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衙门登记造册过的人,除贵籍外,不管原籍如何,自动归为技籍,身份等同商籍,待遇也比照商籍,鼓励从技,但勿使越过他籍,以防泛滥无度。”
“技户拥有这样赚大额金钱的途径,难免会被盯上,用各种手段夺技,这就要靠陛下您的威势来摆平。”
“您就要明晃晃地鼓励技工行业,不许任何人妨碍技工发展,如果暗地里有巧取豪夺,杀人夺技者,被检举出来,视同违抗您的国策,新衙门设律法司,专司此类官司。”
“技法登记造册后,便只限最初册印者,概余不认,不允许转让,不允许交易,如有后人,可以视同遗产,传给直系后人,如无后则收归国有。”
“技户要在当地登记造册,持技法者每死,官府必须去现场勘验,如有可疑死状,可直调侯官衙调查,发现有谋财害命者,重刑伺候。”
“严刑断绝那些不法之徒后,技术的租金,要像店铺的租金一样,设得合理,不能影响经营。”
“商户们很快会发现,虽然要额外支付一笔技术租金,但从此之后,他们也可以自由使用一些以前不能用的技术了。”
“如玉璋书局铅印法,要是被我袭家一家垄断,这么大的效率差下,所有书局都要倒闭。”
“如果花钱就可以直接在官衙租买,那甚至比他们求爷爷告奶奶的功夫,要省钱省力得多。”
“商人重利却惜命,自身也受益的情况下,比起铤而走险,他们肯定更愿意安安稳稳的付一笔技术租金。”
“而官衙售卖的技术虽然价低,却不是一个商家在用,累加起来的七成佣金,绝对丰厚得令人咋舌,就算对手下再好的老板,也不可能给出这种价格。”
“自古财帛动人心,如此一来,为了利益,商技必然对立。”
“以前技工钻研出新技术,会想着献给老板,讨一笔赏钱。”
“但现在有了只会下金蛋的母鸡,谁还会只要一颗金蛋,他们第一想法,肯定是卖给衙门。”
“人心难堵,从此之后,天下的技术,会源源不断地流向您,不可阻挡。”
“至于那些技工,从此之后如商人般,不事生产,却凭巧计坐收巨额财富,该怎么办呢?”
“哈哈,您比照商税,在旁边再设一条技税不就完事了嘛。”
“其实什么都没有变,以前是商户掏钱养技术工人,现在还是。”
“唯一的区别是,以前商户想给技工多少钱,就给多少钱,现在有了您后,他们必须给出您定的价格。”
“从此之后,商技虽互相依赖,却再不是一家,利益攸关,必然扯皮。”
“等他们互相打起来,就会互相监督,互相牵制,互相打官司。”
“您到时候,只在旁边主持公道就行了。”
“最后不管肥的是哪家,稳赢的都是您,咱们在旁边看着,左右通吃,啊哈哈哈!”
崇文帝在旁边,看着笑得和偷鸡贼一样的楚尘宋颜颜,虽然他没见过偷鸡贼,但他知道,偷鸡贼一定是这么笑的。
疑惑地看向她:“为什么你肚子里的坏水那么多呢?”
楚尘宋颜颜张狂的笑声,顿时收敛了。
缓缓看向崇文帝——
“这叫坏水嘛……这不是治国良计嘛……您就说我说得对不对吧……”
崇文帝不动声色地看着她,突然一个爆笑:哈哈哈!太对了!
大齐历朝鲜有的鼓励商贸,商业前所未有的发达,从上到下都在经商,商税能占去国库收益的七成,商人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以往朝代严格抑制商人,最狠的一点,莫过于商人不许科举,但在大齐,这条已经被废除了。
钱赚得越多的人,当然越要往自己肚子里吞,商人肯定也不老实。
楚尘宋颜颜提的那个建议,比起两头通吃,最让崇文帝惊艳的,其实是她用一种软刀子,将商户赖以生存的“技”,从身体里挖出来了。
分割成小块,逐一分化,互相对立,自古以来就是大齐治国的传统技能。
崇文帝作为资深的拆骨专家,发现能把商人拆出一块后,立刻接受了这个想法。
狼狈为奸的夫妻俩低下头一碰头,立时又嘁嘁咕咕出一堆损招。
就这样,“技农工商衙”就被敲定下来了。
和崇文帝在意的是分化商人不同,楚尘宋颜颜在意的,其实是那句“科技诞生的土壤。”
如果科技当真有如此开天辟地的伟力,她自然要将那块土壤,攥在手中。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她将丰厚的利润带给技工,将知识产权保护起来,他们会将科技的武器,带给她吗?
楚尘宋颜颜心里其实也没底,但是想干就干了,遇到问题再说。
对着底下的五部负责人道:“新官衙的设立,需要五部协力,皇上便嘱咐本宫与众大人商议一下,不知各位大人,有什么见解吗?”
