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空闲的沈丽姝,这时也终于想起答应过大佬的事情。

第160章

  沈丽姝现在提起大佬, 就免不了联想到她娘那热切得恨不得立刻把人绑回家做女婿的架势。

  是的,她早看出来,只是没挑明劝她娘打消念头, 也没办法去劝。嫁人生子是她娘脑子里根深蒂固的观念, 又有大环境的推动,不是靠她花言巧语的就能改变的。

  没看到连她爹那么开明的人, 也只是在她娘往金主爸爸身上打主意时拦一拦?对于她娘悄咪咪打量其他男生的行为, 她爹面上不做评价,心里只怕也是乐见其成。

  可见这个时代的父母,再怎么努力理解她纵容她, 骨子里还是希望她能结个婚生个娃, 好像那样才是真正的幸福圆满。

  然而她从来不会为了满足谁的期待而委屈自己, 自己有钱有事业, 在家里地位超然, 她爹娘生那么多弟弟也不是摆设, 她以后的养老问题相当好解决, 实在没必要自己去吃生孩子的苦。

  正是打定了主意, 不管她娘怎么舞到跟前, 都能把自己当瞎子,摆出一脸天真懵懂没开窍的脸,让徐女士毫无办法。毕竟这年头谈情说爱是大忌, 她自己不开窍,徐女士也没办法逼着她开窍。

  这就是传说中的用魔法打败魔法。

  她自己主动捅破这层窗户纸反倒是最不理智的做法,那样当时是清净了, 她娘指定能彻底打消对“程公子”的各种想法, 可她以后的麻烦就要源源不断了。

  汴京城青年才俊数不胜数, 程公子不行, 不还有林公子秦公子李公子?老母亲是不会一时受挫就裹足不前的,她们在这种事情上永远只会越挫越勇,勇往直前。

  沈丽姝思考过,与其让她娘去“祸害”别的人,还不如就把首要目标放在大佬身上,他的真实身份摆在那儿,跟他们可谓是云泥之别,她跟大佬别说这辈子,下下辈子都没可能的。

  可以想象,她娘再怎么折腾也折腾不出个结果,反倒是把时间精力都花在不可能的大佬身上,等到认命开始挑选别的目标时,她已经“年纪大了”花期不在,好对象都被别人挑走啦,她娘千挑万选出一堆自己都瞧不上的歪瓜裂枣。

  那时候她再站出来表示终身不嫁,在家陪伴父母,老了从侄子侄女们中过继个孩子继承香火,财产都留给自家人,爹娘多半拒绝不了这个方案。

  如此,沈丽姝不费一兵一卒便轻易达成所愿,不要太美滋滋!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他们回京不久的某天,沈爹单位审理了一桩由典妾引发的刑事案件,案件涉及爱恨情仇、狗血元素加满,让他这个吃瓜无数的京城土著都直呼内行,下班回家便绘声绘形的讲给老婆孩子听。

  沈徐氏和李婶朱伯等人听得津津有味,就差揣一把瓜子边听边磕,沈丽姝却是垂死病中惊坐起——小日子过得太滋润,让她差点忘了现在还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在万恶的封建社会,女人一旦成了妾室,不仅彻底失去良民身份,甚至都不再被当成人,根本就是件物品了!

  在本朝,妾室虽不是奴籍,地位也就半斤八两,哪怕为人家生儿育,一旦被厌弃,也虽是能被转手送人甚至直接发卖。小说里写的贵妾,现实根本不存在,妾就是妾,根本就没有贵贱之分。

  沈丽姝知道,老爹特意在家里讲案件,多半就是在点她,而她也的确被点醒了,意识到不能放纵她娘这般关注大佬,万一折腾到大佬也起了心思,结果却不是娶妻而是纳妾,那她这辈子岂不是毁了?

