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化青岁数比这两个小丐大一两岁,当了大哥,对俩小孩说道:“以后咱就是兄弟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老言古语说的好——有父从父,无父从兄,你们俩没爹没娘,往后可得听我这当哥哥的话。”

两个小要饭的齐声答应:“大哥说的是,从今往后你就是兄长了,我们全听你这当大哥的。”

从这起,连化青就不出去要饭了,整天在破庙里睡觉,让那俩小的出去沿街乞讨,讨回来不管干的稀的,每次都是他先吃,那俩小丐寻思怎么说连化青也是大哥,我们讨来东西让他吃也是理所当然,可你总不能天天如此,心里虽然有些不满,嘴上却不便多说。

这一年,恰好赶上荒年,庄稼大多旱死,饿死了不少人,要饭都没处要去。这俩小要饭的躺在破庙里快饿死了,连化青只好自己出去寻活路,也不知他从哪找来一点白饭,上头堆着菜,菜里还有块肉,饭菜不多,一个人大口吃两三口就能吃光,他把瓦罐拎到土地庙里生了堆火,要将冷饭煮热了再吃。

两个小要饭的闻见肉香,急忙爬起来说道:“还是兄长有本事,一出去就找着吃的东西了,咱们有这口饭吃,就饿不死了。”连化青说:“兄弟们,这是我豁出命从城里饭庄偷来的,不成想让人撞见,为此挨了一顿棍棒,你们在庙里躺着睡大觉,好意思吃我拿命换来的东西?”

俩小要饭的说:“大哥你何出此言,今天我二人饿得走不动了才没出门,平时还不都是我们讨来饭给你吃?”

连化青说道:“今时不同往日,遇上这种罕有的大饥荒,人命还不如狗,我有这口吃的没准就能活过去,分给你们俩我也活不了,你们可别怪为兄薄情寡义,要怪就怪自己命不好,为兄我吃了这罐子饭菜把命保住,绝忘不了你们哥儿俩的好处,往后如能有个升腾,三节两供我拿好酒好饭祭祀你们,你们俩就安心死了吧。”

陈塘庄还流传着一个说法,说是连化青还在连家大宅里住的时候,曾有个算命先生经过陈塘庄,找这算命先生算过命的人都说准,连家老爷把算命先生请过来,让他给连化青这孩子看相,那算命先生见了连化青,看这孩子纵纹灌顶,目生双瞳,只说他是短命相,别的话人家死活不说,宁可把招牌砸了也不给这孩子算命,陈塘庄的人们说起这件事,都说算命先生看出这小孩是河妖投胎,故此不敢明言。

不枉人们这么褒贬,别看连化青模样长得不错,心肠却是真狠,他不仅不给他这俩结拜的兄弟饭吃,还说什么你们俩穷命鬼活在世上也是受罪,与其活受罪倒不如死了舒服,说这话时他连眼皮子都没抬,只顾添加瓦罐下的火头,跟平时闲话唠家常没什么两样,说明他根本没拿这俩兄弟当回事儿,好像那只是有两条快饿死的野狗,以往说什么同患难共富贵,无非是让这俩小要饭的替他出去乞讨。

两个小丐的心都寒透了,暗骂:“好你个连化青,我们俩瞎了眼才认你当大哥,怪不得人们都说你是河妖变的,磕过头拜过把子的兄弟你都这么对待,简直是披着人皮的活鬼!”

连化青看出这俩小子直勾勾盯着瓦罐里的饭菜,说不给他们就敢抢,毕竟是双拳难敌四手,何况人急了拼命,真要撕打起来只怕不好对付,便说:“两位兄弟,为兄我刚才说的也是玩笑话,咱都是磕过头的把兄弟,哥哥我好意思让你们在一旁看着我吃独食吗?”

两个小丐闻言颇感意外,抹着眼泪说道:“大哥你仁义,兄弟们错怪你了。”连化青说:“仁义归仁义,饭菜就这一份,先前我也说过了,一个人吃能活命,三个人分着吃全得死,不如咱各自说段数来宝,看谁说得最穷最可怜,这口饭就归谁吃。”

两个小丐说:“行啊,这叫各安天命,你是兄长你先说。”

连化青心想:“两个半大的孩子,能说得过我吗?我说一段堵上你们的嘴,然后再吃饭,你们俩就等着饿死吧。”

当年要饭的都会说数来宝,也叫念穷歌,打着牛骨板触景生情临时编词,这可难不住连化青,只听他开口数道:“家在破庙住,草帘当被褥,头枕一块砖,身披烂麻布,三年没吃荤,今天才见肉。”说完话,他伸出手要去抓瓦罐里的饭菜。

