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顾客们也不是很在意看不看得见冰块,只要喝起来够冰够过瘾,就是合格的冷饮了,把硝石制冰改成硝石冰镇,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至少顾客们都比老板满意。
而老板只要看到每天的营业额,那点计划失败的不甘,就彻底烟消云散了,还反过来安慰自己,她想象中的制冰术相当于制冰机,而真正做出来的大约是冰箱一样的东西。
就算二十一世纪,也不是人均制冰机的,冰箱它难道就不香吗?
有冰箱还是很香的,不仅营业额提高,就连上班环境都得到了改善,这么一大缸冰水放在后厨,像是台天然空调,小伙伴们可以轮流过来蹭空调。
等天再热起来,他们的宿舍和家里也可以利用上这个天然空调,岂不是美滋滋?
沈丽姝于是放下了最后一点遗憾,专心致志开发新产品,赶在枇杷下市之前,推出了三款杨梅新品,分别是冰点杨梅、杨梅水和杨梅冰茶。
冰点杨梅的做法跟酸梅汤有点类似,放足量的糖和水大火煮开后,再小火熬十五分钟,放凉后开始冰镇,客人点餐后只需随取随用。
杨梅冰茶其实就是杨梅乌龙茶,当然这时候还没有乌龙茶,不过好在首都的物产丰富,市面上的茶叶品种齐全,她舌头也比较灵,综合口感跟成本后,选择了闽州的一种青茶,味道清爽有回甘,她觉得跟上辈子喝的乌龙茶有点像,也不是什么名贵品种,用来煮果茶再适合不过。
奶茶的话她还是更倾向于红茶,原因无他,伯爵奶茶的名字太深入人心呢,让她穿越了还念念不忘,红茶跟牛奶才是绝配!
说回杨梅冰茶,做法也简单,杨梅、糖和茶叶加水煮沸,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全程中小火,煮到色泽红亮就可以了,同样是放凉后冰镇,如果有条件加一片柠檬和几颗荔枝最佳,没有问题也不大,买得起杨梅就很棒了,她自己都觉得自己豪横!
至于杨梅水,名字最简单朴实,却是沈丽姝个人认为最绝的,绝对让人大跌眼镜,因为它是用杨梅和苦瓜熬出来的,当然致死量的糖必不可少,熬成杨梅苦瓜酱后就可以直接冲水饮用,做法看似简单,但味道绝对不敷衍,这样慢慢熬出来的杨梅酱,酸甜可口、入口即化,吸饱了杨梅汁的苦瓜酱更是再无半点苦涩味,只有让人欲罢不能的酸甜味道,和那胶胶糯糯的口感!
正式上架前,沈丽姝找小伙伴们试吃,大家对冰茶和冰点杨梅赞不绝口,唯独听到杨梅苦瓜酱时疯狂拒绝,把这个当黑暗料理,但当沈丽姝强势让他们品尝后,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真香了,痛哭流涕求姝娘再给一口苦瓜。
以前的苦瓜他们爱搭不理,如今的苦瓜他们高攀不起。
因为跟杨梅和糖成团出道的苦瓜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这样一碗冰镇的杨梅水定价也要四文钱,小伙伴们每人少吃一口,就能多卖好几百文了。
当然钱不是重点,重点是甜食吃多了不好,会蛀牙会长痘会发胖还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得不偿失~
所以给大家再续一碗杨梅水后,沈丽姝就把罐口给封上了,“明天就要上新品了,都想好怎么跟顾客推荐了吗?”