  虽然她觉得大佬应该不会这么丧心病狂,但事关她下半辈子的人身自由,沈丽姝不得不防,首先要隔离大佬和她娘,其次她自己也需要保持距离。

  感谢这时代的男女规矩,除了实在碰巧遇上,她跟大佬接触的机会本来就不多。

  这不从扬州回来两三个月了,一次都还没见过呢。

  至于答应请大佬来庄子做客参观的事,也不难办——只请大佬一个显得过于兴师动众,那就多请几个嘛。

  沈丽姝于是广发邀请函,把秦沣秦祈这对兄弟,沈文殊的师兄们包括如今正在她家备考的小林举人,以及沈君殊他老师的儿子通通都请过来了。

  包括几个小老弟在内,这样一群风华正茂的小哥哥来她家玩,热热闹闹还不会突兀,正好去年都在她的及笄宴上打过照面的,现在聚一聚也是应有之义。

  弟弟和他们的师兄们,跟秦沣兄弟,都走科举的路子,大家既有共同语言,也有共同利益,互相结识对彼此都有好处。

  至于大佬,考虑到他和奶团子的关系,若干年后更是一条巨粗无比的金大腿,她一个人也抱不完,不如带着小伙伴一起来刷BOSS。

  当然这些都是沈丽姝自己的小心思,她只负责把他们聚到一起,趁此机会减弱一下自己的存在感,他们后续怎么发展就看个人,她不会做更多的事。

  提前把计划跟家里人一说,也得到了全票支持,沈徐氏更是惊喜万分,还有这种好事儿?遂强烈要求去庄子上帮忙,“这可都是贵客,你小孩子家家可别搞砸了,还是娘带着李婶她们过去帮忙操持接待,你们也可以安心玩乐。”

  沈丽姝摆摆手,“娘不懂,我这次请客是想给大家一个特别的体验,大家都是孩子才自在呢,到时候再把贞娘和堂哥表弟们带上,去庄子上烤肉火锅也有人照应了,再没比这更放心的。”

  沈徐氏:……

  她这是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沈丽姝都想好了,受邀的人中家境稍差一些也就四弟的老师秦先生。

  秦先生三年前中了二甲进士,名次较靠后,却很幸运的留任京城,在兵部当一个六七品的员外郎。

  本朝重文抑武,兵部算是清水衙门中的清水衙门,毫无油水可捞,有关系都不肯去兵部。但再怎么没钱途,身为京官该有的福利也不会少,薪资奖金不说,还给没房的官员提供了宿舍,也称为官舍。

  秦大人上任后就申请了官舍,一开始不确定官舍是否安全,便只带上儿子,女儿锦娘依然留在沈家,请沈徐氏夫妻照看。住了几个月发现,发现官舍还算清净,才把女儿也一并接过去。

  不过他们一家虽然搬离了沈家,关系倒也没就此疏远,毕竟沈丽姝家这绝佳的地理位置,去哪个衙门都方便,沈徐氏放心不下,偶尔也把小锦娘接回来小住,沈君殊更是就差把老师宿舍当第二个家了,秦大人工作清闲,就意味着有大把时间鞭策儿子和弟子。

  两家关系始终亲近如一,沈丽姝对锦娘姐弟也是一视同仁,这次便邀请他俩一起去庄子上游玩,只是大概她娘这些年都是拿她当反面例子教育小姑娘的,秦大人又是那种不肯出格的传统读书人,导致小姑娘虽然对她很崇拜,总是拿星星眼看她,却也不敢跟她太过亲近,更不敢跟着她“为所欲为”。

  沈丽姝偶尔还会特意逗她,看小姑娘像受惊的兔子一样哒哒哒跑走。

  这回也一样,小锦娘羞羞答答半天,还是细声细气表示不敢给他们添麻烦,就不去了。

  沈丽姝毫不意外道:“行,那往后等庄子上清闲下来,你跟我娘他们一块去玩。”

  小姑娘这才眨巴眨巴大眼睛点头:“好。”

  于是他们家作为代表出席的,便只有秦大人的小儿子秦容一个。

  索性秦容跟她三弟好得人就差没穿一条裤子,从小也是阿姊阿姊跟在她屁股后头叫唤,他一个人照样能玩得如鱼得水。

  秦大人父女对这点深信不疑,因此也不曾阻拦。

  如今秦大人在单位包吃包住,有本职工作,还有家庭教师这份外快,在近几年不打算续弦的前提下,他们家在首都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于是在官舍里请了给他们洗衣做饭的婆子,所以哪怕他们家的家底最单薄,秦容也照样是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少爷。

