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来不及吗?”

  “非要原创也不是不行。”

  大家纷纷发表看法,最后觉得改编《茶馆》或是《雷雨》可能更稳妥。

  “那个……”夏漓出声。

  大家齐齐朝她看去。

  夏漓说:“宁宁你有没有考虑历史改编剧这个方向?比如火烧赤壁、西安事变这些……算是半原创,发挥起来没那么难。”

  夏漓文综三科最喜欢历史,历史单科成绩也能排进班级前三。

  她也许别的不擅长,但记性还算不错,给她一张白纸一支笔,能把历史课本上一些重要年份和事件,基本不差地默写下来。

  第一个想到历史改编剧也算是惯性思维。

  徐宁似是受到启发:“这个角度好像也挺有意思的。”

  大家便借此讨论起来。

  有个女生说:“我觉得火烧赤壁可以,三国是大家都挺喜闻乐见的题材。草船借箭、三顾茅庐也都可以。”

  徐宁将大家的想法都记了下来。

  夏漓这时候举了一下手,“我可以说下我的想法吗?”

  徐宁点点头。

  “其实我觉得《西安事变》是不是更好一些?出场人物比较多,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之外,还可以拓展加入宋美龄、□□、宋子文这些角色……主要是,我想,假如再加一场学生游行要求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戏份的话,那所有同学都可以上场了。”

  这时,她觉察到实则一直有些游离在讨论之外的晏斯时,忽朝她看了一眼。

  她顿时卡壳,磕巴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明年升高三,明年的元旦晚会老庄肯定不会再松口了,那时候大家要准备高考,可能也没那个玩的心情。今年就最后一次能好好玩的机会,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参与进来。”

  朱璇猛点头,“是的,要是变成就少数几个人玩还挺没意思的。徐宁你觉得呢?”

  “我是没问题,就看翻译……”

  七班作为文科实验班,全班英语水平在年级肯定算是冒尖的,但能不能翻译文学剧本,是两码事。

  大家讨论了一会儿,最后目光都看向晏斯时,把最终决定权交给了他。

  夏漓听说过,晏斯时从小就是双语教育。

  晏斯时平声说:“你们定。我都可以。”

  于是大家稍作讨论,定下了《西安事变》。

  这时候陶诗悦见那些小吃都还没有动,拆开了推到大家面前, “再不吃就冷啦!”

  夏漓吃着薯条,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晏斯时。

  他手里拿了杯可乐,身体稍往后靠着,那神情瞧着有几分百无聊赖。

  她还在反复回想方才她在说话时,他投来的那一眼,有什么深意吗,还是仅仅只是不经意。

  /

  周六。

  夏漓乘公交车前往楚城市新图书馆。

  徐宁的剧本已经完成了,交由历史老师和老庄分别审核过,七班的几个学生完成了翻译,把文本交给了晏斯时,由他最后把关。

  今天大家定了去图书馆讨论。

  夏漓出门时忘了带伞,一周来的天气预报都说要下雨,但都这样阴了好多天了,一次没下过,便以为今天同样不会。

  然而上车没多久,那雨就落下来,敲在窗户玻璃上,汇成小股水流,蜿蜒下滑。

  图书馆离公交车站还有段距离,夏漓下了车,将尼龙布的背包往头顶上一挡,闷头跑进雨中。

  一到冬天刮风下雨的天气,楚城就冷得要命,那阴冷感好似能直接钻进人的骨头缝里。

  雨似乎又大了两分。

  夏漓缩着脖子,赶紧加快脚步。

  市新图书馆今年刚建好,是为迎接几年后省运动会的门面工程之一,因此修得气派极了。

  主馆前面,建了好几十级的台阶,统一的灰白色岩板路面,宽敞、庄严,让去图书馆之路宛如朝圣。

  夏漓刚爬了几级台阶,忽听身后一道清冷声线:“夏漓?”