小伙伴也不是白试吃的,把新品尝过一遍后,你一言我一语的,也能把特点和优势总结个七七八八,沈丽姝再帮他们总结并重新组织了一下,就是一套完整的推销话术了。
敲定了推销话术,还有小伙伴给沈丽姝提议,“姝娘,杨梅苦瓜酱名字是不是改一改?苦瓜听起来有点吓人,不像正经渴水。”
沈丽姝从善如流的点头,“可以,就直接叫杨梅水吧,简单大气。而且只要咱们自己人不透露,客人多半吃不出这里面有苦瓜,那想跟着卖杨梅水的店也学不到全部,我们可以放心的告诉顾客,这个杨梅水是本店秘制招牌,在汴京找不到第二家如此正宗的店。”
聊起营销方面的话题,沈丽姝就有点刹不住车,一个个想法就跟没关闸的自来水龙头一样不停往外冒,不知道的还以为市场营销才是她的老本行。
沈丽姝欲罢不能,小伙伴们也格外配合,尤其是经理和副经理,走马上任快满二十天了,徐虎和沈大柳越来越能适应新的岗位和身份,搬砖的激情不降反增。
尤其是姝娘回到店里研究冷饮后,带动各部门的销量稳定提升,才过去半个月,他们基本能确定这个月的盈利超过上个月,已经不是问题了,问题是会超出多少。
要知道,开业那个月有促销活动和顾客的新鲜感加持,才能创下净利润一千多两、平均每天净赚五十两的辉煌业绩,可这个月都没有了新鲜感,竟然也保持了这个成绩,叫人如何不备受鼓舞!
徐经理和沈副经理配合着沈总的营销和研发,看着一天天增长的KPI,简直充满了成就感,每天睁开眼就想搬砖,风雨无阻、不知疲惫。
其他小伙伴都预订了休假日期,已经休完假的也有七八个了,唯独他俩不为所动,一幅要为公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架势。
而眼下,姝娘又有一个上新大动作,还是这般好吃美观又新鲜的杨梅冰饮,以他们对老顾客的了解,应当是不会错过这个热闹的。
这波又要血赚!
徐经理和沈副经理已经控制不住想要搞事的双手了,沈丽姝聊起营销方案,就他俩最积极的加入讨论,再加上其他小伙伴也偶尔有点想法心得提出来,就造成了七嘴八舌的火热场面。
但热闹只属于他们这群的祖国花朵,沈三伯沈四伯和徐二舅三个大人什么都没有。
沈丽姝最初把沈四伯拉进团队,是觉得先培养起来,以后让沈四伯这个大人替她协助大局,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小伙伴一个个都比沈四伯成长的快,进步神速,年纪小本事可不小。
不知不觉,他们都成了她的左膀右臂,又有白手起家、一起创业的情谊在,沈丽姝当然选择提拔小伙伴们。
不过沈四伯几人也有新的安排,大人能干的工作可多了,帮小伙伴们干点重活,搬搬货,晚上值夜班,以及当店里有人闹事时出来当保安维持秩序,让闹事的知道他们小郎君不都是被人欺负的小孩子,也是有大人在的。
然而真正开店了才知道,汴京治安可好了,太平盛世,他们开业一个多月,一次闹事的都没碰上!
备用保安根本没机会出现在大堂。
几位长辈白天只负责后厨工作,什么服务推销收钱跑腿,统统跟他们没关系,当沈丽姝和小伙伴们开会的时候,三人就轻松自在的在旁边围观,就连在家里很活跃的沈三伯,如愿以偿进城打工后,也彻底沉浸下去,也有可能是被沈四伯忽悠瘸了。
沈三伯觉得老四是前辈,值得他学习,正式进城前还跟侄女保证过,他就跟她四伯一样安分守己、让干啥干啥,来了以后果然事事向沈四伯看齐,不多说一句话,也不瞎拿主意,不知不觉也混成了一条咸鱼。
咸鱼沈三伯对此一无所觉,因为一边躺在舒适区一边也把钱赚了,自我感觉就很好,积极争取进城名额果然是他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决定!
但他到底不是沈四伯那闷葫芦的性格,他还是很喜欢聊天吹牛的,不想打扰孩子们的正事,便只是自认很小声的在老四和徐老二耳边感慨,“哎,咱们的秘制招牌是不是有点多?”