  其他人是如何的养尊处优,更是不需多说。

  沈丽姝琢磨着搞个自助派对,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说不定更能让这些少爷们兴味盎然进而沉浸其中,再把陈大郎叫上去现场表演,吃喝玩乐一条龙,就不信场子嗨不起来。

  只要大家玩嗨了,她这场聚会就是成功的。

  以后说不定还有机会多办几场,一来二去的,小团体也就成立了。

  有了主意,不管徐女士之后如何争取,她都无动于衷,只一边着手准备工作,一边等待朋友们的回应。

  大家也是相当给面子,不仅二话不说接受了邀请,包括金主爸爸都没摆架子,第二天就回了帖子表示期待。

  沈丽姝对此并不意外,大佬不仅在睢县时说过要参观,同行回汴京的路上还提过一回,可见是相当期待这次活动的。

  真正让她意外的是,还有不到两月就要参加春闱的林辰松,居然也接受了邀请。

  沈丽姝是邀请了林辰松,但压根没想到对方能来,代入一下,她自己要是还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参加高考,是万万不可能跑去旅游的。

  哪怕只是一两天的周边游。

  可人家小林举人就是答应了,还应得特别爽快。

  搞得沈丽姝还有点担心,正好这位考生就住在她家备考,也不必太过客气,挑了个刚吃完饭的时间就说开了,“林大哥答应去庄子上,想来看在我的面子,可你如今也是关键时期,千万不要勉强,等林大哥金榜题名,想去庄子上玩多久都行。”

  这些年,沈文殊沈进殊就差把林家当自己家,林辰松也不是第一次来沈家做客甚至小住,两家人想不熟都难,沈丽姝和林辰松也少了那种青年男女间的生疏,言谈间不说多亲密,但至少是随意且轻松的,林辰松闻言也洒脱笑道:“姝娘不必这般紧张,我如今的资质还不足以高中,即便侥幸中了,这般年纪也必然不会被重用,此番下场不过试试自己的深浅,也提前适应适应春闱的流程,因此只要尽力便好,你的庄子我一直想去看看,父亲和老师他们也很支持我借此机会出去散散心。”

  “林伯父也支持?那就好。”沈丽姝这下放心了,信心满满道:“那边都安排好了,不会叫你们败兴而归的。”

  林辰松轻轻颔首,“那便翘首以盼了。”

  在朋友们的热烈响应之下,很快到了聚会那天,作为主人的沈丽姝,带着徐力和沈大路几个小伙伴提前一天出发,去庄子上做最后的准备工作。

  想到有那么多青年才俊欢聚一堂,自己却不能亲自去现场把关,沈徐氏到底不死心,最后一刻还在扒着车门争取,“姝娘,你们再考虑一下,娘跟着过去还能帮你们做更多活计,是不是?”

  沈丽姝脸上挂着小棉袄的标志笑容,极其贴心,“家里难得清净下来,爹娘还是在家松快两天,怎么能劳动您?”

  沈徐氏:……

  被闺女孝到无话可说的母亲大人,最终无可奈何放了行。

  沈丽姝和小伙伴到了庄子上,里里外外已经被伯父伯母们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然后两对夫妻把场子交给他们,坐上马车回了家。

  说好的让小伙伴们自由自在玩耍,不能在沈大伯他们这里破了例。

第161章

  才过完年, 沈大伯沈二伯几乎就在沈丽姝的庄子上安了家,正为了即将到来的春耕计划张罗人手、安排工作,忙得不可开交, 连带着大伯母二伯母也长驻这边了, 她们如今不亲自下地,只负责洗衣做饭, 没事就把屋子里里外外擦得光可鉴人。

  沈丽姝觉得, 眼下还只是安排计划就这么忙碌,真正进入农忙时节,沈大伯他们恐怕更是分身乏术, 这两天也算是难得的假期, 让他们回家休息一下。

  而他们家的车, 这两天同样是忙到飞起, 刚好送伯父伯母回城, 明天又负责把小老弟们和他们的师兄弟都给送过来。

  大佬和秦叔叔家有自己的座驾, 倒不用他们操心接送问题, 大佬本人还来过一回她的庄子, 都不用再安排人引路;至于秦沣和祈哥儿, 他们也有齐叔叔的人护送,熟门熟路的,齐家和秦家还是正儿八经的亲戚, 秦家的长辈想来也能更放心。

