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儿,哪怕只是隔空遥望,小娟也能感应到那只潜伏于水底下的古代异兽,正处于某种怨憎极深的暴怒之中。

  她甚至有某种预感,就连这暗沉阴霾、山雨欲来的天候,都像是因这头异兽所起。

  小娟若有所思。

  灵气复苏,华夏大地各地皆有根骨天成的练气士(异化者)现世,二妹就是其中之一。

  没有那份根骨的她只是在这沙滩上看了大半天,都看出那头海底异兽必为祸患,北美就没有能意识到山雨欲来的有识之士,尽早打算吗?

  想了想,小娟自嘲地一笑,也没多纠结,转身离开这片沙滩。

  关她什么事,莫说她已经是活尸魁,是存是灭都捏在他人手上,就算她还活着,这些也不是她该操心的。

  弗吉尼亚海滩市算是个颇为美丽的海滨城市,人口四十来万,旅游旺季时人气沸腾,不过现在天候寒冷,没有那么多游客,相对旺季时就有些冷清。

  走出沙滩,走到旅馆林立的公路上,有骑着的年轻人从小娟身旁经过,向这个流浪汉似的东亚女人投来好奇视线。

  海滩市是旅游城市,流浪汉不算少见,但流浪的东亚人还是挺少见的,尤其是东亚女人……偷渡客大多往大城市集中,潦倒落魄的东亚偷渡客也大多集聚在大城市,特地跑到这种小城市来的可没几个。

  小娟没有理会本地人的打量目光,自顾自走向市区。

  这城市风景挺好,不过确实不大,约莫也就跟她老家贵安市的两个城区差不多大小。

  沿着海岸线一路游荡到海滩市来的小娟身上自然是没有钱的,不过反正她也不需要消费,所以无所谓……比较麻烦的是她也没有护照,所以得离警察远一些。

  远远看到警车停在公路边,小娟就放弃了走大道,随意转进了个社区内。

  这个社区大约是海滩市的中产社区,绿化丰富,住宅是米利坚标志性的独栋建筑,路边停的车辆也都比较新。

  米利坚的社区文化是相当排外的,排斥外来人,更排斥穷人,或者说,有色人种,小娟才沿着社区内的马路走了会儿,就有牵着狗散步的居民和在自家院子里修建草坪的居民皱眉朝她看过来。

  小娟大大方方朝本地居民打量过去。

  现在是工作时间,这个中产社区里停的车辆不算多,家庭主妇还有心情打理院子,退休的老年人还有心情出门遛狗……这种情形看在小娟眼里,挺有些滑稽。

  那种连天象都能影响的异兽盘踞在百余海里外的海域中,换成正国的话,市政府、派出所消防队、街道办等部门早就急匆匆组织沿海居民紧急疏散了,可偏偏这地儿还像没事人一样的照常过日子。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没这么粗犷的神经,也没多少人能容忍与持有枪械的邻居住在同一条街上。

  那头异兽不晓得还会潜伏多久,小娟也没那心情去关心陌生人的死活,在牵狗散步的老头上来质问她来历前,扭头就走。

  避过了发现到她行踪的那两个本地居民,小娟打量了下左右,绕开进来的路上找的监控探头跳进绿化带,猫着腰穿过灌木丛,跳进了一户人家的院子里。

  这家人家门口没停车,门窗也是关着的,家里面应该没人。

  从院子里的窗户进入这户民宅,小娟打量了下室内格局,没费多少力气就找到了浴室。

  她的身体没有新阵代谢,不排汗,但还是会沾灰,尤其是头发,沿着海岸线一路过来,头发已经脏得不能看了。

  米利坚人不认识“勤俭持家”这个词儿,就算家里没人空调也是二十四小时开着的,小娟洗了个澡洗了个头,从主人家的儿童房里找了套少年人的衣物换上,把自己穿了不知道多久的那套破烂衣服塞进垃圾袋里,放松地坐到沙发上休息了会儿。