沈丽姝幽幽的看了过来,居然嫌自家的招牌产品太多的,三伯这说的是人话吗?
她不管,天王老子来了,杨梅水也是他们的独家招牌。
沈丽姝倔强的按照计划推出新品,一如他们的预料般大受欢迎,尤其是一到晚上,店门口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好多都是特意过来撸串吃冰的。
这天晚上,还久违的又见到了在高级进修班疯狂学习的秦郁松。
当时不是很巧,沈丽姝在后厨忙着,她研究新品的这段时间,小伙伴们没放下成长的脚步,越来越能独当一面,所以在高峰期的时候,惦记着新宠冷饮的沈丽姝,偶尔也能离开大厅溜去后厨把关。
不过像秦郁松、杨探花、“程公子”这类大佬造访,就算沈丽姝当时不在现场,小伙伴们也会及时通知她,怎么着也得给一直用金钱支持他们的大客户们打个招呼,以示感激和重视。
接到通知的沈丽姝就带着被受欢迎的杨梅三件套上去包厢找秦叔叔寒暄了,一进门本来就要邀功,表示终于实现了请他吃最美味冷饮的承诺——这是他一句话就帮她解决了硝石问题的时候,沈丽姝大言不惭给出的承诺。
也不能说大言不惭,她骄傲觉得自己有骄傲的底气,如今被她一手带起来的杨梅热就是最好的证明。
据说历来被炒成天价的岭南荔枝,这次都被杨梅的高光时刻,衬得有一点点黯然失色。
当然也只是一点点,荔枝依然是贵族才能拥有的奢侈品,沈丽姝如今的收入,倒是可以任性一回,斥巨资买上一斤给家里人尝尝鲜,让每个人都能分到一颗完整荔枝!
然而这也就是极限了,再多买一颗她都心痛的程度,还不如以后有条件了组团去岭南旅游,爬荔枝树上直接啃来得过瘾。
把荔枝饮品也加入到新品列表什么的,只能做做白日梦。
你爸爸还是你爸爸,荔枝能被炒成天价,真的不是光靠文人吹捧,人家就有这个实力,从古至今都是白富美,沈丽姝目前还高攀不起。
可恶,有生之年她一定要把传说中的馥郁妃子饮复刻出来!
不过对自己一手带起来的汴京杨梅贵现象,沈丽姝也是有那么点志得意满的,虽然这个结果导致自家的冷饮成本跟着日渐上涨,但她有先见之明,定价就给足了成本空间,杨梅再两翻倍他们也有得赚,反倒是这个热度让小郎君的逼格又提高了一截,最明显的变化就是VIP包厢,开始有供不应求的趋势了。
尤其是今天中午,VIP包间第一次在白天满座,因为陆续来了三波贵气逼人的夫人小姐,并且赶上最后那间VIP雅间的,是四五位十二三岁的小姐姐。
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沈丽姝觉得他们家的包厢有可能成为白富美小姐姐的茶话会房间,想想就期待呢。
请秦叔叔品尝她的杨梅新品,沈丽姝就像交出了满分答卷般,内心满满的成就感,抬头挺胸的推开包厢门进去,看到现场画面,她难得傻眼了。
去后厨通知她的小表弟也忙得团团转转,遂没有详细介绍,只说是秦大人来了,他是趁着帮其他VIP顾客取餐的机会,顺路通知她的,说完就端着热气腾腾的餐盘走了,沈丽姝没来得及多问,也没多想,天真的以为秦叔叔这次还跟以往一样,又是带了同僚或者朋友或同年呢,然而推开门就懵了。
好家伙,秦叔叔没带朋友没带同事,当然也没带美女,他只是普普通通带来个幼儿园小班队伍。
一二三四五六七……这么多小朋友,沈丽姝麻木地把包厢门关上,在小萝卜头们期待的注视中上前,放下餐盘说:“抱歉,饮料带少了,我再去下去取一些。”
秦郁松倒是一派自然,笑着问她,“杨梅水可有不冰的?”
