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秋天,杨戬发觉墨监有时深夜会偷偷出去,他先不敢动,见墨监出去得多了,便下床悄悄跟在后头。那墨监出了迩英阁边门,拐到崇政殿后墙角一座假山处,似乎将什么对象塞进了石洞里。他忙先回去装睡,等墨监回来,睡到后半夜,听墨监睡死,才悄悄出去,到那假山石洞里一探,一块石子下压着一张纸条。他忙揣了起来,第二天偷偷打开一瞧,纸上写着:高太后属意十三子。
杨戬看了,顿时想起那一阵神宗皇帝病重,阁中内侍时常私下悄声议论继立之事。墨监这纸条自然是向外头传递继立内情。这是天大之事,也是天大之罪。他顿时有了主意。迩英阁中笔墨纸砚各有所司,笔纸砚三监手底下均有几个侍从,墨监却只收了杨戬一个侍从。墨监一去,急切间难寻其他通习之人来任此职。
杨戬便藏起那纸条,去威胁那墨监,要去告发。那墨监脸色大变,却强作镇定,压住声气问:“我教你三年,你竟不肯留一丝情?”杨戬想到离家入宫那天,父亲立在门边望着他,眼中冷沉沉,未说一个字。等他上了车,从车窗回望时,父亲已进了门。于是,他望着那墨监,摇了摇头,便转身离开。等他走了一转,再回去时,墨监已经悬在了宿房梁上。他也顺利升为了墨监。
回想此事,杨戬鼻子里又嘲哼了一声,留情?留来何用?不过是多一块绊脚石。
这时,轿窗外又有人念:“欺人者自欺,噬人者自噬。”
他扭头一瞧,是个中年汉子,身穿旧布衫,将头伸过来,似乎在朝轿窗里窥望,随即又慌忙转开。杨戬顿时警觉,瞧这中年汉子,不过是粗蠢农夫,为何会念出这等语句?而且像是特地来念给他听。
他再一回想,这一路所听那些语句,都非寻常说话,似乎皆是有意凑近轿窗,来念给自己听。尤其这一句,显然是来警吓。难道他知道轿子中是我?
杨戬忙又转头去瞧,轿子已经走过,再瞧不见那人。不过,看那汉子身形神态,应非刺客。他正在惊疑,又有个人凑了过来,身形极瘦弱,瞧着也是个农夫。这人靠近轿窗,一边斜眼朝里窥望,一边低声急念了句:“仇总记,恩偏忘,又何声声诉公平?”
杨戬不由得一颤,那瘦汉子却已转身走开。杨戬顿时确信:这些人说这些话,绝非偶然,显然知道坐在轿中的是我。
杨戬胸口顿时紧闷,他忙急呼了两口气。又一个盛年男子装作行路,靠近轿窗,念了句:“若是平生无亏欠,缘何此时顿无言?”
那人念罢,随即离开轿窗,转身走到桥栏边。看衣着神态,似乎是乡里富户。杨戬忙要开口唤窦监来捉住此人,可旋即想到,即便捉住此人,他只是念了一句话,并无其他罪证。这些人应当是受人指使,自家恐怕都并不知晓其中之义。何人指使?我出宫时那般腾挪遮掩,他竟仍能寻见我,并安排这许多人等候在这里?他意欲何为?