  正准备离开,想了想,小娟又走向主人家的书房。

  少有人连家里的电脑都设置开机密码,运气不错的小娟顺利打开电脑,略有些艰难地识别了下电脑上全是英文的应用,找到浏览器。

  她只读到初中,还是乡下的中学,英文水平实在不咋地……费了不少力气才找到推特,又在推特上找到了留学生转发到英文互联网上的中文视频。

  “你们的艾宝”不光是在中文互联网上火,在英文互联网上也很火,不少直播视频都被剪辑转发到推特上来,还配上了多语种字幕。

  小娟在这些热度很高的剪辑视频里寻找着二妹的身影,哪怕只能看到后脑勺和背影,她脸上也无意识地露出了极其少有的温柔微笑。

  二妹混得很好,很受她的领导上司重视,连窦女都客气地称呼二妹为“季君”,小娟真的很为二妹高兴。

  忍不住多刷了会儿视频,楼下忽然传来自行车车铃声和人声。

  小娟迅速关掉电脑,走到窗帘旁边,朝下看了一眼。

  两个白种人少年把自行车停在了院子里,往她闯了空门的这栋独栋小二楼走来。

  小娟拎着垃圾袋退出书房,钻进杂物间。

  很快,小娟就听到两个白种人少年开门进屋,咚咚咚地跑上楼的声音。

第173章 巫鬼

  杂物间在二楼走廊尽头,那两个少年并没往这边来,一面说着什么,一面进了书房旁边的卧室。

  以小娟的英文水平显然听不懂这两个白种人少年语速极快的对话,她也不关心他们的谈话内容,抱着垃圾袋平静地呆在杂物间中。

  过了会儿,那两个少年进去的卧室里传出来的声音略大了一些,像是在争执又像是在讨论着什么,小娟听不懂他们的对话,只能分辨出他们的语气似乎很激动。

  耐心地等待了会儿,那两个白种人少年弄出好一阵乒乒乓乓的动静,又咚咚咚地跑下楼——脚步声比上楼时重了很多,像是携带了一些重物。

  小娟钻出杂物间,走进书房,藏在窗帘后面朝下看了一眼,看见那两个白种人少年戴着头盔、穿着美式足球防撞护具、背着插着棒球棍的大包,骑着自行车匆匆离开。

  这似乎是正准备去参加某种冒险的少年组合……不过小娟并不感兴趣,在两个白种人少年离开后,她就从二楼阳台跳下,离开了这座居民住宅。

  她跟着窦女来到北美已经有小二十天了,按时日算,约莫已到了地府重开之时。

  小娟说不上自己到底是期待地府还是畏惧地府,毕竟按照规矩,任何人下到地府去都是要照孽镜台的……哪怕是她这种被收编的小鬼也不例外。

  古话说孽镜台前无好人,小娟并不会愚蠢到去妄想自己有多干净,但要是孽镜台上照出来的形象太过恶心……那也挺添堵的。

  漫无目的地在海滩市相比正国国内而言冷清太多的市区中漫步了不知多久,小娟来到了一处沿街建筑比较老旧密集、颇有些历史感的街区。

  这种有便利店、有超市、方便穷人就近购物的街区,治安一般都不太行,沿着人行道走出没几百米,路边就出现了三三两两的小混混。

  这些以年轻人为主、还有未成年人混在其中的无业游民,神色各异地打量着突兀地出现在这条街上的亚裔女人,小娟也在打量他们。

  ……有一点点饿。

  小娟自然地别开视线。

  刚才她和那两个白种人少年同处一栋住宅内的时候,那种饥饿的感觉就在她心中徘徊不去。

  她花了点儿时间把那种原始本能压下去,年轻的血肉集聚的这条街,又把她心底的渴望勾起来了。

  “活尸魁毕竟也是尸魁,我果然成了僵尸一类的怪物吧。”