沈丽姝点头,刚好还有一批在排队等待冰镇,正适合这群小朋友们。
果然就听到秦叔叔说,“那就取些不冰的,大晚上的,小孩子不合适喝太多冰的。”说着又道,“我们人多,你一个人可能拿不过来,让砚青陪你走一趟吧。”
砚青是秦叔叔的书童,如今据说也变成他的秘书了,帮他处理很多事情,沈丽姝也跟对方打过交道,倒也不客气的点头:“好的,那还要给秦叔叔再那些冰杨梅吗?”
“那就再来一份杨梅冰茶吧,有同僚品尝过后对我们赞不绝口,我也想尝尝。”
开业那天秦叔叔带来的几位同僚,后来也成了回头客,他们也带同僚朋友,同僚朋友也带同僚朋友,以至于小郎君成了一些文人们撸串作赋的好去处,风雅中透着一丝烟火气,就……很生活化,吟诗作赋的读书人也要吃喝拉撒,也有七情六欲,没毛病。
所以他说同僚回去安利自家的新品,沈丽姝一点也不意外,麻溜的下楼把他们要的饮料配齐,在秘书叔叔的陪同下又飞快回来,随便还取了几碟子零嘴。
小朋友们见着新鲜吃食,很是积极的坐在桌子旁开动,神奇的是也没有谁哭着闹着要加冰,包括最小的萝卜头,看着大概就四岁吧,一举一动也仿佛刻着教养二字。
沈丽姝不由多看了他两眼,鼓起勇气问,“秦叔叔,这都是您的孩子吗?”
好家伙,没有计划生育也够能生的,看不出来秦叔叔这么风流,这是家里妻妾成群的节奏?
第106章
不小心被妻妾成群的秦叔叔:……
手中酸甜可口的杨梅水再也喝不下去了, 秦郁松缓缓放下杯子,神情微妙的抬头,“咳……我好像没听清, 姝娘方才想问什么?”
小朋友们也不吃东西了, 不约而同的抬头,用那如出一辙的清澈无辜大眼睛看着她。
好像误认什么严肃的审判现场, 而她就是那个唯一被审判对象似的。
沈丽姝被看得一脑袋问号, 于是默默收起了准备祝福秦叔叔儿女双全、人丁兴旺的话,若无其事道:“哦,我就是看几位小郎君小娘子跟秦叔叔有点像, 想问问他们是不是您家里的……孩子。”
最后一秒, 她还急中生智把险些脱口而出的儿女, 换成了更加模棱两可的孩子, 顺利蒙混过关。
秦郁松看她的眼神依然带着几分微妙, 仿佛在说“原来你是这样的姝娘”, 不过好在恢复了一贯的淡然微笑, 配合的点头简单介绍, “闲来无事, 正好带家中子侄出来散散心。”
尽管判断失误,这一串葫芦娃并不都是秦叔叔家的,但里面也的确有他亲生的, 沈丽姝的目光下意识落到了他右侧最小的那个小萝卜头身上。
其他小朋友应该都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就这个粉雕玉琢的奶团子最幼小,看着也就三四岁, 在家里多半又是个需要佣人喂饭擦屁股的小少爷, 可秦叔叔带他们出来玩, 身边连照顾小朋友的保姆阿姨都没有, 不是亲爹干得出这种事吗?
发现她的目光,秦郁松眼底笑容渐浓,“姝娘怎么看出来的?”
这话等于默认了沈丽姝关于小朋友才是他儿子的猜测,但她却不能直说是从他身上预见了亲爹带娃的无数窒息操作,昧着良心说,“我看小郎君眉眼五官都跟秦叔叔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应该是您家的。”
并没有,这小朋友长得唇红齿白、五官精致,走气质路线的秦叔叔一个人可生不出,孩子他妈应该才是大美人。
她跟秦叔叔也算忘年之交,他的儿子侄子侄女都见到了,啥时候也让她见见秦阿姨,领略古代真正仕女的风采?
