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谈成的价格也很合理,直接找到保正,说明是这片地的主人要建庄子,保正一听老主顾了,不能宰人啊,遂召集村民让商量个合适的价格。
很快人员就位,热火朝天的开始打基地。
开工前期,徐师傅经常两边跑,既要去施工现场监督指导,还要抽空跟甲方继续抠细节,忙得团团转,等设计方案最终定稿,他也就长驻施工现场了。
沈丽姝对他也是越来越满意。
不过作为庄子的主人,下面的人再靠谱,她也不能安心当甩手掌,开工后也是频繁来往于汴京和睢县之间。
为了保障她的人身安全,沈大伯沈二伯俩兼职保镖每次都得同行,家里的门房朱伯几乎就成她的专职司机了。
就这样整天进城出城的,索性把买车计划提上日程。比计划中提前了一段时间,过程倒也顺利,沈爹托了熟人帮忙相马。
马是活物,可不能一味的追求性价比,沈丽姝他们在内行的帮助下,买到一匹正值壮年、健康状态良好的棕马,已经很满意了。
这天,沈丽姝又坐着自家马车去睢县。
官道上不见几个老百姓,因为这会子满山遍地都是小路,老百姓都习惯了抄近道,并不是说官道禁止普通人同行。
不过普通人走官道也确实要多注意,碰上官差的车马需要提前避让,不可以耽误人家公务。
感受到身后的马蹄声和尘土袭来,朱伯忙跟车里头的人打过招呼,就熟练的指挥和他一起赶车的沈大伯去边上让路。
他听得出来,这动静不是一两匹马能做到的,身后的不是出城办事的官兵,就是达官贵人的车架,都是他们需要让路的对象。
沈丽姝也有经验了,默默按住车帘子,尽量不让滚滚的尘土飞进车内。
停在路边等了两分钟,后边的高头大马已经赶上来了,沈大伯捂着嘴对着车内道:“那几个骑大马的瞧着是侍卫,护卫着中间一辆马车。”
那马车十分豪华气派,饶是他们在汴京,也不是天天可以看见的。沈大伯很想跟侄女八一八,奈何自己词汇量稀缺,只能作罢。
沈丽姝看不到这热闹,但耳朵听见了络绎不绝的马蹄声,想象了下有钱人的快乐,最后提醒道,“现在灰尘一定很大,咱们再等片刻,让前边的车队先走。”
沈大伯和朱伯也不想跟在别人马蹄后面吃灰,很是痛快的应了。
结果前面的车架非但没走远,反而慢慢加速直至停下,一个侍卫调转马头朝他们而来,速度之快,沈大伯和朱伯都来不及反应,只听见一个洪亮的声音:“请问车内是沈家小娘子吗?”
沈大伯和朱伯被这架势吓得面容失色,沈丽姝却听出了两分熟悉感,果断掀开车帘,“是秦大哥啊,你们这是跟程公子出城?”
她和小伙伴当年更熟悉的侍卫大哥柳丛已经升职加薪了,去了禁军当校尉,听说官职不是很高的样子,但承平年间,又是在中央当军官,活少钱多离家近,日子过得可滋润,柳大哥如今娶了老婆生了儿子,上个月还呼朋唤友去他们那撸串。
后来的这位侍卫头领秦大哥性格面相就很严肃了,也只有沈丽姝敢喊大哥,徐虎他们见了都规规矩矩叫秦侍卫。
而秦侍卫虽然一板一眼,跟在主人身边也看到了他的重视,更不敢轻慢这位看似行商的小娘子,见她掀开帘子探出来,立刻翻身下马,拱手道:“果真是沈小娘子。”
沈丽姝颔首微笑,正想问问她在车里被遮得严严实实,秦侍卫怎么知道是她的,去她家见过沈大伯和朱伯应该只有大佬本人,侍卫大哥们好像没打过照面吧。
只是还没张口,又听见对方说,“沈小娘子,我家公子请您上车一叙,不知方便否?”