  各处安排妥当,他们只需要在庄子上欢迎宾客。

  尽管伯母们把整个庄子打扫得很彻底,沈丽姝和小伙伴们却也还有可发挥的地方, 他们特意带上了店里搞活动用的一些装饰, 在园子里张灯结彩, 鲜花绿植也一一摆上, 整个院落瞬间有了春暖花开的氛围,生机盎然,热闹非凡。

  沈丽姝和小伙伴们自觉气氛到位了,明天一准能朋友们感受到这份与众不同和别开生面。

  第二天。

  受邀请的朋友们很给面子,在中午之前都陆续赶到了庄子。

  虽然来得很早,但接到邀请是来庄子赴晚宴,他们赶路也在车上备了足够的糕点垫肚子,这会儿都还不饿,所以进门都先兴致勃勃的参观了一番,对庄园的规模和建筑表示了赞美,沈丽姝他们特意布置的场地也都捧场的夸了一通。

  之后,以大佬和秦家兄弟为首的参观团,饶有兴致去围观猫狗窝了。

  前面说了,汴京养猫之风盛行,城里养狗的人家本就不多,沈丽姝亲自设计的豪华狗房子,更是众人前所未见的,一时都十分好奇,连带着旁边新奇的猫爬架一起围观了个够。

  只是对着狗窝猫窝讨论半天,却始终不见小家伙们的身影,祈哥儿忍不住去扯沈丽姝的衣服:“姝阿姊,这里有狗屋,那狗狗呢?”

  沈丽姝:“狗狗在它娘亲那儿,过些天才能来住。”

  事实上狗主人通知了,她近期随时可以把狗抱回来,只是当时聚会日期已定,她怕到时候陌生人太多,小狗狗又初来乍到的,会受到惊吓;直接送到家里去吧,那边又没给小狗准备窝,家里还有个小朋友,又怕小狗吓到他们,索性就推迟几天,等这边派对结束了再把狗子接回来。

  众人却不知道她的考量,于是一阵无语。

  这时金主爸爸难得开金口了,“那雪团呢?”

  沈丽姝理直气壮,“雪团也忘在家里没带来。”

  其实是跟小猫咪的主人没谈拢,沈四弟坚持之前说好的,要带雪团必须把他也带上,没得商量!小家伙还挺不好忽悠,沈丽姝只能暂时放过他。

  于是就出现了猫窝狗窝齐全却不见半只毛孩子的神奇场面。

  赵宗霖:……

  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雪团,秦沣就在人群中好奇问沈大路:“雪团是谁?”

  沈大路还没来得及说话,他旁边的林辰松微微一笑,“是沈家小弟养的小猫。”

  秦沣和祈哥儿都恍然大悟,“是那只小猫啊。”

  他们去年在沈家见过一次,特别漂亮,就是过于高冷了,不给他们抱也不给他们摸。

  听到两人对话的沈丽姝在心里点头,这才是正常人的反应。

  雪团才来他们家一年多,现场大部分人都是去年她生日宴的时候见过一回,区区一面之缘,不应该记住毛孩子的名字才对,偏偏大佬就能准确无误的叫出它的名字。

  难道大人物的记忆力都这么牛逼吗?

  沈丽姝很难不膜拜。

  虽然毛孩子都不在,但是这群读书人只对着它们的窝也能玩出花来,话题不知不觉从狗屋设计歪到整个庄子的设计图上,沈丽姝于是带他们去书房看图稿,又不小心抖落出来一叠她心血来潮给小猫小狗作的画。

  秦叔叔外放了一任又一任,期间仅回京述职过一回,外加一次探亲而已,行程十分匆忙,跟亲朋好友见面简单寒暄,便立刻回任地去了,山高水远的,那样好为人师的秦叔叔,再也没法像沈丽姝小时候一样催功课了。