话说秦叔叔这家庭条件,他媳妇应该也是标准的白富美,有机会一定要一睹芳容!
秦郁松被她面不改色胡说八道的样子忽悠住了,还不知道有的人表面上一本正经,私底下已经在馋他的媳妇了,眉目舒展的介绍道:“这是犬子,还未正经开蒙,不曾取大名,乳名祈哥儿。”
旁边的小朋友闻言,也不用父亲提醒,主动打招呼,“阿姊好。”
沈丽姝也弯了弯眼睛,不知道是不是对秦叔叔的滤镜加持,总觉得小朋友怎么看怎么乖巧可爱,“祈哥儿也好,还喜欢这里的东西吗?”
小朋友眨着杏仁般的大眼睛用力点头,奶声奶气却掷地有声:“好吃!”
聊到这个话题,跟他一起来的、本来规规矩矩的堂兄堂姊,也都纷纷加入热聊了,那个年龄最大的、名为秦沣的男孩将信将疑的问,“三叔说你是这里的东家,就连桌上这些吃食,也是你做出来的,这是真的吗?”
沈丽姝一看那暗藏不服的小眼神,就猜到秦叔叔在家可能没少拿她当别人家的孩子,去刺激家里的小辈学习上进。
上辈子她就少被拉仇恨值,毫无新鲜感。
她是要做大事业的人,也没必要跟小男孩置气,随口道,“哦,秦叔叔大约是爱屋及乌,跟我投缘,就觉得我干什么都好,其实还有好多兄弟姐妹陪我一起做事,众人拾柴火焰高,单靠我个人的能力,是万万不行的。”
秦沣:……
这跟说好的不一样啊,她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听到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小娘子,张口就是一套一套的大道理,秦沣开始有了不好的预感,果然下一秒,他那个全家骄傲、吾辈楷模的三叔微笑着开过来,“《尚书虞书·大禹谟》中提到的‘满招损谦受益’,沣儿如今可理解了?”
这下不只是秦沣震惊,沈丽姝也目瞪狗呆了,没想到他是这样的秦叔叔。
这也能吹得起来?
不过秦沣到底对他三叔的作风很了解,态度端正的点头:“是,沣儿受教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其他,有所成就都不是偶然,学做事先学做人。”
秦郁松微微颔首,对大侄子这番总结算还算满意。
秦沣不着痕迹松了口气。
沈丽姝的目光在叔侄俩之间来回穿梭,心里已经激动的海豹式鼓掌,这就是传说中的言传身教啊,难怪一门三进士,恐怕下一辈也要出不少学霸。
了不起了不起。
看完热闹,包厢里唯二的女孩也眨着眼睛,甜甜问她:“阿姊是这里的东家,以后我们可不可以常来玩?”
沈丽姝被小萝莉萌到了,想也不想的点头:“可以啊,只要你喜欢,天天来都行,阿姊请你吃。”
又有个男孩说:“可是杨梅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
“等没了杨梅,还有蜜桃石榴梨子等果子,也能做成各种糖水,风味不会比杨梅差。”
正抱着杨梅碗一口一口吃得香甜的祈哥儿,忍不住吸溜了一下口水:“还有比杨梅更好吃的东西吗?”