多年以来,杨戬从未这般惊慌过,呼吸越发紧促,胸口不住起伏。这时,又有一个身影走近,念了句:“世间安有瞒天术?只是未到点破时。”
杨戬越发坐不住,想要唤住轿夫,但此时停住,恐怕更危险。至少目前看来,那幕后之人尚不敢轻易动手,只是使人拿言语来威吓。他想掀开帘子,看清楚窗外那人。手刚伸出,迅即停住。窗外之人未必确信我在轿子中,不可自行暴露。
他刚将身子靠正,窗外又响起一句:“争得万般赢,终有一回输。若问公不公,答已在问中。”
杨戬鼻中闷哼了一口气,胸口越发憋闷,手不由得颤起来。
这时轿子已行过护龙桥,桥头边一个瘦高身影匆匆念了句:“偷来又还去,孤寒一梦空。”
杨戬听到,喘得越发重急。这些语句绝非寻常诉冤泄愤,一句句,冷箭一般,像是要往自己心底里射。什么人?意欲何为?他大口喘息,急急寻思。
然而,窗外并未停止,一个又一个人凑过来,一句接着一句传进轿窗:
“世间尽多无奈人,无奈却非尽无辜。”
“借得他人错,来掩我之过。冤冤叠相胜,苦苦自成囚。”
“伤人实伤己,他悲即我悲。”
“怨天怨人怨命,自拘自囚自困。”
杨戬胸口如同被烂絮不断填塞,脑仁一阵阵剧跳,不由得恨骂起窦监,你在外头竟没有察觉?旋即他又懊丧想到,只怪自己怕轿中气闷,窗扇又有铁网拦护,便吩咐窦监,莫要使人挡住轿窗。而那幕后之人行事高明,只叫这些人装作行路,念罢一句,迅即离开。今天清明,路上往来人极多,窦监和那几个侍卫哪里会起疑?
轿窗外,又接续传来各般话语:
“己心只为己心明,灯枯何必怨夜深?”
“占尽天下理,途穷叹伶仃。”
“天理可逃,亏心怎填?”
“万夫之勇尚白发,百年孤身横几时?”
杨戬听了后头,顿时恼怒起来,你问我百年横几时,我如今年纪才半百,我便再横几十年给你看!他不由得挺直身子,不住喘息着,等候敌人来攻。外头说一句,他心里便怒答一句——
“进得一阶荣,损却三分宁。步步无穷已,魂魄何所归?”
呆话!谁不是一生拼力,到死方休?我魂魄无归,尔等便有所归?
“恩恩从来重难承,怨怨自古易相生。”
愚话!施恩者自施,与我何干?他若施恩图报,便是与我做买卖。买卖有亏有赚,人蠢笨,合该亏!至于怨,犬儿被踩痛都要反咬。伤我者,我为何要饶过?
“唯见眼前恨,谁记当年情?”
蠢话!今日被火烫了,自然恨火,难道还要口口声声感念——火可照明——火可煮饭?
“曾经多少同路人,如今唯余一孤身。”
酸话!谁不是孤身来、孤身去?
“从来情深人难解,明月孤心独往还。”
妇人语!自家生,自家死。自家命,自家担。要何人知?要何人解?
“心中一点暗,眼前唯见黑。”
自欺之语!难道心中一点明,眼前便无黑?
“一言风推水,一举坡滚石。善恶一粒种,良莠万亩田。”
狂话!我身至这等高位,也不敢道,一言一行便能倾动天下。活到如今,唯有“括田令”还算得有威力,也才延及数十州县。若真是如此,人人都做得天王了。
“自古饕餮称猛兽,终有食尽自噬时。”
腐儒语!饕餮哪怕自噬,也先已饱足。强过那些野犬,终日寻食,难得一饱。
“当初唯见青云路,眼前空悲落日昏。”
无能之语!落日有何可悲?日头每天升、每天落,英雄常见其升,庸才常叹其落,无能之人才发这等无用之悲!
他斗了一阵,有些气紧力乏,身上也挣出汗来,却丝毫不肯示弱。幕后之人是想拿这些话语来激恼我,令我乱了阵脚。我杨戬是何等人?若是些许话语便能击倒,也走不到今天这地位。他见外头仍不断有人来念话,便尽力提气,昂然再战——
“层层染得面目非,对镜可识当年心?”
当年有何心?不过是整日巴望着父母能多些爱怜。可最终望来什么?
“妄将利心认己心,身到险滩恨急流。”
他听了,不由得一笑:即便我未入宫,终还得为衣食财货奔波,哪怕急流险滩,也只能硬心奔冲,世间哪有无风无浪之地,任你长停久歇?