“啊?”沈丽姝下意识从车窗探出头,看到了前面停着的那辆马车,眼底闪过惊叹。
她算是明白大伯特意告诉她好多人护卫着一辆马车的细节了。
这辆车,真的是相当相当豪华气派。
人家说低调奢华上档次,但真正奢华到一定程度,是根本低调不起来的。
比如金主爸爸出城的座驾,宽敞程度堪比现代房车,目测得有三五匹马才能拉得动,这阵仗,谁看了都得跪。
沈丽姝他们这阵子去租车行跟回家似的勤,自觉见识了各式各样的马车轿子,这会儿打眼一瞧,还是发出了没见过世面的惊叹。
封建王朝,真正的好东西不是去外面花钱能享受的,很多东西要达到一定的层次地位才有资格使用,金主爸爸这种规格的马车,他们平时见一眼都算奢侈,有机会上去坐一坐,那她能吹一辈子了。
面对摆在眼前的邀请,沈丽姝满脑子写满了心动,礼貌性的客气两句,便盛情难却了,兴冲冲撩开车帘就要出去。
刚回过神的沈大伯沈二伯又傻眼了,面露犹豫道:“姝娘……”
坚决要蹭豪车的沈丽姝摆摆手,“没事,我就过去打个招呼,程公子是熟人了,上次我生辰他也来了,大伯二伯你们应该见过的。”
沈大伯沈二伯:就是因为见过,印象尤其深刻,才不敢放她过去啊。
这位公子一身高不可攀的贵气,就差在脑门上刻下不好惹几个字了,姝娘要是过去受了欺负,他们也没法帮她出头。
两位伯父做不了大侄女的主,让他们跟着过去又不敢,再说人家也没邀请他们,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她头也不回的离开
沈大伯甚至在侄女跳下马车的时候,伸手扶了一把。
沈丽姝就这么迈着轻快的步伐潇洒离开,大佬豪车周围的护卫纷纷下马打招呼,她也无暇多顾,只匆匆点头应付,注意力全部放在车身上。
靠近就能看到,这马车最值得惊叹的,并非它超出寻常的尺寸,车身更是雕梁画栋、无一处不精美,越看越惊艳。
有钱人的快乐再一次突破她想象!
沈丽姝不由暗想,明明金主爸爸在城内使用的车架很低调正常,可见这才是他真正该有的排面。
难得被她撞见,可不得围观彻底一点。
可惜豪车里清冷低沉的男声,打断了她的容易算盘。
“上来吧。”
伴随着这道熟悉的声音,还有一只白皙如玉、骨节分明的手,从绣着繁复花纹的帘子里朝着她伸过来。
一路殷勤把人引到车前的秦侍卫脸上闪过一丝错愕和震惊,下一秒便深深地把头埋下去,只立在边上恭送沈小娘子上车。
而沈丽姝却全无感觉,视线顺着这堪称艺术品的手往上移,忍不住倒吸一口气,大佬家的马车帘子都这么富有艺术性。
不愧是他,壕无人性啊!
她自来无拘无束,没跟着小伙伴上房揭瓦,但也差不多,平时搬砖总免不了爬上爬下,练就了还不错的身手,至少坐自家的马车,她从来不需要马凳,更不用人扶,蹭的一下就上去了。
弱柳扶风这四个字,怕是此生都与她无缘。
但大佬家的马车还是不一般,底盘都高了很多,沈丽姝的身手倒不是爬不上去,但姿势可能不会雅观,这么多人看着呢,沈丽姝愉快接受了金主爸爸的帮助,然后顺着他的力道,自己基本没使劲,轻轻松松被拽上车。
上车先看到大佬左手边摊开的一本书,沈丽姝第一反应是:他好会装哦。
第二反应才是:咦,诺大的车厢连个端茶倒水的丫鬟小厮都没有,这不科学!
第152章
沈丽姝后知后觉这样有些不妥。
没记错的话, 金主爸爸刚好比她大两岁,他们都不是小时候了,适龄的青年男女独处一室不太好。
再说小时候也没这样单独相处过, 大腿身边总是少不了人的。
不然还是打个招呼就跑吧。
然而一转头, 沈丽姝就把这个打算忘得一干二净。
车内没有伺候的下人,高岭之花的金主爸爸宛如走下神坛, 屈尊降贵的亲自招待客人, 邀请她坐下,给她泡茶,把瓜果点心一一摆在她跟前……
她何德何能啊。
意志力薄弱的沈丽姝没抗住这波糖衣炮弹, 当时就愉快的吃吃喝喝起来。
这会儿天气说热不热, 但马车因为不能开窗, 里头是有点闷的, 可这辆车角落就摆上了冰盆, 沈丽姝一进来就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凉舒适, 空气中若有似无的飘过一道香味, 清爽宜人。
甚至刚从暗格里取出的瓜果都带着一丝凉意, 就像是刚冰箱出来, 一口咬下去汁水丰沛、清甜可口,这种享受让她如何拒绝?
