供述,他们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鲁叔:你说我多长时间没洗脸了吧?

毛毛:俩星期?

鲁叔说:不对。

毛毛:俩月?

鲁叔摇了摇头说:再猜。

毛毛不猜了,觉得很无聊。

鲁叔笑眯眯的说:我上次洗脸就是洗澡的时候,过年的时候,今天,我洗脸了,还用抹布擦了擦身子,我带你出去,和你妈说好了包夜,钱都付了,今天你过生,我还给你买了个金撸子,你看,喜欢不,妮妮,今天晚上,你是我的了。我要和你日必…

鲁叔伸出手,给毛毛看戴在中指上的戒指。

毛毛撇撇嘴说:我不要,铜的,谁知道是真的假的啊。

一个女记者说道:这个鲁叔还挺浪漫的啊。

苏眉回答:鲁叔最初是一个暴露癖者,站在黑暗的小胡同对着下晚自习的女学生暴露性器官,调查时发现不少女孩都遇到过他,这里有份笔录:那天放学,我和两个女同学一起回家,一个老头过来,问几点了?我回答完,老头说想去厕所,我说学校里有。我和同学往前走,那老头说憋死了,看上去很难受,我也着急,就说那快去吧。他就那样了,他突然脱了裤子,给我们看完前面,还背对着我们撅起屁股,用手抠,当时吓得我们三个女孩说不出话,吓傻了,我们哭着跑了…

记者举起话筒,纷纷追问关于雕刻家的事情,梁教授避而不谈,示意包斩和画龙发言。

包斩说道:凶手是三个人,或至少有三个人以上!

一个老记者问道:你是怎么知道凶手是三个人的?也是推理分析出来的吗?

包斩没有回答,画龙展示箭杆,记者纷纷拍照,画龙说道:凶手拥有这种弓弩箭杆。

记者都疯狂了,抢上前继续追问三名凶手的信息,然而特案组四人都守口如瓶。

记者招待会结束时,梁教授对众多记者说:我们想要借助媒体的力量,来规劝凶手投案自首。这是我们的一个良好的愿望,我们的耐心只有七天,七天后,如果凶手没有出现在警局,那么我们将实施抓捕,即使你跑到天涯海角,即使能躲过短暂的时间,但你也将终生背负着通缉令,夜不成寐,直到我们把你抓获归案。事实上,我们已经掌握了凶手的详细信息,接下来,我们要等的是投案自首,给凶手一个争取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

第二部 第十章 大雨之夜

死者鲁叔身上有三处致命伤,头上遭钝器击打,胸部锐器穿刺,后庭还插入一根箭杆。

一个凶手携带三种凶器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很容易推断出凶手为三人。

特案组通过媒体发布“凶手为三人”的结论,这是一个绝妙的办法。建立假设之后,就要验证假设。因为不管推理结果正确与否,都会使得侦破取得关键性进展。如果推理正确,那么凶手的家人和邻居有可能通过警方发布的物证把他识别出来,警方会得到有关凶手的线索,如果推测错误,目击者雕刻家也许会迫于压力向警方澄清真相。特案组声称凶手有三人,雕刻家去省城时带着老婆和女儿,他很容易以为警方把他们一家三口列为重点嫌疑人,为了摆脱通缉,洗清自己和家人的嫌疑,这个一心想出名的家伙会主动联系警方。

梁教授这招一石二鸟,既可以通过媒体逼迫目击者雕刻家站出来,又能够让真凶认真考虑自己的处境。不管推测正确和错误,总之,警方都会得到罪犯的有关线索。

第二天,一个体育局领导带着自己的儿子向警方投案自首。

第三天,另一名未满十八周岁的少年在家长带领下主动投案,承认罪责。

几天后,雕刻家出现在了省公安厅的门口,几经犹豫,他用脚碾灭烟头,走了进去。

此案告破后,大家才体会到梁教授的良苦用心和慈悲胸怀,三名凶手都是未成年人,投案自首可以使他们获得减刑的机会,经过改造教育后,重新走上社会。

我们的眼泪应该从一场大雨开始时流下。

我们的往事中总有那么一个雨天,那天下起了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永难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