  小娟舔了下嘴唇。

  她不会输给本能,有时候她会故意在会引发原始本能的地方活动……这并不是自我折磨,只是只有如此,才能让她有一种“活着”的感觉。

  没有呼吸和心跳,不需要睡眠、不存在体力消耗、没有新陈代谢,如果不是尸魁的嗜血本能时不时在身体内萌发,小娟偶尔会觉得自己像是一具行尸走肉。

  弗州有接近4%的亚裔米国人,长着一张亚裔面孔的小娟出现在海滩市的街头并不显得突兀,但穿着少年人服饰、看上去似乎也很年轻的她,独自一人跑到非裔、拉美裔和混合种族混居的街区来是很古怪的……亚裔在其他种族的刻板印象中是非常抱团的种族,很少会离开华人街区,即使离开也会抱团行动,而不是落单。

  有个与伙伴们一块儿蹲在自动贩卖机旁边的拉美裔少年注意到了小娟,盯着这个“亚裔少女”看了好几眼。

  发现她似乎正在往最混乱的街区走,这个拉美裔少年犹豫了下,手揣着兜站起身,摇头晃脑地走过来拦住了她,很“嘻哈风”地搭讪道:“嗨,你迷路了吗?”

  小娟微微抬头,认真地看向这个对她来说不太容易分辨年龄的拉美人。

  小伙子故作放松的脸上有一些紧张,像是想要强装镇定但眼神儿忍不住地往旁边飘,慌乱地道:“华人街区可不在这个方向,你是游客还是新移民?”

  小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不过从这个拉美人说话的语速和似乎是控制不住的摇头晃脑的小动作,她能判断出这个人年龄不大。

  于是小娟在打量了下他后,从他旁边走了过去。

  “嗨?!”拉美裔少年惊愕地扭头,目送小娟钻进了巷子里。

  “斯蒂文,那是你认识的人?”还蹲在自动贩卖机旁边的同伴问道,“她可真高傲。”

  拉美少年斯蒂文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胡乱地摆了下手“我还有事,先走了。”紧跟着小娟也钻进了巷子里。

  他的同伴们以为他遇到了心仪的女孩,在他身后发出起哄的声音。

  斯蒂文快跑几步追上小娟,压低声音一连串地道:“你能听见我说话吗,这一带不是你这样的东方女孩能来的地方,这边对你来说可不怎么安全,hello?”

  他靠得太近,小娟有些不快,侧头看了眼这个有着清澈愚蠢眼神儿的拉美人,猛然伸手插向巷子里靠墙摆放的垃圾箱。

  “咔”地一声,她有半个手掌横着插进了和她差不多高的垃圾箱内。

  “?!”斯蒂文震惊地站住了脚。

  小娟抽回手掌,甩了甩,自顾自往巷子深处走去。

  “……功夫??”斯蒂文咽了口唾沫,惊疑不定地看着越走越远的亚裔女孩。

  弗州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从事第三产业,而弗州的白种人比例高达70%,这意味着……像斯蒂文这种拉美裔新移民不太可能混得到比较好的岗位,通常也就是在社区学校里混到成年,然后进入服务业随便找个活干。

  人的天赋才能和野心显然并不会受到种族限定,至少斯蒂文对于成年后不是去当修车工就是进入旅馆当服务员这种未来是并不可能甘心的,像他这种爱做梦的年纪,难免会期待起平庸的日常能被什么足够新奇稀罕的事儿打破。

  斯蒂文顾不上被吓到的小心脏,忙不迭掏出揣在裤兜里的手机,仓促拍下垃圾箱上的横向切口,又坚定地跟上了前面那个古古怪怪、似乎非常不一般的亚裔女孩。

  他刚才错过了一次机会,接下来他可不想再错过了——只要能拍到那个神秘的亚裔女孩“表演”“功夫”的画面,他没准儿能在推特上小火一把;而能够在网上当个网红,显然是比成为嘻哈歌手更靠谱的出名途径。

  小娟没有理会屁股后面多出来的“小尾巴”,仍旧在海滩市市区内乱晃。

  她有点儿好奇,海滩市海域中那个水底生物连她这种外来的小鬼都能意识到不妙,那么本地的鬼神呢?