沈丽姝已经坐了几个小时的车,正觉腰酸背痛, 如今倚在大佬家宽敞到可以躺下打滚的豪车里,屁股底下和身后都是十分柔软的靠垫,吃着美味的水果糕点, 幸福惬意的眯起了双眼。
车队重新出发, 沈丽姝才发现同样的官道, 人家马车只轻微摇晃, 连杯中茶水都没溅出来。
原来大佬车里放书不是装逼,只是贫穷限制了她的想象力!
沈丽姝在内心真诚的道了个歉,忍不住又拿了个咸口的酥饼,不比市面上卖的,这叠酥饼做得极为精致玲珑,铜钱大小,一口一个嘎嘣脆,幸福。
吃着美食,才抿过一口的杯中又被续满了茶水,溢出的热气刚好氤氲了青年浑身的贵气,只衬得他眉目如画、清俊非凡,声音也像是柔和了几度,“你们这是去哪?”
“去睢县。”在金主爸爸面前不用藏着掖着,沈丽姝一五一十交代道,“我在睢县买了块地,想建个庄子种些粮食果蔬,刚好酒楼和烧烤店都用得上这些。”
清冷的眉峰上挑了挑,眼底泄露了几缕笑意,“又是你自己的主意?”
这个表情她懂,是赞赏的味道!
沈丽姝坐直身体点头,准备好了接受来自金主爸爸的肯定,却没发现自己亮晶晶的双眼,像极了家里小弟养的那只波斯猫要小鱼干的模样。
赵宗霖轻咳两下,很配合的鼓励肯定了两句,才关心道:“只是怎的选这么远?”
金主爸爸心情不错的样子,沈丽姝便也没说“不想拿小事麻烦他”的扫兴实话,而是拍了拍脑袋,半真半假的感叹:“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请程公子帮忙。”
赵宗霖不轻不重的道:“下回可要记得。”
“嗯嗯。”沈丽姝不走心的点头应了,“还没问您这是去哪儿?”
“去南京,替父母探望一位长辈。”
他口中的南京,并不是后世熟知的那个六朝古都南京,而是指商丘。
本朝的国都汴梁、汴京,又称东京,另外还有三大陪都,分别是西京洛阳、北京大名和南京商丘外。
东京西京享誉千年盛名,北京南京则渐渐没落了。
不过这会儿正是陪都南京的辉煌时刻,身为全国的副行政中心之一,南京城内最不缺的就是达官贵人,金主爸爸说去南京看望长辈,非常合理。
去南京刚好要经过睢县,还可以再蹭一段豪车呢。
“这次去南京可要待一阵?”她看见后头还有一车东西,猜测都是些行李礼物。
“不会,三两日就回了。”
沈丽姝:……
出门三两天带这么多行李,金主爸爸越来越壕无人性了。
“你的庄子在睢县哪里?”
沈丽姝报了最近的乡镇名字,不想金主爸爸也知道那里,笑道:“那边还不错,路线也合适,待会正好去参观参观。”
啊这?沈丽姝就有点迟疑了,“庄子刚打好地基,到处乱糟糟、尘土飞扬,也没什么好看的。”
金主爸爸表示来都来了,沈丽姝也不好再拒绝,最后让朱伯他们把车赶到前面带路,领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去了庄子。
沈丽姝在车里的劝谏毫不夸张,庄子上现在除了堆得到处都是木材石料,和勤劳如蜜蜂的建筑工人,其他什么都没有,她都不知道能请大佬参观点什么,看看她家地基打得有多牢固吗?