“吞钩鱼不知,欢尽愁无尽。”
只有蠢鱼,才见饵便吞。我乃渔翁,只尝鱼鲜。
“苦经人世暗,何日重见天?”
这人间并非今世才暗,我便是自家天日,明暗皆由我定!
“道是无奈实因懦,残却此心只剩寒。”
一命自担,一路自择。只凭己意径直行,何须尔等说勇懦?哪怕寒透天下心,我自春风长高卧。
“逆流曾伤风波恶,回身翻作掀浪人。”
他又哼了一声:我若不掀浪,坐等汝辈掀?
“重以承命,其倾也危。”
这句他没听清,略一回想,才大致明白,不过是说身居高位,一旦倾覆,自然危于常人。他笑了一下:危又如何?在山顶栽倒,总好过在山底被压!
这时轿子已行至榆疙瘩街口,外头越发喧闹,四处嗡嗡鸣响。日头高照,天气暖热,烘得各般气味越发熏人。店肆里油烟腥膻、人身上粉劣汗酸、驴马牛骡粪臭…混作一处,不断涌来。轿中又窄仄,那热闷熏臭将他团团围住。他额头已经冒汗,浑身一阵虚乏,心又重跳起来,他不由得拽开了衣领,长呼了几口气。
轿窗外的话语却仍未歇止,随即又传进一句:“借我胸中痛,夺人眼前欢。轮转何可极?轧轧苦无边。”
他闷“哼”一声:狗夺肉、人争利,自古便是这般,的确苦无边,但生而为人,谁能跳脱?
“身非顽石心非铁,何苦冷面自僵持?”
他苦笑一下,生做一块顽石生铁倒好,便不必这般辛苦。
“曾经罹此痛,何忍观彼伤?人间变鬼域,尔又逃何方?”
他浑身躁闷,耳边无数声响,热潮里各般熏臭,这人间原本便是鬼域,我往哪里逃?尔等又能往哪里逃?
“一念杀心动,从此万劫生。”
杀不杀,人终得死。动不动,这劫难哪有终止?
“心同此伤不知怜,何怨人间彻底寒。”
他重重喘息,闷闷回答:我虽不怜,却也从未怨过。
“暂为世间客,滚得一身尘;天青洗眼望,几曾见云停?”
他听了,不由得向天际望去,天光被帘子遮住,仍旧昏蒙蒙,却从缝隙间漏进一些细光,银针一般,极刺眼。他忙闭起眼,仰头靠在壁板上,胸口重闷无比,像是被丢进了一口蒸锅中,锅里蒸煮着各般腥臊污秽。他忽然极渴念清凉夏夜里那颗北极星,闭着眼极力去寻,昏昧胀闷之间,哪里寻得见一点儿亮光?
这时,轿窗外又传进一句:“乌云憎其暗,却遮明月光。徒以人之惧,来掩我之慌。”
他听了,顿时有些慌起来,猛然忆起当年净司那个伙伴邓六,那张惊惧之脸又浮现在眼前。当年他升任墨监,终于得见皇帝,却非神宗皇帝,而是九岁的哲宗小皇帝,那小皇帝因贪耍负气,打碎了一只砚台,那是神宗皇帝最爱的一方鱼脑冻端砚。小皇帝怕被高太后责骂,随口便将错归到杨戬身上。杨戬哪里敢说一个字?旋即被贬去南班净司倾倒粪桶。他有哮症,那臭气熏得他时时窒息,他却拼力熬炼,不愿沉陷于这污秽之地。
他知道无论何等卑贱职任,都离不得智巧才干,他便处处留心,想出许多改进之法:如给粪桶加上木盖,一半死,一半活,便于掀开、倾倒,又可挡住臭气;为让各院准时出来倾倒粪水,免于过早等候,或过迟错过,粪车到之前,他先行一步沿门敲动响木;为避免粪水溢洒,粪车下用油布兜住,每到一座院门前,先铺上一块毡布…虽只是区区粪役,他也迅即在同班中露出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