  窦女曾经领她来过北美,在佛罗里达州阿巴拉契山脉寻访数日原住民未果;以小娟对窦女的了解,窦女当时应该是试图找到原住民,再找到原住民供奉的鬼神。

  换言之,这片原属于印第安人的大陆,在末法大劫前,应该也是有遍地鬼神的。

  弗吉尼亚州曾是印第安人的猎场,至今也有约0.3%的印第安人在弗州居住,那么……弗吉尼亚州应该也有本地鬼神吧?

  下午四点左右,小娟来到了一处建筑更为老旧、路面更加破烂、居民也多为非裔的街区。

  路边的行人,或者说,无业游民的数量比她刚才经过的混合种族居住的街区更多,时不时能看见满臂纹身的壮汉从临街的老旧独栋房子里走出来,或是坐在院子里喝酒。

  小娟一脸自如地走在有好一段时日没有翻修过的坑洼水泥路面上,淡然地接受这条街的居民向她投来的注目礼。

  她进入这片街区后“小尾巴”斯蒂文就不敢跟了,但似乎还没死心,远远站在路口对面的商店门口探头探脑。

  小娟倒不是故意为了甩掉“小尾巴”才特意进入这片街区的,不过能把那小子摆脱也不算是坏事。

  走到一栋院门口停着辆破烂汽车的老旧独栋前,小娟停下了脚步。

  这栋房子应该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物,外部已经相当破败,和那种网上挂着当噱头的“一米元豪宅”不相上下;房檐下全木制的走廊上坐着个胖胖的、至少二百多斤的黑人大妈,戴着老花眼镜,手里拿着针织毛线,膝盖上盖着毛毯。

  小娟大大方方在院门口驻足,黑人大妈扶了下老花眼镜,疑惑地朝小娟看过来。

  小娟没有看黑人大妈,而是看向了黑人大妈上方。

  二层高的独栋砖木结构小木屋,二楼阁楼窗口处,趴个着戴着猿猴面具的人。

  不知道用什么颜料涂抹出来的五彩猿猴面具上掏了两个洞,眼洞后有一双绿幽幽的眼睛,直直地瞪着小娟。

  没有找到本地鬼神,倒是意外找着了个同样是外来的……巫鬼?

  小娟略略抬头打量四周。

  上空数百米内的灵气,都在往缓缓这座养着巫鬼的老房子涌动;动静相对于海滩市海域中那头水底异兽要小的多,但也颇为明显……两个街区外就能看到了。

  这个巫鬼好像要比自己强一些,不过……祂看上去似乎是可以交流的。

  这片街区的居民比她更厌恶见到警察,小娟也不担心会引来麻烦,调整了下长久不活动的面部肌肉,向屋檐下的黑人大妈露出个友好的微笑,转身离开。

  黑人大妈又扶了下老花眼镜,困惑地目送莫名其妙的亚裔女孩原路返回。

  小娟走出黑人街区,来到执着地等在路口处的“小尾巴”斯蒂文面前。

  斯蒂文都快要放弃这个或许能拍到让他爆火的视频内容的亚裔少女了,一脸惊喜地起身。

  小娟用手指向斯蒂文手里拿着的手机:“你的手机有翻译软件吗?”

第174章 守护神

  弗吉尼亚州居民的祖先有接近五分之一为非裔。

  而这些非裔为何会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嘛……原因在地球上不是什么秘密。

  马尔可太太的祖先就是在十九世纪中期被一艘黑奴船拉到北美大陆来的,那个时候这片热土上的原住民已苟延残喘,林立的种植园取代了遍布北美野牛的印第安人猎场。

  马尔可太太的祖先是如何熬过种植园中的艰难岁月、又是如何活过南北战争,已不可考,毕竟……来自外海大陆的黑人祖先是没有资格也没有余力“修史、修谱”的;而在好莱坞拍摄的“岁月史书”中,印第安人的悲歌被篡改成了爱情诗篇,黑人祖先的磨难也被改写成了忠仆传奇。

  现年六十六岁的马尔可太太并没有从祖先那儿继承到太多东西,连血脉也只剩下了六分之一,她的肤色不如祖先那样纯粹,她甚至说不清自己的祖先在被蛮横地搬迁到这片大陆前属于非洲大陆上的哪个部落。