其中一个小丐拦住说:“哥哥慢着,你说的不算穷,你听听兄弟我的,我是没有容身处,烂草当被褥,头枕半块砖,常年露着肉,顿顿喝凉水,今天才见饭。”这小子比连化青说得穷多了,头一次见着米饭,说完也是伸手要取那瓦罐中的饭菜。

另一个小丐挡下:“大哥二哥说的都不算穷,再听听我这个,我是没有立脚处,头枕胳膊肘,常年光屁股,蓝天当被褥,生下就挨饿,只等这口饭,两位哥哥肯定是穷不过我,当兄弟的不好意思了,我先吃点儿…”

此时瓦罐架在火上已久,热乎乎的饭菜香气升腾,这小丐饿得眼都绿了,过去就想吃瓦罐里的饭菜,先前那小丐不答应了,也过去抢夺,俩人还理论,一个说:“三弟你胡说八道,生下来就挨饿怎么可能活到现在?”另一个说:“二哥哥你喝了十几年凉水都能活到现在,我为什么不能一生下来就挨饿?”

俩人正在那争论不休,连化青不声不响地摸到一块大砖头,抄在手里,照这俩小丐后脑用力拍下去,一下撂倒一个,可怜两个小要饭的,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儿,便已横尸就地,连化青骂了声死狗,扔下手中砖头,搬开两具死尸,随后从火堆上拎下瓦罐,吹开扑面的热气,抓起饭菜往自己嘴里塞,忽听一个阴恻恻地声音说道:“好狠啊,为了争一口剩饭,你就敢下黑手害死自己的结拜兄弟,不怕遭报应吗?”

连化青猛一抬头,只见庙门外探进一个脑袋,是个脸上有道疤的瘦老头,单看长相也让人感到心中一寒,身后还跟着一只大马猴,看样子是位跑江湖耍猴卖把式的艺人,连化青心里也不免有些吃惊,却故作镇定地说道:“他们俩小要饭的耗子动刀——窝里反,为了争口剩饭,致使二人互斗身亡,与我何干?”耍猴的算是逮着理了,嘿嘿冷笑两声,说道:“行啊,瞪眼说瞎话。”连化青说:“你一个耍猴的多管哪门子闲事,在此凭空污人清白,是想讹人不成?”耍猴的说:“我不讹你,只想请你去河里寻一件东西。”

原来这耍猴的途径荒山,无意中得到一本魔古道奇书,那些旁门左道的伎俩,并没有长生不死出神入化的法门,仅是些招魂走尸的邪法,其中也有不少阴阳阵法,他这个耍猴卖把式的江湖艺人,文化程度有限,也没什么野心,只想借此聚敛钱财,识出天津卫的风水形势,知道三岔河口有镇河的铁物,河底下能养尸,如果把活人淹死在河眼里,死后怨恨之气不散,等过些年闹水灾旱灾的时候再捞出来,那死人会变得全身生满了河苔,像长毛的僵尸一样,谁看见都得害怕,可只有这耍猴的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到时便自称身怀异术的高人,施展神通降服此处的尸怪,要在此建庙造塔永镇河眼以保平安,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这些个善男信女们,还不都得捐钱?

那就能趁机发笔横财,无奈这耍猴的不会水,寻思要找个水贼为徒,当他的左膀右臂,听说了河妖连化青的事,关上关下顶属此人水性好,便一路找过来,正撞见连化青跟两个小丐争夺一口饭菜,从后拿砖头打死两条人命,又跟没事人一样坐在破庙里吃饭,耍猴的一看这孩子真厉害,能杀结拜的兄弟当然也能杀恩师,但眼下用得上这小子,只好花言巧语,对连化青许下承诺:“你要是愿意给我当徒弟,今后有吃有喝,为师还会传授你通圣之法,往后安身立命,谁也不敢欺负你。”连化青走投无路,听完这耍猴的老头一番话,不由得动了心,当场磕头拜了师,在庙后歪脖子树下挖坑,埋好两个小要饭的死尸,然后跟着耍猴的进了城,后来那耍猴的恶贯满盈遭了天谴,横死在李公祠菜园枯井,连化青侥幸逃脱,但有案底在身,也不敢在城中轻易露面,你们若想拿他,有个金头蜈蚣…

郭师傅和丁卯白天在陈塘庄走访,打听出几件有关河妖连化青的旧事,可都没这要饭的说得详尽,不止详尽,说是历历如绘也不为过,二人心想这乞丐声称当年跟连化青一起要过饭,因此知道底细,不过按此人所言,当初在土地庙要饭的两个小丐,早就让连化青下黑手用砖头打死了,此刻他们忽然意识到:“莫不是破土地庙里的死鬼在诉说冤屈?”

