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刚才鸟饲所说的,飞机场上时常有没有事先订票,而临时必须抢搭飞机的旅客,他们守在那里,等候替补的机会。峰冈如果在他们中间寻找到一个,把大阪福冈间飞机留位证转让出去,飞机里一样还会满座。这是旅客之间的交易,办事员绝不会知情。机场收票员、机内的空中小姐,也绝不会晓得乘客有了瓜代情事。登机人数同乘客表上的人数是完全相符的。

  峰冈在下午四时五十五分到达大阪机场,把留位证转让出去,就改乘六点零五分起飞的飞机折返东京,进行杀人计划。在这一班飞机之前,还有一班五点零五分的飞机飞回东京,他是赶不上的。他也无须匆忙,悠悠闲闲地把替他飞往福冈的那名乘客送走以后,再折返东京,时间还是充裕的。

  对!峰冈周一必定是采用这个办法。仅此一点,就侦查出大阪福冈间的旅客乃是实有其人,而非峰冈的幽灵了。

  “有了这个调查,这个案子大致可以破案了。”三原的眼睛闪烁着光辉。“鸟饲先生,你知道钟崎这地方吗?”

  “当然知道,”鸟饲点头。“我们警署同人时常到那里去旅行野餐,景色非常幽美。”

  三原马上到资料部门取来一份钟崎地区五万分之一的地图。

  果然不差,那里的海岸蜿蜓,凹凸不齐,而织机神社就在最为冲要处。

  峰冈周一从福冈机场乘营业汽车飞奔至钟崎,却不愿让俳坛同人看到他是乘汽车赶到的,所以吩附汽车隐在海湾后面等待。于是,他装作老友模样,与梶原谈起话来,劝梶原辞去福冈食品工业公司的职务,后来,等梶原答应了他的劝告,便重新走到海湾背后,乘上汽车,回到福冈。

这就第一次找到了青年梶原同峰冈发生接触的实际证据。

  现在,还有一个疑团待解:梶原答应了峰冈的话,辞去职务,他经过峰冈的布置,藏身何处呢?

  峰冈既然把梶原引离福冈,为的是惧怕警探方面搜查照片找到梶原。所以,城府极深的他,事先作了布置。

  两人大概是在钟崎谈话时讲妥了条件。梶原既然当场承诺,想来条件极为优渥。

  是不是薪金特别高?也许是小城市青年最希望的,允许调到东京去工作?

  无论是哪一样,峰冈一定是劝梶原到东京去,代为安排一项职务。首先想到,峰冈在极光交通公司任职,会不会安插在这家公司里?

  虽然有可能,实际上却不像。过去调查过,梶原这个青年并不会开汽车。他并未具有进入营业汽车车公司服务的必需技术条件。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也就不具备有修理汽车的条件。

  还有一项理由。峰冈把梶原调到东京,恐怕不会放心大胆地安置在自己的公司里。警察既然发觉了梶原这条线索,必然会向峰冈左近搜查,心思极细的峰冈,绝对不会把梶原放在本公司内。

  话虽如此,为了仔细,警方还是从内部探查了极光交通公司的全部人员,结果并没有发现有姓梶原的新职员到公司就职。此外,峰冈也不会负担起梶原的生活费用,把梶原全部隐藏起来。如果是这样,梶原自己也不答应。

  鸟饲重太郞突然发话,“梶原这个人特别喜欢摄影,应该从这方面来推敲峰冈会给他什么恩惠吧!”

  ——这句话不错,确应如此。

  梶原这个青年虽然在福冈食品工业公司任职,如果峰冈利诱他:“愿不愿意献身于摄影事业呢?”他一定会舍弃前者而就后者。从摄影技术出身的人,目标自然是东京。

  “这种看法完全正确。”三原赞成鸟饲的看法。

那么,像梶原这样的摄影迷,要来东京献身于摄影事业,出路何在呢?

