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贾老四的一番话暂时稳定了众人的情绪,你说要是赤手空拳打个架什么的,这帮人还有那么点儿勇气,但要是真的拼了老命去掺和这场事儿,可又犯不上。毕竟他们这些工友不像马涛、贾老四等人整天在外面打打杀杀,在货场干活儿的工友虽然彪悍,但从根本上说,今天这件事并没有触犯到他们的个人利益,只是管管闲事儿,也夹带着小八嘴欠,喊出一句“臭扛大个儿的”,惹怒了这帮人,以致发展成了一场群殴。

 

贾老四是丁字沽勤俭桥一带的老玩儿闹,论资历有资历,论阅历有阅历,打打杀杀不在话下,同时他在为人方面也是独占鳌头,能在一方地界说说道道,不光是得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嘴皮子也都得胜人一筹。这会儿贾老四的口才算是用上了,他口若悬河地对货场一众工友说了一遍,说明他和马涛为什么来找老古董,因为老古董在河边直接参与小孩子们之间的打闹,一个几十岁的大老爷们儿,痛殴一个尚在发育阶段的小孩,并将孩子摁在河中,使大量河水呛入肺叶,造成孩子肺叶出血,这是不是浑蛋行为?

 

在场的工友们虽说彪悍粗俗,没什么知识文化,却极为讲理,决不护短儿。贾老四将这件事儿自始至终的情况一一摆在了明面上,让大伙明白这其中的是非曲直。讲到最后,贾老四提高嗓门儿说:“你们大伙还真别在这儿挡横儿了,我的这位兄弟的身手你们大伙也已经都看到了,如果你们大家还是没完没了地打老娘们儿黏糊架,别看我们人少,可还说不定是谁吃亏,我让我兄弟给你们露两手,你们大伙权当是看看玩意儿,你们要是觉得自己的骨头比你们手里干活的家伙还硬,尽管过来比画,各位要是明白事理,给我贾老四一个面子,还请大伙让开一条路,我们只找他老古董!”贾老四说完,扭脸儿对马涛来了一句:“兄弟,给哥儿几个亮一手儿怎么样?”马涛也知道贾老四这是要不战而屈人之兵,虽说马涛的师傅曾经嘱咐他以后在外不可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的所学武艺,奈何此时境况所迫,马涛他也顾不得那多了。他吐了一口嘴里的血,将铁锨一头着地,另一头仍担在自己的手里,稍微一运气,口中大喝一声,手起掌落将锨把儿劈为两截。他又从另外一个人手里接过一根扁担,一头架在麻袋包上,一头担在地上,再一次运气,一脚踹下去,只听“咔嚓”一声,扁担应声折断。众人都惊呆了,一时间鸦雀无声,谁也不敢再上前了。马涛一手架着贾老四一手拎上半截扁担,叫上了也已经停手了的小八和金强等人往大门口走,路过还在麻袋包底下压着的老古董,马涛让他们哥儿几个先走,他蹲下身子,问老古董:“你懂得人情世故吗?亏了你活了那么大岁数,今天我要不让你吃一回大亏,你记不住锅是铁打的!”说完站起身,不理会老古董的苦苦哀求,抡起半截扁担,一下一下打向老古董。痛打落水狗的冲动让马涛的手停不下了,哪管你骨断筋折脑袋开花。老古董只能在棍棒之下哀号求饶,他讨饶的嘴脸更让马涛厌恶,一股股莫名的怒火冲撞着马涛的中枢神经,对方越是哀求他反而打得越起劲儿。正在马涛打得兴起的时候,忽听有人喊了一声:“住手!”马涛抬头观看,却原来是小八。小八也憋了老古董一肚子的火,只是刚才顾不上跟他老古董较劲儿,现在腾出手来了,也不想放过这个曾经让他在家门口颜面尽失的冤家。小八喝住了马涛,从马涛手里接过了那半截扁担,再一次在老古董身上棍棒相加。此时站在一边的货场工友们也都明白了事出有因,对他老古董的为人也就无话可说了,没人愿意再管他这个闲事儿。小八打累了才罢手,再看地上的老古董已经奄奄一息了,整个人跟血葫芦似的。

 