郭师傅想到这里,心中顿时一惊,开口问那要饭的:“你是怎么知道得如此清楚?你到底是何人?”话刚说出口还没落地,忽然感到身上一冷,他和丁卯恍然似从梦中醒转,听到远处传来鸡鸣报晓的声音,揉揉眼看破庙外风雨已住,天光微亮,不知不觉打起瞌睡,竟已过了一夜,俩人起身去看坐在墙角的乞丐,却哪里有人,只有土地爷的泥像斜倒在墙边。

不知是当年的屈死鬼诉说冤情,还是庙里土地公显灵,或许夜里是有个要饭的在说话,天亮就走了,二人又惊又疑,后几句话都没听清楚,只好先把土地爷泥像扶正,拨去蒿草泥尘,插烛也似拜了几拜。

丁卯对郭师傅说道:“半夜听那要饭的所言,连化青曾在土地庙后的歪脖子树下埋尸,也不知道是否真有此事。”二人起身到庙后一看,还真有一棵歪脖子枯树,下过雨后土地松软,俩人到村里借来家伙,在枯树底下挖了一阵,不久泥土下就露出一个生锈的大铁盒子,里头装着两具枯骨。

铁盒是以前土地庙里烧香用的香盒,民间传说铁器能辟邪镇鬼,连化青大概是担心那俩小要饭的冤魂缠腿,所以把死尸放进铁盒里,看得出当年事出匆忙,埋得并不算深,二人对连化青的所作所为咬牙切齿,当着土地爷的泥像起誓:“天公有眼,不管连化青躲在什么地方,豁出我们这两条命不要,定将此人抓回来绳之以法。”

事后这两具枯骨被送到义庄,也经过了立案的程序,不过世道正乱,警察局眼前的大案要案都破不过来,一看这俩小要饭的已经死了十几年了,此等积年的旧案谁去理会,立了案也就不再过问了,但郭师傅等人则是铁了心要捉拿河妖连化青,到处寻访此人的踪迹,身边那些朋友全用上了,除了五河水上警察队,包括火神庙和山东钩子帮脚行的人们也都跟着帮忙,再加上李大愣认识的那些贩夫走卒地痞无赖,这张网撒开了,城里城外几乎到处都是眼线,因此说当差办案首先一个必须人头儿熟,但凡有些风吹草动都能知道,就这么折腾,竟寻不到半点蛛丝马迹。

但是合该连化青气数将尽,鬼神都不容他,也是无巧无不巧,那天发生了一件很偶然的事,终于让巡河队发现了“金头蜈蚣”,这才引出“阴阳河遇险,恶狗村捉妖”。

第七章 荷花池下的棺材

话分两头,有一天大胖子李大愣去赶白事会,⒌⑨⒉某户有钱人家出大殡发丧,他冒充僧人去念经超度,蹭一顿吃喝讨几个赏钱,临走的时候顺手牵羊,偷了个蛐蛐儿罐子,寻思回去逮只蛐蛐儿放里面养着,拿回来一看罐子底,顿时两眼发光。

只见那蛐蛐儿罐子底下,落着三河刘的款儿,可把李大愣高兴坏了,因为那个年代非常讲究这个,尤其是清朝末年,提笼架鸟,捧名角斗蟋蟀,在八旗子弟王公贵族当中蔚然成风,想当年满清八旗铁甲进关,横扫天下,刚开国时候的女真人生活在深山老林中,山林之中野兽多人烟少,那些女真人渔猎为生,按史书上记载,人如龙,马如虎,上山如猿,下水如獭,能骑善射,悍勇绝伦,这么厉害的民族,打进关内坐了天下,也是东征西讨开疆拓土,可到了清末,这些八旗子弟,把祖宗的本事全部还回去了,连兔子都不会射,成天只顾吃喝玩乐,愣把大清朝给玩垮了,玩的东西五花八门,斗蟋蟀仅是其中一项,顶头的蛐蛐儿抵得过白银万两,名虫必须配名器,有好蛐蛐儿没好罐子也让人笑话,罐子又是传辈儿的东西,反而比蛐蛐儿更值钱,顶有名的罐子叫三河刘,是三河一位刘姓师傅做的,刘师傅手艺高超,他做的蛐蛐儿罐子在京津两地备受追捧,留到民国以后,变成了很值钱的珍品。

其实三河刘的真罐子底下不落款,带款儿的全是仿制,唯恐别人不知道是三河刘,李大愣不懂这套,他以为捡到宝了,拿去找买主,有多大脸,现多大眼,让人家好一通奚落,破罐子一纹不值,气得李大愣把罐子摔在当街,碎片恰好崩到了路人的额头,划了个口子满脸是血,那位还是个惹不起的主儿,赔给人家不少钱才算完事,这些天走背字儿,急等着钱用,他找郭师傅去借,可郭师傅和丁卯忙于追查连化青的下落,只出不进,身上也瓢了底,仨人无奈,实在是闲不起了,被迫去帮短儿赚几个钱应急。