  不过即使是这样的马尔可太太,也还是从祖先那儿获得了小小的余泽的,比如说……一枚她那个在南部种植园中贡献了一生的老祖宗留下来的兽骨指环。

  这枚兽骨指环此刻就戴在马尔可太太的手指上,随着她熟练地翻动毛衣针的动作上下晃动。

  天色渐暗,风也有些冷了,马尔可太太锤了下膝盖,用盖在膝盖上的毛毯包起毛线和编织了一半的围巾,拖着沉重的脚步挪进屋中。

  夜不归宿后在家里睡了一整个白天的孙子罗德打着哈欠从卧室出来,嚷嚷着问有没有吃的,马尔可太太瞪了他一眼,把卷起来的毛毯扔到沙发上,慢吞吞地走进厨房。

  马尔可太太的儿子死于一次木仓击案,只给她的孙子罗德留下一辆破破烂烂的二手车,这个臭小子每天晚上都要开上那辆破车满城溜达而不是去好好找份工作,马尔可太太对此满腹腹诽,不过也懒得多说什么……她连儿子都管不住,当然也指望不上孙子能听她的话。

  果然,祖孙二人凑合着吃了顿晚餐,像是刚活过来的罗德便换上最拿得出手的行头,一面对着手机大呼小叫,一面精神抖擞地出了门。

  马尔可太太没有理会显见得又要夜不归宿的孙子,默默走到电视机前坐下。

  她年轻时勤勤恳恳工作了一辈子,比周围的人都要更加努力,但也并没有得到更好的回报,所以她并不会去否定罗德总是幻想着成为知名音乐人一夜暴富的梦想,她只是对自己的退休金数字忧心忡忡……如果罗德再不找份工作,再过半年,她就得考虑把罗德赶出去了。

  打开电视机听了会儿广告,马尔可太太忽然觉得哪里不对。

  太安静了,似乎缺少了点什么。

  马尔可太太奇怪地偏头想了想,才想起来和平常有什么不同……儿子留下的那辆破车发动起来时噪音是很大的,可罗德出门有好几分钟了,还没听到他倒腾出动静来。

  “——罗德?”

  马尔可太太连忙站起身,颤巍巍地走到窗前。

  社区里的路灯坏了一半还多,到处都是黑漆漆的,不过好在马尔可太太家门口的路灯还能发亮,透过窗户,马尔可太太看见了孙子的身影——他站在院门口的破车旁边,正跟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说着话。

  马尔可太太松了口气,看来是罗德的朋友们来接他了,扭身回到沙发上坐下,继续看电视,

  屋外。

  马尔可太太的孙子罗德正狐疑地打量着被他的祖母认为是“他的朋友”的两位不速之客:“你们是……推特网红?”

  “呃……你可以这么认为。”斯蒂文在裤子上擦了下手心里的汗,强做镇定地朝罗德伸出手,“我叫斯蒂文,你可以叫她娟,你是地下乐团‘风暴’的鼓手罗德对吧,我关注了你的推特。”

  来者是他的粉丝让罗德心里有些兴奋,忍不住咧开嘴笑了笑:“你好斯蒂文,很高兴认识你。”又把视线投向旁边的亚裔女孩,“你好,娟。我能问问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吗?”最后一句话是冲着斯蒂文说的,名为娟的亚裔少女看起来太年轻,罗德可不想被粉丝认为他是个会过分关注未成年少女的混蛋。

  斯蒂文鼓足了勇气才敢在入夜之后踏进这片街区,当然……他的勇气其实只占了很少的比例,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对小娟的信心,连忙深吸口气郑重地道:“我得再次向你介绍一下,罗德,娟是一位功夫少女,你知道功夫吧,她非常厉害,就像成龙一样!”