底下的人:……
就挺突然的。
还好秦行朝非常懂事,直接就开始拍马屁:“皇上圣明,娘娘圣明,此举惠工便商,实为不可多得的治国良策!”
楚尘宋颜颜伸手示意他低调点,别拍了,别拍了,说点正事。
秦行朝就说正事了:“虽然皇上娘娘的策略,已经无懈可击,但还是需要一点补充。”
“皇上娘娘既然给此衙取名为技农工商衙,也就是说,天下巧计,无所不纳。”
“然农不同商,收纳农技,自然有益于国,却不可使之进入商贾之流。”
“微臣以为,或可于户部独立出一司,官司营卖,不与外同流。”
楚尘宋颜颜之所以把农塞进来,其实是为了鼓励百姓,搞书中说的那种高产粮种,高效农具。
但经由秦新朝一提醒,发现确实不能乱搞,官营是必须的。
想到这,楚尘宋颜颜突然意识到,“官营之技”,和“私营之技”,必须得严格区分起来。
譬如那个制盐法,完全的官营买卖,普通人弄出来,入不入衙,入了后找谁讨“赏金”去?
印刷术这种可以私营的技术,直接挂牌招商,官家找私营商户要钱,只要技术不淘汰,每年坐收天价“知识产权费”。
而官营之技,却是找当官的要钱,这口可就不好开了。
若是最后钻研官技获得的利益,没有私技高,大家一股脑地去搞私技,那可就搞笑了。
所以官营也得照章付费!
技官衙的规矩就是规矩,官私都入衙,区别只是挂牌对象不同,其他的不能有任何区别。
到时候他们自去找户部报销,就算是左兜进右兜的事,程序也不能省!
想到这点,楚尘宋颜颜顿时将顾虑跟秦行朝说开。
秦行朝思忖了片刻,躬身道:“娘娘放心,微臣回去会召集部下,共同商讨出一个策略。”
当老大,就这点很舒心,只要提出问题,手下就会有人去想办法解决。
楚尘宋颜颜便笑道:“如此,就劳烦秦大人。”
“设立新衙,关联众多,需要各部协调运作。”
“几位大人回去后,各找本部商议,查缺补漏,将新衙提案的不足之处,落实到本部会遇到的困难,都罗列起来,汇总到秦大人处。”
“新衙门的技官鉴,皇上和本宫的意思,是暂由秦大人协任。”
“不知秦大人,会不会感到繁劳?”
秦行朝立刻道:“皇上娘娘放心,微臣定不辱命。”
楚尘宋颜颜赞许点头,然后看向众人:“诸位莫怪,为何在此时筹备新衙门。”
“皇上和本宫的意思是,新衙门和天下第一楼,皆是造福民生之事,不若趁着一股东风,齐齐吹至。”
“诸位大人,皆是朝中顶天立地的柱梁,如此重任,皇上和本宫,就放心地托付各位大人了。”
“三天后,秦大人将与诸位大人的议案整理一下,交给本宫,本宫会交由陛下裁夺,诸位大人,多多辛苦。”
话都到这份上了,还能说什么?
众人齐齐俯首应声:“为陛下尽忠职守,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看着他们这么忠心,那楚尘宋颜颜不就放心了嘛,哈哈哈。
雄赳赳气昂昂地告别众大臣后,楚尘宋颜颜转身看向袭绿烟:“怎么样,有没有觉得你大姐我很威风啊!”
袭绿烟立刻点头,异常崇拜道:“威风!太威风了!大姐你像一个大官一样,所有人都听你的!”
楚尘宋颜颜忍不住仰天长笑。
笑着笑着突然意识到不对:“等等,什么叫像大官啊,你大姐我可是娘娘,比大官还要大!”
袭绿烟:……
马屁好像拍到马蹄子上了……
看着袭绿烟一脸痴呆的表情,楚尘宋颜颜简直生不起气来。
不过算了,今天是个值得开心的日子。
哪怕只是一颗不知道会不会发芽的种子,也让她的心前所未有的安定下来。
她的心里,突然产生了能将整个王朝,彻底掌握在手中的错觉。
当然,也未必是错觉。
第69章 别给老娘逮住机会
楚尘宋颜颜和袭绿烟一起畅快地笑着, 走了这么一遭,顿觉心胸开阔,什么烦心事都不重要了。
在这个世间, 还有那么多难以想象的事, 为什么要把眼光, 局限于眼下一点烦恼呢。
看着袭绿烟重新没心没肺起来的笑容,楚尘宋颜颜忍不住跟着笑起来。
原来想的少的人, 真的会比别人更容易快乐啊。
摸摸她的小脑袋:“马上你就要成为小富婆了, 开不开心?”
袭绿烟抬头:“嗯?”
楚尘宋颜颜无语:“刚刚我们说话, 你没听啊?”