帮短儿说白了就是打短工,北运河边上总聚着一群人,大多是泥瓦匠,哪家用人就到这来雇帮短儿的,工钱是一天一结,当天李善人花园的荷花池清淤,要雇七八个人挖泥,也不用你会什么手艺,有膀子力气吃苦耐劳不怕脏就行,工钱按天结算,一天一块钱,还管两顿饭,那些泥瓦木匠仗着有门手艺,又嫌天气闷热,不愿意干这种出苦力的活儿,那哥儿仨急等着用钱,既然有活儿也就不多挑了,况且给的钱真不算少了,在老龙头火车站货场上扛一整天大包也就是这么多钱,扛大包那活儿能把人累死,相比到李善人公园荷花池挖泥这份事情,可要轻松多了,仨人兴高采烈,以为捡了便宜,当天就跟着雇主去挖淤泥,没想到从荷花池下挖出一口棺材。

冰窖胡同李善人造的花园,始建于清朝末年鸦片战争前后,由本地一位姓李的大盐商斥资兴建,命名为“荣园”,清朝盐商有得是钱,盖的园子很奢华,仿着苏州园林的格局来建,民国中后期已经是半对外开放的公园了,解放后正式改为人民公园,公园门口是毛主席亲笔提的字,园中有片很大的水塘,长满了荷花,四周点缀的假山宝塔,亭台楼阁树木繁盛,每到盛夏的夜晚,满塘荷花绽放,凉风送爽,月夜下蛙鸣阵阵,风景宜人,是个乘凉消暑的绝佳去处,据说当年李善人花园刚建成之后,家里财路不顺,曾请风水先生来看,风水先生说这花园的形势妨主,因为池塘的形状如同奔马,奔马冲财,改风水要动两个地方,一是池塘边多种树,树多就把马拦住了无法奔跑,二是马腿一带的池塘面积扩大,李家依照风水先生所说,在花园里多值树木,扩大荷花池的水面,还在园中起了一座藏经阁作为镇物,后来几易其主,变成了随便进出的公园,面积不大,南北长三里,东西宽两里,公园内景致不错,尤以夏季观赏荷花着称,可就在这片荷花池的边缘,有块地方总是积满了淤泥,荷花无缘无故枯萎。

园方只好雇人来清理淤泥,郭师傅和他的两个兄弟在内,一共找来七个帮短儿的,每人发了把铁锹,先把那些枯死的荷花拔下来,然后挖出淤泥,装到小车里推走,这份钱可不好挣,烈日暴晒,淤泥恶臭,顶着三伏天的毒日头挖淤泥,浑身的臭汗臭泥,好在钱给的不算少,一天两顿饭,馒头和绿豆稀饭管够,挖到第二天晌午,荷花池子被挖成了一个凹坑,坑底露出一些塌碎的古砖,扒开混着臭泥的残砖,下面露出漆黑的棺材盖子,干活儿的人们一看这下面有古墓啊,消息传出去,引来不少人看热闹,满池淤泥,这些人只能站到远处看,郭师傅就发现围着荷花池看热闹的,可不光是人,还引出来了一些很奇怪的东西。

围观的人一个个伸脖子瞪眼,全盯着荷花池烂泥下瓦出的棺材,没人注意还有别的东西跟他们一块看,郭师傅可在旁边看了个满眼,心里很是纳闷,

光天化日底下,没人觉得害怕,有人说挖出古墓这种事要报官,园方管事的也没主张,觉得荷花池下有古墓,理应挖出来移走,要不往后谁还敢上李善人花园来,可不管怎么说,也得先把棺材挖出来再作理会,那些干活儿的很兴奋,起哄说清淤泥挖出棺材,里头肯定有值钱的玩意儿,谁拿走就是谁的,当即接着挖泥,李大愣和丁卯也想动手,挖出来好东西可以分一份。

郭师傅说:“我看这情形不太对,接下来可能要出事儿,咱别跟着挖了,不信你们往荷花池里瞧瞧,那是什么东西?”