那位说怎么没人报官呢?这个货场只是一个中转货场,当时根本没有保卫科,那个年代一般的老百姓根本不懂什么110,也没有这么一说,想报警都是直接去派出所报案。而且这一个货场好几十口子人,一个个身强力壮的,忽然进来五六个外人找碴儿打架,谁会报官?别说报官了,那恨不得关上大门打臭贼,要是一般人你到那儿找事儿去根本你就出不来。何况那些货场的工人也都大老爷们儿,那个年代,大老爷们儿之间的事儿谁要报警也让别人笑话。再说老古董也不占理,货场工友们都不想管了,任凭小八他们扔下手里的棍棒,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向货场大门口。天幕下残阳如血,火烧云将货场外的海河倒映得一片通红,犹如汪着一河奔流的血水。几个得胜而归的人,站在河边谁也没再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河水,愣愣地出神了许久。最终还是贾老四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来给大家打了一圈。待到众人把烟点上,贾老四缓缓地脱下了自己已经溅满血滴的褂子,在手里团成一团用力扔下河去,旁边的几个弟兄也一一效仿,都脱下了自己身上带血的衣服,一团一团地扔到河中。奔流的海河水一路向东,仿佛被这几人的衣服染上了浓重的血色。

 

 

 

 

 

第四章

 

 

 

1

 

 

咱们用大量篇幅介绍马涛成名的经过,发生这两件事儿的时候,马涛刚刚二十几岁。从此之后,在红桥一带,马涛和贾老四的患难之交日渐密切。那时的马涛空有一身的本领,能打能拼,但还不够老成,逐渐得到了贾老四的真传。贾老四也爱惜马涛是个人才,对他循循善诱,又给马涛介绍了几位在圈子里有地位、有号召力的老耍儿。一时之间,马涛在红桥的名号如日当空。河北货场一战也使得他在河北区成了风云人物,在货场工友的口口相传下,当然也不排除有些添油加醋、捕风捉影地夸大其词,反正只要是在河北工友所到之处,便将此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坊间将马涛和贾老四在货场找老古董报仇一事传得神乎其神。那个年代资讯闭塞,一没电脑,二没电视,平时难得有什么娱乐,老百姓们都指着下班饭后的互传小道消息为乐,其实现在仔细想一想,这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马涛在红桥河北两战成名,又得了贾老四的真传,在圈子里的处世为人交朋友,哪怕是行为坐卧举止谈吐上,都有了明显的改变,越来越有大哥的风范。而马涛在红桥河北一带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名声,同时也渐渐地流传到了他的家门口——老城里!

 

虽然马涛在自己的家门口,依旧对街坊邻居三老四少规规矩矩、恭恭敬敬、客客气气,但逐渐地家门口子的人们对他马涛的态度正在一点一点地发生变化,跟他说话的语气,包括看他的眼神,都透露出一种敬畏客气,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信赖,比他岁数小的混混儿们,也都为自己家门口出了这么一位名声在外的大哥,而感到无比自豪,时不时地将马涛放在嘴边,在外一提马涛顿感底气十足。后来马涛又有过几次辉煌的战绩,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只说在马涛出名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的亲弟弟马忠也开始了在城里的玩儿闹生涯,有自己亲哥哥的名声摆在那儿,马忠身边自然少不了一大批年纪相仿的小兄弟围着他转,日久天长,这哥儿几个也成了城里的一方小势力。后来因为马忠他们在老城里的势力范围日渐扩大,影响到了城里别的小帮小派的利益和面子,造成了几次小范围的冲突。每当马忠在城里有什么摆不平的事儿,都是他哥马涛出面来调停,甭管老耍儿还是小玩儿闹,没有人不买马涛的账,一旦听说马忠是马涛的亲弟弟,都会高看一眼网开一面。到了我跟老哑巴这时候,马涛在红桥和河北已经是可以吃以前的老本的年纪了,而在城里东西南北四角一提马涛,更是威名远扬不可一世。李斌他们几人将老哑巴要踏平城里的原话放了出来,马忠闻风而动跃跃欲试,后来又听说城里的和西头的定下了一场事儿,双方要一决高下。在老城里各帮各派的撺掇下,马忠就跟他哥开了口。一开始马涛并没有答应出头扛旗,但架不住一天到头有人来找他,家里的门槛子都被踢破了,几次三番的有各种人出面宴请,盛名之下无虚士,再加之后来马涛知道了这是我惹的祸,他和我有一层关系,因为马涛在天明中学毕业,我的爷爷曾经就是他的班主任,因为都在家门口住,所以我爷爷对马涛也算极为照顾,尽管在马涛眼里,我们小哥儿几个还是四六不懂的小毛孩子,可怎么说也是他的小兄弟,捅了这么大的娄子,他不能袖手旁观。而今老城里的大小玩儿闹,一致推举他马涛出头扛旗,跟西头死磕一次,马涛也就当仁不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