  但是那些年里他不仅为沈丽姝打下了基础,也帮她养成了弹琴作画的艺术习惯,如今不需要人鞭策,沈丽姝心情好的时候也会摆弄一二。

  在没有网络的时代,画画是个很好的消遣方式,一沉浸其中,半天时间久过去了,不过这个爱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烧钱,入了坑才知道笔墨纸砚就是毛毛雨,颜料才叫挥金如土。

  很不幸的是沈丽姝现在还升级了,从去店铺买颜料,发展到自己在家里做,把珍贵的珠宝矿石打碎磨粉用来调色,经过一段时间实践可知,越贵的宝石颜色越鲜亮,也就越适合入画……

  这就是传说中的艺术穷三代,绘画毁一生。

  沈丽姝算是彻底入坑了,还入得心甘情愿。

  而她跟秦叔叔尽管多年未见,彼此也从未生疏过,毕竟每隔一两个月便要通信,除了例行公事聊聊酒楼生意,剩下的内容都是分享身边的新鲜事。

  沈丽姝带着小老弟做狗窝的那段时间兴致极高,激情创作,留下一大叠憨态可掬的猫狗画作,在其中挑了几张最满意的寄给秦叔叔看,剩下的自我感觉也极好,就留在身边慢慢欣赏。

  现在被朋友们翻出来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秦沣带头抢画,大佬当然也不甘示弱,她那么厚一叠的宠物画像就这么被瓜分得彻底,一张都没留给她。

  简直离了个大谱。

  沈丽姝不是吃亏的性格,当下提出要求,瓜分了她多少幅画就得还她多少幅,最好也是他们亲自作的。

  当然若是用自家收藏的名家名作交换,她也不会介意的啦。

  然而如今的读书人,不仅要学习君子六艺,琴棋书画也都是基本技能。

  文人相轻,朋友们疯抢沈丽姝的画,主要是因为她融合上辈子的素描功底,在时下看来颇有几分灵动和意趣,才显得与众不同了些,他们可不觉得自己真就不如她了,自是满口应下这个要求。

  沈丽姝看穿了他们各种不服的心思,趁机提议,“那下回再来庄子上,带上各自的画作,大家互相鉴赏?”

  众人表示这个提议很好,他们下次还来。

  沈丽姝就这么轻松达成了下次再约的小目标。

  人群中的徐力悄悄给表姐点了个赞。

  聊了一两个小时的艺术,从书房出来,阳光正好,正是露天烧烤的好时候,沈丽姝领着他们去选定的烧烤地点,那边有亭子有长椅,还挖了个中小型池塘养养锦鲤荷花,搭了一架藤蔓秋千。

  尽管很馋江南园林,沈丽姝也没在庄子上弄那些亭台阁榭、假山流水。既是考虑到这样造价太高昂,也担心花了钱最后建成四不像。

  想要江南园林,还是攒够了钱直接去江南买现成的吧。

  倒是等开春后会准备在院子周围种一圈竹子,既充作篱笆功能,等长成后还可以一茬一茬砍了制成竹签,供给烧烤店。

  不过沈丽姝这怎么舒服怎么来的庄园风格,也让大佬等人耳目一新,看见石桌长椅旁摆好的烧烤工具,也倍感新鲜有趣,秉持着“君子远庖厨”原则的朋友们,当时就挽起袖子,在沈丽姝和小伙伴们的指导讲解下,津津有味动起手来,哪怕有些地方烤焦了,自己烤的串也美味无比。

  大概是一起抢过劫的关系,明显看得出来他们的距离在迅速拉进。

  刚开始他们都只是矜持的打过招呼,就跟自己熟悉的人抱团了,后来林辰松跟秦沣搭过话,双方都是考生,一个在准备今年的春闱,另一个准备秋闱,也算殊途同归,拥有共同语言,就此熟络起来。

  而秦沣也是个不认生的,面对其他人都有些敬而远之的“程昭”,他接触下来发现对方也并非面上那般不近人情,大约是出身高贵,性情稍有些目下无尘,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同为官宦子弟,他们家虽跟程氏少有来往,秦沣也是听过大名的,难得能结交一二,很快就瞅准时机上了。