原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荷花池附近聚集了十几只遍体碧绿的小青蛙,还陆续有青蛙从荷花池里出来,连蹦带跳凑到一处,那些青蛙是越聚越多,蛙头全朝着一个方向,齐刷刷对准从泥坑里露出来的棺材,群蛙不声不响怒容可掬,李善人花园里的水塘面积不小,种满了荷花,青蛙很常见,但从泥坑里挖出口棺材,人们来看热闹无可厚非,大群青蛙聚在旁边可就反常了,看青蛙的样子如临大敌,不知挖出这具棺材是吉是凶。

郭师傅感到事情有异,让李大愣和丁卯别跟再那几个短工挖下去了,其余四个短工却认为青蛙之类的活物儿太常见了,哪没有啊,李善人花园那么大片的荷花池,没有青蛙才怪呢,大白天挖出口棺材还怕炸尸不成,现在看着不动手的人,等会儿看见棺材里有好东西可别眼馋,四个人贪念一起,谁都劝不住了,周围那些看热闹的人也跟着蹿叨,恨不得赶紧把棺材挖出来看个究竟。

从来是利动人心,四个干活儿的短工,一辈子都没像现在这么卖过力,就见他们四个人赤着膀子挖掘淤泥,酷暑时节烈日当头,汗如雨下也顾不上擦,顺着棺材的轮廓往四周挖下去,这四个人粗手笨脚,只会使用蛮力,挖了半天那棺材才露出半截,荷花池淤泥底下的古墓,有个很窄的墓室,上面起坟,下面有石砖砌成的墓室,看结构像是清朝早期的墓穴,到如今两百来年也算是老坟了,估计早年间李善人在这里造花园,坟头被铲平了,仅存的墓室被荷花池淤泥覆盖,常年受到泥水侵蚀,墓砖塌陷,棺木也让水浸得糟烂了,这口棺木的形状东高西低,方位是头朝东脚朝西,棺身还有漆金花纹没掉净,抹去淤泥能看出是水纹托着蝶蛾飞舞的图案,棺木上有水纹,说明其中安放的是女子。

李大愣说:“这么多青蛙,许不是想吃这棺木上金漆彩绘的大蛾子?”郭师傅说:“净胡扯,棺身的漆彩怎么能吃?”丁卯说:“棺木上根本也不是飞蛾,那是蝴蝶。”三人在旁你一言我一语的低声议论,这时看热闹的那群人里来了个小张半仙,念过几本阴阳经,懂得观望些个风云气候,他家祖传就是看风水的,从他祖父那辈儿起就号称张半仙,到他这是第六代风水先生,此人岁数也不大,二十来岁还不到三十,他今天听说李善人公园挖出古墓,特地过来瞧热闹,认出巡河队的这些人,告诉郭师傅和丁卯:“这棺材上的金漆不是飞蛾也不是蝴蝶,似蝶似蛾,介于两者之间,这叫青蚨,相传南方有这种飞虫,古时也将青蚨比作金钱,画成图案一见发财,可能棺材里的女子,生前是南方人,棺木上有青蚨水纹图案是给子孙后代留财之意。”

郭师傅说:“原来如此,青蚨我可听说过,这种飞虫分为子母,母不离子,子不离母,把母虫和子虫的血分别涂抹在铜钱上,卖东西时拿子钱给人家,半夜里子钱必定会飞回母钱所在的地方,所以子母钱永远用不尽。”李大愣喜道:“还有这等好事?我看咱也去逮些青蚨,把血涂在钱上,往后再也不会因为钱不够用发愁了。”郭师傅说:“这不定是哪个想钱想疯了的主儿自己琢磨出来的,岂能当真?”他又问张半仙:“小张先生,你看泥坑里挖出这口棺材,怎么会引来这么多青蛙?它们把这棺木上的彩绘当成能吃的飞蛾了?”张半仙摇头道:“我瞅着不像,青蛙怎么会识得棺材上画的是青蚨还是飞蛾。”

说话这功夫,那四个帮短儿的已经把棺材挖得五面见天,怎么叫五面见天,棺材盖是一面,四周两短两长是四面棺材梆子,这五面都露出来了,只剩棺底还在泥里,荷花池塘中的青蛙也聚了数十只,大大小小看得人头皮子发麻,开始还有人拿石头丢过去,群蛙被赶得散开,不久又聚起来,列阵般排开,整整齐齐蹲在地上,一个个瞪目鼓腮,满脸怒容,对着坑底的棺木动也不动,好像临阵以待似的,至此,围观的人们皆有不祥之感,好心劝那几个帮短儿的别再挖了,指不定那棺材里有什么东西呢。

那四个帮短儿的也是见财起意,到这地步什么话也听不进去,看挖泥挖得差不多了,拿铁锹撬动棺盖,那棺盖甚是厚实,这些人也不知道要先拔去棺盖上的长钉,接连撬了几下撬不动,但棺木底端被泥水浸烂了,棺底已朽出了大窟窿,只不过泥水挡住了看不见,这四个粗手笨脚的汉子在上头使劲撬棺盖,竟把莲花底给抠掉了,四周两短两长的棺材梆子,死人躺在其中,头顶祥云脚踩莲花,脚底对着的棺木有金漆莲花图案,头顶心对着的部分是祥云图案,四个帮短儿的用力过猛,棺木的莲花底本来也有窟窿,当时就掉了一大块,从里面露出两只穿着绣花鞋的三寸金莲,旧社会女人要裹小脚,尖尖细细,可死人的脚,虽然穿着绣鞋裹着锦被,仍让人一看就觉得硬梆梆的,要多不舒服有多不舒服,周围那些人们,掂起脚瞪着眼去看棺木中女尸的两只脚,一时间鸦雀无声。