如果是正规道路,应该进入摄影学校。其次则应该充当某摄影名家的助手。再不成,则可以进入摄影器材店、摄影机厂家、菲林公司等等有关机构。

  不过,梶原进入摄影厂家的可能性首先要予排除。这是因为,他的志愿是摄影家,而不是技工。他只为了要实现成为摄影家的梦想,才那么容易地被峰冈诱到东京。

  三原下令到东京各摄影学校进行调查。除去大学摄影组之外,东京共有五处类似机构。把这些地方都进行了调查之后,发现新生之中并没有姓梶原的青年。

  其次,三原调查著名摄影家的助手。

  这时,三原有着这样一个看法。梶原根本没有通知任何人,便离开福冈出走。到底他是去什么地方,他既没有通知近亲,也没有通知好友。这一定是峰冈对他作了如此行动的指示,但如果峰冈的理由不充分,梶原是不会同意的。他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峰冈如果进行高压,那是绝对办不到的。

  根据这项理由,可以作如此推断——

  梶原下了决心,在未成为摄影家之前,绝不把现在的环境通知亲戚朋友。也就是说,梶原要到了在东京被公认为优秀摄影家的时候,才肯第一次向亲戚故旧报告现在情况。按照这一设想,也就可以想像出峰冈对他作了什么样的劝告。“不出名之前,绝不抛头露面。”这大概就是峰冈对梶原的劝告。这句话对于富有诸般幻想的青年,确实具有魅力。特别是梶原曾和后母吵架而离家出走,这句话就更加有了被接受的可能性。

  作为中小城市的一间食品工业公司的职员,是无法捞得风生水起的。梶原自然向着高处盼望,而以成为一流摄影家为志向。现在既然有了学习机会,梶原很可能下定决心,在深造阶段中概不通信,要到了一举成名之际,才报知乡里。

  照这样分析下来,梶原这个青年来到东京之后,成为某一摄影名家的助手的可能性是极

大的。

  凡是有名的摄影家,大致都可以在“摄影年鉴”上找到。既然峰冈能够诱得一名青年心动,要他随后无条件地前往东京,提出来的条件想必是随同一位著名摄影家工作。

  三原从“摄影年鉴”把名摄影家的电话号码和住址都找到,然后派出探员分别去调查。摄影家素多旅行,时常为了担当画报的专题摄影工作而到各地,有一些并不常在东京。

  这调查工作很费事,需要好几天功夫,不容易找到头绪。

  这时,鸟饲重太郞黯然问道,“峰冈会不会已经把他灭口了呢?”

  三原答道:“还没有发展到这地步吧!”嘴里虽然这么说,三原从峰冈的性格来推断,其实也认为未尝无此可能。

  峰冈早就知道,警方早已经把他当成钉查的对象。他能够自持的,只是案发时他不在现场的证据。如果这一点崩溃,自己就要琅珰入狱了。

  所以,峰冈为了免于搜查,把梶原彻底解决的可能并不是完全没有。而且,他从早就不许梶原把地址、职业告诉亲友,一旦杀害,就很难找到行凶地点。以杀人血案来说,这样的条件是最好的了,一切生活环境都与其他人断了联系,一旦行凶,真是神不知、鬼不觉,难以发现。

  三原顿时起了不安之感。

  梶原武雄如果被捕,峰冈周一的菲林诡计就要全部暴露。他在西日本铁路以梶原武雄的名义购买的月票,他在菲林中夹插着今年二月六日和布刈神社祭礼的镜头,就要真相大白,全部垮台。

  峰冈因此可能想到,自己的安全系于梶原身上。如果梶原武雄不再存在于人间,永久消除,则峰冈的安全有可能得到确保。

  三原鉴于此一分析,便立刻下令,调查东京有没有身份不明的尸体。据报告说,四月二十五日以来,大约有三十具这样的尸体。但其中并无被杀尸体,都是普通的异乡病人。

  把这些尸体的照片找来一一看过,发现并无梶原其人,三原心里这才一块石头落地。但是,他并没有完全安心。说不定有未发现的尸体隐藏在其他地方。

  正好是下午三点钟。三原警司遨请从福冈来的老探员鸟饲重太郎去饮咖啡。鸟饲由于案子未能破案,也愿意留在东京。

  两人的心里,都觉得离着破案只有一步之差了。但是,这一步怎样迈出,如何迈出,都是未知之数。

  路过一家摄影店,橱窗内摆着不少照片。过去,三原对于这些陈列品连看都不看一眼,而现在,眼光却不知不觉地投了过去。

  又有一家很大的摄影材料店。从玻璃门可以看到店内情况,店员很多。

两人不知不觉间到门口站立了一阵,他们很希望能在店员之中发现梶原武雄其人。

  看了半天,里面并没有任何一个人像梶原。两人多少有些失望,便只好移开视线,张望橱窗里的摆设——照像机和照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