  有他在其中穿针引线,以林辰松为首的师兄弟们也顺利跟大佬搭上线。

  随着诱人的香味弥漫这个院子,众人之间氛围也变得融洽和谐起来,说说笑笑之间,连动作上都有了几分默契,彼此互相配合,很快就做得有模有样了。

  年纪大些的忙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祈哥儿几个小少年,一上来就跟沈三弟秦容这些同龄的小伙伴打成一片,兄长们不想让他们添乱,于是几人尽情的在庄子里上蹿下跳,跑累了就坐在旁边等投喂,一边托腮听陈大郎讲故事。

  烧烤火锅管够,还有酒水饮料供应,大家从阳光普照的下午嗨到了明月当空,吃饱喝足又在庄子上歇了一晚,第二天才意犹未尽的告辞回家。

  事实证明,大佬不但记忆力好到惊人,眼力更是洞若观火、细致入微,只有他注意到了沈丽姝家里车辆不足的问题,离开前顺势发出邀请:“马车想来还要送客回城,你们姐弟几个不如坐我的车?”

  沈丽姝已经蹭过大佬的豪车,就没那么馋了,笑着解释道,“大弟他们也不能耽误功课,正好跟林大哥他们一起回去,我们几个还要留下收拾一番,明儿才回城,自家的车倒也够用了。”

  “那就好,我们先走一步了。”金主爸爸的车架率先出发,剩下两拨人也紧随其后,马蹄踏过扬起阵阵尘土。

  这时,大言不惭说留在庄子收拾残局的沈丽姝,迫不及待朝小伙伴们招手,“走,咱们拆礼物去!”

  徐力/沈大路/贞娘:……

  不愧是你。

  沈丽姝和小伙伴们兴致勃勃拆礼物的时候,得知客人离开的齐叔叔又翘班了,亲自抱着小奶狗到了庄子,“听说你这边不得闲,我回去就先帮你接到睢县,特意养在了屋里,你瞧瞧,是不是油光水滑的,养得特别好?”

  “齐叔叔帮我把初一接回去,其实是想自己先玩几天吧?”沈丽姝嘴上这么说着,身体却很诚实的飞快接过小狗狗逗弄起来,“小初一来阿姊怀里,还记不得阿姊?”

  没见过这么对狗的徐力和沈大路闻言都喷了,一言难尽的吐槽。

  徐力:“怎么叫初一啊,跟人名似的?”

  沈大路:“姝娘你把自己当小狗的姐姐,那我们大家是不是也得认个狗弟?”

  齐青早就见识过姝娘狗奴的一面,此时还是忍不住哈哈大笑,“可不是,一窝狗崽都是大年初一生的,别的都叫旺财富贵吉祥,就它叫初一。”

  沈丽姝被嘲笑了也不以为意,笑眯眯纠正堂哥:“不是狗弟,是狗妹。”

  沈大路:……

  小伙伴们刚开始还对姝娘这痴迷小狗的模样有点嫌弃,但很快他们自己也沦陷了,初一是山东细犬,说白了就是中华田园犬,众所周知它们都是燃烧颜值长大,两个月大的小狗正处于颜值巅峰期,圆头圆脑圆眼睛,奶呼呼的小模样轻易萌化人心,就连叫唤也是奶萌的嘤嘤声,要多娇软有多娇软,几人不知不觉就开始围着小狗打转了。

  哄了半天,发现小狗只会扒拉沈丽姝和齐青的衣角嘤嘤,徐力当时就成了柠檬精,“这么个小不点,就学会看人下菜碟了,怎么我们连摸一摸都不行。”

  终于把小狗接回家了的沈丽姝,此刻只觉得自己宛如人生赢家,骄傲挺胸,“因为它认主,只跟我最亲。”

  倒是笑眯眯看着他们追着小狗逗的齐叔叔颇为好心,解释道:“这小狗很机灵,我们去看过几回,它大约记住了气味,才会只围着我们打转。你们跟它多熟悉熟悉,也是一样的。”

  忠实姝吹的贞娘却有不同意见,“不是的,姝娘就是招小动物喜欢,家里的雪团也跟姝娘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