  罗德夸张地“哇哦”了一声,惊奇地看向小娟。

  小娟适时露出友善微笑,眼角余光穿过打扮浮夸的罗德,看向他身后那座老旧独栋。

  “SO?”罗德兴致勃勃地看向斯蒂文,“你们是想跟我合作拍摄视频吗?功夫少女和地下乐团搭档?我想我那几个兄弟会感兴趣的,不过咱们得预演一下,你能理解吧,娟可以展示一下她的功夫吗?我并不是不相信你们,但总得拿出点什么我才能说服我的兄弟们。”

  斯蒂文尴尬地“呃”了一声。

  罗德二十岁,斯蒂文刚满十八。

  虽然年龄相近,也都是街头少年,但是吧……因为圈子不同,两人之间其实没啥交集——他会关注“风暴”乐团,纯粹只是为了跟同伴们能有话题而已。

  毕竟是海滩市的本地乐团,在推特上也稍微有那么一点粉丝,别人提起来的时候完全搭不上话是会被人认为跟不上时代混不开的。

  偷瞄了一眼把交涉交给他做的小娟,斯蒂文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对在海滩市街头少年圈子里算是小有名气的罗德道:“是这样……娟希望能跟你的奶奶马尔可太太合作。”

  罗德的父亲死于几年前的海滩市木仓击案,身为受害人家属的罗德和他奶奶马尔可太太那个时候在媒体上曝过光,斯蒂文经由手机上的翻译软件艰难地跟小娟沟通了好一会儿后,是先认出小娟希望能交涉的黑人老太太是马尔可太太,才想起来马尔可太太的孙子就是鼓手罗德的。

  罗德:“?!”

  罗德一脸震惊:“我奶奶??”

  梦想是以地下音乐人身份出道的罗德,虽说还没撞大运被星探看上,但好歹也是有那么几个捧场的粉丝的;自称粉丝找上门的推特网红希望能合作的对象不是他,而是他那个六十多岁深居简出的老祖母,罗德的三观简直都要裂开了。

  擅长察言观色的斯蒂文看出罗德似乎有点儿生气,忙不迭掏出手机打开翻译软件:“娟,我想我们需要向罗德先生证明一下我们的诚意。”

  小娟看了眼翻译软件上显示出来的中文文字,点点头,从衣兜里掏出一枚面值一毛钱的正国钢镚,用两根手指上下捏着怼到面带怒色、以为自己被戏弄了的罗德鼻子面前。

  罗德还没理解这个华裔少女想干什么,就见小娟手指轻轻发力,用两根手指头把钢镚从圆形对折成半圆。

  罗德:“??”

  小娟松开手指,罗德忙不迭双手接住。

  稍微检查了下折成半圆的钢镚硬度,罗德一脸真诚地道:“你们想拍摄什么主题的视频?”

  几分钟后,“不速之客”小娟和斯蒂文被请进了罗德家中,坐到了马尔可太太面前。

  听孙子罗德亢奋地介绍了下二人的来意,马尔可太太默默摘下鼻梁上的老花眼镜,用眼镜布擦了擦又戴上,打量来访的两名年轻人。

  看上去估计还没孙子年纪大的拉美裔少年,和一个同样非常年轻、但那副沉稳得过了头的气质让人忍不住怀疑其年龄的亚裔女孩儿。

  “罗德,他们没有找错人吧?”马尔可太太困惑地看向孙子。

  “应该没有,奶奶。”手里还紧攥着半圆形钢镚的罗德亢奋地指着小娟道,“这位是娟,她有功夫,功夫少女,和成龙一样的功夫少女,她确实指明了想跟你合作拍摄视频,你会出名的,奶奶,你会变成推特上的网红!”

  从肢体动作就看得出罗德是在介绍自己的小娟,朝马尔可太太露出微笑。

  马尔可太太看了小娟一眼。

  这一眼,让马尔可太太瞳孔微缩。

  米利坚没有人老成精的说法,但像老太太这样年纪的人确实不像孙子罗德这种浮躁的年轻人这么好糊弄——她敏锐地发现,冲她微笑的亚裔少女,眼睛根本没有看她!