沈丽姝信心满满:“只要你们不讨厌果子本身的味道,那就必然会越来越喜欢。”
愉快的装了个逼,小伙伴也帮她把包厢要的烤串送过来了,很快的,数量也不多,因为秦郁松真就是带小朋友们出来透气,没准备让他们多吃烧烤,尤其是年龄小的几个,每人一两串烤肉,尝尝味道就行了。
这也是他没带太多仆婢出来的缘故吧,毕竟也用不上。
不过秦郁松自己,倒是一如既往的胃口好,就着冰凉过瘾的杨梅饮料,一口一串烤肉吃得津津有味,动作熟稔中不失优雅,看得周围的小朋友们双眼发亮,充满了向往,大概在想等他们成了大人,也要这样潇洒自在,想吃冰就吃冰,想撸串就撸串,谁也管不了他们。
沈丽姝也颇为自得的在旁边问,“秦叔叔可还喜欢这几样冷饮?多亏了您出手相助,不然我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变不出这么多花样。”
秦郁松慢条斯理喝了口杨梅冰茶,颇为欣慰:“你在信里说要试试硝石制冰,我当时还想,古籍中确实有提过这个的,但也不见身边谁真去尝试,大概只是个传说,不想还真让你制成了。”
沈丽姝眨了眨眼睛,“秦叔叔不相信,怎么还那么爽快答应帮忙?”
秦郁松笑道:“这是你第一回 郑重其事请我帮忙,于我也不过是举手之劳,为何不能答应?说不定这次你也给我们带来惊喜呢。”
沈丽姝心想,秦叔叔都不相信古籍中记载的硝石制冰真能实现,还期待她能带来惊喜,这是有多看好她的能力?被信任总归是开心的事,但沈丽姝也没有觍着脸承认她创造了奇迹,实事求是的道:“其实我们没能真正弄出冰块,只勉强做出过碎冰,还格外耗费人力物力。”
秦郁松不以为然,“倘若冰块真这么简单易得,一点点硝石就能制成,皇室宗亲和世家大族,每年又何必耗费那般人力物力建造冰窖?”
想想也是,像秦叔叔这些家里藏书丰富、自身又学识渊博的文化人,能没从书中看到过硝石制冰例子吗?
从他在信中见怪不怪的口吻上,沈丽姝就知道,对上层人士来说,硝石制冰根本不是什么秘密,要是真有她最初想象的那么神奇,硝石加水就能结成冰,达官贵人肯定早就广为利用了。
是,封建社会的权贵阶级根本不缺为他们卖命干活的仆人,很多人的卖身费还比不上一头牛,当真是人不如畜,这里的人力成本根本算不上成本。
但儒家思想中以人为本的理论,也备受主流人士推崇,甚至被运用到了管理朝政方面,沈丽姝接触过士族出身的人,给她感觉也没有真把人命当草芥看待的,所以她认为这个时代的大部分贵族,要是发现硝石制冰比用冰窖更省事,那肯定不会舍近求远的。
既然没能推广,这会儿几乎所有贵族都还在用老办法储冰,就说明硝石制冰只是鸡肋产品。
她能将一个鸡肋产品开发利用到这种程度,还真是天选之子呢。
沈丽姝愉快接受了她果然最吊的事实,眼角眉梢都是对自己的认可。
这个时候,秦叔叔却只字不提“《尚书虞书·大禹谟》”了,他选择性眼瞎,笑盈盈看着沈丽姝:“我算听出来,你方才是不是在向我哭诉硝石不够用了?”
沈丽姝不要脸的承认了,反手给秦叔叔戴了一串高帽子,“秦叔叔果然明察秋毫,料事如神,什么都瞒不过您,硝石确实不多了。”
平均两天就要消耗一斤硝石,当初那点存货所剩不多了,她爹后面也去找过那掌柜的几次,只是大概他们补货的速度也超出了那掌柜的认知,她爹觉得对方最近两次态度好像越来越微妙了,不知道是不是在怀疑他们搞什么私人兵工厂。
但这事好像是他们东家背后的贵人吩咐的,连东家都没有轻易将人拒之门外,他就更不敢多做什么了。
所以隔个三五天,沈爹还是可以帮沈丽姝去搞些货回来。
只是沈丽姝老觉得不踏实,这个供货问题不彻底解决,她都不敢放开手开发心心念念的奶茶了。
秦郁松不像在她的花言巧语中轻易迷失的沈爹、徐女士和小伙伴们,身为人生赢家,他对沈丽姝彩虹屁的抵抗力还是有一些的,不为所动的问:“事后没去那家药铺采买吗?”