  隔了风雨声的缘故,听来缥缈得不真实。

  她愣了下,以为幻听,但还是回头看去。

  路边停了辆黑色轿车,晏斯时站在车门旁,手里撑着一柄黑伞。

  他反手轻轻摔上了门,那车打亮了左转向灯,拖着两道被湿漉漉空气模糊的红色车灯尾迹,在灰雨中无声地开走了。

  晏斯时迈上台阶。

  他穿了一件黑色套头毛衣,长裤也是同样颜色,深色在他身上一点不显得沉闷,反而衬得皮肤更白。

  夏漓怔怔地站在原地,还在为方才他第一次喊她的名字,而心悸不已。

  晏斯时走到她身旁,轻声问:“没带伞?”

  她还没出声,黑色伞面已倾斜而来。

  那阴影落下瞬间,她只觉得心脏从嗓子眼里跳了出来。

第09章 (这真是意外之喜...)

  「喜欢雨天,是因为雨天也沾了你的光。」

  ——雪莉酒实验室《经过梦的第九年》

  “……以为不会下雨就没带。”夏漓声音低得自己都快听不见。

  雨水就敲在头顶的雨伞布上,近得仿佛直接灌入耳中。

  市图不在市中心,今日又是下雨天,来者寥寥无几。

  夏漓双臂抱着书包,全身僵硬,像是关节被雨水淋得锈蚀的机器人。

  伞很大,但伞下空间毕竟有限,那样近,能轻易嗅到混在潮润气息中的一股清冷香味,好像稍不注意,就会挨上晏斯时的手臂。

  再不出声说点什么,恐将心跳过速,夏漓从发哑嗓子里挤出一句话:“……你已经翻译完了吗?”

  自己的声音被心跳声盖过,听来好像有些失真。

  “好快。是不是才用了两天时间。”

  “我只做了修改,不是从零开始。你们给我的文本已经很好了。”

  好像,越了解他,就会越喜欢他,他这样优秀,还这样谦逊。

  夏漓低声说:“……不包括我。我只提供了一些事件细节的参考资料,还是从网上搜的。”

  “资料搜集也是共同创作的一部分。”

  夏漓怔了下,心脏仿佛被温热潮水托举。

  她好难为此刻的感觉找到一个合适的形容词。

  晏斯时将伞举到另一侧,收了起来,放入门口伞架上。

  夏漓也拍了拍发丝和书包上的雨水。

  从主馆门口进去,通往副馆的是一段宽敞明亮的走廊,安静极了。

  新市图除了藏书阅读区,还在副馆设了文化活动区,很适合拿来做小组讨论。

  这里离三本院校楚城文理学院很近,大抵建设的时候,将大学生的需求也纳入了考虑。

  剧本创作和翻译小组的其他组员都已经到了,占了个视野开阔的靠窗位置。

  是陶诗悦先发现了他们,招了招手道:“这边!”

  夏漓挨着林清晓坐下,晏斯时在一个男生旁边坐了下来。

  陶诗悦偏头看了一眼跟她同坐一侧的晏斯时,又将目光投向夏漓,笑问:“你们一起来的吗?”

  陶诗悦没再说什么,组织起今日讨论。

  晏斯时拉开黑色背包,从里面掏出几分打印装订好的剧本,放在茶桌上。

  林清晓拿了一本,夏漓凑过去一起看。

  剧本一排汉语一排英文,双语对照,排版清晰又工整。

  好似他这个人一样。

  晏斯时让他们看完以后,觉得有什么翻译得不合适的地方,提出来一起讨论。

  他从背包里拿出一支自动铅笔,拿在手里,似是习惯性地转了一下笔。

  夏漓目光全然已不在剧本上,被那只手给吸引了。

  肤色冷白,手背上青色的血管很是明显,腕骨与指节分明,手指修长。

  混着雨声,是纸张窸窣翻动的声音。

  大家都没有说话。

  无论语法、词汇,晏斯时修改的这一版,都比他们翻译的版本要精准、地道得多。

  七班一个负责翻译的女生笑说:“我水平有限,没有看出来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徐宁也点点头,“真的蛮好的。”