然而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见惯了阳春白雪的金主爸爸好似对这场面充满好奇,拒绝了侍卫的陪同,只兴致勃勃让她领着四处参观,甚至很想往施工队里头扎的样子。
沈丽姝哪敢领这尊大佛去施工现场,要是磕了碰了她可赔不起,只好引着人往偏僻处走,从小生活在膏梁锦绣堆里,那就感受一下田园风光吧。
实在没有能拿出手的,沈丽姝最后把湖泊夸了又夸,两人又去湖边逛了一圈,远离人群喧嚣,感受了一会儿静谧美好。
直到徐师傅让人来请她,有点突发状况,最好她亲自去瞧瞧。
这回沈丽姝到底没拦住,只能带着十分想要体察民情的大佬同去,看到了他们的设计手稿,又是好一阵欣赏。
沈丽姝觉得自己真是不懂这些有钱人。
金主爸爸这一参观就舍不得走了,秦侍卫不得不过来催促,“公子,时辰不早,那边恐怕等急了。”
他这才把手稿还给沈丽姝,还有些依依不舍的样子,“待庄子落成之日,希望还有机会上门参观。”
她跟徐师傅联合做出的设计就这么优秀,以至于让见多识广的金大腿都惊为天人?
沈丽姝半是怀疑半是自豪的点头,“您肯赏光前来,我们只会蓬荜生辉,到时一定把请柬送到。”
“好。”
终于送走大佬,沈丽姝这才能忙起正事,认真查验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哪怕金主爸爸等着参观,她也没打算改变计划,自己梦寐以求的庄园豪宅,当然要按照心意好好建,又不差钱不缺人手,谁也不能打乱她的步调。
于是数月过去,赵宗霖迟迟没等到庄子完工的好消息,倒是接到手下来报,扬州城的小郎君即将开业。
“沈小娘子日前已动身去了扬州,世子,可要让扬州别苑的管家备上一份贺礼?”
“这么快?”赵宗霖搁下狼毫笔,看着刚写好的一幅字摇头,“不必,让珍宝斋出面就是了。”
身为宗室子弟,他们不需要削尖脑袋去考科举,想当官有绿色通道,随时都可以,只眼下东宫悬而未决,时局越来越不稳,又因着曦哥儿的关系,他家已经站在了风口浪尖,父亲身在局中无法脱身,只能由他暂避锋芒。
他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不做官,只能帮着父母打理家中产业。
珍宝斋和扬州别苑都是他们家的产业,没有刻意藏着掖着,但比起明晃晃挂着“赵”字的扬州别苑,珍宝斋的底细还要花功夫打听,自然低调一些。
立在一旁等待命令的手下眼底闪过一丝讶然,世子长大了,他们都能看出他对那位小娘子的心思,这是沈小娘子第一次出京,他还以为世子就算不亲自前去照拂,也该让别苑管事出面,这样才能让扬州城那些豪强大族忌惮三分。
不过他转念一想,沈家这次都跟孙氏合作了,倒也用不上世子雪中送炭,他们只需要锦上添花,珍宝斋出面倒是刚刚好。
念头转过,这人已经得了令,躬身退下,独留青年依旧端坐书房,目光看向窗外默念:“扬州城——”
沈丽姝一行抵达扬州城的那天秋高气爽,结束了连日的水上生活,脚踏实地了竟还有些不习惯,一时间谁也没率先迈开脚步,来接人的徐力很有经验,“坐船晕不晕,要不先回住的地方歇一天?”
毕竟是第一次坐船出远门,刚上船的头两天,大家多多少少都有点反应,不过跟沈丽姝出来的小伙伴个个年轻力壮,身体素质好,很快就适应了这种状态,一行人在船上看不同的风景,说说笑笑打打闹闹,这趟旅程还算新奇愉快。
现在下船了,大家精神上还是亢奋的,并不如何疲惫。
沈丽姝见状拍板:“直接去店里,住的地方远吗?”
“宿舍是在店铺定下来之后找的,很近,就在店后面的巷子里,不过从港口过去得走两柱香的时间,咱们要不要叫几辆车?”