袭绿烟:……
注意力全在大姐随意摆弄几个大官上了, 具体内容反而没听多少, 而且听了也听不懂……
楚尘宋颜颜无奈,只能直截了当地跟她说起了知识产权:“从此之后, 你啥也不用干, 每年都会有大把的银子,交到你手上。”
袭绿烟:……
“可是大姐,那个印刷术, 不是你……”
楚尘宋颜颜立刻打住了她的嘴:“停!忘了我怎么跟你说的!”
袭绿烟:……
想起来了, 天王老子来了, 那些也是她弄出来的。
只是这印刷术不收钱还好, 让那么贵的书籍降价,让很多人可以读上书,是一件很好的事。
收了钱,感觉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仿佛她占了别人的东西,替别人享福, 内心总不安宁……
楚尘宋颜颜:……
她这个妹妹一定是菩萨转世吧……
忍着牙痛,抽了抽嘴角:“你要实在觉得过意不去, 就将和你一起研究印刷术的工人,一起登记上去,这样将来他们也能跟着分红,你也算帮了那些工人一家人的生计。”
“至于原创者,别想了,他们根本不在这个世界,你想给他们交技术费,都找不到人。”
“你要是于心不安,可以每天给他们烧点纸。”
袭绿烟有些同情道:“他们是过世了吗?”
楚尘宋颜颜挑挑眉,想着一个合适的说法:“也不完全算,反正在咱们这是不可能找到的,你就当他们过世了吧。”
袭绿烟:……
过世这种东西,还可以随随便便当吗?
不过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就像大姐说的那样,将那几个工人写进去,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心里会舒服很多。
还是大姐会落到实处地为别人着想啊,她还是差了太多。
袭绿烟无比崇拜地看着姐姐,却不知道她姐其实是这么想的。
技官衙三方契约约定的契约之一,就是技工必须把这项技术,给商户包教包会。
总不能让袭绿烟奔跑在全国各地传授技术,正好用分红笼络住那些工人,让他们去跑腿。
只是这样一来,楚尘宋颜颜突然想到,这以后肯定会发展成另一类老板加伙计的雇佣关系,现在就得考虑这个问题了。
不然技有大有小,有帮子有个人,该怎么收税,都是个问题。
嗯,就交给秦行朝想办法解决吧。
……
承担了一切的秦行朝,每天都在体验忙得飞起的感觉。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他终于解脱了。
无数工匠,夜以继日赶工的天下第一楼,终于竣工了。
巍峨的五层高楼,比水而立,站在顶楼,就可以纵览无数屋角飞檐。
早在天下第一楼开建的时候,满京的注意力就被牵过来了,如今听说它建成,顿时蜂拥过来围观。
秦行朝作为天下第一楼第一负责人,敬拜完鬼神,传达完皇帝的中心思想,正式宣布——
“开楼!”
人群中顿时传出一阵欢呼!
早就等候在此的学子们,顿时蜂拥进去,等进去,就惊呆了。
进门最先的是一排排长凳和长桌,大概是供人抄阅的地方,而进了藏书区后,一排排高耸至顶的书架,震得人喘不过气来。
每个架子,都是一个分类,全是科考的必考科目。
以前学子们为了收集齐这些书目,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现在却全部齐聚于此,供人免费抄阅,怎么不让人涕泗横流。
顿时有无数人跪下来,感谢皇上天恩。
秦行朝在旁边看着,很满意。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陛下听了一定很感动吧。
展示完第一层后,就去展示第二层,到了第二层,那些学子们激动的心,终于消散了一些。
这一层是比较杂的子类目,虽然也考,但因为太杂了,很难在这上面上分,了解当然是要了解的,却也不必过于钻研。
众人只是惊叹,不愧是皇家藏书,什么偏僻的书都有,这世间任何一个藏书大家,恐怕都比不上此刻免费呈现在这里的全。
想到这,一些贫苦学子,忍不住笑出声,从此他们和那些富家子弟,再也不差着什么了!
于是又是一片交口赞声。
展示完这层后,秦行朝又带着众人来到第三层,这一层就成了诗词歌赋的天下。
无数名家的诗集,字帖,风流雅乐,皆被收纳在这一层,无所不包。
风流雅士们,看着那一个个震古烁今的名家大家,传世之作,不由目露惊喜,流连忘返,交口称赞。
只恨不得现在就停驻下来,仰慕名士风采。
而秦行朝,却没有停下脚步,带领大家参观完毕后,就上了第四层。
到了这层,学子们就沉默多了,因为这层是各种杂工杂技、建盖秘法、水利注疏、农田桑事,千奇百怪,读书人实在用不上。
而身后跟进来看热闹的市井小贩,普通百姓们,却惊讶了。
世界上还有人写这样的书吗?他们以前都不知道!
心中顿时产生了一探究竟的心思,可转念一想,自己根本不识字,不由抓耳挠腮起来。
在百姓们升起的惊叹声中,秦行朝带着众人登上了第五层,到了这层,那些市井之人,顿时齐齐爆发出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