  毛骨悚然的马尔可太太猛然朝后扭头,只看到了自家空荡荡的、与客厅相连的半开放式厨房。

  马尔可太太转过头来,发现小娟的眼球略微动了动,从看向她身后转为看向她,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小娟朝斯蒂文伸手,斯蒂文连忙狗腿地把手机递给他。

  对着手机说了句在场三人都听不懂的中文,小娟将手机转向祖孙俩,按下翻译语音播放键。

  “马尔可太太,我能跟你们家的守护神谈一谈吗?”

  小娟觉得,她进入这座房子后就从阁楼上下来、虎视眈眈地盯着她的这个戴着猿猴面具的鬼神,称为巫鬼更加合理;但既然是想要跟别人家中的巫鬼交涉,那还是客气些的好,所以在用语言表述时,她使用了“守护神”这种比较友善褒义的称呼。

  翻译软件把小娟口中的守护神翻译成了“Defensor”,变形金刚里汽车人的名字。

  翻译软件中的机械女音播放完毕,马尔可太太和她的孙子罗德,以及坐在小娟旁边的斯蒂文,三人就震惊地同时齐刷刷扭头看向窗外,那辆静静地停在院门口的破车。

  小娟:“……?”

第175章 旧神

  再怎么没文化,小娟也估摸得出大约是人工智障翻译出了问题,再次道:“……马尔可太太,请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所说的‘守护神’和你家的车子无关。”

  在马尔可太太疑惑的视线中,小娟看向她身后的巫鬼,一句一句地道:“你家中有一位神秘的守护者,祂戴着涂抹有白、红、黑三色颜料的面具,面具上装饰着鲜亮的羽毛,祂有深绿色的眼睛和与黑暗同色的皮肤,瘦高体型,手和脚都很长,手腕上有未切割的宝石串成的手链,腰间系着兽皮,脚掌和手掌是一般人的两倍大……是的,祂就在你身后,守护着你。”

  手机上的软件将小娟的描述一句句地翻译出来,词语转换上任然存在不少歧义,做不到像人口同传那样信雅达,不过大概的意思还是能够传达出去的。

  随着机械女音播报,再加上小娟毫不掩饰的、直直地盯着马尔可太太斜后方打量的眼神,坐在狭小客厅里的三位海滩市居民神色渐渐惊悚。

  “奶奶,她说的是真的?咱们家真的有个‘Defensor’?!”被吓出冷汗的罗德震惊地道。

  马尔可太太比孙子还震惊困惑,一面不住回头,一面惊疑不定地观察小娟的脸色,想看出这个亚裔女人有没有在欺骗她。

  作为全球最大的神权国家、全球知名的邪O教“盛地”,米国人对于异常生物的接受力是要远远高于其它国家国民的——毕竟是把对主的忠诚当成政治正确的地儿,连宗教电影都能成为主流文化,即使是在灵气复苏前,相信上帝恶魔那套逻辑的人也是一抓一大把。

  但是吧……所谓人上百种形形色色,正国那地儿能找得出信教的狂热分子,米利坚个宗教文化“璀璨”的地方,也有无信仰者和无神论者——根据官方调查,算得上是新教“教区”、有超过七成的人是新教徒的弗吉尼亚州,也存在7%的无信仰者。

  这个无信仰者的比率一定程度上是被亚裔(华裔)拉高的,但也包含了不少其它肤色人种,刚巧,马尔可太太就在这7%的无信仰者里面。

  这倒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虽然马尔可太太的祖先没能给后代留下能追溯考察的“族谱”,但好歹把遗物传了下来;既然能在遗物上做到最低限度的传承,那么马尔可太太当然不至于连自己先祖的来历都说不清。

  从小就知道自己的祖先是被黑奴船拉到北美大陆来的马尔可太太,即使对祖先的艰难挣扎已经很难做到感同身受、最多只能当成传奇故事来听,也不太可能会对白种人信仰的主有太大的认同感。

  “你想说什么,小姐?”马尔可太太惊疑不定地道,“我家里有恶魔?”

  无信仰者和无神论者是有区别的,后者坚定认为不存在神明,而前者只是不相信现有的宗教,宗教立场更接近正国古人认可的“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