棺木中露出的锦被绣鞋,让泥水浸得变质,颜色发乌,但鞋上还嵌有金丝和珍珠,让日头一照熠熠生辉,有个帮短儿的看直了眼,他哪还顾得了什么众目睽睽,伸出手去拽那两只嵌珠的绣鞋,可就觉得棺中女尸那双小脚在动。

李善人公园找短工清理荷花池淤泥,不成想挖出一口两百年前的棺木,其中一个帮短儿的仗着是白天,壮起胆子伸出手,刚摸到那双笋尖般的绣鞋,棺中女尸的两只脚忽然一动,吓得他急忙缩手,跌坐在泥坑中挣扎不起,另外三个帮短儿的跟他是同乡,一起出来找活儿干,赶紧过去扶起住,怎么扶也扶不起来,这人被当场吓瘫了。

以前有人恶作剧,夜里扮鬼吓人,把人吓得坐在地上半天起不来,要拿迷信的话说,这是在一瞬之间吓掉了魂儿,魂魄再回来就不是原来的位置了,有时候缓几天还能恢复,有时候瘫一辈子再也治不好了,这个帮短儿的就是吓得腿一软坐倒在地,两条腿都没知觉了,嘴里一句话也说不出,他那三个同乡把他抬到泥坑外边,交给郭师傅等人扶着,他们要接着下去扒棺中女尸的绣鞋。

那些看热闹的都站在坑边,荷花池边缘清淤挖出个大泥坑,下面全是恶臭的淤泥,谁也不想往里走,有人眼尖,瞧见棺底露出的两只小脚好像动了一下,劝剩下这三个帮短儿的别再去了,怕是要乍尸,那三个人哪里肯听,李善人公园管事过来的也拦不住他们,换做成更半夜,没准不敢去,晌晴白日有什么好怕?

从来说贫困二字不分家,穷能困人,人穷了志短,没钱这人就被束缚住了,街上好吃好喝好东西应有尽有,没钱只能干看着,半夜做梦受用一番,睁开眼还是出苦力啃窝头,过日子处处都要用钱,没钱便受窘困,这些帮短儿的穷怕了,没瞧见棺中女尸的模样,只看到露出来的那双小脚,穿着镶金边掐金线的绣鞋,鞋上嵌着几个米粒儿般的小珍珠,裹着的锦被和裤子变质发黑了,也就绣鞋上的金线和珍珠还值几个钱,这三个帮短儿的看在眼里心中动火,走到棺木近前虽然不由自主的害怕,那也压不住贪念,一步一步凑过去,哆哆嗦嗦地去拽女尸小脚上那双绣鞋。

这时郭师傅在泥坑边扶着先前吓坏的那位,听此人嘴里一个劲儿在念叨着什么,郭师傅和丁卯俩人听他似乎在说那女尸会动,二人有些诧异,在巡河队捞河漂子这么些年,可没亲眼看见死人白天能动,前些天老龙头火车站货场虽然出过僵尸扑人的事,却是听旁人说的,无凭可查,无据可考,是真是假难以辨别,即便是真有其事,也是出在黑天半夜的时候,这人死如灯灭,荷花池下的棺木中这女尸,死了两百余年,况且白天阳气最盛,说这死尸光天化日之下能动,他们是无论如何也不会信,但今天这件事很反常,看那群青蛙如临大敌般围着棺材,其中必有古怪。

郭师傅一错神的功夫,那三个帮短儿的手已经伸出手了,忽听那棺木中咕哝咕哝一阵怪响,把这哥儿仨吓得脸都白了,埋在荷花池淤泥下的棺材里怎么会有动静?难不成这女尸真的会动?别看乡下人没念过书,大字不识几个,鬼狐精怪的传说可听多了,刚才眼里只盯着这双金丝缠珠的绣鞋,此刻把以前听过那些山村坟地中的鬼怪尸妖,种种可惊可骇之事全想了起来。

仨人以为棺中女尸要爬出来了,不禁腿肚子转筋,后悔起了贪心,想掉头逃开,两条腿却灌了铅似的挪不动,此时就见从棺木莲花底中冒出一股黄烟,其中竟有噫哑作响的怪声,站在泥坑边看热闹卖呆的人们,离得老远都闻到了尸臭,两眼辣得流泪,坑底那三个帮短儿的站在近前,让这股浓烟般的黄雾一撞,三根木桩子般扑倒在地。