  作为剧本的原创者,她的认可很有分量。

  晏斯时握着的那支铅笔,笔尖在面前剧本上轻顿了一下。

  夏漓本能觉得,他可能其实是希望大家提点意见的。

  但他也没多说什么。

  松了手,铅笔轻轻地落下去。

  这讨论会开得太顺利,大家冒雨过来,总不能这样就散了。

  陶诗悦和朱璇决定,可以趁机再讨论一下角色分配和后续时间安排、道具需求等等。

  陶诗悦仿佛早就有了定夺,迫不及待道:“看了下剧本,张学良作为主角,台词是最多的。要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英语台词练得流畅标准,还挺难的……”

  铺垫到这儿,她看向晏斯时,笑说:“我觉得,主角要不就晏斯时你来吧?”

  实话讲,夏漓其实也挺期待看晏斯时演张学良。

  高中历史课本上,好几个人单看照片便觉得英姿绝代,周翔宇、张学良和蔡锷便在其中。

  晏斯时抬了抬眼,神情和语气都很是平淡,“抱歉。我不太有兴趣出演。”

  这结果倒没有出夏漓意料,所以她并不失望。

  倒是陶诗悦,闻言笑容都淡了两分。

  “那好吧……”她说,“到时候再看看主角定谁——你们有感兴趣的角色吗?”

  大家纷纷发言。

  朱璇认领了领头游行运动的学生代表,因为她很喜欢那句台词“偌大的中国,竟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陶诗悦自告奋勇先申请了宋美龄的角色。

  徐宁剑走偏锋,想反串杨虎城。

  剩下的几个同学,包括夏漓,态度是都可以,到时候分配完剩下的,有什么演什么。

  讨论结束时,下午四点钟不到,外头雨还没停。

  大家商量着散场后的去处。

  夏漓看向林清晓和徐宁。

  林清晓:“我约了人一起吃完饭看电影。”

  夏漓笑说:“谁?”

  “哎呀不要明知故问嘛。”

  夏漓问徐宁:“宁宁你呢?”

  “我打算去主馆那边逛逛,借几本书。”

  “那我跟你一起去,我也要借书。”

  另外那边,七班几个同学有的要去逛街,有的直接回家,有的也打算留在图书馆里看会儿书。

  陶诗悦走到晏斯时面前,声音比方才讨论时低了两分:“我妈妈让我问你,今天晚上愿不愿意去我家里吃晚饭。

  晏斯时神情疏淡,“晚上有安排了。”

  陶诗悦有些失望,“那你现在走吗?”

  “我去主馆自习。”

  “……好吧,那我就先走了。”

  最后,剩下夏漓、徐宁、晏斯时和另一个七班的女生,四人一起前往主馆。

  于夏漓而言,这真是意外之喜。

  她和徐宁以及七班那个女生走在前,晏斯时走在后。

  那脚步声不疾不徐的,传来空旷的回响。

  几人都是第一次来,需要先办卡。

  工作人员让他们出示身份证。

  夏漓预先想到可能需要,出门时就顺手带上了。

  但其他三人都没带。

  徐宁问:“报身份证号可以吗?”

  工作人员:“可以。”

  夏漓有身份证,第一个办好,退到一旁等他们。

  徐宁和七班女生依次办完,最后晏斯时走上前,先报上自己名字。

  工作人员:“哪几个字?”

  台上有纸和笔,晏斯时拿了过来,写下名字,递给工作人员。

  夏漓趁机瞥了一眼。

  他字真好看,欹正相生,清洒飘逸。

  一定是从小练过。

  工作人员:“身份证号。”

  “11010119920219XXXX……”

  夏漓心里一动。

  0219.

  她在心里将这日期默念了两遍。

  办完卡,刷卡进了藏书阅读区。

  里面更静,落针可闻。

  大家进去以后,就各自去了自己感兴趣的区域。

  夏漓假模假样地从书架里抽出一本书,随意翻开,目光追随晏斯时身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