沈大路忍不住提议道:“这些天坐得腰酸背痛,还是走路过去吧。”
“是啊,两柱香也不是很远。”
沈丽姝:“好,我们走路,叫辆车把行李拉上就行。”
在她的提醒下,他们自己出差的行李倒是都比较精简,只是徐虎他们来扬州几个月,都没休假回去过,家里惦记得不行,准备了好多吃的穿的用的让他们捎上。
开口的都是长辈,沈丽姝和小伙伴们也不好拒绝,于是这趟行李还是相当可观。
把自己当半个东道主的徐力遂招来车夫,三两句谈好价格,对方麻利的帮他们把行李扛上车就走,大家则一身轻松的跟在后面,边走还边听徐力介绍街道和各家名店,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
扬州城的小郎君烧烤店,同样是一栋三层的小楼,屋后也有一条清澈的河流,外头挂的灯笼牌匾、室内的装修格局,通通都跟总店一模一样,沈丽姝在外面仰头看着,恍惚间以为他们梦回汴京了。
不过随处可见的柳树,及时把她拉回了现实。
汴京城内有些地方也移植了柳树,但毕竟是少数,而扬州城内却是三五步就能见到一棵,都快成这座城市的标识了。
听到动静从店里出来的徐虎几人,没有错过他们一瞬间的失神,颇为自得的问:“怎么样,这店找得好吧?”
“干得漂亮!”大家纷纷表示赞扬,扬州城的门店延续了他们一贯的风格。
沈丽姝也毫不吝啬赞赏,早知道一起创业的小伙伴能力不错,但还是触不及防被他们秀了一脸。
第153章
万事俱备就差开张, 沈丽姝南下除了带团队里的骨干,还有一个让徐虎他们意想不到的人——说书先生的儿子。
他们定期写给她的汇报信中,提到过扬州城市民的反馈很不错, 可能去汴京撸过串的没几个, 但竟然有不少人对他们有所耳闻,装修进程过半的时候就讨论开了, 徐虎几人发现以后, 便灵机一动请了些人去各大茶楼酒馆造势,讨论度瞬间飙升,一时间把他们家的名字传得沸沸扬扬。
那些托表示扬州百姓都很欢迎他们的到来, 尤其得知这是汴京以外的第一家, 立刻与有荣焉起来, 认为这是他们对扬州城最大的肯定, 因此就连普通人都准备开业的时候进店支持一下, 也见识见识京城百姓喜欢的吃食, 大不了吃完这顿一个月不下馆子。
普通人尚且这样想, 不差钱的只会更加趋之若鹜。
这个群众基础是非常好的, 徐虎依照经验, 提醒沈丽姝多带点人手,以免开业期间忙不过来。
但沈丽姝觉得来都来了,不顺势搞一波市场营销说不过去, 顾客这种生物多多益善,于是就把风靡京城的说书先生他儿子也捎上了。
这位先生在汴京的茶楼酒肆说了十几年故事,不温不火, 直到被沈丽姝挖掘出来, 一夜走红, 从此游走于汴京城的高门大户之间, 赚得盆满钵满,前来拜师的队伍能从汴京排到洛阳,但这位先生却深谙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陆续把几个分别在学算账、学写诉状的儿子们叫回家,还是跟他学说书比较有钱途。
被沈丽姝薅来的是他陈二郎,刚出师不久,还没什么名气。
她当然更想要经验更丰富的陈大郎,但陈先生不答应,看在她是提携自己的贵人面上,才和你勉强同意让老二跟她走一趟。
陈先生知道,他们东家年轻貌美的外表下,是商人特有的“无利不起早”本性,她把人带走,不把最后一丝价值榨干是不会放人回来的
能舍出一个老二已经是底线,老大是要继承衣钵的,实在不敢让东家带走。
知道自己被当成黑心煤老板的沈丽姝表示无奈,最后也只能退而求其次,把陈二郎捎上,心想陈先生都做好了二儿子跟着她有去无回的准备,那她还真就黑心给他们看看!
她出大纲让写手完善的爽文流小说,又经过陈先生几年间不断的润色修改,剧情十分饱满跌宕、引人入胜,让汴京城的百姓每每听得如痴如醉,扬州城的百姓没道理不吃安利。
眼下局面很不错,可谁也不会嫌钱多不是?
把陈二郎放到店里吸引顾客,沈丽姝才觉得这波是真稳了,安心坐等数钱。
他们一行人到扬州的第五天,小郎君扬州店盛大开业。
经过了开业前一波接一波、令扬州百姓眼花缭乱的宣传造势,开业当天又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彻底点燃了全城百姓的关注,大半市民纷纷涌向此处围观,造成了店门口人山人海的盛况,一如他们当年第一家门店在汴京开业。
当然也有不一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