郭师傅之前就感觉到事情不对,看那三个帮短儿的让棺中黄雾呛倒了,转瞬间那股黄烟又缩进棺木,他急忙蒙上口鼻,带着丁卯和李大愣趁此机会救人,一人拖一个,拖死狗似的将那三个人拖到坑边,再看这三人都闭着眼,脸色铁青,好像是让尸气呛着了,再迟上片刻命就没了,这一来周围的人们全惊了,赶紧给这三个帮短儿的捶后背揉前胸。

于此同时,从荷花池跳进泥坑里的那些青蛙,突然对着棺木鼓腮齐鸣,棺底窟窿里也不断发出咕哝咕哝的怪叫,随即从棺材莲花底下探出两个齐心怪状脑袋,外皮疙里疙瘩,竟是两只大得出奇的鬼头蟾蜍,这两个一公一母,背上五彩纹鲜艳夺目,咕哝几声就张开大嘴,腹中噫哑作响,分别吐出一道如烟如雾的黄气。

众人这才明白,荷花池下的墓砖塌陷,棺材在泥水中早已糟朽,有只鬼头蟾蜍从棺板窟窿中爬了进去,竟把古墓棺材当成了洞穴,鬼王蟾蜍很喜欢躲在阴冷潮湿的泥穴中栖身,身上五彩纹越鲜艳毒性越猛,这只蟾蜍像是受不住群蛙鼓噪,被迫从棺材里爬出来喷吐黄雾,那些青蛙也不敢过于逼近,双方好像势不两立,在原地僵持了一阵,两只鬼头蟾蜍吐出的黄雾逐渐减少,背上锦绣斑斓的彩纹转为暗淡。

这时荷花池中跃出一只青蛙,大出其余青蛙两倍,它蹲在地上,足有常人伸开的手掌那么大,俨然有王者之姿,伸出前肢与那两只鬼头蟾蜍相搏,双方势均力敌难分高下,围观的人们纷纷捡起石块,对准鬼头蟾蜍投掷,那两只鬼头蟾蜍几乎吐尽了毒雾,无奈落荒而逃,刚到泥坑边缘,就让人抄起铁锨拍成了两堆肉饼,还有人连称可惜,蟾蜍背上有酥,活着取下酥来,再掏出五脏六腑,放太阳底下晒干了,这蟾酥和蟾皮都是很值钱的东西,可以入药,再看那些青蛙,相继跃回荷花池,顷刻间散布水塘,就此不见踪影,后来还有人在李善人公园的藏经阁旁边,建造了一座蛙仙庙,供奉青蛙神,不过规模不大,没什么香火,解放后被拆除,改成人民公园后水面经过重整,可不管怎么收拾,却再也长不出以前那么多荷花了。

再说当时,不知是谁报了官,官厅的人这时候到了,郭师傅等人拿钱散了工,跟着看热闹的人群离开公园,事后听说这口棺材被迁到别处去了,外头又传河神郭得友在荷花池救了几条人命的事,那倒不在话下,只说当时领了钱往外走,哥儿仨商量着先去洗澡堂子泡个澡,好好搓搓身上的臭泥,出了李善人公园的大门,恰好跟张半仙同路,走到路口遇见一个推小车卖荷兰水的。

荷兰水其实就是最原始的汽水,薄荷粉加蔗糖对凉开水,也有人往里面放苏打粉,是种极其简单的清凉饮料,咱也不知道最早是不是由荷兰人发明的,反正传到咱这叫俗了,就叫荷兰水儿,清朝末年天津卫开始有卖的,到民国后期早已经有正经的汽水出售了,国内国外产的都有,可一般老百姓喝不起,仍习惯卖民间自己兑的荷兰水,喝完是容易闹肚子,早年间还喝死过人,好处是价格很低,比大碗凉茶还便宜,淡绿色的汽水放在荷花大瓷盆里,拿冰块镇上,看着就那么舒服,三伏天喝上一杯,清凉止渴,生津解暑,那也是一大享受,众人在李善人公园荷花池顶着日头站了大半天,晒得身上流油,酷热难当,郭师傅就请张半仙和他两个兄弟,站到街边喝两杯荷兰水,边喝边同张半仙议论荷花池群蛙斗蟾蜍的事,郭师傅说:“这李善人公园我来过多少回了,真没想到这荷花池底下还有口棺材。”

张半仙说:“这地方有棺材并不奇怪,从我爷爷那辈儿就知道了,他老人家早看出李善人公园形势不俗。”

丁卯笑道:“半仙是风水世家出身,我们在半仙面前说这些,是圣人门前背百家姓,有点不知道天外有天了。”

李大愣不信小张半仙,说道:“什么天外有天,我看张半仙是卖布的不预备剪子——扯,李善人公园荷花池下的棺材里都住进去蛤蟆了,也能算风水宝地?”