轻描淡写的一句,倒把沈丽姝问得一顿,心想这些大家族出身的果然个个都是七窍玲珑心,她当初纯粹是出于善良的请秦叔叔把店家联系方式给她,他们自己去沟通,自己都没想太多,秦叔叔大概就把她后续行动预测到了。
属实是走一步看三步,厉害。
既然如此,她也不藏着掖着,大大方方点头,“也不能说采买,我爹后边帮我去几次,都只能带回一两斤,就这还让人家掌柜的惴惴不安起来了,大概以为我们利用这些硝石搞见不得光的勾当,这种商业机密,我们也不能见人怀疑就解释,还嫌对家不够多吗?现在就怕时间长了,人家哪天把我跟我爹一块扭送衙门。”
风度翩翩的秦郁松都被她这话逗得前仰后合,捧腹大笑,“言重了,你爹不就在衙门里当差?”
“多新鲜呢,到时候正好上演一出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审自家人的好戏。”
旁边竖着耳朵偷听秦沣,听到沈丽姝这段相声表演,都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被她和三叔悠悠的看了过来,赶紧挺腰坐直,摆出一副专心致志照顾弟弟妹妹的姿态。
沈丽姝和秦郁松也没被这个小插曲打断,继续谈正事,“是我考虑不周了,明儿我再同李兄说一声。”
“会不会很麻烦您和李大人?”
秦郁松摇头否认了,“你们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属于正常生意往来,至于李兄,院中同僚们爱喝杨梅冰茶的风气就是他带来的,中午困顿,他还会让小厮来你们这儿提一大壶冰茶回去,说是提神醒脑。”
沈丽姝恍然大悟,“难怪近日越来越多的客人,白日不吃烤肉,也要进来买些冷饮带走,他们还自带茶具,什么白玉瓷壶,青瓷,我还见过色彩斑斓的珐琅釉瓷壶,一看就很珍贵,弄得我们都不敢轻易接手,每回遇上这类客人,表哥他们就喊我出面。”
她压力也很大啊,万一不小心把人家的容器打碎了,她和小伙伴们一整天都白干了。
严重的甚至把后面几天的利润都给赔进去。
唉,他们的顾客群体越来越高端,也是个甜蜜的负担呢。
秦郁松没把她的凡尔赛放在心上,了然的打趣道:“我看你倒是乐在其中。”
沈丽姝再次不要脸的承认了,谁赚钱能不乐在其中?
但她还没忘记聊这个话题的重点,赶紧拉了回去,“我知道您和李大人都是好人,不会吝啬帮我们的忙,只是我们要这么多硝石,会不会给您也带来麻烦?”
同样的疑虑她也向老爹表达过,她爹回曰没听说过。
沈丽姝能理解。
她爹就在衙门上班,听起来是个专业人士,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老爹当年连笔试面试都没有,被老爷子带到领导跟前看了看,是个面容周正、身板挺拔的年轻人,一问也识字,就算是通过了,老爹换上制服,轻轻松松吃上了国家饭——哦不,也不能算是国家饭,因为除了有品级身份的官员能领朝廷俸禄,其他人都没有,真正给她爹发工资,还送了他们家那么多福利的老板是衙门。
这么说就知道老爹他们并不是那么的正规了,没经过考试,进了单位也从来不需要培训,就是看看前辈们怎么做事,他们也跟着学,等前辈们提休了,他们不知不觉也成了别人眼中的前辈。
周而复始。
所以朝廷律法那么高端的东西,这些基层人员可能都没亲手摸过,她爹只知道常发生的那些案例,比如鸡鸣狗盗怎么几年,以及盐铁走私要砍头这种常识性的条例。