小张半仙说:“真不是胡扯,咱这话都是有本儿的。”

李大愣说:“嚯,还有本儿呐?那你可得给我们好好说说,到底有什么本儿?”

怎么叫“有本儿”?这也是给说白了,比方你说了什么话,如果是有根有据,引的是哪本书哪本经,论的是哪段典故,⒌⑨2你能把根据找出来,这叫“有本儿”,说话没本儿属于胡扯。

小张半仙说:“抬杠是不是?我张家祖传三代看风水断阴阳,泰山不是堆的,牛逼不是吹的,要没点真玩意儿,我安敢在列位仁兄面前滋出这丈二的尿去?告诉你李善人公园两旁河岔子多,形势浑然天成,犹如百足长虫,头圆身长尾细,按本儿说这是金尾蜈蚣形,一头一尾两个穴,能埋在穴中的人非富即贵,但这两个穴阴气也重,容易招引妖邪到古坟中栖身,先前在那挖泥开棺出了什么事,你们也瞧见了不是?”

郭师傅冷不丁听到这句话,恰似晴空里闻声霹雳,刚喝到嘴里的荷兰水喷了张半仙一脸,忙问道:“你刚说李善人公园荷花池下边…是什么什么穴?”

小张半仙以为郭师傅刚才没听清楚,那也不至于有这么大反应啊,他擦着脸,又把那句话重复了一遍,李善人花园这个坟是“金尾蜈蚣穴”。

前些时候,郭师傅和丁卯到陈塘庄寻访连化青的踪迹,雨夜天黑住到破土地庙中,偶然得一怪梦,听说连化青在什么金头蜈蚣的脑袋里,当时只顾着吃惊,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什么蜈蚣这么大,能让一个大活人在它头中容身?这时听小张半仙一说才知道,阴阳风水中金尾蜈蚣形这么个形势,那没准就有金头蜈蚣穴,看来捉拿河妖连化青,很可能要着落在这个金尾蜈蚣形上。

大马路上不是讲话之所,郭师傅说:“咱平时各忙各的,也难得见上一回,见一回就有好多话想说,不如让我们哥儿仨做东,请小张先生去澡堂子泡澡喝茶,趁这机会好好叙谈叙谈。”张半仙大喜,嘴里还说:“这年头活的都不容易,平白无故怎么好意思让哥儿几个破费…”假意客气几句,半推半就地跟着去了。

老南市有家天兴池,属于那个年代的大众浴池,当街两层楼,门口挂有前清时留下的老匾,一层是雾气腾腾的澡池,二层设有老式的隔断厢座,堂子客们洗舒服了,还会在澡池子里高喊几嗓子,澡堂中拔罐刮痧修脚搓背之类的服务一应俱全,价钱很便宜,你舍得花钱洗单间也行,不少人花上几毛钱在这一泡就是一天,洗完澡下棋打牌闲聊,所以说浴池不仅是洗澡的地方,还是个特殊的社交场所,来此泡澡的堂子客们目标单一,身份模糊,进浴池都是为洗澡而来,但表示身份的衣服全得脱掉,如果想私下里谈些事,到大众浴池是再合适不过了。

郭师傅带着丁卯等人进了天兴池,先到莲蓬头底下冲去满身污泥,又去热水池子里泡得红光满面,再冲个清爽,上二楼接住伙计迎面抛来的热毛巾擦干身体,裹着浴巾往角落里找张木榻一靠,真是浑身酥软,当天也是累了,朦朦胧胧进入梦乡,一觉醒来不知身在何处,等睡足了让跑堂的伙计给沏壶高末,高末说简单点就是高级茶叶的渣子,喝不起那名贵茶叶,只能喝茶叶铺里卖完好茶叶剩的底子,混起来拿热水一冲,别有一股浓郁的茶香,澡堂里还卖“生梨、青萝卜、青橄榄、莲子”等清热去火爽口的小食品,郭师傅又要了几盘沙窝萝卜和一包三炮台高档纸烟,不断请张半仙喝茶抽烟吃萝卜。

张半仙说:“无功不受禄,今天几位爷怎么又是请我泡澡又是请我喝茶,是不是有什么事儿啊?提前说一句,借钱我可没有,这两年世道不好,看风水相阴阳宅这碗饭是越来越不好吃了,不怕几为兄弟笑话,我都半年多没下过馆子了,顿顿在家吃糠咽菜,杂合面儿也舍不得敞开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